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生物制药(01177)
icon
搜索文档
康龙化成上半年净利同比预降36%至39%;中国生物制药全资收购礼新医药|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6 06:11
海思科医药创新药HSK47388片获批临床试验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强效、高选择性药物HSK47388片获FDA同意开展临床试验,拟用于自身免疫疾病治疗 [1] - 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物可剂量依赖地抑制大鼠炎症反应,并表现出良好耐受性和较大安全窗 [1] - HSK47388有望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具有显著开发潜力 [1] 康龙化成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6.79亿至7.13亿元,同比下降36%至39% [2] - 业绩下滑反映CRO行业短期承压,可能受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放缓、订单延迟及成本上升影响 [2] - 行业竞争加剧或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2] 德展健康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00万至5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015万元 [3] - 同比下降幅度达346.24%至592.48%,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000万至5500万元 [3] - 业绩滑坡或受集采冲击核心产品、销售费用高企及创新转型青黄不接等因素影响 [3] 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礼新医药 - 公司通过买方全资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收购后礼新医药将成为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4] - 收购前买方已持有礼新医药4.91%股权 [4] - 礼新医药临床阶段资产有望与中国生物制药商业化能力形成协同,提升创新药收入占比 [4] 百诚医药上半年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0至600万元,同比下降95.53%至100% [5]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1500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收入 [5] - 公司加大自主研发技术成果转化,收入环比增加,并实现成本费用管控 [5]
中生制药5亿美元“吞下”明星biotech,创新药并购潮再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21:48
交易概述 - 中国生物制药以约5亿美元总价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加上此前持有的4.91%股权,交易完成后礼新医药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 - 礼新医药研发团队及双抗、ADC等平台将并入中国生物制药 [1] - 礼新医药成立不到6年,已完成3笔跨国授权交易,总额近5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 [1] 礼新医药核心价值 - 聚焦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创新药研发,拥有7个临床阶段项目和近20个临床前项目 [3] - 自主研发抗体、ADC、TCE及肿瘤微环境四大平台,已实现两项重磅跨国授权 [3] - 与阿斯利康达成6亿美元GPRC5D靶向ADC药物LM-305授权,首付款5500万美元 [3] - 与默沙东达成32.88亿美元PD-1/VEGF双抗LM-299授权,含8.88亿美元预付款 [4] - 累计对外授权近40亿美元(约300亿元人民币),国际化能力突出 [5] 收购战略意义 - 中国生物制药通过收购补充ADC、双抗等创新管线,加速国际化转型 [6] - 礼新医药已验证的跨国合作经验为中国生物制药出海提供通道 [7] - 中国生物制药以5亿美元获得价值近300亿元授权潜力的团队和管线 [8] - 交易反映行业趋势:国际化授权常态化、Big Pharma并购整合、ADC/肿瘤免疫赛道持续火热 [6] 行业背景 - 国内Biotech面临融资困难,商业化能力不足,传统药企通过并购整合优质资产 [2] - 中国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加剧,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提升研发效率和市场集中度 [2] - 跨国药企加速收购中国Biotech,如阿斯利康12亿美元收购亘喜生物、BioNTech 8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 [10] - 中国生物制药管线涵盖PDE3/4、HER2双抗ADC等,收购礼新进一步强化研发能力 [11] 未来展望 - 具备技术差异化和国际化能力的Biotech将持续成为资本和巨头争夺的核心资产 [11] - 中国生物制药若成功整合礼新资源,或为行业提供"资本+研发"协同范本 [11]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本土药企通过并购避免创新资产沦为跨国"代工厂" [10]
本土传统药企出手!正大天晴母公司拟以5亿美元并购礼新医药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13
目前礼新医药有8项资产正在开展临床中,包括重磅产品LM-299(PD-1/VEGF双抗)、LM-305 (GPRC5D ADC)、LM-108(CCR8单抗)、LM-302(Claudin 18.2 ADC)等,还有约20个项目处在临 床前研究阶段。 中国生物制药方面表示,礼新医药主要研发和管理团队,将连同其备受关注的双抗、ADC等技术平台 一起加入公司,推动公司的全面创新和国际化业务再加速。 作为一家中国本土传统药企,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已在加大力度向创新药企转型。根据中国生物制药 今年6月份发布的公告,公司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的16%提升至2024年的42%,预期2025年将 突破50%。未来三年,公司计划每年上市约5款创新产品,到2027年创新产品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至60%。 2023年12月以来,中国本土生物科技行业开始出现被并购的案例。如2023年12月底,亘喜生物以12亿美 元卖身阿斯利康,成为首家被跨国药企并购的中国创新药企。继亘喜生物之后,其他国产生物科技企业 被跨国药企并购的消息接踵而至,如信瑞诺医药并入诺华、葆元医药并入Nuvation Bio、普方生物并入 Genmab等 ...
生物医药港股涨幅扩大 石药集团涨8%
快讯· 2025-07-15 14:02
生物医药港股表现 - 生物医药港股午后涨幅扩大 石药集团涨8% 百济神州涨6% 信达生物涨4% 中国生物制药涨4% [1] 行业政策动态 - 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于7月11日正式启动 [1]
医药行业周报:BD或为传统Pharma贡献常态化利润,戴维斯双击正当时-20250713
华源证券· 2025-07-13 22: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医药行业在创新药带领下有望反弹,医疗消费和医药制造业绩触底反弹,估值逐步修复,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 [45] - 行业具备创新产业初具规模、出海能力提升、老龄化加速、支付端改善、AI带来机遇等积极因素 [45] - 坚持创新药为全年主线,关注下半年出海+老龄化等估值相对低位资产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BD或为传统Pharma贡献常态化利润,戴维斯双击正当时 - 传统Big Pharma深化创新转型成果显著,BD交易将成经常性收入和利润来源,提升国际化收入占比,开启业绩第二增长曲线,带动估值重估 [9] - 2024年传统Big Pharma收入/利润高速增长,原因是创新收入及占比提升、仿制药业务出清、出海授权提供业绩增量 [9] - 传统Big Pharma创新收入及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138.92亿元(含税),同比增长30.6%,约占总产品销售收入52%,翰森制药占比约75%,中国生物制药占比约42% [12] - 传统Big Pharma持续加码创新研发投入,管线质量提高,具备出海预期底层逻辑 [15] - BD授权收入成传统Big Pharma业绩增长第二曲线,除一次性首付款,后续持续里程碑收入是重要利润增量来源 [23] 行业观点:坚持创新药作为全年主线,关注制造出海+老龄化消费等估值相对低位资产 - 本周(7.7 - 7.11)医药指数涨1.82%,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00%;年初至今涨12.11%,超额收益10.08% [24] - 本周上涨个股350家,下跌131家,涨幅居前为前沿生物 - U(+41.43%)等,跌幅居前为ST未名(-18.51%)等 [24][25] - 本周细分赛道涨跌幅:医疗服务II(6.5%)、医药生物(1.8%)等;年初以来化学制剂(+27.7%)、化学原料药(+24.5%)等 [30] - 截至2025年7月11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35.79X,排申万一级分类第11,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和化学原料药等板块估值相对较高,医药商业和中药估值相对较低 [33] - 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制造出海、国产替代、老龄化及院外消费、高壁垒行业、AI主线相关公司 [45][46][49]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微芯生物、华纳药厂等;七月建议关注组合:热景生物、微芯生物等 [5][50]
海外消费周报:港股医药中报前瞻:子行业分化明显,创新药持续销售放量-2025071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1 17: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海外医药看好,海外社服未提及明确评级,海外教育未提及明确评级 [1][5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医药子行业分化明显,创新药持续销售放量,部分公司有望盈利或利润大幅增长,Pharma 集采影响减弱并推进创新转型,医疗服务估值有望修复 [3][8] - 海外社服中霸王茶姬是高端现制茶饮第一,打造全球化现代东方茶品牌,未来三年国内开店放缓、海外开店加速 [16][19] - 海外教育 7 月季报季,盈利能力改善和回购政策或提振新东方估值,暑期招生和市场格局优化利于行业领先公司提升市占率 [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医药 市场回顾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 0.48%,跑输恒生指数 0.31 个百分点 [7] 重点事件 - **港股医药中报前瞻**:创新药板块预计 1H25 收入同比增速≥40%的公司有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部分公司有望盈利或利润大增;Pharma 子行业预计 1H25 收入同比增速 10 - 15%的公司有翰森制药等,5 - 10%的公司有三生制药等;医疗服务预计固生堂 1H25 收入同比增速 15 - 20% [3][8] - **国内医药公司更新进展**:百济 CD3/DLL3 双抗拟纳入优先审评;远大医药钇 90 微球注射液获 FDA 新适应症批准;传奇生物通用型 CAR - T 启动自免一期临床;基石配售新股并达成战略合作;亚盛医药 Bcl - 2 抑制剂获批上市 [4][11] - **海外医药公司更新进展**:MSD 收购 Verona Pharma;维泰瑞隆与诺华就跨脑递送平台达成战略协议;礼来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新增给药方案 [5][12] 建议关注 - 创新药关注 BD 机会和重点管线临床进展,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Pharma 关注创新转型,如三生制药、翰森制药等 [14] 海外社服 霸王茶姬(CHA)深度 - 霸王茶姬是中国第一大高端现制茶饮店品牌,2022 - 2024 年终端零售额增速 2387%,重视品牌建设,聚焦茶品类 [16] - 大单品策略推动扩张,近期推出新品拓展品类和场景,运用“茶科技”提升标准化和效率 [17][18] - 预计 2025 年收入同比增长 21%至 151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至 28.1 亿元 [19] 重点关注 - 古茗、携程、美高梅中国、银河娱乐、金沙中国 [20] 海外教育 市场回顾 - 本周(7/4 - 7/10)教育指数上涨 4.6%,跑赢恒生国企指数 4.3 个百分点;年初至今累计涨幅 11.29%,跑输恒生国企指数 7.62 个百分点 [22] 数据更新 - 本周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在抖音平台 GMV 约 0.94 亿元,日均 GMV1347 万元,GMV 环比上周下降 28%,并给出各直播间 GMV 构成情况 [23][24] 投资分析意见 - 关注中概教培公司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关注港股职教公司,首推中国东方教育;关注港股高教公司,推荐东软睿新集团、中国科培等 [25] 盈利预测与估值 海外医药重点公司 - 给出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多家公司的市值、PE、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29] 海外社服重点公司 - 给出携程集团、同程旅行等多家公司的市值、P/E、收入、净利润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30][31] 海外教育重点公司 - 给出新东方、好未来等多家公司的市值、PE、利润预测、利润复合增速等盈利预测与估值数据 [32] 东方甄选数据 - 给出东方甄选及其子直播间的 GMV、SKU、直播商品情况、粉丝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数据 [34][45][47]
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库莫西利胶囊一线治疗乳腺癌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
格隆汇· 2025-07-10 16:45
公司动态 - 中国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注射液用于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提交并获CDE受理 [1] - TQB3616-III-02 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详细数据将在国际权威学术大会公布 [1] - 公司已于2024年7月递交库莫西利联合氟维司群治疗内分泌经治HR+/HER2-乳腺癌的上市申请并获受理 [2] 产品进展 - TQB3616联合疗法在晚期乳腺癌不同治疗阶段均显示出潜力 包括一线和内分泌经治适应症 [2] 行业背景 - HR+/HER2-乳腺癌占全部乳腺癌的65%-70% 是最常见亚型 [1] - 4%-6%乳腺癌患者初诊即晚期 早期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有30%-40%进展为晚期 [1] - CSCO乳腺癌指南推荐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作为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方案 [1]
中国生物制药:库莫西利胶囊新适应症申请获受理
快讯· 2025-07-10 16:35
中国生物制药公告,集团自主研发的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注射液用 于既往未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 中心提交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此前,集团已于2024年7月提交库莫西利的新药上市申请并获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此次一线适应症申请的受理进一步证实了该联合疗法在晚 期乳腺癌不同治疗阶段的广阔潜力。该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详细数据将于近期国际权威学术大会公 布。 ...
高盛:中国生物医药产品出海授权趋势属结构性 升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及基石药业目标价
智通财经· 2025-07-10 15:19
目标价调整 - 高盛上调中国生物制药(01177)目标价从3.92港元至6.1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翰森制药(03692)目标价从22.71港元上调至34.83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信达生物目标价从74.95港元上调至96.2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 基石药业(02616)评级从"中性"升至"买入" 目标价从2.77港元上调至6.25港元 [1] 行业趋势 - 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产品出海授权推动上半年股价强劲表现 中国生物制药今年以来累升78% 远超离岸医疗保健股41%和在岸医疗保健股2%的涨幅 [1] - 中国创新药管线占全球临床试验管线的三分之一 上半年进入人体研究的创新药候选物约占50% [2] - 中国企业在ADC、BsAb/TCE等领域主导全球管线 在siRNA、PROTAC等领域成为重要新兴参与者 [2] 投资机会 - 肿瘤学/肥胖症是当前出海交易焦点 预计中国免疫学管线将持续增长 [2] - ADC/BsAb占出海授权交易的三分之一 siRNA/PROTAC可能是下一个潜力领域 [2] - 高盛引入"许可成功概率"(PoLS)框架评估中国生物科技/制药管线出海价值 [3] 重点公司 - 信达生物BTK于SLE的Ph2b数据将于年底公布 免疫学管线具备TYK2、BTK于MS的授权潜力 [3] - 再鼎医药DLL3 ADC DoR更新、一线联合数据、艾加莫德销售增长值得关注 [3] - Legend Biotech Corporation的Carvykti销售增长 2025年底前一线MM初步数据具有潜力 [3]
7月9日港股通净买入92.5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21:51
市场表现 - 7月9日恒生指数下跌1.06%至23892.32点,南向资金净买入92.5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326.54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885.33亿港元,深市港股通成交441.22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净买入65.85亿港元,建设银行获最大净买入11.00亿港元,股价微跌0.24% [1]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0.49亿港元,股价下跌1.37% [1] - 巨星传奇以108.67亿港元成交额居首,国泰君安国际(97.11亿港元)、阿里巴巴-W(43.49亿港元)紧随其后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净买入26.72亿港元,中国生物制药获最大净买入3.09亿港元,股价大涨10.06% [2] - 阿里巴巴-W被净卖出0.25亿港元,股价下跌3.83% [2] - 国泰君安国际以36.49亿港元成交额居首,巨星传奇(33.20亿港元)、阿里巴巴-W(30.72亿港元)次之 [2] 个股涨跌幅 - 巨星传奇单日涨幅达94.38%,香港中旅上涨19.88% [2] -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下跌5.26%,美团-W、小米集团-W分别下跌2.45%、2.13% [2] - 中芯国际下跌2.19%,协鑫科技微跌0.81% [2] 资金流向 - 美团-W在沪市港股通获净买入5.84亿港元,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3.30亿港元 [2] - 微盟集团净买入6352.62万港元,股价上涨7.78% [2] - 中芯国际在深市港股通获净买入2.55亿港元,沪市港股通遭净卖出1451.72万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