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01339)
搜索文档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天弘(159281)跌1.29%,成交额5386.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02
基金基本信息 - 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159281)于2025年8月20日成立,基金全称为天弘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 - 基金年管理费率为0.50%,年托管费率为0.10% [1]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经估值汇率调整) [1] 基金规模与流动性 - 截至10月16日,基金最新份额为3.20亿份,最新规模为3.24亿元 [1] - 截至10月17日,基金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为10.48亿元,日均成交金额为5241.19万元 [1] - 10月17日,基金收盘下跌1.29%,成交额为5386.25万元 [1] 基金经理与业绩 - 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贺雨轩,自2025年8月20日开始管理该基金 [1] - 基金经理贺雨轩任职期内收益为-0.15% [1] 基金持仓情况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东方海外国际、中国外运、中国石油股份、中信银行、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神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联通、农业银行 [2] - 持仓占比最高的个股为中远海控,占比0.85%,持仓股数21.80万股,持仓市值291.75万元 [2] - 持仓占比最低的个股为农业银行,占比0.27%,持仓股数18.90万股,持仓市值93.39万元 [2]
人保财险降彩石:中国人保今年前8个月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86亿元 同比增长33%
新浪财经· 2025-10-17 16:14
公司战略与理念 - 公司贯彻新发展理念 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和社会发展进程 加快构建适配经济结构优化 扎实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1] - 公司绿色保险2024年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75万亿元 绿色投资规模达390亿元 [1] - 2025年前8个月公司绿色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86亿元 同比增长33% [1] 行业活动与参与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1] - 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出席大会并介绍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与成果 [1]
风险减量、信贷支持、及时理赔,山东金融精准护航“三秋”生产
齐鲁晚报· 2025-10-16 22:01
金融机构支持秋粮生产核心举措 - 山东省金融系统积极应对阴雨天气挑战,通过资金投入、科技应用和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支持秋粮抢收、烘干和理赔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1] 风险减量与抢收支持 - 保险机构扩展风险减量服务,投入资金帮助农户开沟挖渠、清淤排水,并协调调配履带收割机、移动烘干机等农机设备 [3] - 平安产险山东分公司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河道清淤工程,修复13个排涝孔洞,使万亩农田免于积水,并联合农业部门捐赠40余台抽水泵 [4] - 太平洋产险山东分公司开展660万亩作物遥感长势监测,服务农户60万余户次,并下发3.7万条预警短信,协调设备协助抢收抢烘 [7] - 阳光财险山东分公司在德州平原县实施防汛物资“交付—培训—维护”闭环管理,推动服务重心从“事后理赔”向“事前预防”转变 [7] - 中华财险山东分公司在滨州建立农机储备库,捐赠13.76万元设备,并在汛前清淤沟渠,维修加固闸门以强化区域排水能力 [8] 信贷支持与收储保障 - 农业银行菏泽东明县支行向粮食收购站发放100万元“粮食收储”贷,支持其收购粮食及烘干设备,实现日烘干玉米200至300吨 [9] - 邮储银行滨州市分行为滨州市国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00万元信贷,3天内完成放款,企业日烘干能力达1000吨,累计收粮超万吨 [11] -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今年以来累计向粮食客户信贷投放1.13万户、120.68亿元 [11] - 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推出40余种特色融资方案,如“种植e贷”额度最高300万元,覆盖超100类作物 [12] - 山东省农信联社组建1768支金融服务团队,走访1.22万户经营主体,截至10月12日粮食行业客群贷款余额173.11亿元,较9月末增加7.2亿元 [13] - 山东农担实施降费让利,对购买农机等新增担保业务在2025年12月31日前执行0.3%的优惠费率 [13] 科技赋能与高效理赔 - 保险机构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升查勘定损效率,要求10月底前完成查勘,11月基本完成理赔,并开辟理赔绿色通道 [14] - 太平洋产险利用科技手段在数小时内完成超600亩田块损失核查,10万元赔款24小时内到账 [14]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构建三维防御体系,通过“无人机查勘+APP定损”模式结合177份遥感监测报告实现精准赔付 [14]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查勘模式,整体查勘周期缩短50%,截至10月9日全省查勘进度达94% [15] - 泰山保险累计运用无人机飞行3191架次,结合卫星遥感技术精准评估损失,并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 [15] - 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承保商业性秋粮保险33.67万亩,承担风险保障2.11亿元,派驻200名理赔人员乡镇驻点,报案接收率近100% [17] - 人保财险山东分公司投入超千名一线人员、300辆服务车、145架无人机,已支付赔款250余万元,最快赔款在查勘后24小时内支付 [17]
中国人保_电话会议要点_2025 年第三季度综合成本率(CoR)显著改善;因增加成长股敞口,投资前景更乐观
2025-10-16 21:07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PICC Group,1339 HK)及其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PICC P&C,2328 HK)、中国人保寿险(PICC Life)、中国人保健康(PICC Health)[1] * 行业:保险业,特别是财产险、寿险、健康险 [1][2][3][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产险(PICC P&C)业务表现与展望 * 第三季度保费增长与上半年相似,约为同比增长4%,其中车险增长与行业水平一致,而农业险、商业财产险和责任险增长相对平淡 [2] * 综合成本率(CoR)同比显著改善,自然灾害损失同比明显收窄,尽管有台风Ragasa等事件,这归因于政府和公司主导的更全面的风险预防措施 [2] * 监管层自2025年起加强对车险业务各项费用的更严格监控,预计将继续推动综合成本率改善 [2] * 新能源汽车保险的自定价系数范围已于2025年9月中旬从065-135逐步放宽至05-15 [2] * 非车险业务的费用合理化将于11月1日启动,预计将首先在商业财产险和雇主责任险中实施 [2] 寿险(PICC Life)业务表现与战略 * 银保渠道仍是第三季度主要增长动力,期缴保费增长从上半年约50%的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但代理渠道增长依然平淡 [3] * 公司专注于代理/银保渠道缴费期为10年/5年及以上的产品,并持续转向分红型/万能型产品 [3] * 在可比基础上,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率同比有所改善 [3] 健康险(PICC Health)发展机遇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NAFR)正探索为惠民保项目(目录A)、中端健康险(目录B)以及中高端健康险(目录C)建立药品目录,前两者预计在近期推出 [4] * 目录B的建立有望拓宽中端健康险的市场潜力,产品可进行升级以包含更多创新药,并以合理更高的价格定价 [4] 集团(PICC Group)投资表现与估值 * 第三季度净资产预计环比增长,因股市回报(尤其来自成长型股票)的利好完全抵消了利率回升带来的债券市价损失 [5] * 公司今年增加了对成长型股票的敞口,并受益于其同比改善(广基成长股指数在第三季度上涨24%,而第三季度为16%)[5][7] * 花旗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得出目标价750港元,其中财产险估值约为13倍市净率,寿险和健康险使用三阶段增长模型,并对控股公司折价15% [8] * 目标价750港元隐含2026年预期价格/内含价值倍数为072倍 [8]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财产险下行周期延长、A股市场暴跌、寿险行业监管加强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恶化 [9] * 对PICC P&C而言,下行风险包括比预期更严重的车险价格战、更多自然灾害以及经济衰退 [13] * 上行风险包括车险改革后财产险板块复苏加速、A股市场上涨、寿险行业监管放松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增强 [11] 财务数据与目标 * PICC Group H股当前股价678港元,目标价750港元,预期股价回报率106%,预期股息收益率35%,预期总回报率142% [5] * PICC Group A股(601319 SS)目标价为81元人民币,隐含2026年预期价格/内含价值倍数为086倍,包含20%的A股溢价 [10] * PICC P&C H股目标价为207港元,基于三阶段模型推导出的2026年公平市净率倍数为137倍 [12]
3000美元险资下场买黄金,年内浮盈达40%,长期战略配置或超550吨
华夏时报· 2025-10-16 19:55
险资购金背景与政策 - 2025年2月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并确定十家试点机构 [3] - 投资范围限定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多种黄金合约及租借业务 [4] - 监管要求险资投资黄金业务的规模不超过各家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 [4] 险资购金行动与收益 - 2025年3月25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四家险企完成首笔黄金交易当时国际金价在3000美元区间震荡 [2]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纽约COMEX黄金价格报4238.2美元/盎司最高至4255.4美元国内上海金交所金价报967.36元/克 [2] - 以3000美元入场价计算险资巨头首笔黄金投资在半年多时间内浮盈已达40% [2] 险资配置策略与态度 - 险资机构高度重视黄金在保险资产组合中的地位从分散投资风险、优化组合结构角度将黄金纳入战略资产配置计划 [5] - 险资购金倾向于低调、缓慢购买避免短期价格冲击与央行购金逻辑类似目的包括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黄金定价权 [5] - 险资试点购金动作在首轮后公开信息较少但业内判断其应跟随央行同步增持规模可能达到百亿元级别 [5][6] 险资购金潜在规模测算 - 十家试点险企资产占比行业超过50%以20万亿元资产规模计算险资可配置黄金的规模上限为2000亿元 [7] -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预测在不同购金发展假设下险资总购金量可能分别达到147吨、289吨、527吨、2432吨对金价的额外利多分别达到涨幅4.00%、7.88%、14.36%、66.23% [7] -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测算指出中长期险资黄金持有量可能达到208吨至555吨占全球黄金总需求比例在2%以内 [8] 黄金资产价值与市场展望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可对抗通胀具备保值增值功能2003年至今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累计上涨4.8倍增幅超过同期CPI、国债和沪深300 [9] - 国际投行一致预期金价到2026年将达4500美元/盎司上方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债信用下降、全球央行持续购金等因素支撑金价 [6] - 黄金能对冲经济增长下风险和通货膨胀上行是相对安全的资产为险资应对低利率环境提供了新思路 [9]
中国人保: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A股股东125534户
证券日报· 2025-10-16 19:27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25,534户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H股股东户数为4,881户 [2]
@保险,重要改革!238家机构,监管大调整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6:59
监管责任单位调整概况 -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38家保险机构法人名单,监管责任单位相较2024年末出现较大范围调整 [1] - 调整后,保险集团系机构主要由金融监管总局监管,其他财产险、再保险、人身险、保险资管等机构的监管权下放至注册地监管局 [1] - 金融监管总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从2024年末的116家降至65家,地方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机构法人数量普遍增加 [1][2] 金融监管总局监管范围变化 - 金融监管总局监管范围收缩至以保险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主,负责监管10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集团、中国平安等 [2] - 部分非保险集团但重要或特殊的机构仍由总局监管,例如中国信保、中国农再、新华保险、众安保险等 [2] - 3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及子公司改由地方局监管,富德保险控股由深圳局监管,华泰保险集团改由北京局监管,安联(中国)保险控股改由上海局监管 [2] 地方监管局职责扩大 - 地方监管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普遍增加,北京局监管数量从24家增至39家,上海局从24家增至36家,深圳局从12家增至21家 [4][5] - 北京局新增监管的15家法人中包括10家保险资管公司,以及华泰保险集团、中邮保险等机构 [5] - 江苏局监管数量从6家增至7家,广东局从7家增至8家 [5] 保险机构法人数量与类型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保险机构法人总数为238家,较2024年末减少1家,减少了天安财险和安达保险公司,新增苏州东吴财险公司 [6] - 监管责任单位发生变化的主要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等细分类型机构,多数已调整至地方局监管 [6] - 16家养老和健康险法人中,6家改为由地方局监管,例如和谐健康保险由四川局监管,复星联合健康由广东局监管 [6]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调整 - 35家保险资管公司中,21家改为由地方局监管,包括华泰资产、生命保险资管、英大保险资管等 [7] - 14家保险资管公司仍由金融监管总局监管,包括人保资产、国寿资产、平安资管、泰康资产等 [7] - 属地监管后,保险机构法人的"董监高"任职资格、股东变更、增资等审批权限移至地方局,地方局同时负责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等监管工作 [7]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拟10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季度业绩
格隆汇· 2025-10-16 16:50
公司公告核心信息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10月30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并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第三季度未经审核业绩 [1] - 会议还将处理任何其他事项 [1]
国泰海通:预计25Q3险企利润增长提速 多元渠道驱动NBV高增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6:33
核心观点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净利润在2024年高基数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且增速较2025年半年度进一步提速 [1] - 行业整体受益于权益市场向好带来的投资收益提振,以及负债端寿险新业务价值高增长和财险承保盈利改善 [1][3][4][5] 投资收益与利润 - 2025年第三季度权益市场整体向好,叠加保险公司优化资产结构提升权益资产配置,预计投资收益显著提振 [1] - 预测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新华保险(57.0%)、中国财险(41.6%)、中国人保(23.3%)、中国太保(15.4%)、中国人寿(9.7%)、中国平安(7.9%) [1] - 得益于净利润贡献提升、负债评估利率改善及资负管理优化,预计上市险企净资产环比改善,预测较年初变动分别为:中国财险(+11.2%)、中国人保(+8.5%)、中国人寿(+3.4%)、中国平安(+2.5%)、中国太保(-1.2%)、新华保险(-6.0%) [2] 寿险业务 - 2025年1-8月寿险保费增长景气,预计得益于上市险企把握定价利率下调前窗口期推动新单集中销售 [1][3] - 银保渠道日益成为寿险价值增长的重要贡献来源 [1][3] - 预计多元渠道共同驱动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实现较好增长,预测可比口径下2025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速分别为:人保寿险(74.9%)、新华保险(52.8%,非可比口径)、平安人寿(44.7%)、中国太保(31.2%)、中国人寿(30.7%) [3] 财产保险业务 - 车险综改持续深化以及非车险"报行合一"导向下,行业保费增长逐步由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1][4] - 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预计对赔付率造成压力,但得益于风险减量持续显效,对综合成本率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 [4] - 得益于上市险企严格落实监管"报行合一"强化费用管控,预计费用率持续改善 [4] - 预测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险企综合成本率延续改善态势,分别为:中国财险(96.1%,同比-2.1个百分点)、平安财险(96.6%,同比-1.2个百分点)、太保财险(97.1%,同比-1.6个百分点) [4] 投资建议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建议增持个股包括: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财险、中国人保 [5]
收盘丨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全市场成交额不足2万亿元
第一财经· 2025-10-16 15:1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3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417亿元 [1][2] - 全市场近4200只个股下跌 [1][2] - 上证指数收涨0.10%至3916.23点,深证成指收跌0.25%至13086.41点,创业板指收涨0.38%至3037.44点 [1][2] 行业板块表现 - 红利资产连续反弹,保险、银行、煤炭、海运板块涨幅居前,存储芯片概念再度走强 [2] - 煤炭板块集体大涨,大有能源5天4板,安泰集团、宝泰隆涨停,中煤能源、郑州煤电、山煤国际等涨幅居前 [2] - 保险、银行等金融股强势,中国人寿涨超5%,中国人保涨4%,中信银行、农业银行涨超3% [2] - 稀土、光刻机、核聚变概念明显回调,贵金属高开低走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汽车整车、通信设备、银行等板块 [4] - 主力资金净流出软件开发、有色金属、家电等板块 [4] - 长安汽车、常山北明、中兴通讯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09亿元、10.04亿元、9.52亿元 [4] - 紫金矿业、三花智控、宁德时代分别遭主力资金净流出11.09亿元、10.01亿元、8.61亿元 [4] 机构市场观点 - 市场大概率维持震荡休整态势 [6] - 沪指收复五日均线并重回3900点,短期市场风险有所下降,但成交额大幅缩量,且未出现明显强势热点题材,市场风格处于偏混沌期,大盘或逐步企稳,指数层面趋于震荡 [6] - 短期市场风险偏好降低,板块或呈现高低切换的轮动特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