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02269)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跌,科技股弱势,创新药、半导体大跌
格隆汇· 2025-08-08 18:2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89%至24858.82点,跌222.81点 [1][2] - 国企指数下跌0.96%至8895.28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56%至5460.30点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62.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1] 科技与半导体板块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阿里巴巴跌2.4%,京东跌1.44%,百度、小米、腾讯、美团均跌1% [2] - 半导体板块领跌:中芯国际大跌8.19%,宏光半导体跌3.64%,上海复旦跌2.87% [4][5] 消费与博彩板块 - 博彩股普跌:永利澳门跌7.37%,美高梅中国跌6.93%,澳博控股跌4.32% [5][6] - 纸业股表现疲软:晨鸣纸业跌8.7%,合丰集团跌8.25%,理文造纸跌1.01% [6][7] 医药与生物科技 - 创新药概念股连续下跌:和黄医药跌15.99%,再鼎医药跌10.47%,百济神州跌6.14% [7][8] - 药明生物、恒瑞医药、药明合联均跌超2% [8] 周期与资源板块 - 黄金股上涨:招金矿业涨3.1%,灵宝黄金涨3.02%,山东黄金涨2.97% [9][10] - 建材水泥股活跃:山水水泥涨6.58%,东吴水泥涨3.58%,海螺水泥涨3.47% [8][9] 新能源与机械板块 - 风电股走高:金风科技涨10.24%,东方电气涨1.47% [10][11] - 重型机械股逆势上涨:中联重科涨近6%,7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超25% [3] 市场展望 -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景气改善+低估值板块,如游戏、互联网电商龙头及港股创新药 [13] - 短期交易围绕中报业绩展开,强调科技板块配置价值 [13]
药明生物(02269)下跌2.0%,报29.42元/股
金融界· 2025-08-08 14:24
股价表现 - 8月8日盘中下跌2 0% 报29 42元/股 成交额9 26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剂服务供应商 提供从发现 开发到生产生物制剂的全流程服务 [1] - 2016年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市场份额达48% [1] - 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2家建立合作关系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6 75亿元 净利润33 56亿元 [2] - 2025财年中报将于8月19日披露 [2]
药明生物(2269.HK):后端发力成长确定
格隆汇· 2025-08-08 10:40
公司概况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首创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模式,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 [1] - 公司搭建了一体化技术平台,覆盖药物发现(R)、开发(D)和制造(M),形成强大的业务粘性,可提前5-10年锁定客户合作 [1] - 2024年服务全球600余家客户,包括前20大跨国药企,核心员工留任率达95.8% [1] - 全球化产能布局覆盖中国、爱尔兰、德国和新加坡,拥有9个生产基地和7个开发中心 [1] 财务表现 -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36.0%,2024年营收187亿元(+9.3%),归母净利33.6亿元 [1] - 2024年分业务看,临床前服务收入70.6亿元(+30.7%),早期临床收入38.2亿元(+5.5%),后期及商业化收入74.9亿元(剔除新冠同增3.9%) [1] - 非新冠业务2024年同增13.1%,2017-2024年CAGR达42%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约185亿美元,2016年至2024年总未完成订单复合增长69.6% [2] - 未完成服务订单约105亿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约80亿美元 [2]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约37亿美元,占比约19.7%,支撑公司短期内业绩持续增长 [2] - 若剔除上年基数中的默沙东疫苗及新冠订单,三年内未完成订单同比增幅可达低至中双位数 [2] 行业前景 - 全球生物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以18.8%的全球份额成为第二大市场,预计2030年规模达1,628亿美元 [2] - ADC等复杂疗法生产壁垒高,其中ADC生产外包渗透率达70% [3] - 公司2024年ADC相关项目194个,同比增长35.7% [3] - XDC(包括ADC、RDC等)业务快速扩张以及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的增多推动单项目收入提升至2,470万元 [3] 业务发展 - 公司临床前项目向后期动态转化,2024年商业化项目达21个(剔除新冠) [3] - 后期临床及商业化收入占比40.1%,较2018年提升21.1个百分点 [3] - 2026年后公司产能规划预计达到58万升,满产后可支撑约78亿元利润 [3] - 公司当前(2025年8月1日)PE(TTM)35.2X,显著低于海外龙头龙沙(56.3X)和三星生物(57.5X)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4.71/236.52/259.13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44.76/49.97/53.60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1.10/1.23/1.32元 [3]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8
湘财证券· 2025-08-08 10:11
宏观信息与点评 - 2025年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15.31万亿元增长7.3%,7月单月出口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 [4] - 机电产品出口9.18万亿元增长9.3%,占出口总值60%,是出口增长主要支撑 [4] - 美国7月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创9个月新低,前两月数据下修25.8万,失业率升至4.2%,显示劳动力市场急速放缓 [5] - 韩国将对中国团队游客实行临时免签政策持续至2026年6月 [5] 汽车行业 - 上海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涉及8家企业4款车型,覆盖智能出租与货运业态 [6] - 小马智行与锦江出租合作的主驾无人出租车8月1日开放运营,百度智行与上汽智已近期将开启收费服务 [6] - 上海计划推出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年内采集超1000万个clips并建立自动驾驶大模型评测体系 [8] - 智能化技术加速落地推动整车企业新品周期,智能座舱/HUD等零部件渗透率快速提升 [9] 化工行业(东岳集团) - 公司为氟硅行业龙头,拥有制冷剂R22产能22万吨全球最高,2025年R22配额4.39万吨占全国29.5% [12][14] - R32配额5.63万吨占全国20.1%,PTFE产能5.5万吨占全国27.6%位居第一 [14] - 制冷剂供需偏紧价格高位运行,有机硅行业景气度有望修复 [14][18] 公用事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91.5% [24] - 本周秦皇岛动力煤价环比涨1.38%至660元/吨,库存降10.77% [22] - 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环比降31.84%,出库流量降5.86% [23] 地产行业 - 7月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降19.2%环比降30.6%,一线城市同比降25.8% [27] - 13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降8%首次转负,北京/上海同比降16%/5% [28] - TOP100房企1-7月销售金额2.07万亿元同比降13%,TOP10门槛616亿元同比增5% [29] 新材料(稀土磁材) - 本周稀土磁材行业下跌6.63%,估值84.89x处于94.3%历史分位 [39] - 氧化镨钕均价涨3.31%,镨钕金属涨3.55%,氧化镝跌1.79% [43] - 美国矿价格上涨11.54%,缅甸离子型矿涨0.96% [40] 医疗服务(药明生物) - 2024年营收187亿元(+9.3%),非新冠业务同增13.1%,未完成订单总额185亿美元 [46] - ADC相关项目194个同比增35.7%,商业化项目21个 [51] - 2026年产能规划达58万升,当前PE35.2x低于海外龙头 [51] 金融工程(ETF市场) - 7月ETF总规模4.59万亿元新增2877.75亿元,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4.48% [53][54] - 主力资金策略7月关注非银/通信/电子行业,累计收益率10.59%超额7.05% [56] - 8月建议关注钢铁/煤炭/银行行业ETF [57]
药明生物(0226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8:05
股本与股份 - 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6,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0.000008333333美元[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4,068,902,309股,本月增加1,610,767股,本月底结存4,070,513,076股[3] - 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120,000美元[2] 期权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上月底结存股份期权数88,398,268股,本月减少1,017,167股,本月底结存87,381,101股[4] - 2016年1月7日授出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行使价0.1667美元[4] - 2017年3月15日授出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行使价0.3400美元,本月底结存27,999,282股[5] - 2017年5月12日授出的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期权计划,行使价0.6000美元,本月底结存1,290,675股[5] 资金与股份转让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374,369.64美元[5] - 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63,687,130股[6] - 全球合伙人计划的股份奖励计划本月底可能发行或自库存转让股份数目为9,233,053股[6] 购回股份 - 2025年6月6日拟注销但未注销的购回股份数目为23180000股[7] - 2025年7月8日及9日共购回23180000股普通股,7月31日尚未注销[8] 本月变动 - 本月内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1610767股普通股[8] - 本月内库存股份总额无增减,为0股普通股[8]
中证香港100医药卫生指数报1134.87点,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8-06 15:44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100医药卫生指数报1134.87点 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为100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22.21% 近三个月上涨41.09% 年初至今上涨96.31% [1] 指数构成 - 样本证券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 [1] - 行业分布中化学药占比54.47% 生物药品占比19.42% 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占比14.91% 医疗商业与服务占比11.20% [1]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药明生物(02269):深度报告:后端发力成长确定
湘财证券· 2025-08-06 14:32
公司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药明生物给予"买入"评级 [4] - 药明生物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药CRDMO龙头,首创一体化技术平台覆盖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全流程服务 [1] - 公司2024年服务全球600余家客户,核心员工留任率达95.8%,全球化布局9个生产基地和7个开发中心 [1]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19-2024年营收CAGR达36.0%,2024年营收187亿元(+9.3%),归母净利33.6亿元 [6] - 2024年分业务收入:临床前70.6亿元(+30.7%)、早期临床38.2亿元(+5.5%)、后期及商业化74.9亿元(剔除新冠同增3.9%) [6] - 非新冠业务2024年同增13.1%,2017-2024年CAGR达42% [6][15] 订单与产能规划 - 截至2024年底未完成订单总额185亿美元,三年内未完成订单37亿美元占比19.7% [28][29] - 2026年产能规划达58万升,测算满产后可支撑约78亿元利润 [7][142] - 当前PE(TTM)35.2X,显著低于海外龙头龙沙(56.3X)和三星生物(57.5X) [7][73]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全球生物药市场持续扩容,中国2030年规模预计达1,628亿美元占全球22.2%份额 [3][53] - 全球抗体/蛋白/非核酸疫苗CDMO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679亿美元,中国853亿元 [55][58] - 公司2024年在中国创新药出海项目中市场份额达70% [61] 技术与业务优势 - ADC相关项目194个(+35.7%),XDC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提升至21.1% [94][97] - 临床III期和商业化收入占比从2018年19.0%提升至2024年40.1% [127][136] - 首创CRDMO模式可提前5-10年锁定客户合作,形成强业务粘性 [75][7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14.71/236.52/259.13亿元,归母净利44.76/49.97/53.60亿元 [8] - 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10/1.23/1.32元,对应PE 28.96/25.94/24.19X [8][10]
药明生物(02269)下跌2.01%,报31.22元/股
金融界· 2025-08-06 10:59
股价表现 - 8月6日盘中下跌2.01%至31.22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4.38亿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6.75亿元 [1] - 2024年净利润33.56亿元 [1] - 预计8月19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市场地位 - 2016年占据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市场48%份额 [1] - 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2家建立合作关系 [1] - 提供从发现、开发到生产生物制剂的全流程服务 [1]
港股医药股震荡走低,华润医疗跌超13%
新浪财经· 2025-08-04 09:52
港股医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医药板块整体震荡走低 [1] - 华润医疗股价跌幅超过13% [1] - 石药集团、复星医药、微创医疗、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主要医药企业均出现跟跌 [1]
特朗普逼跨国药企砍价:哪些中国企业获益?
虎嗅· 2025-08-03 13:34
美国处方药价格政策背景 - 美国处方药均价为其他发达国家的2-3倍,部分创新药(如PD-1抑制剂)价格是中国市场的10倍[1] - 政策要求药企向美国医疗补助计划提供"最惠国价格"、签订价格锁定合同、重新谈判海外价格、推动直销模式[1] - 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企业协会(PhRMA)批评政策将削弱美国创新能力[1] 跨国药企应对策略 全球价格策略调整 - 药企可能采取"美国市场降价+其他市场提价"策略,如阿斯利康下调在美药品价格[3] - 礼来、诺和诺德尝试绕过药品福利管理者(PBM)直接销售以压缩中间成本[3] - 中国等新兴市场价格可能上升,如美国PD-1药物年治疗费用约116万元为中国市场的10倍[4] 全球成本策略优化 - 中国生物药研发成本仅为美国的1/5-1/10,CDMO产能占全球20%以上[5] - 辉瑞与博腾股份、凯莱英签订超10亿美元CDMO订单,单药生产成本可降低30%[5] - 药明生物与InflaRx合作生产新冠药物,效率较美国本土提升50%[5] 全球合作策略转型 - 辉瑞与中国企业合作建设PD-1抑制剂生产基地,规避3%-6%进口关税[6] - 石药集团与韩国Celltrion合资引入单抗生产技术,年获约5亿美元代工订单[6][7] - 强生在印度建设原料药工厂,中国采购占比从60%降至40%[8] 法务与政策博弈 - PhRMA计划向WTO申诉"最惠国价格"违反非歧视原则[10] - 游说国会称外国价格管控将导致美国每年减少100亿美元研发投入[10] 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核心机遇 - 本土替代加速,如国产二价HPV疫苗价格跌破百元而默沙东四价疫苗超千元[11] - 中国CDMO企业扩张,药明生物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44%[12] - 创新药出海突破,2025年上半年首付款总额达23.29亿美元[13] 主要挑战 - 进口药涨价风险,如诺西那生钠美国售价87.5万元/支为中国的26倍[14] - 美国对中国原料药加征145%关税,部分订单转向印度[15] 可能获益的中国企业 - 生物类似药:复宏汉霖汉曲优®2024年收入超6亿元,安科生物曲妥珠单抗仿制药收入破亿[16] - CDMO板块:药明生物为全球龙头,东曜药业ADC项目收入占比88%[17] - 创新药出海:恒瑞医药与默沙东达成120亿美元合作,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增长105%[18] - 原料药企业:华海药业等已在印度、东南亚设厂的企业更具优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