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01177)

搜索文档
这只个股,今年以来涨超290%
新华网财经· 2025-06-12 17:2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涨0.01%,深证成指跌0.11%,创业板指涨0.26%,全市场超2300只个股上涨,成交额1.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69亿元 [1] - 黄金概念股震荡拉升,恒邦股份涨停,港股老铺黄金一度涨超7%,年初至今涨逾290% [1][5] - 创新药概念午后走强,百济神州涨8%创历史新高,荣昌生物涨超20%,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9% [1][10] - 恒生创新药ETF上涨4.34%,换手率164.6%,成交额5.02亿元 [10] 黄金行业 - 国际金价走高,伦敦金现涨0.52%至3372.31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1.51%至3394.1美元/盎司 [2] - 欧洲央行报告显示黄金取代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资产,多国央行增持黄金推动金价飙升 [3] - 老铺黄金新品融合IP葫芦娃和高温烧蓝工艺,提升产品创意和佩戴价值,中金公司认为其创新能力有望提高销售连带率 [8] - 老铺黄金加速门店扩张,新店面积达300-400平方米,选址高端商场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购物体验 [8] 创新药行业 - 中国生物制药与跨国药企洽谈创新资产授权交易,即将落地标志性BD交易,推动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10] -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意见》提出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10] -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创新药板块盈利上行,2025年上半年多起大额BD交易落地,涉及金额数十亿美元 [10][1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6月12日收盘上涨19.29%,成交28.15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6-12 16:39
市场表现 - 6月12日港股收盘中国生物制药股价报5 69港元/股 单日涨幅19 29% 成交量5 15亿股 成交额28 15亿港元 振幅16 35%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1 99%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49 06% 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1 47%的涨幅 [1] - 恒生指数同日下跌1 36%报24035 38点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营业总收入288 66亿元 同比增长10 18% 归母净利润35亿元 同比增长50 08% [1] - 毛利率81 51% 资产负债率34 6% [1] - 2024年度末期每股派息0 04港元 除权除息日2025-06-16 派息日2025-07-10 [4] 行业估值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4 2倍 中值6 01倍 中国生物制药市盈率23 68倍 行业排名第51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大健康国际0 56倍 精优药业0 68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 6倍 东瑞制药3 08倍 正大企业国际3 16倍 [2] 公司概况 - 中国领先的创新研发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研发平台、智能化生产及销售全产业链 [2] - 产品涵盖生物药和化学药 在肿瘤、肝病、呼吸系统、外科/镇痛四大领域具有优势 [2] - 2000年港股上市 2013年起连续入选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等多项重要成分股 [3] - 连续六年入选《制药经理人》全球制药企业TOP50 连续三年获评《福布斯》亚太最佳公司50强 [3] 战略发展 - 以仿制药为基石向创新药全面转型 创新药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3] - 通过内研管线驱动技术平台升级 顶尖科学团队推动国际化进程 [3] - 生产基地分布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核心企业正大天晴药业、北京泰德制药多次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3]
中国生物制药:多款产品待授权,创新药价值将兑现
和讯网· 2025-06-12 15:31
公司战略与对外授权交易 - 公司今年将对外授权交易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近期将有标志性重磅交易落地[1] - 公司已梳理潜在对外授权产品并接触合作方,年初收到多个合作意向,潜在对象包括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1] - 对外授权被视为公司股价最大预期差,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今年至少达成1个重量级out-license交易[1] 产品管线与研发进展 - PDE3/4抑制剂TQC3721于6月9日获CDE批准开展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开发进度全球第二[1] - ADC平台受市场关注,HER2双抗ADCTQB2102、EGFR/cMet双抗ADCTQB6411等产品取得进展[1] - 2021年ROCK2抑制剂TDI01达成重要对外授权里程碑,新交易将开启对外授权新篇章[1]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5月以来多家国内创新药企宣布BD出海交易订单,引爆创新药板块行情[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1] - 2015-2024年本土企业活跃创新药管线大幅增长,公司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药企第15位、中国药企第2位[1] 国际化与资产价值 - 公司通过对外授权扩大"国际化收入",开启第二增长曲线[1] - 分析人士指出相关领域资产交易金额高,验证公司管线布局前瞻性,凸显国际巨头对中国创新药技术平台需求[1] - 国产新药全球价值有望持续兑现,公司管线布局与国际市场需求形成协同[1]
国产创新药持续出海 中国生物制药标志性授权交易落地在即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3:42
公司战略与对外授权进展 - 对外授权已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多项资产具备对外授权潜力,有望扩大国际化收入并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已梳理潜在对外授权产品并按优先级接触,多款产品从年初起收到合作意向,潜在交易对象包括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 [1] - 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公司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2024年预计至少达成1个重量级out-license交易,更多交易或于2024年底至2025年初达成 [1] 核心产品管线与市场价值 - 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的资产包括PDE3/4抑制剂TQC3721(全球开发进度第二)、HER2双抗ADC TQB2102、EGFR/cMET ADC TQB6411、四代EGFR抑制剂TQB3002等 [1][3] - PDE3/4抑制剂TQC3721于6月9日获CDE批准开展III期临床,同类产品Verona获批后股价累计涨幅达281.49% [2] - ADC平台受国际巨头关注,石药集团EGFR-ADC潜在交易达50亿美元,百利天恒双抗ADC授权BMS创84亿美元单笔交易纪录 [2] 研发进展与全球竞争力 - HER2双抗ADC TQB2102已进入III期临床,EGFR/cMet双抗ADC TQB6411临床申请获受理,四代EGFR抑制剂TQB3002获批在美开展临床试验 [3] - 公司管线覆盖高价值靶点领域:代谢疾病(GLP-1、FGF21)、肿瘤(ADC、双抗)及呼吸系统(PDE3/4),技术布局获国际认可 [3] - 2021年公司自主研发的ROCK2抑制剂TDI01创中国口服小分子药物对外授权里程碑,新交易将再创新篇章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4] - 2015-2024年中国活跃创新药管线从数百个增至3575个,中国生物制药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第15位、中国第2位 [4] - 港股创新药ETF 2024年涨幅约60%,反映行业景气度提升,国产新药全球价值进入持续兑现期 [4]
又一预告!中国生物制药重磅BD即将达成 中国创新药“Deepseek时刻”到来?
新浪财经· 2025-06-12 12:43
中国创新药行业动态 - 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Deepseek时刻",多家企业宣布重磅BD交易,引发全球市场关注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2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5] - 港股创新药ETF今年以来涨幅约60%,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相关个股大幅上涨 [6] 中国生物制药BD战略 - 公司宣布将对外授权交易作为关键战略目标,预计2025年起BD交易将成为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 [2] - 公司透露今年至少有一个重量级license-out交易落地,多个产品已收到合作意向 [2][3] - 潜在交易对象涵盖头部跨国药企和明星创新药企业 [3] 中国生物制药研发管线 - 具备对外授权潜力的资产包括PDE3/4、HER2双抗、HER2双抗ADC、FGF21、EGFR/cMETADC、四代EGFR等 [3] - PDE3/4抑制剂TQC3721获批开展Ⅲ期临床,开发进度全球第二 [3] - HER2双抗ADC TQB2102获批开展Ⅲ期临床,EGFR/cMet双抗ADC TQB6411临床申请获受理 [4] 中国生物制药临床成果 - 2025年ASCO年会上发布12项口头报告,其中4项为LBA,创中国药企历史新高 [4] - "得福组合"在多个癌症适应症临床试验中取得PFS重大突破 [4] - 安罗替尼在三阴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个适应症展现持续增长潜力 [4] 行业BD交易案例 - 三生制药将PD-1/VEGF双抗SSGJ-707授权给辉瑞,交易总金额60.5亿美元 [5] - 石药集团预告三项潜在交易合计约50亿美元,其中包含EGFR-ADC产品 [2][5] - 联邦制药将GLP-1/GIP/GCG受体激动剂UBT251授权给诺和诺德,获得2亿美元预付款 [5] 行业研发进展 - 2015-2024年中国本土企业活跃创新药管线从数百个增至3575个,首次登顶全球 [6] - 中国生物制药以125个在研项目位列全球药企第15位、中国药企第2位 [6] - 自研管线规模已超越艾伯维、武田等跨国制药巨头 [6]
中国生物制药盘中大涨近18%,高管透露将有重磅对外授权交易;港股医药股走强
快讯· 2025-06-12 11:37
公司动态 -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盘中一度大涨近18%,创逾三周来最大盘中涨幅 [1] - 公司高管在高盛全球医疗健康年会上透露近期将有一笔标志性的重磅对外授权交易落地 [1] 行业表现 - 港股医药股多数走高,亚盛医药、百济神州涨逾7%,药明生物涨逾4% [1]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逆市涨逾2%,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3%,机构:创新药数据和BD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10:00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12日港股低开,恒生指数开盘跌0.59%,恒生科技指数跌1.13%,创新药概念逆市高开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截至发稿涨2.06%,成交额超2亿元,换手率超11% [1] - 成分股中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3%,远大医药、康哲药业、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等多股跟涨 [1] 资金流动与ETF表现 - 6月11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获资金大幅净流入,净流入额超1.6亿元 [2] - 该ETF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公司运行特征 [2] - 该ETF同时配置场外联接基金(A:023929;C:023930) [2] 行业分析与机构观点 - 太平洋证券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带来的增量影响,阶段性布局创新药投资策略 [2] - 创新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数据和BD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 [2] - 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重提升背景下,叠加4—6月AACR、ASCO等会议集中发布数据,创新药biotech催化剂事件关注度大幅提升 [2] - 国内企业双抗ADC、TYK2抑制剂、GKA激动剂、泛KRAS抑制剂管线处于全球领先状态 [2] - 光大证券指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召开和落幕,国内药企屡获大额全球授权交易,二级市场反响热烈 [2] - ASCO年会见证中国药企新药研发活跃度和竞争力,多项成果和数据惊艳亮相 [2] - 持续看好国产创新药发展前景,特别是在临床进展和国际化布局方面有优势的企业 [2]
港股药品股走强 中国生物制药涨近14%
快讯· 2025-06-12 09:44
港股药品股表现 - 中国生物制药股价上涨13.84% [1] - 开拓药业股价上涨7.14% [1] - 远大医药股价上涨4.43% [1]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3.48% [1] 行业动态 - 港股药品板块整体走强 [1]
绿谷医药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停产;全球首个PROTAC药物申报上市 | 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07:59
辉瑞/Arvinas PROTAC药物申报上市 - 辉瑞与Arvinas向FDA递交Vepdegestrant的上市申请 用于治疗ESR1突变的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1] - Vepdegestrant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PROTAC药物 标志着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1] - 若获批有望填补特定患者群体治疗空白 吸引大量投资涌入PROTAC技术赛道 推动行业整体估值提升 [1] 中国生物制药ROCK2抑制剂进展 - 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的TDI01混悬液拟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用于中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2] - TDI01是全新靶点ROCK2抑制剂 此前已获批开展特发性肺纤维化和尘肺病临床试验 [2] - 该药物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提升公司估值 增强中国创新药产业全球竞争力 [2] 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销售表现 - 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安赛汀)2024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 2025年1-5月发货量同比持续增长 [3] - 公司预计2025年安赛汀销量将大幅增长 该产品是公司在抗肿瘤靶向药物领域的首款产品 [3] - 产品成功为公司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提升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 [3] 海王生物控制权变更终止 - 海王生物终止与广新集团及丝纺集团的控股权变更及定增事项 [4] - 公司表示将继续与国资主体洽谈股权合作 寻求优势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 [4] - 终止带来短期不确定性 但长期发展规划清晰 后续合作进展将影响公司估值 [4] 绿谷医药阿尔茨海默症药物停产 - 绿谷医药停产甘露特钠胶囊并关闭相关生产区 该药物曾获附条件批准上市并纳入医保 [5][6] - 2024年共销售213万盒 售价296元/盒 但药物作用机制和临床试验曾受质疑 [6] - 停产反映公司重大经营调整 可能引发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担忧 [6]
对外授权交易频现 创新药出海加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6-06 04:46
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企在对外授权交易(License-out)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交易数量和金额大幅增长,反映出国产创新药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1][6] - 多家药企近期达成高额对外授权协议,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金额创纪录,显示国际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管线的认可度提高 [2][3] - 中国药企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展示多项原创研究成果,学术价值获得国际认可,体现研发实力 [4][5] -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药企完成33笔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366.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1][6] 对外授权交易进展 - 翰森制药授予Regeneron在研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S-20094海外独占许可,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三生国健等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授权协议,首付款12.5亿美元创国产创新药出海纪录,总交易金额可达60.5亿美元 [1][3] - 信诺维与安斯泰来就XNW27011达成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1.3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3.4亿美元 [3] - 石药集团正就三项潜在授权交易进行磋商,其中一项已处于后期阶段,潜在总付款可达50亿美元 [3] 研发成果与国际认可 - 2025年ASCO年会上70余项中国原创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生物制药"得福组合"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Ⅲ期临床数据优于对照组 [4] - 恒瑞医药4项研究入选ASCO口头报告,5项入选快速口头报告,覆盖多个前沿治疗领域 [4][5] - 百济神州展示百悦泽(泽布替尼)全球3期SEQUOIA试验新数据,证实其对多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 [5] - 迪哲医药两款源头创新产品DZD8586和DZD6008在淋巴瘤和肺癌领域展示差异化竞争优势 [5]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94笔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 [6] - 2025年第一季度交易金额达366.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显示加速增长态势 [1][6] - 分析师认为中国已进入药物开发第一梯队,内外因素共同推动License-out交易爆发 [6] - 创新药板块被视为科技领域重要成长赛道,行业景气度有望稳步复苏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