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和(00001)
icon
搜索文档
李嘉诚要一意孤行?
商业洞察· 2025-05-04 17:34
港口交易事件 - 长和计划将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后调整为拆分交易方案:巴拿马运河沿线2个港口(A资产包)由贝莱德持股51%,意大利阿庞特家族持股49%,剩余41个港口(B资产包)由阿庞特家族持股51%,贝莱德持股49% [4][5] - 交易拆分被视为规避中国监管审查的手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警告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审查 [2][3][10] - 巴拿马运河港口具有战略意义,美国政界曾因长和1997年收购该港口引发国家安全争议 [21][22][23] 中美博弈背景 - 4月后中美关税战升级,双方互加关税至125%以上,美国针对中国船舶出台巨额收费政策,2025年起每吨货物加收50-140美元 [11][12][13][14] - 美国将港口交易视为对华施压工具,贝莱德CEO与特朗普保持联系,美国务卿和防长亲自向巴拿马施压 [57][58] - 交易可能被特朗普视为对华"胜利",影响中美谈判筹码 [61][62] 李嘉诚商业策略 - 在大陆房地产市场采取"捂盘"策略:低价拿地后延迟开发,利用土地增值获利,典型案例包括北京御翠园(1750元/平购入,9.07万/平售出,利润50倍)和成都南城都汇(1030元/平购入,1.6万/平售出) [28][29][33][37][38][42] - 通过分期开发、抵押地块、股权转让等手段规避监管,如成都项目通过更名公司、提供卖方贷款等方式脱身 [45][46][47] - 内地多个项目开发周期超10年,包括北京东方广场(12年)、上海世纪汇广场(12年)、东莞海逸豪庭(开发至2024年) [53] 地缘政治与商业环境 - 2014年后李嘉诚持续将资产转移至欧洲,在贸易战中未站队中国 [25] - 大陆过去对港商违规行为容忍度较高,但随着中美对抗加剧,监管态度趋严 [55][56] - 全球化红利减弱,商业行为需更多考虑政治因素,港口交易涉及中美战略博弈 [59][60][63]
港口战火升级!中美博弈卡死巴拿马运河,李嘉诚成最大输家?
搜狐财经· 2025-05-02 03:56
港口交易暂停事件 - 228亿美元港口交易在最后关头被中国监管部门叫停 涉及李嘉诚将全球43个港口拆分出售给意大利TIL公司和美国贝莱德 [1][4] - 交易表面由意大利船王主导 但贝莱德通过协议条款保留港口管理层任免权 实际控制决策权 [4] - 意大利TIL公司的母公司MSC航运集团22%股权由贝莱德持有 阿蓬特家族仅持股15% 存在资本闭环 [4] 交易核心资产与战略价值 - 核心资产为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中国21%的拉美贸易经此通行 年货值超6000亿美元 [6] - 美国若掌控港口可对中国商船加征费用或限流 并获取船舶RFID数据 威胁一带一路供应链 [6] - 美军2025年1月进驻红海施压埃及 配合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争夺 显示美国对全球航运命脉的资本渗透 [6] 中国应对措施 - 援引《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权 认定交易方可能操纵全球10.4%集装箱定价权 [8] - 援引《数据安全法》评估港口智能调度系统跨境传输风险 涉及中国商船航行轨迹等敏感信息 [8] - 港澳办、外交部及官媒集体发声 谴责交易危害国家利益 [8] 交易方动机与矛盾 - 长和集团称交易为商业行为 但巴拿马港口仅贡献集团1%年利润 中国盐田港、宁波港贡献超60% [10] - 李嘉诚计划套现190亿美元转向欧洲电信、能源等"安全赛道" 但被指忽视国家安全 [11] - 贝莱德支付现金中62%来自美联储特别流动性工具 被质疑利用美元霸权收割全球 [11] 行业对比与地缘影响 - 中远海运续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35年 该港2024年吞吐量720万标箱 带动希腊对华出口增长18倍 [13] - 美国强买港口引发巴拿马民众抗议 中国通过共建共享模式赢得信任 [13] - 全球航运规则呈现分裂态势 美国试图资本锁喉 中国推动多极化贸易网络 [15]
香港《大公报》再评长和港口交易:执迷不悟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观察者网· 2025-05-02 02:29
长和港口交易事件 核心观点 - 长和出售港口交易引发中央强烈关切 外交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先后发声警示 [1] - 交易被指威胁国家安全和利益 企业被批评利用公关手段混淆视听并持续推进交易 [1] - 中央明确要求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审查 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 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1] 政府态度与指令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月27日表态 强调"两个不得"指令 即不得规避审查和未批准不得实施集中 [1] - 外交部4月28日表示高度关注交易 希望各方谨慎行事 [1] -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强调 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将背负历史骂名 [2] 交易背景与性质 - 交易涉及将战略资源转让给美国财团 被类比为"资敌"行为 [2] - 当前中美关系紧张 美国关税战被视为扼杀中国发展的全方位战争 [2] - 历史上无地区容忍此类行为 必要时可动用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进行干预 [2] 企业行为与后果 - 长和被指对中央警示充耳不闻 执意推进交易 [1] - 若继续推进交易 将面临极其严重的法律后果 [2] - 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均反对出卖国家利益的行为 [2]
长和港口拆分出售,中方意识到该出手了,给李嘉诚下“死命令”
搜狐财经· 2025-05-01 21:3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强硬声明,明确要求交易各方在未获批准前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3] - 这是中国反垄断机制首次对离岸注册企业的跨境交易行使域外管辖权,传递了明确的监管信号[3] - 根据《反垄断法》第二条,只要交易对中国市场竞争有影响,中国就有权介入监管[5] 长江和记与贝莱德的港口交易 - 长江和记计划将43个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的港口资产出售给贝莱德,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关键港口[3] - 中国商船在巴拿马运河的货运量占比达21%,该交易可能对中美海运贸易产生重大影响[3] - 长江和记试图通过拆分交易方案(资产包A和资产包B)绕过监管,但被中方指出这将让贝莱德控制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运定价权,威胁2.3万亿美元的海运贸易安全[5] 交易影响与行业反应 - 交易若达成,贝莱德将成为全球港口行业的新巨头,可能挤压中小运营商的市场空间[10] - 中国的"一带一路"国际港口体系由约110个港口构成,此次交易可能损失五分之二的港口资源,对中国供应链安全构成隐患[8] - 贝莱德在中国23个投资项目的审批被暂缓,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合规成本"[8] 地缘政治与战略考量 - 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载全球6%的海上贸易量,日均过往商船40多艘,年货运总量达1700亿美元[10] - 巴拿马政府考虑收回港口经营权,美国国防部长的访问进一步加剧了地缘政治复杂性[10] - 意大利MSC集团和意大利亿万富翁阿蓬特的家族企业正寻求从长江和记手中购入港口业务[8] 中国立场与未来动向 - 中国明确表示对威胁供应链安全的交易持"零容忍"态度,强调国家利益不容践踏[12] - 长江和记暂缓与贝莱德的签约,但未来可能寻求其他套现机会[8] - 此次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跨境交易监管中的强硬立场,可能对全球资本流动产生深远影响[3][5][12]
市场消息:明天以色列总理将与国防部长、参谋长和高级安全官员举行会议,讨论扩大加沙地带行动。
快讯· 2025-05-01 19:00
地缘政治动态 - 以色列总理将与国防部长、参谋长及高级安全官员举行会议讨论扩大加沙地带行动 [1]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日本央行的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测可能会根据贸易政策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调整。
快讯· 2025-05-01 14:44
日本央行经济预测调整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 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测可能因贸易政策变化而出现重大调整 [1]
英伟达CEO黄仁勋:需要推行逐步增长和以产业为导向的能源政策,这正是美国总统支持的方向。
快讯· 2025-05-01 05:33
公司战略与政策立场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主张推行逐步增长和以产业为导向的能源政策 [1] - 公司认为当前美国总统支持的政策方向与其能源战略一致 [1]
“绝不能让李嘉诚跑了!”中方已下了死命令,有一道口子决不能开
搜狐财经· 2025-04-30 15:46
交易概述 - 长和集团以228亿美元出售全球43个港口资产 覆盖23个国家 包括战略要地巴拿马运河[6] - 巴拿马运河占全球海运贸易量6% 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高达21%[6] - 交易涉及地缘政治敏感区域 美国曾宣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8][10] 交易影响 - 港口资产控制权转移可能威胁中国贸易安全 导致航线受阻或成本飙升[11] - 巴拿马运河是中国与拉美贸易关键枢纽 对供应链稳定至关重要[8] - 交易引发中美博弈 美国贝莱德财团若接手将增加政治风险[10][20] 监管审查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3月28日启动反垄断审查 强调维护公共利益[11][29] - 长和试图拆分交易规避审查 将41个非敏感港口售予意大利 敏感港口部分售予贝莱德[15] - 监管总局4月27日明确禁止规避审查行为 未获批不得实施集中[17][28] 各方立场 - 长和坚称为纯商业行为 不涉及中国内地及香港港口[20] - 香港特首李家超强调交易需符合法律及监管要求[19] - 贝莱德财团陷入两难 继续交易面临制裁 放弃则损害商业信誉[20] - 巴拿马政府启动经营权合法性审计 增加交易不确定性[22] 行业启示 - 全球化背景下商业活动需平衡国家利益 损害行为将遭抵制[24][26] - 港口资产具有战略属性 涉及6%全球海运贸易量的关键节点[6][8] - 企业跨国交易需严守反垄断法规 规避审查将承担法律责任[17][28]
瑞银(UBS.N)CEO:未来的经济走势尤其难以预测,关税对全球增长和通胀构成重大风险。
快讯· 2025-04-30 15:12
经济走势与关税影响 - 瑞银CEO认为未来经济走势尤其难以预测 [1] - 关税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重大风险 [1] - 关税对全球通胀也构成重大风险 [1]
港口交易要黄!李嘉诚这次真撞铁板了!
搜狐财经· 2025-04-30 05:07
李嘉诚资产布局 - 房地产领域布局广泛 覆盖内地和香港市场 [4] - 能源领域持有加拿大赫斯基能源集团71%股份 控制英国30%电网市场 [4] - 港口业务为全球最大运营商 拥有50多个码头 覆盖全球主要航道节点 [4] - 港口资产分布包括荷兰鹿特丹港 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 苏伊士运河亚历山大港等战略要地 [4] 资产重组计划 - 计划拆分长子李泽钜名下电讯盈科等产业 分拆为两部分赴伦敦上市 [2] - 通过更名和股权分配试图规避反垄断审查 [2] - 转移资产以海外为主 包括欧洲电信资产如英国最大电信公司 [2] - 拟出售全球43个海外港口资产套现 [1] 监管干预 - 市监总局明确禁止未经批准的集中交易 叫停相关资产重组计划 [1] - 监管机构识破通过分拆规避审查的企图 [3] - 交易被认定可能涉及垄断行为而被叫停 [1] 行业影响 - 贝莱德若收购43个港口将成全球航运霸主 [6] - 地中海航运集团收购同样将显著提升市场地位 [7] - 交易涉及全球关键航道控制权 包括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等战略节点 [8] - 美国通过贝莱德可能获取全球海权控制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