GLP1减重宝典

搜索文档
速递|礼来最新胰淀素疗法减肥药,12周减重11%!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6 10:55
礼来实验性减重药物eloralintide研究进展 - 礼来公司实验性减重药物eloralintide在为期三个月的初步研究中显示部分参与者体重下降超过11% [2] - 该药物属于胰淀素激素模拟类药物 通过减缓胃排空速度增加饱腹感 副作用较现有注射类药物更轻 [5] - 研究招募100名受试者 体重减轻幅度2.6%-11.3% 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较低(腹泻10% 呕吐8%)[5] - 药物正进入下一阶段研发 更多安全性和剂量数据将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上公布 [2] 减肥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 礼来Zepbound和诺和诺德Wegovy当前主导市场 但新一代胰淀素类药物受关注 [5] - 罗氏与Zealand Pharma合作开发petrelintide 早期试验显示四个月减重8.6%且副作用更少 [6] - 艾伯维通过22亿美元收购进入胰淀素药物领域 纽约Metsera公司开发更低频次给药药物 [6] 礼来在减肥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 - 公司同时测试eloralintide单药及与Zepbound联合用药方案 类似诺和诺德CagriSema开发路径 [7] - 礼来拥有多款下一代减肥药物管线 包括口服药orforglipron和高效注射剂 [6] - Zepbound目前在新增处方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6] 行业发展趋势 - 制药企业加速开发更易耐受、给药便捷的减肥药物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5] - 胰淀素类药物因副作用较轻成为研发热点 多家药企通过合作/收购切入该领域 [6][7]
国家吹响减肥号角,这次为何动真格?科学瘦身背后隐藏哪些健康布局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6 10:55
肥胖现状与影响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高达34.3%,肥胖率达16.4%,青少年肥胖问题持续上升 [3] - 若不干预,2030年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例或突破70% [3]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3] - 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总死亡的80% [3] - 肥胖相关疾病每年医疗费用高达数千亿元,慢性病占疾病总负担的七成以上 [4] 国家战略与政策 - 《健康中国2030》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体重管理成为突破口 [5]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覆盖儿童青少年、职场人士和老年群体 [6] - 儿童青少年:限制校园高糖高脂食品,确保校内外每天各1小时体育锻炼 [6] - 职场人士:推广工间锻炼和健康食堂,应对"过劳肥"问题 [6] - 老年群体: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科学饮食和体重管理指导 [6] 科学减重标准与方法 - 采用BMI和腰围双重标准: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为腹型肥胖 [7] - 建议3-6个月内减重5%-15%,通过营养调控、运动处方和医疗干预实现 [8] - 医院设立"体重门诊",规范使用司美格鲁肽等药物(适用于BMI≥27且伴有合并症的患者) [9] 社会协同与工具支持 - 健康环境建设:打造社区"健康小屋",升级校园体育课程,公共场所普及体重秤 [9] - 科技赋能:开发体重管理类APP,实现动态监测与个性化建议 [9] - 倡导"三知一管"理念(知晓健康标准、关注身体变化、掌握科学方法,合理管理健康) [10] - 职场健康管理:做工间操、爬楼梯等碎片化锻炼,选择低油低糖工作餐 [11] - 社会共建:支持健康食品产业,监督校园餐饮安全,参与社区健身活动 [12]
减重约20%的替尔泊肽,你能用吗?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6 10:55
替尔泊肽的作用机制与临床优势 - 通过激活GIP/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4] - 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5] - 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 [6] -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有助于体重管理 [7] - 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尤其适合需同时控制血糖和体重的患者 [8] 替尔泊肽的主要适应症 - 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67.7%合并超重/肥胖的中国糖尿病患者 [9] - 适用于BMI≥28kg/m²的肥胖患者或BMI≥24kg/m²且伴有体重相关合并症的超重患者 [11] 替尔泊肽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 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12][13] - 不推荐用于严重胃肠道疾病患者和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家族史患者 [14] -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及有超敏反应患者需谨慎使用 [15] 适合替尔泊肽的患者特征 - 体重管理需求强烈且BMI符合肥胖/超重标准的患者 [16][18] - 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19] - 希望减少用药频率或简化治疗方案的患者 [20][21] - 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老年患者或从事高风险职业的患者 [23][24] 替尔泊肽的不良反应及管理策略 -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注射部位反应和低血糖 [25][26][27] - 管理策略包括逐步增加剂量、饮食调整和密切监测血糖 [28][29][30] 替尔泊肽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 - 与SGLT-2抑制剂联合可改善血糖控制和减重效果 [31] - 与胰岛素联合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并改善体重控制 [32][33] 未来发展方向 - 口服制剂如司美格鲁肽已获批上市,未来可能开发更多高效口服制剂 [34][35] - 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肥胖患者中应用取得积极成果 [36][38] - 未来可能通过基因检测实现个性化治疗 [39][40] 替尔泊肽的疗效 - 40周临床研究显示替尔泊肽10mg治疗组T2DM患者平均血糖降幅2.37%,89%患者达标,体重平均降低10.3公斤 [41] - 72周治疗中肥胖/超重患者平均体重降幅最高达21.4%,腰围平均下降19.4cm [41] 结论 - 替尔泊肽适用于需同时控制血糖和体重、希望简化治疗方案或低血糖风险较低的患者 [42] - 未来适应症和应用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42]
每天一粒司美格鲁肽口服片替代注射,效果与依从性的完美结合!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5 12:35
GLP-1类药物概述 - GLP-1是一种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激素,具有减缓胃肠蠕动、延长胃排空时间、抑制食欲的作用,在调节血糖和控制体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 诺和诺德推出的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包括降糖版本"诺和泰"(Ozempic)、减重版本"诺和盈"(Wegovy)和口服版本"诺和忻"(Rybelsus)[2] - 礼来公司研发的替西帕肽(Tirzepatide)商品名为"穆峰达"(Mounjaro),具有降糖减重双重功效 [2] 诺和忻(口服司美格鲁肽)的独特优势 - 诺和忻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有3mg、7mg和14mg三种规格 [2] - 口服给药无需冷藏存储,剂量准确,提高患者用药依从度 [4] - 司美格鲁肽片由司美格鲁肽和吸收增强剂SNAC组成,SNAC可提高胃内pH值保护药物不被降解,并增强胃内吸收,生物利用度提高约100倍 [4] 临床研究数据 - 全球III期临床研究PIONEER涵盖11,505名2型糖尿病患者,证实司美格鲁肽片具有降糖、减重、降压、调脂等多重代谢调节作用 [6] -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忻单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达92.3% [6] - OASIS 1研究中,口服司美格鲁肽50mg组患者68周体重平均减轻17.4%(18.34kg) [10] - OASIS 4研究中,25mg口服司美格鲁肽64周减重13.6%(14.4kg),完成治疗者减重幅度可达16.6%(17.6kg) [16] 剂型对比 - 诺和泰(Ozempic)为注射用降糖药 [7] - 诺和盈(Wegovy)为注射用减重药,STEP研究显示其可使肥胖患者平均体重下降15% [8][10] - 诺和忻(Rybelsus)为口服降糖药 [9] 口服与注射剂型的替代性 - 口服司美格鲁肽14mg等同于Ozempic每周0.5mg,两种药物可自由替换 [12] - 口服版与注射剂型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减重领域临床数据仍不足 [12] - 高剂量口服司美格鲁肽(如50mg)可能引起皮肤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注射剂型未报告此类问题 [15] 剂量与疗效关系 - 14mg口服司美格鲁肽降糖效果(HbA1c降幅1.5%)逊于25mg(1.9%)和50mg(2.2%)[17] - 25mg和50mg口服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7.0kg和9.2kg)优于14mg(4.5kg)[17] - 不建议超剂量服用(如一次两片14mg),以免影响药物溶出代谢和吸收率 [14]
速递|司美格鲁肽曾被质疑会致甲状腺肿瘤?超46万人数据最新研究大揭秘!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5 12:35
GLP-1受体激动剂与甲状腺癌风险研究 核心观点 - 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因降糖和减重效果被广泛关注,但甲状腺癌风险争议长期存在 [1][2] - 2025年6月《Diabetes Care》发表超46万人研究,显示GLP-1RA未显著增加甲状腺癌风险 [3][7][8] - 研究结论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用药安全性依据,缓解"致癌传言"引发的恐慌 [11][12] 争议背景 - 动物实验曾显示GLP-1RA可能致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但人类与老鼠的甲状腺受体表达及药物剂量差异大 [5] - 既往临床研究结论矛盾,部分认为有风险,部分认为不明显,且方法学受质疑 [6] 研究设计 - 多国联合研究覆盖美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等大型医疗数据库,纳入46万首次使用GLP-1RA的2型糖尿病患者 [7] - 对照组为使用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磺脲类药物患者,采用9万个变量调整以模拟随机对照试验 [7] - 设置1年延迟分析以排除癌症潜伏期干扰 [7] 关键数据 - 甲状腺癌风险比接近1(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分析结论一致 [8] - 每千人年发病率为0.88-1.03,与对照组相当 [8]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部分欧洲数据因标准未达标被排除,新药如替尔泊肽未纳入分析 [9] - 需更多长期跟踪和真实世界数据积累以完善安全性认知 [12] 行业影响 - GLP-1产业链相关企业(如诺和诺德、礼来)产品安全性疑虑部分消除,可能促进市场扩张 [1][11] - 专业社群(如GLP-1俱乐部)通过专家库、学术推广持续推动行业认知深化 [16][17]
减脂新趋势来袭——超越体重焦虑,构建健康生活新生态!中国肥胖难题进入警戒状态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5 12:35
中国肥胖危机现状 - 2025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预计达34.3%,肥胖率16.4%,青少年肥胖率15年激增12倍 [3] - 若不干预,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31.8% [3] - 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年医疗支出超2400亿元,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发 [5] 科学减重技术发展 增肌减脂技术 - 国家政策推动社区普及DEXA体成分检测,取代单一BMI指标 [6] - CLA+乳清蛋白复合配方通过AMPK通路实现代谢双循环,广州试点用户3个月平均增肌2.3kg减脂4.7kg [6] 代谢重塑技术 - "万人代谢地图"项目监测血糖波动、线粒体活性等指标 [7] - 辣木叶+绿咖啡豆配方提升基础代谢率12%-15%,相当于每日多消耗一份汉堡热量 [7] 菌群调控技术 - 广东、浙江试点将肠道菌群检测纳入社区体检,针对菌群紊乱型肥胖使用处方级益生元 [8] - 益生元+后生元复合体系使使用者腰围减少5cm,皮肤弹性提升23% [8] 皮肤修复技术 - 减重产品添加胶原肽、弹性蛋白等成分,成都医美机构"减重-紧肤"服务满意度达91% [9] - 微囊化透明质酸专利技术预防橘皮组织产生 [10] 行业基础设施升级 - 国家超算中心开发"代谢云脑"平台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 [11] - 北京试点"15分钟科学减重圈",整合社区健身房、卫生站、便利店形成健康闭环 [12] 行业现存问题 - 40%减肥产品虚假宣传,部分品牌营销焦虑且危害健康 [12] - 基层医院肥胖诊疗规范覆盖率低于15%,每百万人口仅0.17名减重外科医生 [13] 科学减重实践方案 饮食管理 - 采用高蛋白、低GI饮食,警惕玉米糖浆等隐形糖,推荐赤藓糖醇代糖 [14] 运动管理 - 华西医院建议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抗阻训练,社区推行"减重1斤奖千元"计划 [15] 心理管理 - 需关注压力型肥胖,采用冥想、正念饮食等心理干预,避免"体重羞辱"营销 [16] 未来发展趋势 - AR体脂扫描、AI定制方案、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将普及 [17] - 构建政府、企业、社区协同的"智能健身圈"新生态 [17]
速递|减脂不减肌!礼来再次与Juvena达成6.5亿美元肌肉保存治疗协议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4 13:43
礼来最新合作协议 - 礼来与Juvena Therapeutics达成生物技术合作协议 通过高达6.5亿美元的里程碑支付共同开发维持肌肉质量与功能的新疗法 [2] - 协议包括未披露的首付款 股权投资以及基于阶段性成果的激励 礼来获得对Juvena领先候选药物的独家开发权 [2] - 若项目进入后期阶段 礼来将主导其研究 开发与商业化进程 [2] - 这是礼来一周内签署的第二份重要合作协议 此前与瑞典Camurus达成最高8.7亿美元合作 含2.9亿美元预付款 [2] 技术平台与合作细节 - 礼来将接入Juvena的AI驱动JuvNET筛选平台 该平台可映射再生干细胞分泌蛋白质的治疗潜力 用于发现改善肌肉健康的新型药物候选分子 [4] - 合作旨在加速创新步伐 提升肥胖管理的治疗标准 [4] - 目前尚不清楚开发疗法是否会与礼来现有药物结合使用 [4] Juvena公司背景 - Juvena是BioSpace评选的2024年NextGen新锐企业 2022年成立并获得4100万美元启动资金 [4] - 公司利用AI发现再生干细胞分泌蛋白质 用于开发治疗性药物 聚焦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症 肌少型肥胖症及肥胖症 [4] - 上个月启动首项临床试验 药物JUV-161用于治疗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症1型与肌少症 首阶段以健康志愿者为对象 [4]
司美格鲁肽是“神奇”药物吗?减重38斤的书作者分享其经验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4 13:43
整理 | GLP1减重宝典内容团队 Johann Hari写了一本名为《神奇药物》(Magic Pill)的新书。他是一名住在伦敦和拉斯维加斯的记者。 你最担心的潜在风险是什么? 司美格鲁肽用于肥胖患者只有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我们不知道服用它们的长期影响。有人担心它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长期影响。 具体是什么让你烦恼? 2023 年,Hari 体重 203 磅(180斤),体脂率为 32%,医生给他开了这种药来减肥。 Hari 的祖父 44 岁时死于心脏病,他的叔叔 60 多岁,他的父亲 70 多岁时接受了四次心脏搭桥手术。Hari 没有糖尿病,他对减肥药持谨慎态 度,因为他知道过去的选择"总是以灾难告终",他说。但使用 Ozempic 减肥似乎是降低自身心脏病风险的一种方法。 第一次服药几天后,他就注意到了这种药物的效果。"我醒来后想,'有点奇怪。那是什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我醒了,但 我不饿。我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从那时起,我的食欲就急剧下降。我比以前饿得多。我很快就感到很饱。" 哈里最终通过服用 Ozempic 和Wegovy 减掉了 42 磅(38斤)。在他的新书《神奇药物 ...
2030年肥胖率或达70.5%?健康减肥,人人有份!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4 13:43
行业现状与政策背景 - 2018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若不干预,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或达70.5%,儿童或达31.8% [4] - 国家卫健委发布《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并推出"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强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4] 个人体重管理方法 - **饮食控制**:建议每日热量摄入需结合年龄、性别和活动量,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减少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 [6] - **运动建议**:每周2-3次力量训练,分肌群锻炼,融入日常活动如走楼梯、站立办公等 [7] - **生活习惯**:保持7-8小时高质量睡眠,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饭前饮水增加饱腹感 [7]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对体重管理有负面影响 [8] 医疗专业机构的作用 - 医院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或减重中心,提供多学科一站式服务,包括健康检查、营养评估和个性化方案 [9] - 医疗专业人员为特定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定制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 [9] - 关注心理健康,提供心理疏导以支持体重管理计划的持续实施 [10] 科研与技术创新 - 研究肥胖发病机制,如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的关系,开发新型管理方法 [12] - 研发智能化工具(如监测体重的App)及创新产品(药物、营养补充剂等) [12] - 开展临床研究评估不同干预方案(如膳食结构、运动组合)的效果,推动成果转化 [12] 社会协同与未来展望 - 体重管理需全社会参与,包括行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支持"健康中国"目标 [13]
速递|超8亿美元交易达成!诺和诺德布局非GLP-1减重药物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3 01:53
诺和诺德与Deep Apple Therapeutics的战略合作 - 诺和诺德与Deep Apple Therapeutics达成最高价值8 12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旨在获取针对非促胰素类GPCR靶点的小分子药物 [2] - Deep Apple Therapeutics结合人工智能与结构生物学技术 通过AI生成的虚拟化合物库及冷冻电镜手段发现新型小分子候选药物 [2] - 合作涉及的GPCR靶点不同于目前主流肥胖药物所靶向的促胰素类通路(如GLP-1和GIP) [2] 合作的具体内容与模式 - 诺和诺德获得Deep Apple小分子候选药物的全球许可权 这些药物面向一个未公开的非促胰素GPCR靶点 具备治疗肥胖和其他心代谢疾病的潜力 [3] - Deep Apple管线中有三个肥胖项目 其中两个不依赖GLP-1途径 显示出差异化的研发方向 [3] - Deep Apple负责候选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诺和诺德参与早期研究计划并在启动临床前IND研究之前接手全部开发工作 [3] 诺和诺德的战略调整与投资动态 - 诺和诺德下一代肥胖候选药物CagriSema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未达预期 促使公司加快新项目的投资节奏 [3] - 公司近期向Variant Bio提供5000万美元资金 与Valo Health达成1 9亿美元的扩展协议 与Gensaic达成每个靶点高达3 54亿美元的交易 [4] - 公司投入2亿美元与United Laboratories合作开发三重激动剂 并以2亿美元和7500万美元分别投资Septerna和Lexicon Pharmaceuticals的临床前项目 [4][5] 行业竞争与未来发展方向 - 诺和诺德与Deep Apple的合作彰显其向非促胰素机制、平台驱动型创新的战略转型 [7] -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行业发展提速 公司正全力推动肥胖治疗的"下半场" 以机制多元化和前沿研发引领未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