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黑鸭(香港)(01458)
icon
搜索文档
周黑鸭(01458):H2利润率改善,关注新渠道变化
招商证券· 2025-04-01 11: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7%和15.0%,单店营收承压,2025年战略注重经营质量、提升店效和侧重利润,成本端价格预计低位,公司积极拓展新渠道,调整2025 - 2026年EPS分别为0.04 /0.04元,维持“增持”评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础数据 - 总股本22.18亿股,香港股22.18亿股,总市值41亿港元,香港股市值41亿港元,每股净资产1.6港元,ROE(TTM)为2.7,资产负债率21.0%,主要股东为唐建芳,持股比例58.37% [3]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4%、11%、17%,相对表现分别为 - 6%、 - 3%、 - 24% [5] 财务数据 利润表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7.44亿、24.51亿、23.57亿、24.33亿、25.3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 - 11%、 - 4%、3%、4%;营业利润分别为1.38亿、1.43亿、1.50亿、1.60亿、1.9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5%、4%、5%、7%、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0.98亿、0.99亿、1.06亿、1.3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1%、 - 15%、1%、7%、24%;每股收益分别为0.05、0.04、0.04、0.04、0.06元;PE分别为34.7、40.9、40.5、38.0、30.5;PB均为1.1 [7] 资产负债表数据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21.31亿、18.93亿、19.39亿、21.37亿、23.27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7.62亿、26.95亿、25.15亿、23.41亿、22.05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48.93亿、45.88亿、44.54亿、44.79亿、45.32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6.84亿、7.66亿、5.24亿、5.42亿、5.69亿元;长期负债分别为2.74亿、1.96亿、2.74亿、2.74亿、2.75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9.58亿、9.61亿、7.98亿、8.15亿、8.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39.35亿、36.27亿、36.57亿、36.63亿、36.88亿元 [8] 现金流量表数据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61亿、4.16亿、4.20亿、3.51亿、3.3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63亿、4.82亿、 - 0.55亿、 - 0.77亿、 - 0.7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0.46亿、 - 4.78亿、 - 3.84亿、 - 1.05亿、 - 1.12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1.03亿、4.20亿、 - 0.19亿、1.70亿、1.50亿元 [8][10] 主要财务比率 - 年成长率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7%、 - 11%、 - 4%、3%、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85%、4%、5%、7%、24%;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61%、 - 15%、1%、7%、24%。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52.4%、56.8%、56.7%、56.7%、56.7%;净利率分别为4.2%、4.0%、4.2%、4.3%、5.2%;ROE分别为2.9%、2.7%、2.7%、2.9%、3.6%;ROIC分别为2.8%、2.9%、2.8%、3.0%、3.7%。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9.6%、21.0%、17.9%、18.2%、18.6%;净负债比率分别为0.0%、3.3%、0.0%、0.0%、0.0%;流动比率分别为3.1、2.5、3.7、3.9、4.1;速动比率分别为2.7、2.2、3.2、3.5、3.6。营运能力方面,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0.5、0.5、0.5、0.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4、3.9、3.6、4.2、4.2;应收帐款周转率分别为13.2、11.7、11.4、12.5、12.6;应付帐款周转率分别为12.8、13.8、11.9、13.8、13.8。每股资料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05、0.04、0.04、0.04、0.06元;每股经营现金分别为0.15、0.08、0.18、0.15、0.14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65、1.53、1.53、1.54、1.55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16、0.05、0.04、0.04、0.06元。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34.7、40.9、40.5、38.0、30.5;PB均为1.1;EV/EBITDA分别为7.3、8.5、8.6、9.5、9.5 [9]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24.5亿,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9820万,同比下降15.0%,收入下滑系消费需求复苏弱、门店销售承压。单2024H2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11.9亿/0.6亿,同比 - 10.3%/+372%,受益于成本&所得税率下降,H2利润改善明显 [6] - 门店总数由2023年底3816家净减785家至3031家,自营门店较年初净减少129家至1591家,收入13.9亿,同比 - 5.1%;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656家至1440家,收入6.1亿,同比 - 21.9%;线上渠道营收3.3亿,同比 - 15.5%;其他收入1.1亿,同比 + 15.6%。2024年单店平均营收略降,直营店/特许经营门店平均单店分别同比 - 9.3%/-9.9%,降幅较2024H1有所收窄 [6] - 2024年交通枢纽店净增36家,其他类型门店闭店数上升,交通枢纽/商圈、商业体、商超/社区/其他门店数分别为355/1752/593/331家,较年初净 + 36/-504/-252/-65家,2024年在华中地区试点锁鲜和散装二合一门店,增加门店客流 [6] - 2024年毛利率56.8%,同比 + 4.4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回落、供应链优化。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 + 4.6pct/-1.0pct,销售费率上升系租金成本上升、高势能点位投入增加,管理费用率优化降系人工成本下降。2024年净利率4.0%,同比下降0.4pct,其中H2净利率同比 + 4.4pct,环比 + 2.9pct [6]
门店净减少近800家,销量下跌,周黑鸭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南方都市报· 2025-04-01 10:2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周黑鸭营收净利润双降,销量下滑且门店净减少近800家,虽毛利率有所上涨但整体经营仍面临挑战,新CEO接手后短时间难改局面 [1][2][9]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跌10.66%至24.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跌15.03%至9820.4万元 [1][2] - 2024年公司可溢利同比下跌30.4%,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同比下跌15.0% [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52.4%提升至56.8% [8] 产品销售 - 2024年公司积极拓展中低价格带产品,价格在14.9元的产品月均销售额占比约15% [3] - 2024年公司客单均价由上一年同期的56.90元减少2.51元至54.39元,整体销量同比下跌16.83%至26159吨 [3] - 自2021年以来公司客单均价开始下调,2022年及2024年降价策略均未能拉动销量上升 [4]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门店总数为3031家,对比2023年年底净减少785家,其中自营门店净减少94家至1591家,特许经营门店净减少691家至1440家 [4] - 2020 - 2023年公司年度净增加门店数分别为454家、1026家、648家、387家,2024年是上市以来首次录得门店负增长 [4] - 公司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资源向核心市场倾斜,收缩低潜力市场,优化门店结构 [6] - 2024年公司在交通枢纽的门店数量整体增加,商圈、商业体、商超、社区及其他类型门店均明显下降,商圈、商业体、商超门店数减少最多为504家 [6] - 2024年华中市场公司净减少门店最多为291家,该市场仍是大本营,门店占比为46.0% [6] 人员变动 - 2024年6月公司原CEO张宇晨辞任,创始人、董事长周富裕被委任为新CEO [9] - 对比2024年上半年,下半年公司净利润跌幅明显收窄,但周富裕接手后短时间难改局面 [9]
周黑鸭(01458)2024年:多维度提升“店效”,同店收入双位数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09:0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宏观经济疲软,餐饮行业面临挑战,休闲卤味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竞争”,周黑鸭积极变革,提升单店店效,多项指标改善,出海布局打造新增长曲线,预计2025年有望恢复业绩增长 [1][15][16] 行业现状 - 2024年宏观经济疲软,火锅、休闲卤味等餐饮行业业绩难看,收入及利润普遍双位数下行,部分标的亏损 [1] - 休闲卤味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巨头面临压力,消费分级加剧,传统“万店模式”不再适应,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效率竞争”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总营收24.51亿元,同店收入80.86万元,同比增长12.46%;毛利润13.92亿元,毛利率提升4.4个百分点至56.8%,股东净利润0.98亿元,净利率4% [1] - 拟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合共约1.02亿元人民币,是2024年纯利的104.2% [1] 提升“店效”举措及成果 举措 - 创始人周富裕回归管理一线,以提升“店效”为核心目标,在门店、产品研发、全渠道以及用户管理等全面启动战略调整 [2] - 门店策略:优化门店结构,新店聚集核心区域,关闭亏损及位置不佳门店,盘活低效门店,对存量门店多维度调整;市场布局优化,门店集中在商圈及商超,资源向交通枢纽倾斜 [5] - 产品战略:以“经典产品稳基本盘,创新产品拓增量”为目标,强化“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丰富产品矩阵,延伸价格带,探索创新产品,合作推出新品 [5][6] - 渠道战略:加速推进多元化渠道布局,发力流通业务新渠道,与不同类型渠道合作 [6] - 用户管理: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优化用户结构,提升年轻群体品牌参与度,不排除创始人打造卤味创始人IP释放用户价值 [7] 成果 - 同店收入明显上升,自营门店同店收入上升2.6%至87.4万元,特许经营同店收入上升13.8%至42.5万元,各地区市场同店收入均有增长,华西市场增长40.7%,2022 - 2024年同店收入各项指标持续上升 [2] - 2024年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私域流量价值进一步释放 [7] 海外市场布局 - 2024年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出海战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聚集东南亚搭建经销网络,第二阶段进军欧美澳日韩市场加强本地化产品研发,第三阶段开放全球特许、供应链本地化 [8] - 东南亚有人口和市场优势,公司以其为出海突破口,随着海外市场推进将打造新的市场增长曲线 [10] 降本增效与股东回报 降本增效 - 2024年锚定“高效协同、节约增效、精进品质、组织赋能”四大战略方向,供应链深度整合实现关键突破,提升产供销协同,优化配送成本 [11] - 2024年毛利率56.8%,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较2022年提升1.8个百分点 [11] - 多项费用控制优化,2024年行政费用下滑18%,费用率下降0.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下滑47.1%,费用率下降0.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虽有所上升但有下调空间 [14] - 经营现金流强劲,每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超5亿元,现金等价物超10亿元,截止2024年末为12.54亿元,占比总资产达27.33%,有息债务占比低 [14] 股东回报 - 自去年3月至今年2月25日,累计回购178次,累计回购约2.22亿股,占比总股本9.99%,回购金额3.8亿港元 [14] - 2013年至今平均股利支付率为42.99%,近两年行业下行仍坚持分红 [14]
周黑鸭,拒绝“守旧”
搜狐财经· 2025-03-29 08:52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消费复苏与行业变革交织,卤味巨头周黑鸭战略转型,通过收缩低效门店、深化产品创新、拓展多元渠道等举措取得“有质量”的成绩单,未来明确三大战略方向迈向新阶段 [1][12]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 2024年是战略转型之年,创始人重新掌舵启动“精兵简政”行动 [2] - 完成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的转变,以提升单店持续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 [3] - 优化门店结构,关闭低质门店、盘活低效门店,全年关闭785家,门店总数从3816家缩减至3031家 [3][4] - 供应链优化降本增效,整合生产资源、优化物流网络,销售成本降低18.9%,毛利率达56.8% [5] - 调整渠道结构,保留核心商圈门店,加速布局社区与商超渠道,真空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11% [7] 从单一鸭脖到全品类矩阵 - 向“卤味生活服务商”转型,鸡副产品成新增长极,国庆6.9元换购活动单日核销订单超12万单 [7] - 跨界联名成年轻化抓手,与彩虹糖、盐津铺子合作,非鸭脖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5%,素菜月均复购率28% [9] - 产品结构优化,形成“经典款+创新款+健康款”布局,经典鸭脖占比超70%,健康轻食增速45%,特定价格带产品贡献15%月均销售额 [9] 构建长期增长引擎 - 用户运营取得突破,活跃会员数超550万,消费频次年均12次,客单价增加8%,“星享盒装”提升客单价20%、复购率15个百分点 [10] - 推进“锁鲜&热卤/散卤二合一门店”模式,热卤是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之一 [11] - 明确三大战略方向,以“门店质量改革”为根基,“创新研发+渠道扩张+出海战略”为核心推动发展 [12] - 提升数字化能力,智慧供应链使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订单履约率提升,线上销售额占比22%,直播带货GMV同比增长300% [13] - 研发端加大投入,升级经典产品、推高质价比新品;渠道端加速布局新零售与社区团购;出海战略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 [15]
周黑鸭(01458)发布2024年财报:经典创新齐发力,渠道会员双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4:1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周黑鸭围绕战略目标深化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与会员运营,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2025年将以“创新研发+渠道扩张+出海战略”三轮驱动迈向新阶段 [1][4] 2024年公司经营情况 产品矩阵 - 以独特黑鸭味型为核心强化“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产品布局,终端含税销售额占比超70% [2] - 通过与盐津铺子、玛氏等联名合作破圈传播,实现经典味型跨品类渗透 [2] - 扩充鸡副系列产品线,推出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创新单品,合计月销量突破18万盒 [2] 渠道布局 - 散装产品进驻胖东来、永辉等商超渠道,真空包装产品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 [3] 会员体系 - 依托大数据与数智化工具优化会员服务体系,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 [3] 2025年公司发展战略 门店质量改革 - 以“门店质量改革”为根基,优化营运标准、升级服务体验、强化店员培训及会员精细化管理 [4] 创新研发 - 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经典味产品,推出具有区域特色、满足刚需佐餐需求等高质价比新品 [4] 渠道扩张 - 拓展商超、便利店、新零售及零食折扣等多元化渠道,实现全渠道覆盖与场景化触达 [4] 出海战略 - 以东南亚为起点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国卤味文化在全球传播 [4]
销售不振+调整门店,周黑鸭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毛利降低3.2%
深圳商报· 2025-03-28 11:08
文章核心观点 - 周黑鸭2024年全年业绩收益和净利润下滑 但毛利率升高 公司完成战略转变 未来将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推动品牌升级并探索海外市场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总收益24.5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0.7% [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20.4万元 同比下滑15.0% [1] - 2024年毛利13.92亿元人民币 较2023年降低3.2% [2] - 2024年毛利率56.8% 2023年为52.4% [2] 收益下滑原因 - 经济环境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不振致销售量下降 [1] - 集团调整门店策略 优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销售损失 [1] 收入结构与销售情况 - 鸭及鸭副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 占比达79.8% [1] - 总销量从2023年的31453吨降至2024年的26159吨 [1] 会员经济情况 - 公司发力会员经济 活跃会员数突破550万 成业绩重要支撑点 [1] 门店策略调整 - 公司完成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聚焦质量提升的转变 以提升单店持续盈利能力为核心目标 [2] - 对核心市场资源倾斜、低潜市场战略收缩 优化门店结构 [2] - 2024年关闭785家低效门店 总门店数从2023年的3816家缩减至2024年底的3031家 [2] 未来展望 - 2025年重点提升单店盈利能力 推动品牌升级 探索海外市场机会 [2] 股息派发 - 计划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合计约1.02亿元人民币 占全年净利润的104.2% [2]
周黑鸭:去年集团总收益24.51亿元,散装产品进入胖东来、永辉、雅斯等线下商超
财经网· 2025-03-28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周黑鸭总收益降低,溢利下滑,但在产品推广、价格带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有积极举措 [1][2] 经营业绩 - 2024年集团总收益降低10.7%至24.51亿元,主要因调整门店策略优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销售损失 [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9820.4万元,同比下滑15.0% [1] 产品策略 - 2024年聚焦“麻、辣、甜”黑鸭味型,推广“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产品,终端含税销售占比超70% [2] - 持续扩充鸡副系列产品,打造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等热门单品,合计月均销量超18万盒 [2] - 拓展中低价格带产品,通过鸡副、素菜类产品覆盖9.9元至14.9元价格区间,14.9元及以下产品月均销售额占比约15% [2] 销售渠道 - 尝试散装卤味,在湖北、河南区域试点,产品涵盖鸭副、整鸭、素菜类,进入胖东来、永辉、雅斯等线下商超渠道 [2] - 投入真空产品升级迭代,入驻Costco、零食很忙等连锁卖场,2024年真空产品收入占比约11% [2]
周黑鸭2024年实现毛利约13.92亿元 毛利率上升至56.8%
智通财经· 2025-03-27 22:39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周黑鸭业绩公布,收益、毛利、溢利等数据良好,门店数量增加且分布广泛,公司在四大战略方向取得突破提升毛利率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收益约24.51亿元,毛利约13.92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9820.4万元,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 [1] 门店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门店总数达3031间,其中自营门店1591间,特许经营门店1440间,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内的303个城市 [1] 战略方向成果 高效协同、节约增效 - 提升产供销协同,支持渠道拓展和新产品供应保障 [2] - 精细化管控与前瞻性布局,抓住原料价格下行机会降低产品吨均总成本,提升毛利率 [2] - 构建精益管理与全员改善平台,提升生产效率并建立长效机制 [2] - 整合资源,提高车辆装载率和准时送达率,优化配送成本,赋能生产端与市场端 [2] 精进品质 - 导入“一次性做对”质量文化,升级工厂质量保障体系与食品安全管控水平 [2] - 供应商赋能与强化全链质量管理,提升原材料品质 [2] - 搭建严格质量控制体系,全流程严格质量检测,稳固口味稳定性 [2] 组织赋能 - 系统性优化组织架构,支撑业务发展新需求 [2] - 深入一线,提升班会标准化、开展主管训练营,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提升组织能力 [2]
周黑鸭(0145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24.51亿元,同比下降10.7%;毛利13.92亿元,同比下降3.2%;除税前溢利1.49亿元,同比下降30.4%;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0.98亿元,同比下降15.0%[2] - 2024年公司全年毛利率上升4.4个百分点至56.8%[21]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4.51033亿元,同比下降10.7%[2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10.5914亿元,同比下降18.9%[2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3.91893亿元,同比下降3.2%[25]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2175.5万元,同比下降77.9%[25] -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为1245.5万元,同比下降47.3%[25] - 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9.88865亿元,同比上升0.6%[25]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2.59764亿元,同比下降18.0%[25]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49067亿元,同比下降30.4%[25]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为9820.4万元,同比下降15.0%[25] - 集团总收益从2023年的27.436亿元降至2024年的24.51亿元,降幅10.7%[27]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13.055亿元降至2024年的10.591亿元,降幅18.9%[28] - 毛利从2023年的14.382亿元降至2024年的13.919亿元,降幅3.2%;毛利率从2023年的52.4%升至2024年的56.8%[2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9850万元降至2024年的2180万元,降幅77.9%[30] - 财务费用从2023年的2360万元降至2024年的1250万元,降幅47.3%[3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9.83亿元增至2024年的9.889亿元,增幅0.6%[32]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170万元降至2024年的2598万元,降幅18.0%[33]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的2.141亿元降至2024年的1.491亿元,降幅30.4%[35] - 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1.156亿元降至2024年的9820万元,降幅15.0%;净利率从2023年的4.2%降至2024年的4.0%[37] - 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从2023年的1.258亿元降至2024年的1.068亿元,降幅15.1%[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6265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93540万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125420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07450万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5000万元,资产负债比率由2023年的19.6%增至2024年的21.0%[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23年的人民币36120万元增至约人民币41640万元[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货减少人民币8850万元,主要由于销售减少[51]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32亿元,2024年约为4.821亿元[52]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465亿元,2024年约为4.779亿元[53] - 2024年已付股息1.006亿元,租赁租金付款2.123亿元,计息银行借款所得款项1.5亿元,购回本公司股份3.168亿元[53] - 2024年结构性存款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0.14亿元,2023年约为0.281亿元[54]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0.634亿元,主要用于成都工厂投产及其他工厂设备优化[56] - 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83.3天增至2024年的93.4天[62] - 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7.8天增至2024年的9.6天,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28.5天减至2024年的26.4天[63] - 2024年度集团劳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5.177亿元,占集团总收益21.1%[64] - 2024年度集团收益为人民币24.5103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7.43628亿元[68] - 2024年度集团毛利为人民币13.91893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4.38161亿元[68] - 2024年度集团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4906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14149亿元[68] - 2024年度集团年内溢利为人民币0.9820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15576亿元[6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26.9509亿元,2023年为27.62434亿元,同比下降2.44%[70]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18.92702亿元,2023年为21.30825亿元,同比下降11.17%[70]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7.65753亿元,2023年为6.84184亿元,同比上升11.92%[70]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11.26949亿元,2023年为14.46641亿元,同比下降22.10%[70]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8.22039亿元,2023年为42.09075亿元,同比下降9.20%[70]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1.95536亿元,2023年为2.73665亿元,同比下降28.55%[71] - 2024年资产净值36.26503亿元,2023年为39.3541亿元,同比下降7.85%[71] - 2024年总权益36.26503亿元,2023年为39.3541亿元,同比下降7.85%[71]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451033千元,2023年为2743628千元[81] - 2024年气调包装产品收益为2062856千元,2023年为2388291千元[81] - 2024年计入报告期初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益为46531千元,2023年为48250千元[82] - 2024年预期一年内将确认收益的金额为39331千元,一年后为5480千元;2023年分别为46531千元和19673千元[84] - 2024年其他收入为70757千元,2023年为85187千元[85] - 2024年收益净额为 - 49002千元,2023年为13286千元[85]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为21755千元,2023年为98473千元[85] - 2024年财务费用总计为12455千元,2023年为23640千元[87] - 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为2223千元,2023年为2485千元[87]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10232千元,2023年为12539千元[87]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715,140千元,2023年为928,233千元[8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0,863千元,2023年为98,573千元[89] - 2024年中期股息为0,2023年为263,119千元;2024年末期股息为102,368千元,2023年为108,073千元[91]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佔溢利为98,204千元,2023年为115,576千元[93]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年內已发行普通股之加权平均数为2,195,460,423股,2023年为2,316,332,731股[9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4元,2023年为0.05元;2024年每股摊薄盈利为0.04元,2023年为0.05元[93] - 2024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摊薄影响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83,035股,2023年为1,709,199股[93] - 2024年末使用权资产总计320,075千元,较2023年初的438,809千元有所减少[95] - 2024年预付土地租赁付款金额419,000元,与2023年相同[96] - 2024年末租赁负债账面价值214,198千元,较2023年初的350,247千元下降[97] - 2024年损益内确认的租赁相关款项总计326,332千元,高于2023年的312,414千元[98] - 2024年可变租赁付款总计73,019千元,与2023年的73,066千元基本持平[99] - 2024年分占资产净值627,848千元,低于2023年的631,501千元[10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84807千元,减值拨备为16882千元,总计67925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8259千元,减值拨备为16999千元,总计61260千元[109] - 2024年三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已扣除亏损拨备)为41419千元,三至十二个月为26443千元,一年以上为63千元,总计67925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804千元、31401千元、55千元,总计61260千元[11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年初为16999千元,减值亏损撇销为2474千元,减值亏损为2357千元,年末为16882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260千元、0千元、9739千元、16999千元[110] - 2024年结构性存款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总计213,766千元,2023年为634,749千元[111]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57,060千元,2023年为96,402千元[112] - 2024年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267,985,500股,2023年为2,383,140,500股[114] - 2024年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以301,899,008.26港元购回175,773,000股股份[116] - 2024年因注销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减少115,155,000股[11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鸭及鸭副产品收益19.56亿元,占比79.8%;其他产品收益4.62亿元,占比18.9%;特许经营费收益0.33亿元,占比1.3%[3] - 2024年自营门店收益13.91亿元,占比56.7%;线上渠道收益3.34亿元,占比13.6%;特许经营收益6.12亿元,占比25.0%;其他收益1.14亿元,占比4.7%[5] - 2024年外卖服务收益占自营门店收益约21.4%,与2023年持平[5] 门店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零售门店总数3031间,较2023年的3816间减少;总销量26159吨,较2023年的31453吨下降;每张采购订单平均消费54.39元,较2023年的56.90元降低[3] - 2024年公司门店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内的303个城市,其中自营门店1591间,特许经营门店1440间[9] - 2024年华中地区门店1394间,占比46.0%,收益10.47亿元,占比52.3%[9][10] - 2024年交通枢纽自营门店258间,占比16.2%,特许经营门店97间,占比6.7%[14] - 2024年商圈、商业体、商超自营门店859间,占比54.0%,特许经营门店893间,占比62.0%[14] 产品销售数据 - 2024年,“周黑鸭经典味”系列产品终端含税销售占比超70%[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麻辣鸡丝、干煸辣子鸡合计月均销量超18万盒[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14.9元及以下产品月均销售额占比约15%[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真空产品收入占比约11%[18] 公司战略
周黑鸭与泰国IMCOCO集团启动战略合作 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即将全面上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1-16 13:47
战略合作与品牌推出 - 周黑鸭与泰国IMCOC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天然椰子水品牌"丫丫椰",标志着公司开启"卤味+饮料"的全新消费场景 [1] - "丫丫椰"品牌将全面上线周黑鸭的3000多家线下门店及电商渠道,预计2025年初正式推出 [4]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周黑鸭切入饮料细分赛道,差异化聚焦椰子水品类,旨在打造顶级品质的天然椰子水系列产品 [1] - 椰子水市场高速增长,天然、低卡、富含电解质的椰子水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与周黑鸭的消费者画像高度重合 [1] - "丫丫椰"鲜萃粉椰水使用100%天然纯正椰子水,零添加(0脂、0色素、0香精、0防腐剂),富含钾、钠、镁等矿物质,满足消费者口感与健康的双重需求 [3] 供应链与研发支持 - IMCOCO集团拥有泰国丹嫩沙多香水椰重要产地的原料优势,以及上游一体化供应链能力,为"丫丫椰"品牌稳定供应优质原材料 [2] - IMCOCO集团将为"丫丫椰"品牌持续提供研发支持,确保产品品质 [2]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周黑鸭推出"卤味+饮料"的创新组合,旨在提升消费者的美味体验,并满足更多场景化、多元化的需求,为卤味行业的跨界融合树立新标杆 [5] - IMCOCO集团在泰国拥有自营椰子农业园、自建饮料工厂及椰子水原料工厂,是国内在泰国设立的唯一万吨级椰子水生产基地,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周黑鸭的战略合作 [5] - 周黑鸭创始人兼CEO周富裕表示,公司将继续重视消费者体验,致力于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以铸就更强的品牌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