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301109)称,公司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在港上市申请。


新浪财经· 2025-08-14 12:04
公司动态 - 湖南军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在港上市申请 [1]
港交所IPO新规发布!国配成为新趋势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14 12:01
港股IPO新规核心变化 - 港股IPO市场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主导 机构投资者占比接近90% 近期新股募资规模达数十亿至上百亿港元[1] - 新规目的为提升定价准确性 吸引优质公司赴港上市 同时平衡机构与散户需求[1] 股份分配机制调整 **A机制(回拨机制)** - 公开认购初始比例设为5% 超购15-50倍回拨10% 50-100倍回拨20% ≥100倍回拨30%(散户最高占比35%)[2][3] - 现行回拨比例对比:超购100倍以上回拨比例从50%降至35%[3] **B机制(固定比例机制)** - 发行人可预先设定10%-60%公开认购比例(原上限50%) 但须确保机构配售部分至少40%[3] - 无回补机制 选择高公开认购比例需承担机构认购不足风险[3] **分配影响** - 机构配售最低比例从50%下调至40% 但机构定价权增强[1] - 散户中签率下降 最高回拨比例从50%压缩至35%[3] - 筹码结构优化 减少因散户抛压导致的上市表现不佳[3] 公众持股要求改革 - 取消统一25%公众持股要求 改为市值分层机制[5] - 新规门槛:30亿港元预期市值或10%公众持股量(二选一) 旧规需同时满足400亿港元市值才能豁免至15%[5] - 利好高市值公司 增强大股东控制权灵活性 提升国际融资吸引力[5] 市场结构转型 - 新规反映港股交易现状 机构交易占比超90% 强化国际投资者参与度[1][5] - 定价更趋基本面导向 降低上市后股价波动风险[3][5]
9月降息预期升温!全市场唯一港股通非银ETF(513750)年内涨近57%,机构:流动性改善非银板块有望直接受益
搜狐财经· 2025-08-14 09:53
港股通非银ETF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港股通非银ETF(513750)收涨1.78%自4月10日低点累计上涨56.70% [1] - 港股通非银ETF换手17.57%全天成交26.28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港股通非银ETF最新规模达148.79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年内规模增幅超1785.80% [2] - 港股通非银ETF最新份额达87.22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2] - 港股通非银ETF近6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7.20亿元年内累计净流入超125.68亿元 [2] - 港股通非银ETF近1年净值上涨94.24%在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37/2956居于前1.25% [2] - 港股通非银ETF近6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8.09% [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7月通胀数据环比上升0.2%同比涨幅2.7%低于市场预期 [1] -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涨至九成 [1] - 花旗分析师预计美联储或在9月重启降息周期今年剩余时间可能降息三次每次25个基点 [1] - 国内A股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规模占比和成交额占比相当于2015年峰值一半 [1] - 2025年1-6月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350亿元在两年高增基础上继续增长5.3% [1] 指数与成分股 - 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19% [3] - 前三大重仓股中国平安(02318)友邦保险(01299)香港交易所(00388)占比均超13% [3] - 中泰证券研报表示保险股具备双面红利股属性 [3]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指出继续看好非银板块投资机遇 [3] 产品特点 - 港股通非银ETF(513750)是市场首只且唯一跟踪港股非银指数的ETF不受QDII额度限制 [4] - 该ETF中保险占比超6成 [4] - 跟踪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选取不超过50家非银行金融主题上市公司 [4]
智通ADR统计 | 8月1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6:49
大型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收报101.986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0.48% [2] - 腾讯控股ADR收报604.977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3.24% [2] ADR价格变动 - 腾讯控股ADR最新价77.080美元,较港股上涨18.977港元(+3.24%)[3] - 阿里巴巴-W ADR最新价126.860美元,较港股上涨0.761港元(+0.61%)[3] - 建设银行ADR最新价20.450美元,较港股上涨0.005港元(+0.07%)[3] - 小米集团-W ADR最新价34.280美元,较港股上涨0.561港元(+1.05%)[3] - 美团-W ADR最新价32.370美元,较港股上涨2.731港元(+2.20%)[3] - 网易-S ADR最新价134.900美元,较港股下跌3.642港元(-1.69%)[3] - 百济神州ADR最新价307.510美元,较港股上涨5.858港元(+3.26%)[3] - 华润量地ADR最新价35.890美元,较港股下跌3.631港元(-11.42%)[3] - 中国宏桥ADR最新价28.450美元,较港股下跌0.510港元(-2.24%)[3] 其他公司ADR表现 - 友邦保险ADR较港股上涨0.360港元(+0.47%)[3] - 香港交易所ADR较港股上涨2.897港元(+0.66%)[3] - 比亚迪股份ADR较港股上涨2.024港元(+1.76%)[3] - 中国平安ADR较港股上涨0.221港元(+0.39%)[3] - 泡泡玛特ADR较港股上涨1.783港元(+0.67%)[3] - 中信股份ADR较港股上涨0.260港元(+2.18%)[3] - 安踏体育ADR较港股上涨0.881港元(+0.98%)[3] - 百度集团-SW ADR较港股上涨1.197港元(+1.36%)[3] - 恒生银行ADR较港股上涨1.107港元(+0.97%)[3]

港股13日涨2.58% 收报25613.67点
新华网· 2025-08-13 19:27
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643.99点至25613.67点 涨幅2.58% [1] - 主板成交额达2840.41亿港元 [1] - 国企指数上涨233.2点至9150.05点 涨幅2.62%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1.62点至5630.78点 涨幅3.52%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上涨4.74%至586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上涨2.28%至439.8港元 [1] - 中国移动上涨0.57%至88.8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1.3%至101.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 - 长实集团上涨1.44%至37.94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上涨1.54%至95.35港元 [1] - 恒基地产上涨1.99%至28.7港元 [1] 中资金融股 - 中国银行上涨1.1%至4.6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0.88%至8.02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0.98%至6.16港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1.61%至56.8港元 [1] - 中国人寿上涨0.71%至22.8港元 [1] 石油石化板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0.68%至4.47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39%至7.7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1.17%至19.01港元 [1]
香港交易所(00388):7月跟踪:赴港上市步伐加快,市场热度仍处高位
长江证券· 2025-08-13 16:14
投资评级 - 给予香港交易所(0388 HK)买入评级 [2][6] - 当前PE为38 24x 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58%分位 具备配置性价比 [2][7]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及其他收益分别为284/311/337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177/187/206亿港元 对应PE估值30 9/29 2/26 4倍 [2][7] 市场表现 - 7月恒生指数 恒生科技较2024年末分别上涨23 5% 22 0% [7][10] - 港股总市值达44 88万亿港元 环比增长5 2% 同比增长44 2% [8][10] - 港股换手率0 59% 环比提升0 05pct 同比提升0 27pct [10] 交易数据 现货市场 - 7月港股ADT达2629亿港元 环比增长14 2% 同比增长166 6% [7][8][15] - 北向交易ADT为2223亿港元 环比增长36 5% 同比增长86 0% [7][8][15] - 南向交易ADT为1444亿港元 环比增长19 5% 同比增长329 0% [7][8][15] 衍生品市场 - 期货+期权日均成交151 4万张 环比增长8 7% 同比增长15 1% [19][24] - 期权ADV为94 2万张 环比增长14 8% 同比增长30 6% [7][19] - 牛熊证 衍生权证ADT为157亿港元 同比下降2 4% 同比增长48 0% [7][19] 商品市场 - LME日均成交70 0万张 环比下降6 5% 同比增长2 3% [7][25][28] 一级市场 - 1-7月累计52只新股上市 募资1287亿港元 同比增长610% [30][32] - 7月9只新股上市 募资199亿港元 环比下降34% 同比增长333% [7][30] - 前十大IPO中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 恒瑞医药募资114亿港元 [35][36] - 待上市港股207只 消费 信息技术 医疗保健行业占比75% [30][38] 宏观环境 国内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0% 环比下降0 40pct [44][46] - 新订单指数49 4% 新出口订单指数47 1% 环比分别下降0 80pct 0 60pct [44][46] - 生产指数50 5% 环比下降0 50pct [44][46] 海外 - 美联储维持4 25%-4 50%利率不变 9月降息预期82 5% [46][51] - 7月美国失业率4 20% 环比上升0 1pct [46][47] - CPI同比增速2 70% 核心CPI同比增速3 10% [46][47]
港股资讯|港交所交易规则大升级!8月4日生效,拟上市企业迎新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40
港股市场交易机制改革 - 港交所实施证券市场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调整 10至20港元证券最低变动单位从0 02港元降至0 01港元 降幅50% 20至50港元证券从0 05港元降至0 02港元 降幅60% [2] - 调整适用于股票 REIT和股本权证 不包含ETF 期权 债券及结构性产品 [2] - 改革分两阶段实施 明年将覆盖0 5至10港元证券 最小变动单位再降50% [3] 市场影响分析 - 缩小报价单位可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订单成交效率 使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2][3] - 普通投资者受益于订单匹配更容易 减少即时成交溢价 [4] - 依赖微小价差套利的"爬格仔"投资者可能离场 这类交易约占港股成交量10% 撤离或导致市场深度减弱 [5][6][7] 券商系统与市场动态 - 多数券商系统无需重大调整 当前支持三位小数报价 [8] - 8月港股聚焦中报行情 业绩披露高峰在月末 恒生指数当日涨0 42% [8][10] 行业盈利预期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报盈利增速预期达12 3% 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盈利预期显著上修 [11] - 新能源汽车与半导体业绩预期分歧大 隐含高弹性 消费电子因景气确定性突出成为稳健选择 [12] - 港股估值处于合理范畴 形成"内资与外资共振式宽松"格局 [12]
广州市人民政府等部门联合发文力挺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 精心描绘期市赋能南沙“施工图”
期货日报网· 2025-08-13 01:29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方案 - 广州市政府联合多部门印发《方案》,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强化其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目标将南沙建设成为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及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1] - 《方案》中8处内容涉及期货市场发展,包括电力期货研究、跨境合作品种推出及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建设等 [1] 电力期货发展 - 《方案》支持广期所研究电力期货,探索适时推出电力期货,此前广东省5部门文件已鼓励广期所探索电力期货并完善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 [2] - 电力现货市场加速推进背景下,电力期货建设呼声强烈,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建议推进电力期货市场以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 [2] - 广期所自筹备初期即组建专业团队研发电力期货,认为其可助力电力市场稳定运行、支持能源价格体系改革 [2] - 广期所与多地能源主管部门及电力市场机构合作探讨电力期货开发路径,并举办行业研修课程强化期现联动 [3] - 电力商品同质化高、价格波动频繁,境外实践表明电力期货可有效化解市场风险 [3] 跨境合作品种与对外开放 - 《方案》支持广期所将已上市期货期权产品纳入特定品种对外开放,3月广期所已向QFII开放所有上市品种交易 [4] - 提出支持广期所与港交所推出跨境合作品种,推动QFII/RQFII全面参与广期所交易,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合作新模式 [4] - 广期所与港交所合作被视为内地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创新举措,可增强香港市场影响力并促进大湾区金融资源融合 [4] - 深化广期所与港交所合作有助于提升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地位,推动生产要素高效配置 [5] - 建议广期所联合港交所推出跨境碳期货与期权,连接内地碳市场与国际碳交易,开发绿色债券指数期货吸引国际资金 [6] 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建设 - 《方案》提出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期货产业园等平台,为境外及港澳金融机构提供跨境办公载体 [7] - 南沙期货产业园作为全国首个期货金融全要素园区,计划9月底竣工,重点吸引金融、期货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企业 [7] - 支持南沙建设商品期货交割中心,推动期货公司、现货企业交割仓库等市场主体集聚,完善期现货一体化产业服务体系 [7] - 商品期货交割中心可促进珠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同时辐射东南亚市场强化中国大宗商品定价权 [8]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下跌0.14%,前十大权重包含阿里巴巴-W等
金融界· 2025-08-12 22:03
指数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CES100)下跌0 14%,报5472 72点,成交额735 96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5 38%,近三个月上涨10 49%,年至今上涨29 14% [1] - 指数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基点为2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腾讯控股(10 32%)、汇丰控股(10 2%)、阿里巴巴-W(9 49%)、小米集团-W(6 99%)、友邦保险(5 86%)、美团-W(5 43%)、香港交易所(4 06%)、渣打集团(2 62%)、保诚(1 99%)、快手-W(1 6%) [2] - 持仓市场板块: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2] - 行业分布:金融(28 19%)、可选消费(26 31%)、通信服务(14 19%)、信息技术(9 42%)、房地产(5 50%)、医药卫生(5 25%)、公用事业(3 95%)、工业(3 39%)、主要消费(3 20%)、原材料(0 60%) [2] 跟踪基金 - 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联接A [2] - 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联接C [2] - 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 [2]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协力就两名不配合调查的上市公司前任董事采取行动

金融界· 2025-08-12 17:58
公司纪律行动 - 香港联交所首次因上市公司两名前任董事未配合调查而采取纪律行动 公开谴责万马控股前执行董事马小秋及前独立非执行董事金来林 [1] - 联交所认定两人不适合担任公司或其附属公司的董事或高级管理职务 证监会与联交所均就万马控股相关事宜展开调查 [1] 调查违规细节 - 证监会调查万马控股及关联方可能违反《证券及期货条例》 根据第183条要求马小秋和金来林提供资料文件但未获回复 [1] - 香港联交所上市科同步调查二人是否履行《上市规则》职责 两人均未对调查作出回应 [1] 规则责任认定 - 《上市规则》规定董事必须配合证监会或上市科调查 此责任在离任后仍然持续 [1] - 上市委员会裁定马小秋和金来林严重违反配合调查规定 属严重违规行为 [1] 调查进展状态 - 证监会对万马控股的调查目前仍在进行中 未披露具体调查阶段或结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