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01177)

搜索文档
花旗给予中国生物制药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19 15:50
花旗对中国生物制药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目标价至10.5港元并给予买入评级 因管理层预计未来三年将有19种以上新产品获批 其中多款产品销售潜力超20亿 且创新候选制剂如TQC3721(PDE3/4)具外授权潜力 [1] 招商证券(香港)对同程旅行评级维持 - 维持买入评级 因公司2Q25核心OTA业务收入增长符合预期且运营利润率提升 受益于经营杠杆释放 预计下半年核心OTA业务收入和非GAAP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 [1] 中信证券对京东健康评级维持 - 维持买入评级 因2025H1业绩符合预期 药品及健康产品销售增长强劲 AI医疗多维度布局提升平台效率 公司作为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医疗龙头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优势明显 [2] 中信证券对网易-S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目标价至240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因2Q25游戏收入稳健增长且递延收入同比增长 长线运营能力持续验证 预计后续重磅新游上线将带动收入增长 [3] 中金公司对海丰国际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目标价至28港元并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因上半年量价齐升 净利润大幅增长且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考虑下半年旺季表现及运价预期 [4] 中信证券对零跑汽车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目标价至89.2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因2025H1业绩符合预期 毛利率改善且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预计下半年新车周期加速 销量和盈利有望持续超预期 [5] 中信证券对特步国际评级维持 - 维持买入评级 因2025H1业绩稳健增长 主品牌电商驱动增长且索康尼线下同店双位数增长 多品牌战略协同及长期跑步赛道竞争力受看好 [6] 中金公司对渣打集团评级维持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因2Q25业绩好于预期 非息收入超预期增长 金融市场服务及财富管理收入显著增长 且上调盈利预测 [7] 华兴证券对腾讯控股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上调目标价至685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因2Q25各业务板块表现强劲 AI驱动广告收入增长 游戏及金融科技板块持续复苏 [8]
创新药意外跳水,中国生物制药领跌7%!行情到哪了?
新浪财经· 2025-08-19 14:45
港股创新药市场表现 - 8月19日港股创新药板块明显回调,$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价格下跌2.6%,但实时溢价率达0.28%,显示买盘资金态度积极 [1] - 个股普遍回调,中国生物制药领跌逾7%,三生制药、信达生物跌超4%,康方生物、百济神州跌超1% [3]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12.33%,大幅跑赢恒指(23.50%)和恒科指(22.05%),超额收益分别达86.82和87.46个百分点 [3][4] 中国生物制药业绩表现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收175.7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大增140.2%,连续三个报告期保持双位数增长 [3] - 业绩超预期主要得益于创新产品收入增速超预期以及股息收入 [3] 创新药行业前景 - 机构认为当前回调属技术性调整,中长期看国内政策支持与海外价值认可将支撑行业持续发展,中国创新药产业将迎来价值重估 [3] - 天风证券指出海外合作将为中国创新药打开全球市场(规模约为国内十倍),商业化方式从医保转向海外授权 [5] - 中金公司看好行业长期发展,认为国内工程师红利、临床资源丰富和政策支持推动国产创新药从跟随走向引领,未来10年将深度参与全球市场 [6] 指数与ETF信息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成份股以研发企业为主,重仓股集中度高,龙头优势显著 [6]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是全市场首只跟踪该指数的ETF [6] - 指数历史表现: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 [4]
中国生物制药 - 2025 年上半年销售额和核心利润符合预期;业务发展仍是近期重点-Sino Biopharmaceutical-1H25 Sales and Core Profit In Line; BD Remains A Near-term Focus
2025-08-19 13:42
August 18, 2025 12:03 PM GMT Sino Biopharmaceutical | Asia Pacific 1H25 Sales and Core Profit In Line; BD Remains A Near-term Focus Reaction to earnings Unchanged Modest upside Modest revision higher Impact to our thesis Financial results versus consensus Direction of next 12-month consensus EPS Source: Company data,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Key Takeaways Margin profile denotes improved operating efficiency, increased R&D efforts: GPM was 82.5% (+0.4ppt) via scale benefit from biosimilar production capacity ...
中国生物制药_初评_上半年股息收入带动业绩超预期;重申近期重大业务发展交易-Sino Biopharmaceutical (1177.HK)_ First take_ 1H earnings beats on dividend income; Major near-term BD deal re-iterated
2025-08-19 13:42
19 August 2025 | 12:19AM HKT Sino Biopharmaceutical (1177.HK): First take: 1H earnings beats on dividend income; Major near-term BD deal re-iterated Strong 2H earnings with dividend income / investment gain; product sales in-line: 1H sales of Rmb17.6bn (+10.7% y/y vs GSe +10.5% y/y) was on par with our estimates, driven by solid growth of innovative products (+27.2% y/y). Excluding profits from discontinued operations, earnings (Rmb3.4bn) achieved strong growth of +140% y/y mainly due to significant dividen ...
港股异动丨中国生物制药绩后跌超6%
金融界· 2025-08-19 12:19
股价表现 - 盘中跌幅超6%至7.4港元 成交额近13亿港元且明显放大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75.75亿元 同比增长10.71% [1] - 毛利率82.5% 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1] - 股东应占盈利33.89亿元 同比增长12.31% [1] - 每股盈利18.82分 派发中期股息5港仙 [1] 产品研发进展 - 上半年2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普坦宁、安启新) [1] - 创新产品收入78亿元 同比增长27.2% [1] - 5个仿制药获批上市 仿制药业务整体收入保持正增长 [1]
中国生物制药将于9月23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12:11
股息派发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3日派发中期股息 [1] - 派息标准为每股0.05港元 [1]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 股票发行人现金股息公告

2025-08-19 12:01
EF001 免責聲明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 |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 | 股份代號 | 01177 | | 多櫃檯股份代號及貨幣 | 不適用 | | 相關股份代號及名稱 | 不適用 | | 公告標題 | 二零二五年中期股息 | | 公告日期 | 2025年8月18日 | | 公告狀態 | 新公告 | | 股息信息 | | | 股息類型 | 中期(半年期) | | 股息性質 | 普通股息 | | 財政年末 | 2025年12月31日 | | 宣派股息的報告期末 | 2025年6月30日 | | 宣派股息 | 每 股 0.05 HKD | | 股東批准日期 | 不適用 | | 香港過戶登記處相關信息 | | | 派息金額及公司預設派發貨幣 | 每 股 0.05 HKD | | 匯率 | 1 HKD : 1 HKD | | 除淨日 | 20 ...


中国生物制药:当“创新占比”正在越过奇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8-19 10:54
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制药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正经历结构性拐点 创新产品收入占比达44.4% 驱动利润增速达101.1% 远超收入增速[1][2][3] - 公司通过内部资源重构和外部收购礼新医药 形成双轮驱动研发模式 未来三年预计近20款创新产品上市[5][8][15] - 公司战略从跟随创新转向全球首创 拥有305亿元资金储备支持未来并购和研发[18][19][2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收入17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7%[2] -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30.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速101.1%[2] - 研发费用占比提升至18.1% 其中78%用于创新产品开发[5] - 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微降至42.9% 实现连续五年下降[5] - 现金储备达305亿元人民币[19] 创新转型 - 创新产品收入占比44.4% 同比增长27.2%[2][4] - 创新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预计全年占比突破50%[2][18] - 收购礼新医药获得三大技术平台:LM-TMETM、LM-AbsTM和LM-ADCTM[8] - 研发管线覆盖四大核心治疗领域 包括肿瘤、肝病/代谢、呼吸等[10][13] 产品管线 - 肿瘤领域:CDK2/4/6抑制剂TQB3616临近获批 HER2双抗ADC药物TQB2102安全性优异[13] - 礼新医药贡献Claudin18.2ADC药物LM-302 获中美突破性治疗资格 CCR8单抗LM-108全球开发进度第一[13] - 肝病/代谢领域口服MASH药物拉尼兰诺进入III期临床[13] - 呼吸领域PDE3/4抑制剂TQC3721全球研发进度第二[13] 战略规划 - 2025-2027年为创新超级周期 预计超20款创新产品上市 其中半数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15][18] - 2025年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50% 2026年5款新药上市 2027年超10款新药上市[18] - 研发战略从follow向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转变[18] - 通过收购、产品引进和平台技术合作持续扩张[19][20] 市场定位 - 公司成为兼具成长性与安全性的稀缺标的 拥有已验证的商业化能力和成熟体系[6][7] - 资本市场需以全球化眼光重新评估公司价值[23] - 管理层对下半年增长持乐观态度 预计全年实现双位数增长[20][21]
中生制药绩后倒跌逾5% 创新产品收入增速超预期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超10%
智通财经· 2025-08-19 10:3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额175.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7% [1] - 纯利33.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3% [1] - 每股盈利18.82分 派中期息5港仙 上年同期为3港仙 [1] - 利润和营收均高于市场预期 [1] 创新产品驱动 - 创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7%至78亿元人民币 增速超预期 [1] - 管理层预期2025财年创新产品销售额按年增长25% [1] - 未来三年预计有19种以上新产品获批 多款产品销售潜力超20亿 [1] 增长指引与战略 - 维持2025财年收入及净利双位数增长指引目标 [1] - 对创新候选制剂TQC3721(PDE3/4)的外授权潜力充满信心 [1] - 股息收入成为业绩超预期因素之一 [1] 市场反应 - 绩后股价跌超5% 报7.49港元 成交额8.03亿港元 [1]
恒指跌93點,滬指升31點,標普500跌1點
宝通证券· 2025-08-19 10:3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指下跌93点或0.4%,收报25,176点[1] - 恒生科技指数上升36点或0.6%,收报5,579点[1] - 大市全日成交总额达3,127.83亿元,为7月31日以来最高水平[1] - 南向资金净流入13.87亿元,较上周五的358.76亿元大降96%[1]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上升31点或0.9%,收报3,728点,创近十年高位[2] - 深证成指上升200点或1.7%,收报11,835点[2] - 创业板指上升71点或2.8%,收报2,606点[2] - 北证50指数上升超过6%[2]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微跌1点,收报6,449点[2] - 道指下跌34点,收报44,911点[2] - 纳指轻微上升6点,收报21,629点[2] 医药行业动态 - 药明合联中期收益27.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2.2%,纯利7.46亿元,增长52.7%[3] - 联邦制药预计中期溢利约1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部分来自诺和诺德许可费收入溢利约11亿人民币[4] - 翰森制药中期收入74.34亿人民币,增长14.3%,纯利31.34亿元,增长15%[4] 其他行业动态 - 零跑汽车中期营业额24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4.1%,扭亏为盈赚3,303万元[5] - 美图公司中期收入18.21亿人民币,增长12.3%,纯利3.97亿元,增长30.8%[5] - 中生制药中期营业额175.75亿人民币,增长10.7%,纯利33.89亿元,增长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