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声通上市仪式|热烈庆祝声通科技(2495.HK)于香港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
搜狐财经· 2025-08-16 08:14
公司上市 - 声通科技于2024年7月10日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股票代码为2495 HK,成为"交互式AI第一股" [1] - 上市仪式在香港交易所举行,重要股东、业务合作伙伴、保荐人团队及IPO辅导机构共同见证 [1] - 董事长汤敬华与执行董事孙琪作为公司代表敲响上市钟声 [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05年,深耕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领域近20年 [5][19] - 作为中国交互式AI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军者,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稳定盈利 [20] - 根据艾瑞咨询报告,以2023年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城市管理及行政企业级交互式AI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20] 上市仪式细节 - 联合创始人汤敬华、孙琪及声通融智总裁石业嵘共同参与敲锣前五轮股东合影 [12] - 敲锣后安排五轮合影环节,涵盖业务合作伙伴、IPO辅导机构代表及公司管理层 [18] - 联交所共安排十轮拍照环节记录这一历史时刻 [7]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5] - 上市标志着新阶段的开始,公司将继续推动交互式AI行业进步 [19] - 致力于为企业级用户提供全栈交互式AI解决方案,优化信息交换与商业交互流程 [19][20] 管理层表态 - 董事长汤敬华在致辞中感谢股东支持、团队努力及港交所提供的上市机会 [5] - 强调公司坚持创新与卓越,紧跟市场需求并克服技术挑战的发展理念 [5] - 声通融智总裁石业嵘与董事会秘书刘艺涵参与联交所纪念品互赠仪式 [6]
智通ADR统计 | 8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6 07:53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报25237.96点 较前日下跌32.11点 跌幅0.13% [1] - 当日最高价25311.59点 最低价25199.63点 振幅0.44% [1] - 成交量4642.47万股 平均价格25255.61点 [1] 主要蓝筹股表现 - 汇丰控股ADR报99.966港元 较香港收市下跌0.33% [2] - 腾讯控股ADR报591.706港元 较香港收市下跌0.05% [2] 成分股价格变动详情 - 腾讯控股上涨0.34%至592.000港元 ADR换算价591.7港元 [3] - 阿里巴巴-W下跌3.04%至118.100港元 ADR换算价118.6港元 [3] - 建设银行下跌2.26%至7.800港元 ADR换算价7.7港元 [3] - 网易-S下跌3.66%至200.200港元 ADR换算价202.2港元 [3] - 京东集团-SW下跌3.44%至120.800港元 ADR换算价124.0港元 [3] - 工商银行下跌3.09%至5.960港元 ADR换算价5.5港元 [3] - 百济神州上涨3.51%至191.500港元 ADR换算价193.4港元 [3] - 香港交易所微涨0.05%至439.400港元 ADR换算价438.4港元 [3] - 携程集团-S上涨0.37%至489.000港元 ADR换算价488.0港元 [3]
港交所: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新浪财经· 2025-08-15 23:01
上市申请 - 不同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联席保荐人为海通国际、中信证券 [1]
港交所IPO新规生效,散户打新时代终结?|中环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7:25
港交所IPO新规核心机制 - 引入双轨制分配机制 包括传统回拨机制(机制A)和预先锁定配售比例机制(机制B)[2] - 机制A调低回拨比例 超额认购15-50倍回拨至15%(原30%) 50-100倍回拨至25%(原40%) 超100倍回拨至35%(原50%)[2] - 机制B设定公开认购比例下限10%且无回拨机制 上限为60%[2][10] 银诺医药IPO案例表现 - 成为新规后首家采用机制B上市公司 公开认购比例锁定10% 国际配售占90%[1] - 获得约26万人认购 超购5364倍 成为今年超购王第二名[1] -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涨超280% 创造"顶头槌也要抽签"现象[1][5] 机构投资者获益情况 - 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从50%降至40% 保障机构投资者稳定获配份额[4][7] - 宁德时代案例显示机构获配优势 公开发售仅占7.5% 基石投资者认购203.71亿港元占全球发售49.69%[3] - 新规解决机构"拿不到货"问题 高盛报告显示约2/3新股认购资金来自外资[6][7] 定价机制改革目标 - 提升定价效率 强化专业机构投资者定价话语权[4] - 减少散户过度认购导致的定价泡沫和上市后破发风险[4] - 弱化传统"询价圈"主导权 增强市场化定价机制[5] 散户投资者影响分析 - 中签率显著下降 银诺医药案例中公开配售仅10%导致散户需抽签[1][8] - 失去通过超额认购获得回拨的机会 个人投资者在咨询阶段表达强烈反对[9] - 潜在益处包括降低破发风险 机构"砍价"可能带来更优惠发行价格[10]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前7个月共53宗新股上市 集资总额127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6倍[6] - 国际配售竞争激烈 蜜雪冰城 布鲁可 极智嘉等项目获超30倍国际认购[6] - 长线投资机构增加参与 退休基金和主权基金提高认购比例[6][7] 市场争议与不同观点 - 银诺医药首日暴涨280%引发对新规定价效率的质疑[5] - 专业意见认为热门项目估值可能更高 冷门项目估值更理性[5] - 改革处于过渡期 短期波动不能判定政策效果[5] 制度设计调整细节 - 最终方案较咨询建议更倾向散户 机制A回拨上限35%高于建议的20%[10] - 机制B公开认购上限从原建议50%上调至60%[10] - 新规要求至少40%股份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7]
港交所IPO新规生效,散户打新时代终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7:15
港交所IPO新规核心内容 - 港交所IPO定价新规于8月4日生效 被视为27年来最全面深入的调整 核心是重新平衡机构与散户投资者的利益分配 [2] - 新规引入双轨制分配机制:机制A类似原有规则但调低回拨比例(超额认购50-100倍回拨至25% 原为40%) 机制B允许预先锁定公开认购比例(下限10% 上限60%)且无回拨机制 [2] - 新规将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从50%降至40% 为发行人提供更大灵活性 [2][4] 银诺医药IPO案例表现 - 银诺医药于8月15日登陆港交所 成为新规后首家运用机制B的公司 公开认购比例锁定10% 国际配售占90% [1] - 该公司获得约26万人认购 超购5364倍 成为今年超购王第二名 但散户中签率极低 即使认购最大额度182.78万股也可能一无所获 [1] - 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涨超280% 引发市场对新规定价效率的质疑 [5] 机构投资者获益分析 - 新规解决机构投资者"拿不到货"问题:旧机制下公开认购火爆时回拨会压缩机构配售比例 如今通过锁定比例保障机构获配稳定性 [6][7] - 机构参与度提升:长线投资机构(如主权基金)因份额保障更愿参与 瑞银指出机构研究投入与配售份额不匹配的问题得到改善 [7] - 国际资本积极参与:前7个月港股IPO集资1270亿港元 同比增长超6倍 约2/3认购资金来自外资 [6] 散户投资者影响 - 散户中签难度加剧:机制B锁定低比例(如10%)且无回拨 银诺医药案例显示超购5300倍导致抽签困难 [8][9] - 部分散户强烈反对改革 认为减少公平获配潜力股机会 可能导致股票集中和股价异常波动 [9] - 港交所在方案中妥协:机制A回拨上限从咨询建议的20%提高至35% 机制B公开配售上限从50%提至60% [10] 新股定价机制改革目标 - 提升定价效率:旧机制中机构"专业砍价者"因配售少缺乏积极性 新规强化机构定价话语权 减少散户导致的定价泡沫 [4][5] - 促进估值分化:热门项目估值可能更高(因锁定比例吸引散户推高) 冷门项目估值更理性 [5] - 降低破发风险:机构砍价可能为散户提供更优惠发行价 长期提升上市后表现稳定性 [4][10] 市场争议与过渡期观察 - 银诺医药首日暴涨280%与改革提升定价效率的目标相悖 被质疑未改善股价稳定 [5] - 专家认为处于过渡期 短期波动不能判定改革成效 需观察长期平衡估值效果 [5] - 散户未来可能转向暗盘和上市日交易 但对个人交易能力要求更高 [11]
香港交易所(0388.HK):赴港上市步伐加快 市场热度仍处高位
格隆汇· 2025-08-15 11:28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7月整体表现强劲 港交所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 业绩有望延续增长 [1] - 互联互通机制推动市场流动性提升 现货及衍生品市场多数指标同比显著改善 [1][2] - 宏观环境呈现分化 国内经济景气度承压 海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3] - 港交所估值处于历史中位 具备配置性价比 业绩增长预期明确 [4] 业务表现 - 现货市场ADT同比高增:港交所ADT达2629亿港元(环比+14.2% 同比+166.6%) 北向ADT为2223亿港元(环比+36.5% 同比+86.0%) 南向ADT为1444亿港元(环比+19.5% 同比+329.0%) [1] - 衍生品市场期权成交活跃:期权ADV为94.2万张(环比+14.8% 同比+30.6%) 期货ADV为57.2万张(环比-0.1% 同比-3.7%) [1] - 结构化产品表现分化:牛熊证及衍生权证ADT为157亿港元(环比-2.4% 同比+48.0%) [2] - LME成交量环比回落:日均成交70.0万张(环比-6.5% 同比+2.3%) [2] - IPO市场规模同比激增:新股募资199亿港元(环比-34% 同比+333%) 新上市衍生权证850个(同比+42%) 牛熊证2271个(同比+31%) [2] 利率环境 - HIBOR利率同比普遍下行:6个月期2.27%(环比-0.11pct 同比-2.37pct) 1个月期1.03%(环比+0.31pct 同比-3.48pct) 隔夜0.19%(环比+0.16pct 同比-4.97pct) [2] - 美国隔夜利率维持4.33%(环比持平 同比-0.99pct) [2] 宏观背景 - 国内制造业PMI降至49.3%(环比-0.4pct) 新订单指数49.4%(环比-0.8pct) 新出口订单47.1%(环比-0.6pct) 生产指数50.5%(环比-0.5pct) [3] - 美联储维持利率4.25%-4.50% 市场预期9月降息25bp 全年降息50bp [3] - 美国失业率4.2%(环比+0.1pct) CPI同比2.7%(与上月持平) [3] 业绩与估值 - 港交所PE为38.24x 处于2016年以来58%分位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284/311/337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177/187/206亿港元 [4] - 对应PE估值30.9/29.2/26.4倍 [4]
全市场独家品种香港证券ETF(513090)大涨!下半年超126亿资金流入香港证券ETF
格隆汇APP· 2025-08-15 10:32
香港证券ETF表现 - 香港证券ETF(513090)年内涨幅超61% 大幅跑赢内地券商指数 [1] - 自去年924以来香港证券ETF飙涨160% 位居全市场断层第一 [1] - 下半年资金净流入额126.53亿元 最新规模达255.92亿元 [1] 成份股与产品特征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占比超89% 包含中信证券/香港交易所/中金公司等龙头券商 [1] - 产品支持T+0交易 费率0.2%/年为全市场最低 [1] - 成份股仅16只 持仓集中度高弹性大 [1] 券商板块行情 - 港股券商股领涨 中州证券涨超5% 中金公司涨超3% [1] - 申万宏源证券看好券商板块投资价值 因货币政策宽松及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 [1] - MACD金叉信号形成 部分个股涨势显著 [2]
智通ADR统计 | 8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6:43
港股蓝筹股表现 - 大型蓝筹股多数下跌,仅汇丰控股、友邦保险、中国平安、泡泡玛特、中信股份、快手-W、携程集团-S、新鸿基地产、百济神州等少数个股上涨 [1][2] - 汇丰控股ADR较港股收市价上涨2.63%至103.043港元,港股收报100.4港元 [1][2] - 腾讯控股ADR较港股收市价下跌0.70%至585.875港元,港股收报590港元 [1][2] 个股涨跌幅 - 涨幅最大:百济神州港股上涨2.89%至185港元,ADR溢价0.87% [2] - 跌幅最大:网易-S港股下跌3.53%至207.8港元,ADR较港股折价2.23% [2] - 显著上涨个股:中信股份ADR较港股溢价3.36%,中国平安港股上涨1.94% [2] ADR与港股价格差异 - ADR普遍折价:美团-W ADR较港股折价2.08%,携程集团-S ADR折价3.03% [2] - 少数溢价案例:汇丰控股ADR溢价2.63%,百济神州ADR溢价0.87% [2] - 价差最大:携程集团-S ADR较港股低14.755港元 [2] 重点公司价格变动 - 腾讯控股:港股微涨0.68%至590港元,但ADR呈现0.7%折价 [2] - 阿里巴巴-W:港股下跌1.54%至121.8港元,ADR折价1.69% [2] - 小米集团-W:港股微跌0.09%至53.2港元,ADR折价1.05% [2]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下跌0.28%,前十大权重包含建设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14 21:5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低走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下跌0 28%报3170 29点 成交额932 59亿元 [1] -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 33% 近三个月上涨8 84% 年至今上涨26 77% [1] 指数构成 - 中华港股通优选50指数由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反映港股通内市值前50名蓝筹证券整体表现 [1] - 指数基日为2011年12月30日 基点为2000 0点 [1] - 指数持仓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00% [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3 74% 腾讯控股(10 86%) 汇丰控股(10 2%) 阿里巴巴-W(9 9%) 小米集团-W(6 25%) 建设银行(6 2%) 友邦保险(5 29%) 美团-W(4 91%) 香港交易所(3 6%) 中国移动(3 53%) 工商银行(3 45%)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39 60% 其次为可选消费(23 52%) 通信服务(17 16%) 信息技术(8 46%) [2] - 其他行业占比:能源(3 94%) 房地产(3 37%) 公用事业(1 66%) 主要消费(1 00%) 工业(0 83%) 医药卫生(0 45%) [2]
港股评级汇总 | 中金公司维持腾讯控股跑赢行业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14 15:45
腾讯控股(00700.HK) - 2Q25收入同比增长14.5%至1845亿元 Non-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630.5亿元 [1] - 视频号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0% 海外游戏收入同比增长35% [1] - AI在广告、游戏及云服务中加速应用 资本开支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1] 华虹半导体(01347.HK) - 短期价格修复及稼动率满载 中长期特色工艺代工拥有全球头部客户及领先工艺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0.90/1.52/2.02亿美元 当前股价对应PB为1.56/1.52/1.48倍 [1] 香港交易所(00388.HK) - 截至7月底PE为38.24倍 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58%分位 [1] - 互联互通政策持续加码港股市场 市场流动性及估值有望提升 [1] 361度(01361.HK) - 25H1收入同比增长11%至57亿元 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41.5% [2]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提升至5.2亿元 鞋类产品及童装业务表现亮眼 [2]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12.5/13.5/14.8亿元 [2] 鸿腾精密(06088.HK) - 2Q25收入同比增长9% 净利润增长13% 云计算/AI服务器业务同比增长28% [3] - 消费电子业务全年收入指引下修 25H1受汇率负面影响 [4]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1/2.42/3.11亿美元 [4] 金蝶国际(00268.HK) - 25H1云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2.1% 占总收入比重达52.8% [5] - 苍穹及星瀚NDR达108% 星空NDR达94% AI合同金额超1.5亿元 [5] - 经营亏损同比收窄 现金流大幅改善 [5] 阅文集团(00772.HK) - 25H1总收入同比下降23.9%至31.91亿元 Non-IFRS净利润5.08亿元 [6] - IP衍生品业务GMV达4.8亿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6] - AI技术赋能创作、视觉化及翻译业务 [6] 银河娱乐(00027.HK) - 2Q25总收益同比增长10%至112亿港元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2%至36亿港元 [7] - 博彩业务恢复至2019年同期82%水平 市场份额达20.5% [7] - VIP业务同比增长73.5% 市场份额较25Q1提升0.7个百分点至2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