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航空(01055)
icon
搜索文档
湖南首次进行飞机拆解业务,晚报记者现场一探究竟
长沙晚报· 2025-08-23 07:16
业务启动与项目概况 - 南航在湖南首次启动飞机拆解业务 拆解对象为一架服役19年的空客A319飞机 计划耗时40天至50天完成 [1][3] - 拆解业务由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湖南基地实施 位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机坪区域 现场有10余名工程师参与系统性操作 [1][3] 拆解流程与技术特点 - 拆解流程遵循"整机—总成—部件—零部件"的分步原则 包括清洁去污 排空易燃物 验收建档及制定拆解方案 [5] - 采用智能化和数字化手段 通过数字化系统整合飞机档案与维修记录 使用智能检测设备评估零部件状态 并通过登记管理系统追踪零部件信息 [5] - 拆解要求严格资质 徒手触碰可能损坏精密电子元件 需确保符合适航标准 [4] 零部件价值与再利用 - 单架飞机可拆出3000多个可复用零部件 其中1000多个具有较高价值 二手航材价值为新件的50%至60% [3] - 发动机回收价值占比50%至85% 起落架 航电部件及飞控部件回收价值也较高 [3] - 零部件经评估 检测 维修和适航认证后挂签 记录名称 型号 制造厂家 序号及寿命等信息 部分机身可整体出售给高校或主题餐厅 [3][4][5] 行业前景与区域影响 - 飞机拆解零部件在二手航材市场占比高达90% 中国飞机拆解产业处于起步阶段 但市场需求巨大且技术能力提升 [6] - 南航通过该项目助力湖南打造"拆解—检测—再制造"产业链 填补本地产业链空白 带动航材贸易 再制造及航空人才就业 [6] - 长沙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具备区位优势和航空产业基础 项目推动产业从"云端"到"大地"升级并激活区域经济 [6]
南方航空(600029):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营收居三大航之首
中银国际· 2025-08-22 19: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南方航空"增持"评级 [1][3][5] - 目标市场价格为人民币5.76元 [1]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南方航空机队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载客量在国内航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1][3] - 中国民用机队规模增速呈"下台阶式"趋势 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 [1][3][8] -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拉动航空出行需求 2024年国内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86% [1][3][8] - 2025年前6个月航空煤油均价85.67美元/桶 较去年同期下降14.8% 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3][8] - 公司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 2022年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时刻份额突破50% [3][8] 公司概况 - 南方航空是中国机队规模领先的航空运输服务商 航线数量、航班频率、市场份额均居国内航司首位 [3][8] - 旅客运输量连续44年居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首 是国内首个运输量过亿的航空公司 [3][8] - 控股股东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9% 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 [3][17] - 2024年营收1742.24亿元同比增长8.94% 创近十年新高 [8][39] - 2024年客座率84.25% 近10年每收费客公里收益保持在0.5元左右 [8][2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853.97/1968.16/2077.56亿元 同比增长6.4%/6.2%/5.6%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6.93/66.85/92.55亿元 [5][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0/0.37/0.51元/股 [5] - 预计2025-2027年PB分别为2.7/2.3/1.9倍 [5][6] 行业分析 - 2024年三大航运输总周转量比重达62.64% 行业集中度高 [8][49] - 近15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72.8% 2024年货邮运输量898.30万吨同比增长22.15% [8][60] - 民航客票价格逐步市场化 2020年末放开3家以上航企运营的国内航线运价 [8][69] - 2024年国内人均乘机次数0.47次 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8][88]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0% 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 [8][88] 关键驱动因素 - 飞机供给受全球供应链扰动 2016-2019年波音空客年均交付674和767架次 2020-2024年降至371和668架次 [8][73] - 2025年1-5月主要航司国内ASK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3%-143.84% 国际ASK恢复率84.00%-283.47% [8][80][83] - 油价和汇率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影响南航净利润2.89亿元 [8][115] - 2024年航空煤油均价95.20美元/桶同比下降9.06% 2025年前6个月进一步降至85.67美元/桶 [8][115]
中银证券:首次覆盖南方航空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2 19:16
公司概况 - 南方航空机队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载客量在国内航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是国内首个运输量过亿的航空公司[2] - 公司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 航线数量 航班频率 市场份额均居国内航司首位 旅客运输量连续44年居国内航司之首[3] - 2022年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时刻份额突破50% 全面推进枢纽网络战略布局 形成以广州 北京为核心的枢纽网络[3] - 常态下旅客运输业务占总营收超八成 2024年占比为84% 剔除疫情影响公司运力投放总体呈增长趋势 且RPK位于三大航之首[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742.24亿元 同比增长8.94% 毛利率为8.41%[3] - 2025年Q1营收434.07亿元 同比减少2.68% 销售毛利率为8.48%[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853.97/1968.16/2077.56亿元 同比增长6.4%/6.2%/5.6%[5]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93/66.85/92.55亿元 EPS分别为0.20/0.37/0.51元/股[5] 行业分析 - 近15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72.8% 2024年国内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 同比增长17.86% 创历史新高[4] - 2024年货邮运输量达898.30万吨 同比增长22.15% 三大航运输总周转量比重达62.64%[4] - 民航客票价格逐步市场化 2020年末民航局放开3家以上航企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运价 由航企自主制定[4] - 国内人均乘机次数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提升空间 人均GDP稳定上升及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拉动航空出行需求[4] 关键驱动因素 - 飞机供给受全球供应链扰动影响 中国民用机队规模增速呈"下台阶式"趋势 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2][4] - 2025年前6个月航空煤油均价为85.67美元/桶 较去年同期下降14.8% 有利于降低公司成本提升盈利能力[2][4] - 油价和汇率是影响航司盈利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4]
组图丨南航在湘首次启动飞机拆解业务
长沙晚报· 2025-08-22 14:54
业务启动 - 中国南方航空在湖南黄花国际机场启动飞机拆解业务 这是湖南首次开展此类业务[1] - 拆解对象为一架服役期满退役的空客A319飞机[1] - 此次业务启动标志着公司在两湖地区正式进军飞机拆解领域[1]
南航集团劳模“六边形战士”郭建滨同志光荣退休
中国民航网· 2025-08-22 12:16
职业成就与荣誉 - 员工郭建滨在31年空中安全员职业生涯中累计近3万小时空中执勤 实现无差错 无违规 无投诉的硬核业绩[1] - 员工曾获南航集团2020年度先进个人及劳动模范称号 被多家媒体称为六边形战士[3] - 员工在近年体能考核中取得全满分成绩 体现极高职业素养[4] 业务贡献与创新 - 员工多次承担医疗包机 援疆特运 境外押解等急难险重航班任务 并在机上紧急事件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4] - 员工创建安全运行警示督导单和典型事例一事一议制度 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4] - 员工主导参与培养的年轻队员已走上基层管理岗位 为空勤队伍人才建设做出贡献[4] 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 - 员工推进空地一体化建设并参与重大处突安保演练 被视作行业智囊和标杆[3][4] - 员工打造三类先锋党员示范岗 并通过党员三环教育模块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4] - 员工作为龙江空警安全员队伍的开创者和奋斗者 具体化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5] 职业精神与行业影响 - 员工近20个春节选择驻外值守 体现舍小家为大家的职业操守[3] - 员工将规章变为习惯 以敬畏职责 遵守规章的理念影响空勤队伍[4] - 员工为行业树立标杆 激励后续空保人员在守护空中防线道路上持续奋斗[5]
南方航空跌2.01%,成交额2.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7.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2: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下跌2.01%至5.84元/股 成交2.38亿元 换手率0.32% 总市值1058.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7.2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81%卖出占比9.86% 大单买入占比19.88%卖出占比19% [1] - 年内累计下跌10.02% 近5日跌0.34% 近20日跌0.34% 近60日跌4.73% [1] 财务数据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4.07亿元 同比减少2.68% 归母净利润亏损7亿元 [2] - 股东户数15.08万户 较上期减少2.20% 人均流通股无变化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6.29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2] 机构持仓与公司概况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84亿股 较上期减少6192.81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1.21亿股 [2] - 公司位于广州市白云区 主营业务涵盖国内国际航空客货运输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航空运输 概念板块包括证金汇金/民用航空/H股等 [1]
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国航跌近7% 东方航空跌近5%
格隆汇· 2025-08-22 11:44
航空股市场表现 -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 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 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 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 美兰航空跟跌 [1] - 中国国航最新价5.090港元 跌幅6.78% 中国东方航空股最新价3.030港元 跌幅4.72% 中国南方航空股最新价3.830港元 跌幅3.28% [2] 行业运营数据 - 7月上市公司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2.3% 环比6月提升约20.5% [1] - 7月上市公司整体客座率较去年同期提升约0.6个百分点 但环比6月下降1.0个百分点 [1] - 行业进入旺季运力投放环比提升明显 但同比增速不高 [1] 需求端表现 - 年初以来航司客座率整体高于去年同期 但7月旺季客座率增幅收窄至0.6个百分点 [1] - 旺季客座率环比走低 说明今年旺季需求端或弱于航司预期 [1] 飞机采购动态 - 波音公司正进一步迈向与中国敲定出售多达500架飞机的协议 [1] - 双方仍在就复杂的销售条款进行磋商 包括机型 数量以及交付时间表等 [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国航跌近7% 东方航空跌近5%
格隆汇APP· 2025-08-22 11:30
港股航空股市场表现 - 中国国航股价下跌6.78%至5.090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价下跌4.72%至3.030港元 [1][2] - 中国南方航空股价下跌3.28%至3.830港元 [1][2] - 美兰航空股价下跌0.76%至10.470港元 [1][2] 航空运营数据表现 - 7月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2.3% [1] - 7月运力投放环比6月提升20.5% [1] - 7月上市公司整体客座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 - 7月客座率环比6月下降1.0个百分点 [1] 行业供需状况分析 - 行业进入旺季但运力同比增速不高 [1] - 旺季客座率增幅收窄至0.6个百分点 [1] - 旺季客座率环比走低显示需求端弱于预期 [1] 飞机采购动态 - 波音公司正与中国磋商出售多达500架飞机协议 [1] - 双方就机型、数量及交付时间表等条款进行协商 [1]
港股异动 航空股跌幅居前 行业旺季客座率环比略降 反内卷助力航司收益水平边际改善
金融界· 2025-08-22 11:04
股价表现 - 航空股普遍下跌 中国国航跌5.31%至5.17港元 东方航空跌4.09%至3.05港元 南方航空跌3.28%至3.83港元 首都机场跌1.3%至3.04港元[1] 运营数据 - 7月上市公司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2.3% 环比6月提升约20.5%[1] - 7月上市公司整体客座率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但环比6月下降1.0个百分点[1] - 行业进入旺季但运力同比增速不高 客座率增幅收窄且环比走低[1] 需求状况 - 旺季需求端弱于航司预期 今年行业需求端难言乐观[1] - 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导致行业景气度仍处底部[2] 行业政策 - 中国航协发布《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反映行业改善经营环境意愿[2] - 公约虽无强制作用但或可边际改善航司经营环境[2] 收益展望 - 若行业收益管理转向追求量价平衡 航司收益水平有望获得改善[2]
航空股跌幅居前 行业旺季客座率环比略降 反内卷助力航司收益水平边际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8-22 10:19
股价表现 - 航空股跌幅居前 中国国航跌5.31%至5.17港元 东方航空跌4.09%至3.05港元 南方航空跌3.28%至3.83港元 首都机场跌1.3%至3.04港元 [1] 运营数据表现 - 7月上市公司国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提升2.3% 环比6月提升约20.5% [1] - 7月上市公司整体客座率较去年同期提升约0.6个百分点 但环比6月下降1.0个百分点 [1] - 年初以来航司客座率整体高于去年同期 但7月旺季客座率增幅收窄至0.6个百分点 [1] - 旺季客座率环比走低 显示需求端弱于航司预期 [1] 行业需求状况 - 行业进入旺季但运力同比增速不高 需求端难言乐观 [1] - 公商务出行需求不足导致行业景气度处于底部 [2] - 旺季需求端弱于航司预期 [1] 政策与经营环境 - 中国航协发布《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反映行业改善经营环境意愿 [2] - 《公约》虽无强制作用但可能边际改善航司经营环境 [2] - 若行业收益管理转向追求量价平衡 航司收益水平有望改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