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00001)

搜索文档
长和获准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以外的港口?外交部:该报道没有依据

快讯· 2025-05-06 15:35
核心观点 - 外交部否认长和获准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以外港口的报道 称该报道没有依据[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高度关注相关交易 将依法审查并要求交易各方不得规避审查[1] - 中国政府强调将依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市场公平公正 企业商业行为不得损害国家利益[1] 交易审查 - 交易各方在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 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表示将依法对有关交易进行审查[1] 政府立场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重申企业商业行为应遵守相关法律[1] - 中国政府将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市场公平公正[1]


李嘉诚一条道走到黑?长和规避国家审查,推进与美交易,事态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31
交易策略调整 - 长和集团将出售的43个港口拆分为两部分 其中41个相对不敏感的港口计划出售给加拿大 另外2个相对敏感的港口计划出售给美国贝莱德公司 [1] - 该拆分方案被视为规避国家审查的手段 目的是继续推进与美国财团的交易 [1][3] - 公司此前曾宣布"暂缓"协议签署 但最新举动表明其仍在寻求交易推进方案 [3] 监管审查动态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已明确表示将依法审查该交易 强调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 - 监管机构要求交易各方依法申报 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 [3] - 官方两次回应显示事态严重性 可能动用包括国家安全法律在内的多种法律工具 [5] 交易背景与影响 - 交易时间点处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多次强调"收回"巴拿马运河的特殊背景下 [5] - 出售战略资源给美国财团被舆论质疑涉及地缘政治风险 [5] - 该交易可能引发资本安全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 商业逻辑需服从国家主权 [7] 潜在后果 - 若公司坚持推进交易 可能面临包括法律后果在内的重大风险 [5] - 对美国妥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导致利益被进一步剥夺 [7] - 交易最终可能因监管干预而无法完成 [3][5]
新家办周报(4.22-4.28)| 2025福布斯中国家族资产管理人评选报名启动;3月初以来外国投资者已抛售630亿美元股票
搜狐财经· 2025-05-06 09:48
家办热点 - 福布斯中国与美传思维启动2025家族资产管理人评选 旨在弘扬家族文化并推动行业向专业引领转型[8]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将重新修订《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并制定《资产管理信托管理办法》 预计年内落地[8] - Arthur Hayes家族办公室Maelstrom首次参与PIPE交易 为Upexi的Solana财资战略提供资金[9] 宏观关注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并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12] - 工信部强调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推动工业投资稳增长[12] - 四部门联合印发首份跨境金融方案 提出18条举措提高跨境结算效率及优化汇率避险服务[13]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 明确两类豁免范围及三种豁免方式[13][14] - 三大交易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 强化中小股东保障并明确审计委员会职责承接安排[15] 投资洞察 - 2025年新发基金规模达3079.93亿元 其中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1473.14亿元占比近半[17] - 摩根大通预测国际金价2026年Q2或突破4000美元/盎司 2025年Q4均价预计达3675美元[17] - 扎克伯格第一季度抛售110万股Meta股票套现7.33亿美元 多位高管同期抛售数十亿美元公司股票[18] - 高盛称3月初以来外国投资者抛售630亿美元美国股票 10名美国富豪第一季度抛售39亿美元美股[18][19] 企业要闻 - Cantor联合Tether与软银筹建30亿美元加密货币平台 泰达币提供15亿美元比特币[21] - 新加坡PSA考虑出售长和港口业务20%股权 长和正与贝莱德财团进行145日独家谈判[21] - 特斯拉第一季度欧洲新车销量同比下降45% 欧盟纯电动车注册量增长23.9%至41.3万辆[21][22][23] - 马斯克旗下xAI计划融资约200亿美元 估值或超1200亿美元用于偿还推特私有化债务[23] - 苹果与Meta因违反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被罚款总计7亿欧元 系该法案首张罚单[23][24] 环球视野 - 日本机构4月前两周抛售211亿美元外债 预计为2005年以来最大规模抛售之一[26] - 美联储发布《金融稳定报告》警告资产估值压力 鲍威尔强调美联储独立性[26] -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第一季度亏损397.2亿美元 主因科技板块波动影响[27] - 韩国寻求7月初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要求进行冷静有序的谈判[27]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深交所修订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国家加大投入支持长远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央行行长潘功胜出席并主持东盟与中日韩财长和央行行长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07:28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地方和行业建设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数据基础设施项目 [1] - 将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快构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1] - 面向"十五五"加快制定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规划 [1] 外贸与展会 - 第137届广交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达254.4亿美元同比增长3% [2] - 质量性能好、创新特点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更受境外采购商青睐 [2] 资本市场改革 -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 [3] - 新方案将剔除国证ESG评级在B级以下的股票 [3] - 设置权重调整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不超过20% [3] - 修订将于2025年6月16日起实施 [3] 国际贸易政策 - 美国证实加拿大及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免于25%关税 [4] - 该规定属于《美加墨协议(USMCA)》的一部分于5月3日生效 [4] 区域经济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呼吁东盟与中日韩区域国家团结一致应对美关税冲击 [5] - 中日韩三方就经济形势和区域内财金合作进行交流 [5] - 财政部蓝佛安表示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但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8] 消费市场 -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6] -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 [6] - 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售5516万台数码产品4167万件 [6] - 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和10.5% [6] - 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6] - 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6] 交通运输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同比增长8.0% [7] - 铁路客运量累计10169.2万人次同比增长10.8% [7] - 公路人员流动量累计13.45亿人次同比增长7.6% [7] - 水路客运量累计868.9万人次同比增长24.9% [7] - 民航客运量累计11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1.8% [7] 人工智能 - DeepSeek发布Prover-V2模型参数量达6710亿 [9] - 新模型采用更高效的safetensors文件格式支持多种计算精度 [9] 金融科技 - 2024年9家券商IT投入超10亿元 [10] - 华泰证券以24.5亿元IT投入位居榜首 [10] - 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投入均超15亿元 [10]
蓝佛安、潘功胜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表示 不断深化区域财金合作 强化金融安全网
证券时报· 2025-05-06 01:21
区域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协调 - 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且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2] - 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1] - 各方需加强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深化域内贸易投资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畅通 [2] 区域财金合作与金融安全网建设 - 会议就完善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机制和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进行深入讨论 [1] - 中方宣布向AMRO中国技术援助信托基金续捐400万美元,支持区域成员能力建设 [1] - 会议通过CMIM下新设以人民币等可自由使用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安排 [2] - 人民币出资工具的引入拓展了清迈倡议资源,标志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进展 [2] 清迈倡议机制优化 - 进一步完善清迈倡议机制对强化区域金融安全网至关重要 [1][2] - 明确了清迈倡议机制化下一步讨论方向 [2] - 快速融资工具凸显区域特色,具有突破性意义 [2] 多边合作与开放立场 - 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深化区域财金合作以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1][2] - 中方呼吁团结协作,以区域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2]
对抗调查、异国签约、医院露笑,李嘉诚家族戏码不断
搜狐财经· 2025-05-05 23:38
港口交易概况 - 长和集团将全球43个港口以228亿美元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港口[1] - 交易涉及将港口资产拆分为"美洲包"和"欧亚包",试图通过意大利阿庞特家族作为幌子进行交叉持股操作[1] - 巴拿马巴尔博亚港年处理能力达263万标箱,是连接中国海运的关键节点[1] 监管审查与法律风险 -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援引《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认定该交易属于"系统性规避审查"[3] - 监管部门依据《国家安全法》第五十九条,将分布在23个国家的港口视为战略资产[3] - 监管机构具备启动"阻断法"直接叫停交易的权力,导致交易陷入僵局[3] 企业应对策略 - 长和集团通过展示李嘉诚抗癌治疗及慈善捐赠(14亿港元中37%用于抗癌研究)转移公众关注[5] - 公司与新加坡淡马锡合作捐赠医疗设备,获取东南亚政要支持以对冲舆论压力[5] - 交易曝光后长和股价下跌4%,而爱国港商增持中远海运股份[7] 地缘政治影响 - 巴拿马审计署指控长和"特许经营违规",恰逢美国防长访巴商议运河防务合作[7] - 交易暴露香港资本圈分裂:南沙派主张产融报国,长江系延续全球化商业策略[7] - 中国通过强硬反垄断审查姿态,宣示对全球化规则制定权的主张[7] 行业趋势与启示 - 交易反映企业需平衡"市场逻辑"与"国家叙事"的战略挑战[9] - 事件可能推动《反垄断法》与《国家安全法》在国际管辖权方面的发展[9] - 香港资本需重新定义"超级联系人"角色以适应新地缘经济格局[9]
长和对抗国家调查,《大公报》痛批执迷不悟,他却笑出一脸皱纹
搜狐财经· 2025-05-05 22:20
核心事件 - 长和集团计划以228亿美元出售旗下43个港口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199个泊位及多个全球物流网络核心资源,特别是巴拿马的巴尔瑞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7][9] - 该交易发生在2025年3月中美贸易战白热化阶段,被质疑为"资敌"行为[6][13] - 中国企业在交易前曾对两个巴拿马港口报价320亿美元,后加价至350亿美元均被拒绝,最终以更低价格出售给美国[17][19] 交易细节 - 出售资产包括43个港口、199个泊位及全球物流网络核心资源[7][9] - 巴拿马的两个港口具有战略意义,被形容为"掌握世界经济命脉"的关键资产[9][11] - 交易价格228亿美元显著低于中国企业的350亿美元报价[17][19] 市场反应 - 交易引发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大公报》等批评,使用"莫天真,勿糊涂"等标题[15][20] - 话题在2025年1月登上微博热搜,舆论普遍质疑交易动机[20] - 市场监管总局于4月27日明确禁止"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叫停交易分割方案[28][31] 公司动态 - 长和集团原定4月初完成交易,因监管审查被迫暂缓[21] - 公司尝试将部分港口转售意大利财团以规避审查,但被监管部门制止[28][31] - 李嘉诚同期参与抗癌仪器捐赠项目,向香港养和医院等机构提供医疗设备[34][39] 战略影响 - 交易若完成将使美国控制全球物流关键节点[9][11] - 公司面临与中国市场脱钩风险,同时承受美国方面压力[23][25] - 事件导致长和集团声誉严重受损,被舆论质疑"卖国求荣"[13][15]
东西问|苏长和:为何今天依然要继承、弘扬和践行万隆精神?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10:43
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 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形成以"团结、友谊、合作"为核心的万隆精神[3] - 会议提出"万隆十项原则",包含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重要准则[7] - 推动非殖民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促成20世纪80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建立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8] 万隆精神的当代价值 - 当前国际关系处于十字路口,霸权主义威胁全球安全,需重新强调万隆精神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4] - 2025年举办"万隆精神与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国际研讨会,聚集中国、印尼等400余名代表探讨新型国际关系[3][5] - 万隆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政治基础,其核心理念可指导解决文明冲突、共同发展等时代命题[12] 中国对万隆精神的实践 - 中国是万隆精神的忠诚继承者和践行者,通过和平发展、多边主义推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13] -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体现对万隆精神的发扬[13] - 复旦大学等机构发起研讨会,旨在挖掘万隆精神新内涵,为全球治理贡献"全球南方"智慧[5]
李嘉诚要一意孤行?
商业洞察· 2025-05-04 17:34
港口交易事件 - 长和计划将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后调整为拆分交易方案:巴拿马运河沿线2个港口(A资产包)由贝莱德持股51%,意大利阿庞特家族持股49%,剩余41个港口(B资产包)由阿庞特家族持股51%,贝莱德持股49% [4][5] - 交易拆分被视为规避中国监管审查的手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警告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审查 [2][3][10] - 巴拿马运河港口具有战略意义,美国政界曾因长和1997年收购该港口引发国家安全争议 [21][22][23] 中美博弈背景 - 4月后中美关税战升级,双方互加关税至125%以上,美国针对中国船舶出台巨额收费政策,2025年起每吨货物加收50-140美元 [11][12][13][14] - 美国将港口交易视为对华施压工具,贝莱德CEO与特朗普保持联系,美国务卿和防长亲自向巴拿马施压 [57][58] - 交易可能被特朗普视为对华"胜利",影响中美谈判筹码 [61][62] 李嘉诚商业策略 - 在大陆房地产市场采取"捂盘"策略:低价拿地后延迟开发,利用土地增值获利,典型案例包括北京御翠园(1750元/平购入,9.07万/平售出,利润50倍)和成都南城都汇(1030元/平购入,1.6万/平售出) [28][29][33][37][38][42] - 通过分期开发、抵押地块、股权转让等手段规避监管,如成都项目通过更名公司、提供卖方贷款等方式脱身 [45][46][47] - 内地多个项目开发周期超10年,包括北京东方广场(12年)、上海世纪汇广场(12年)、东莞海逸豪庭(开发至2024年) [53] 地缘政治与商业环境 - 2014年后李嘉诚持续将资产转移至欧洲,在贸易战中未站队中国 [25] - 大陆过去对港商违规行为容忍度较高,但随着中美对抗加剧,监管态度趋严 [55][56] - 全球化红利减弱,商业行为需更多考虑政治因素,港口交易涉及中美战略博弈 [59][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