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湾区发展(00737)
icon
搜索文档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解码“大桥经济”下湾区发展四点新变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23:52
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核心数据 - 通车一年总车流量达3155万车次 日均8.64万车次占珠江口过江总车流量20% [1][2] - 重大节假日车流峰值四次刷新纪录 从国庆首日15.5万车次增至五一假期18.16万车次 [2] - 累计减少车辆行驶里程17亿公里 节约燃油1.1亿升 降低碳排放21.9万吨 [3] 交通效率提升 - 深圳前海至江门通勤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1.5小时 南沙至前海跨城通勤不足50分钟 [2] - 构建"驻点+巡查"双循环应急体系 设置8个应急驻勤点 事故处置效率提升 [5] - 采用无人机巡航+AI道路分析系统 视频异常事件检测成功率超97% [6] 智慧交通管理创新 - 首创"五桥十五路"智慧管控平台 整合虎门大桥等跨江通道及珠三角骨干高速 [6] - 部署800路监控视频+毫米波雷达 实现全路段覆盖及车流动态调控 [6] - 实施滴水式放行+车道优化策略 海底隧道事故率显著下降 [5]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中山规划66平方公里深中经济合作区 两地签订50余份产业协作协议 [7] - 深圳中山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80% 形成"研发+转化"产业协作模式 [8] - 开通跨市公交及旅游专线 深中公交累计运送旅客280万人次 [8] 大湾区融合发展 - 珠江口过江车流诱增15% 推动"硬联通"向"软融合"转变 [10] - 实现735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 公积金等公共服务同城化 [10] - 中山旅游收入同比增23.47% 深中通道观景点成网红打卡地 [8]
(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大专学生赴广州增城调研 多方位了解大湾区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09:58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考察活动 - 香港大专学生通过"百万青年看祖国·产业发展看增城"活动从工业、农业和电商三个范畴了解增城的产业发展 [1] - 活动由香港青年大专学生协会主办,为"香港十大杰出大专学生选举2025"入围者提供大湾区实地考察机会 [1] - 增城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高地,把握"开拓增城""打造广州东部枢纽"等重大历史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 [1] 工业领域考察 - 学生参观希美克(广州)实业有限公司,了解工厂生产技术,感受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展 [3] -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增城工业发展最新动态 [1][3] 农业领域考察 - 学生参观增城能记农场,了解稻米种植全流程,感受增城现代农业发展 [3] - 通过农业考察深入了解增城特色产业发展 [1][3] 电商领域考察 - 学生参观桃花岛电商产业基地,学习电商理论和技巧,了解直播带货的准备工作 [3] - 学生获得电商直播实践机会,接触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3] - 活动帮助香港青年深入了解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1][3]
全面构建大湾区发展共同体
广州日报· 2025-05-22 04:09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以"四个融合"推动大湾区产业量质跃升,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区域协同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数字绿色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 [2][3] - 聚焦大模型、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建设国际一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贯通,打造"芯片第三极",培育独角兽企业 [2] - 依托广深港核心引擎优化珠江两岸产业布局,以深中通道为纽带推动南沙融入深港,打造高端产业策源地 [2] - 深化制度型开放,全面落实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吸引全球要素集聚 [2] - 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发展算力经济 [3] - 壮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探索碳交易市场 [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共同体 - 当前全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共同体的时机已成熟,建议在"十五五"时期构建"五大共同体"包括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教育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健康共同体、产业共同体 [4] - 广东存在城区与县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珠江三角洲和粤东西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 [4] - 建议推动广东省全域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大湾区发展共同体建设 [4] 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 通过"四个对接"持续赋能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包括政策供给和需求对接、金融服务和特色产业对接、制度开放和创新活力对接、开放和监管对接 [5][6] - 金融服务和特色产业有效对接是政策制定重点,包括配套长期债券、降低利率等,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耐心资本" [6] - 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中心和枢纽 [6] - 金融机构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金融产品个性化、定制化和普惠化,助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7] - 建议构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金融数据池,打通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信息 [7] - 广州可重点在养老金融领域发力,发展壮大养老产业,拓宽养老金融发展空间 [8] 金融开放与创新 - "南沙金融30条"提出将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8] - 外资机构将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在科技金融等领域不断创新 [8]
湾区发展(00737)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5 16: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高速公路业务 - 2025年1 - 3月广深高速日均路费收入7409千元,同比降2%;日均混合车流量608千架次,同比增4%[3] - 2025年1 - 3月广珠西线高速日均路费收入3024千元,同比降10%;日均混合车流量257千架次,同比增4%[3] - 2025年1 - 3月沿江高速(深圳段)日均路费收入2010千元,同比增25%;日均混合车流量205千架次,同比增1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房地产销售业务 - 2025年首季公园上城合同销售金额约2.74亿元,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1.9万元[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盈利 - 2025年1 - 3月公司收入180932千元,2024年同期为350332千元[6] - 2025年1 - 3月公司期间溢利147238千元,2024年同期为140570千元[6] - 2025年1 - 3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3.85分,2024年同期为3.65分[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权益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2890545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802335千元[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5086572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5163167千元[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总额7803973千元,2024年12月31日为7639168千元[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25年和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分别为131,271千元和73,429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11,868千元和73,429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投资活动产生/(所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23,948千元和(191,732)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融资活动(所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别为(37,289)千元和30,699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分别为198,527千元和(87,604)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1月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733,286千元和483,617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外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分别为(492)千元和389千元[10] - 2025年和2024年3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931,321千元和396,402千元[10] 财务报告审阅情况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所采纳之会计准则与实务及讨论财务报告事宜,包括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之未经审核财务资料[11] 董事会成员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
湾区发展(0073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16: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2.79亿、5.28亿、4.61亿元人民币[6] - 2022 - 2024年集团分占高速公路路费收入净额分别为20.19亿、26.68亿、25.82亿元人民币[6] - 202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0%、38%、40%[7] - 2022 - 2024年净借贷权益比率分别为74%、64%、66%[7] - 2020 - 2024年年内溢利分别为6.94亿、8.18亿、3.27亿、6.38亿、5.98亿元人民币[12][13] - 2020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6.89亿、7.11亿、2.79亿、5.28亿、4.61亿元人民币[12][13] - 2020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分别为0.05亿、1.07亿、0.48亿、1.1亿、1.37亿元人民币[12][13]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5.73亿、25.65亿、20.5亿、29.51亿、28.09亿元人民币[13] - 2020 - 2024年公司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分别为12.77亿、22.51亿、17.48亿、24.55亿、23.16亿元人民币[13]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28.02亿元,负债总额为51.6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0%[14][17]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69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0.35亿元,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 0.16亿元[1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4.96分,同比下跌13%[16][21] - 2024年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7.15分,派息率为100%[21] - 2024年公司分占投资项目的收入约为28.09亿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4.61亿元[21] - 2020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回报分别为14%、10%、7%、11%、10%[17] - 2020 - 2024年公司净借贷权益比率分别为无、无、66%、64%、74%[17] - 2024年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为1.48元[16]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余额为7.33亿元[14][15] - 2024年公司业绩受2023年底转回重铺路面责任拨备和分占公园上城项目业绩下跌影响[21] - 2024年常规股息总额为每股人民币14.95分,较上年度每股人民币17.10分减少13%[29] - 2024年常规派息率相当于常规股息总额占公司权益股东应占集团溢利的100%[29]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15分,相当于每股港币7.74202仙[29] - 2024年已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80分,相当于每股港币8.522358仙[29]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461百万元,较2023年的528百万元下降13%[79] - 公司银行存款及结构性存款收入约1700万元,与去年持平;合营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由400万元减至零;财务成本1.74亿元,同比增加4%;汇兑亏损净额2700万元,去年为2200万元;权益股东应占溢利4.61亿元,同比减少13%[88] - 公司自2003年上市后基本维持75% - 100%的全年常规派息率,2024年已派中期股息每股7.80分,董事会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7.15分,预计全年派息率100%[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91亿元,银行贷款45.02亿元,净负债37.55亿元;2023年分别为3.82亿元、40.02亿元、31.68亿元[92] - 2024年12月31日沿江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3亿元,银行贷款0.3亿元,净资产62.35亿元;2023年分别为1.02亿元、0.3亿元、59.72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占广深合营企业(45%部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35亿元,银行贷款(港币)6.94亿元、(人民币)5.72亿元,净资产18.68亿元;2023年分别为3.49亿元、9.11亿元、2.76亿元、15.47亿元[94] - 2024年12月31日,广珠西线合营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21亿元,银行贷款17.63亿元,净资产28.76亿元[95] - 2024年12月31日,新塘合营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0.72亿元,银行贷款2.44亿元,净资产4.15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40%,净借贷权益比率74%[96] - 2025年1月,公司获广深合营企业现金股息(扣除预提税后)约1.28亿元[9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78.18亿元,较2023年的74.84亿元有所增加;99.8%为银行贷款,64.3%为人民币贷款[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部一年内偿还贷款31.02亿元,占比69%;一年至五年内偿还14亿元,占比31%[101] - 2024年12月31日,沿江公司一年内偿还贷款0.02亿元,占比6%;一年至五年内偿还0.08亿元,占比27%;五年后偿还0.2亿元,占比67%[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分占合营企业一年内偿还贷款6.36亿元,占比19%;一年至五年内偿还18.96亿元,占比58%;五年后偿还7.54亿元,占比23%[103] - 2024年,集团银行存款(包括结构性存款)整体收益率为2.24%,高于2023年的2.20%;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98%为人民币[10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银行融资约96.28亿元,较2023年的72.32亿元增加[10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金约为人民币23.3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8.82亿元[183] 公司业务合作与项目投资 - 2022年8月18日公司与深高速订立增资协议,深湾基建注资29.98亿元获沿江公司51%股权[9][10] - 广深珠公司为实施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改扩建项目增资,注册资本变更为73亿元,合和中国发展和广东公路建设按45%和55%持股比例分别认缴32.85亿元和40.15亿元[76] - 2022年9月30日,广深珠公司就萝岗立交沿线土地收回订立补偿合同,代价约3.17亿元[77] 高速公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广深、广珠西线和沿江高速(深圳段)路费收入净值总计约48.90亿元,按年增长1%[46] - 广深高速日均路费收入按年下跌0.5%至约788万元,日均混合车流量按年持平为约63.2万架次[46] - 广珠西线高速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下跌3%及1%至约347万元及26.8万架次[46] - 沿江高速(深圳段)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增长17%及8%至约201万元及20.5万架次[46] - 广深高速公路2024年总路费收入约28.85亿元,日均路费收入按年下跌0.5%至约788万元,日均混合车流量按年持平为约63.2万架次[59] - 第1类车对广深高速公路路费收入及混合车流量的贡献占比分别为82.2%及92.2%[59] - 2024年广深高速节假日7座或以下客车免费通行24天,较2023年多3天[59]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4年总路费收入约12.69亿元,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下跌3%及1%至约347万元及26.8万架次,第1类车贡献占比分别为84.2%及93.1%[65]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2024年总路费收入约7.36亿元,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上升17%及8%至约201万元及20.5万架次,第1类车贡献占比分别为65.0%及86.7%[71] - 2024年公司分占收费高速公路项目收入26.68亿元,较2023年的25.82亿元增长3%[79][81] - 2024年沿江高速(深圳段)净路费收入7.36亿元,较2023年的6.29亿元增长17%[79][81] - 2024年公司分占广深高速净路费收入12.98亿元,较2023年的13.01亿元略降[79][81] - 2024年公司分占广珠西线高速净路费收入6.34亿元,较2023年的6.52亿元下降3%[79][81] - 2024年公司分占三项收费高速公路EBITDA总额23.32亿元,较2023年的23.94亿元下降3%[82] - 2024年公司分占三项收费高速公路折旧及摊销费用总额10.14亿元,较2023年的10.32亿元减少2%[83] - 2024年公司分占广深合营企业利息支出5500万元,较2023年的6600万元减少17%[84] - 2024年公司分占广珠西线合营企业利息支出5900万元,较2023年的7200万元下降18%[84] - 沿江高速(深圳段)净溢利2.62亿元,同比增长28%;广深合营企业净溢利4.66亿元,同比下降6%;广珠西线合营企业净溢利1.18亿元,同比减少9%;三项高速项目净溢利总额8.46亿元,同比增长2%[85] 房地产(公园上城项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园上城项目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3.10亿元,预售至今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为45.55亿元[24] - 公园上城合同销售金额约13.10亿元,二期3座住宅单位于2024年第四季交付[46] - 公园上城项目回顾年度内合同销售金额约13.10亿元,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1.9万元,预售至今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45.55亿元,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2.3万元[75] - 公园上城项目第一期已售出约99%单位并于2023年第三季开始交付,第二期5座已推出预售,3座2024年第四季开始交付,2座计划2026年年中交付[7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展 - 京港澳高速广州火村至东莞长安段及广佛高速广州黄村至火村段改扩建工程于2023年8月22日获核准,本年度进入全面实体施工阶段[23] - 京港澳高速深圳段改扩建工程预计2025年获立项核准批复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25] - 京港澳高速公路广州至深圳段改扩建项目中,广州火村至东莞长安段及广佛高速公路广州黄村至火村段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深圳段正推进立项核准批复等工作[76] 股东相关事项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股东大会投票资格,公司股东名册于2025年5月16 - 21日暂停登记[31] - 为确定股东享有末期股息资格,公司于2025年5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一天[32] - 若末期股息获批准,将于2025年7月15日派发给2025年5月27日营业结束时在册股东[29]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5月21日在香港湾仔港湾道30号新鸿基中心4楼举行[165]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拟定于2025年5月21日举行[165] - 一名或以上合共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投票权股份的股东,可书面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71] 公司人员相关信息 - 廖湘文56岁,2023年1月6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2004年11月加入深高速[34] - 吴建明44岁,2022年2月4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等职,2025年4月11日升任总经理,2004年加入深高速集团[35] - 吴成55岁,2018年4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等职,1995年7月获长沙交通学院学士学位[36] - 刘继49岁,2018年4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分别于1998年、2004年、2018年取得相关学位[37] - 陈思燕38岁,2023年2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38] - 王轩51岁,2023年6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00年取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学位[39] - 程如龙55岁,2018年4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22年1月1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有逾32年相关经验[40] - 简松年74岁,2018年4月1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2022年1月1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2023年5月19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41] - 廖湘文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主席,吴建明担任执行董事及执行总经理,自2025年4月11日升任总经理[12
湾区发展(007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18: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下跌13%至約4.61億元人民幣[3][6] - 每股基本溢利為14.96分人民幣,同比下跌13%[6] - 建議末期股息每股7.15分人民幣,全年常規派息率為100%[3][6] - 2024年常规股息总额为每股人民币14.95分,较上一年度每股人民币17.10分减少13%,派息率为100%[17] - 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15分,待2025年5月21日股东大会批准后,将于7月15日派发给5月27日在册股东[17] - 公司2024年收费高速公路项目分占净路费收入总计约26.68亿元,较去年25.82亿元增长3%[60]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2024年净路费收入约7.36亿元,较去年6.29亿元增长17%[60] - 公司分占三项收费高速公路2024年EBITDA总额约23.32亿元,较去年23.94亿元下降3%[61] - 公司分占三项收费高速公路2024年折旧及摊销费用总额约10.14亿元,较去年10.32亿元减少2%[62] - 沿江公司及公司两间合营企业2024年利息及税项总额约4.72亿元,较去年5.32亿元下降11%[64] - 公司分占三项高速公路项目2024年净溢利总额约8.46亿元,较去年8.30亿元增长2%[65] - 公司2024年土地开发利用项目新塘立交项目(分占15%)收入1.41亿元,较去年3.69亿元下降[57] - 公司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300万元,较去年1000万元增长[57] - 公司2024年行政费用及折旧约5800万元,较去年7900万元减少[57] - 公司2024年年内溢利约5.98亿元,较去年6.38亿元下降13%[57] - 公司本年分占新塘合营企业净亏损1700万元,去年净溢利4200万元[67] - 公司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及结构性存款投资收入约1700万元,与去年持平;借予合营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由去年400万元减至零[68] - 公司年内财务成本1.74亿元,较去年1.68亿元增加4%[68] - 公司受人民币贬值影响,年内汇兑亏损净额2700万元,去年为2200万元[6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4.61亿元,同比去年5.28亿元减少13%[68] - 2024年公司收入为879,489千元,较2023年的944,777千元下降6.91%;年内溢利为597,859千元,较2023年的638,229千元下降6.32%[99]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4.96分,较2023年的17.15分下降12.77%[99] - 2024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532,416千元,较2023年的596,087千元下降10.71%[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2,802,335千元,较2023年的12,413,183千元增长3.14%;负债总额为5,163,167千元,较2023年的4,710,124千元增长9.62%[103][105]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4,550,379千元,较2023年的4,751,214千元下降4.23%[105] - 2024年沿江高速公路分部收入736,287千元,2023年为629,309千元[116] - 2024年广深高速公路分部收入1,298,335千元,2023年为1,301,491千元[116] - 2024年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分部收入634,339千元,2023年为651,934千元[116] - 2024年新塘立交分部收入140,793千元,2023年为369,096千元[116] - 2024年收费高速公路项目总额分部收入2,668,961千元,2023年为2,582,734千元[11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460,915千元,2023年为528,483千元[116] - 2024年经扣除所得税后汇兑亏损净额为27,040千元,2023年为22,132千元[116] - 2024年集团收入为879,489千元,2023年为944,777千元,其中2024年路费收入736,287千元,建造收入143,202千元;2023年路费收入629,309千元,建造收入315,468千元[117][122]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9,880千元,2023年为37,825千元,其中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4,590千元,结构性存款投资收入3,521千元等[12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715,916千元,2023年为770,272千元,2024年人员成本83,432千元,财务成本175,019千元等[124][127]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118,057千元,2023年为132,043千元,适用预提所得税率为5%[126][127] - 2024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计算盈利金额为460,915千元,2023年为528,483千元,计算股份数均为3,081,690,283股[129] - 2024年已付股息596,307千元,包括截至2023年末期股息355,935千元和2024年中期股息240,372千元;2023年已付股息271,189千元[130] - 2024年拟派截至年末期股息220,341千元,每股7.15分;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355,935千元,每股11.55分[130] - 2024年末经营权无形资产成本为10,086,278千元,较2023年初增加468,817千元[131] - 2024年末累计摊销和减值亏损为4,391,496千元,较2023年初增加449,092千元[131] - 2024年末经营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5,694,782千元,较2023年末减少100,366千元[131] - 2024年末合营企业权益为5,274,669千元,较2023年初增加755,246千元[134] - 2024年应占合营企业业绩为585,260千元,较2023年减少106,037千元[134] - 2024年应占合营企业分配的股息为 - 301,489千元,较2023年减少81,667千元[134]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144,558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2,625千元[135]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203,387千元,较2023年末增加3,713千元[1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分佔淨路費收入按年增長1%至約26.68億元人民幣[3] - 2024年本集團分佔投資項目的收入為約28.09億元人民幣[6] - 2024年度公園上城項目合同銷售金額約為13.10億元人民幣,預售至今累計合同銷售金額約為45.55億元人民幣[11] - 2024年公園上城第二期共5座已分批動工建設,其中3座已預售,2座如期於第四季開始交付買家[3] - 2024年广深、广珠西线及沿江高速(深圳段)路费收入净值总计约人民币48.90亿元,按年增长1%[23] - 2024年广深高速日均路费收入按年下跌0.5%至约人民币788万元,日均混合车流量持平为约63.2万架次[23] - 2024年广珠西线高速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下跌3%及1%至约人民币347万元及26.8万架次[23] - 2024年沿江高速(深圳段)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增长17%及8%至约人民币201万元及20.5万架次[23] - 2024年公园上城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3.10亿元,二期3座住宅单位于四季度交付[23] - 广深高速公路2024年总路费收入约28.85亿元,日均路费收入按年下跌0.5%至约788万元,日均混合车流量按年持平为约63.2万架次[39] - 第1类车对广深高速公路路费收入及混合车流量的贡献占比分别为82.2%及92.2%[39]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4年总路费收入约12.69亿元,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下跌3%及1%至约347万元及26.8万架次,沿线广州、佛山、中山及珠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按年增长2.1%、1.3%、3.7%及3.5%[43]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2024年总路费收入约7.36亿元,日均路费收入及日均混合车流量分别按年上升17%及8%至约201万元及20.5万架次[47] - 公园上城项目回顾年度内合同销售金额约13.10亿元,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1.9万元,预售至今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45.55亿元,平均售价约每平方米2.3万元[50] - 公园上城项目第一期7座已售出约99%单位并于2023年第三季开始交付,第二期12座中5座已推出预售,3座于2024年第四季开始交付,2座计划于2026年年中交付[50] 项目建设进展 - 京港澳高速公路廣州火村至東莞長安段及廣佛高速公路廣州黃村至火村段改擴建工程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3][9] - 京港澳高速公路深圳段改擴建工程預計2025年獲得立項核准批覆,並爭取儘快開工建設[12] - 2025年1月24日广深珠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73亿元,合和中国发展和广东公路建设按45%和55%持股比例分别认缴32.85亿元和40.15亿元[53] - 2022年9月30日,广深珠公司就萝岗立交沿线土地收回获补偿约3.17亿元[55] - 深中通道于2024年6月30日通车,对原经广深高速公路进出虎门大桥和南沙大桥往返粤西地区的车辆有分流影响[40] - 常虎高速公路虎门港支线从2024年7月至2026年1月封闭交通,对广深高速公路有轻微正面影响[40] - 2024年6月中开高速公路中山段通车,8月中山西环高速公路立交完善互通,对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有分流影响[44] - 沿江一期收费里程约30.9公里,于2013年12月28日通车[139] - 沿江二期深中通道深圳侧接线全长约5.7公里,于2024年6月30日通车[139] - 2025年1月17日,广深珠公司订立钢结构制造合同(G1标段)[143] 节假日政策影响 - 2024年節假日7座或以下客車免費通行措施較去年同期多實施3天[3] - 2024年节假日7座或以下客车免费通行措施实施24天,较去年多3天[23] - 2024年春节假期小型客车免费通行9天,比去年增加2天;清明节免费3天,比去年增加2天;国庆节免费7天,比去年减少1天[37] - 2024年广深高速节假日7座或以下客车免费通行24天,较2023年多3天[39]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4年节假日7座或以下客车免费通行措施共24天,较2023年多3天[43] 行业及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5.0%,达约134.9万亿元[27] - 2024年大湾区国内生产总值约14.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约11%[29] -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将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较现行最长收费年限增加10至15年[32] - 到2025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50%;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翻倍,二手车交易量增长45%[34] - 截至2024年12月底国内汽车保有量3.53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36] - 广深高速沿线城市广州、东莞、深圳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按年增长2.1%、4.6%及5.8%[39] 公司股权及注资情况 - 公司持有沿江公司51%股权,深高速持有49%股权[139] - 深圳高速持有公司约71.83%权益[139] - 深湾基建持有新塘合营企业15%股权[145] - 新塘合营企业各股东方最高注资总额不超68亿元,公司相应注资额最高不超10.2亿元,占比15%[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注资新塘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约4.56亿元[71] - 合和中国发展与广东公路建设将分别向广深珠公司出资32.85亿元及40.15亿元[137]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 为确定出席2025年股东大会资格,5月16日至2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文件需在5月1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20] - 为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资格,5月27
体育流量如何转化为湾区发展增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3-11 14:50
文章核心观点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今年11月举行,是粤港澳大湾区盛事,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从不同视角关注其为大湾区带来的影响及如何化体育流量为发展增量、助力大湾区建设等议题 [1] 承办全运会注入动力 - 这是港澳首次参与承办全运会,也是大湾区首次整体承办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 [2] - 承办全运会是国家支持澳门融入发展大局的体现,为澳门文化体育产业及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注入动力 [2] - 赛事期间大量人员汇聚香港,将拉动旅游、酒店等相关产业发展,吸引企业关注带来投资机会 [2] 发展体育增团结和谐 - 香港启德体育园启用解决了缺乏大型运动赛事场地问题,有助于香港体育运动盛事化、产业化 [3] - 内地和香港体育运动发展蓬勃,运动员屡获殊荣,提升了香港市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发展体育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团结和谐 [3] 体育流量化发展增量 - 粤港澳三地体育交流早有先例,在运动员交流、赛事合办等方面积累了良好基础 [4] - 建议发挥三地经验和国际资源,引进高水平国际大型赛事,探索举办世界性综合性运动会合作机制,布局训练中心和基地,探索共享服务机制 [4] - 共建“粤港澳体育湾区”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增强大湾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内生动力 [4] - 内地体育人员赴澳签注政策不完善,阻碍体育合作深度和规模 [4] - 建议拓宽内地人才入澳渠道,放宽签证等限制,促进体育人才交流,加强内地与澳门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化体育专业人才 [5] - 可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体育产业创新高地 [5] - 大湾区各城市可协同培育“体育 + 文旅”产业新业态,通过联席会议商讨发展策略,推动体育文旅协同发展 [5]
蔡冠深:深化前海与香港合作,共创大湾区发展新空间
证券时报网· 2024-12-07 23:16
文章核心观点 - 蔡冠深在2024前海论坛上提出深化前海与香港合作的四点建议,强调当前深圳处于“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前海方案落地后发展势头良好,香港特区政府在创科领域的积极举措及近期粤港经贸合作成果,为前海与香港深化合作带来新机遇 [1][2] 深化合作的建议 - **加强跨境交通联通**:当前港深间高铁线路单一,可借深圳至江门高铁建设契机,谋划开通深圳机场至香港九龙的直达高铁列车;海运方面,可在前海湾增设港澳客运码头并经停蛇口,完善水陆交通网络,提升人流物流互动效率 [1] - **完善创新科技合作**:推动前海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及科技成果创业投资机构,深化管产学研合作,利用香港高端人才和大学基础研究优势,推动两地高校科研成果在前海产业化 [1] - **提升现代服务业合作水平**:以前海为起点,打造香港与前海间专业服务无缝对接区域,实现专业资格互认,取消职业限制;同时推动双方海洋产业深化合作,整合香港在船舶、海事保险等方面优势与前海产业优势,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1] - **与北部都会区联动发展**:香港可借鉴横琴经验,在北部都会区开展粤港合作模式前期研究,吸引创新型企业和国际资源,发展创投和创新孵化器,试点数据跨境流动,借助与前海的合作寻求新发展机遇 [2] 其他相关内容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和香港中华总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推动深港合作,通过组织商务交流团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市场联系,助力企业拓展业务,吸引海外企业落户,探索大湾区发展机遇,为深化前海与香港合作贡献力量 [2]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在澳门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4-11-14 07:02
论坛背景与目的 - 论坛主题为"新青年 新动力 新机遇——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暨领航'9+2'·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澳门)",吸引了粤港澳三地2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参与 [1] - 论坛旨在庆祝澳门特区成立25周年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5周年,加强粤港澳联动,集聚大湾区领航企业和精英,深化大湾区内各领域的合作共赢 [1] 论坛内容与成果 - "领航'9+2'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联盟"正式成立,论坛围绕"多元发展 青年领航"与"新质驱动 湾区创业"两大主题展开交流 [1] -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表示,论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湾区建言献策,澳门特区政府将继续与社会各界及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 -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表示,期望继续与各界携手合作,为大湾区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他们投入大湾区建设,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参与者和拓展"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者 [1] 论坛主办方与未来计划 - 论坛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联合澳门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举办,领航"9+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已在香港成功举办4届,今年首次在澳门和香港两地举办,香港活动将于11月28日举行 [2] -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张锦川表示,期望通过此次活动为大湾区的繁荣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大湾区发展的新篇章 [2]
港珠澳大桥日益成为大湾区发展“纽带”(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证券时报网· 2024-10-18 09:42
港珠澳大桥的交通与客流 - 截至10月4日0时45分,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总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86%,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1] - 10月5日,港珠澳大桥通行车辆超2.12万辆次,其中港澳单牌车超过1.45万辆次 [1] - 今年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旅客达1203.3万人次,同比增长83.3%;持港澳旅游签注往来的内地旅客超过386万人次,同比增长76.6% [1] -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是内地唯一一个与香港国际机场陆路直达的口岸 [1] 港珠澳大桥的物流与经贸 - 港珠澳大桥24小时跨境快速通关,使物流时效提升30个小时 [3] - 珠海金湾的远东幕墙公司每日出货量达40车次,产品在港澳的市场占有率已超50% [3] - 截至今年8月底,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总值达9223.8亿元 [3] - 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成为我国承接跨境直购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和全品类鲜活食品供港澳的大型口岸之一 [3] 港珠澳大桥的技术与运维 - 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开展超300项技术攻关,填补多个技术空白,创下海中快速成岛纪录,打造出目前世界最长、首例深埋海底公路沉管隧道等工程奇迹 [4] - 大桥管理局应用数字维养、智能监测与应急管控等新技术,确保大桥运维安全 [4] - 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已转化为多项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我国交通运输整体技术进步 [5] 港珠澳大桥的区域融合与发展 - 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的交通优势,叠加一系列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让珠三角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从愿景化作现实 [1] - 港澳车辆"北上"政策落地1年多来,越来越多港澳居民申请"自驾北上",港珠澳大桥更加繁忙 [1] - 港珠澳大桥与今年通车的深中通道一道支撑起大湾区的交通骨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