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02269)

搜索文档
港股上市公司7月回购超100亿港元
快讯· 2025-08-02 18:55
港股上市公司7月回购情况 - 7月共有73家港股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 [1] - 合计回购股票数量达8.08亿股 [1] - 合计回购金额达100.35亿港元 [1] 回购金额排名前五的公司 - 腾讯控股以35.03亿港元位居第一 [1] - 友邦保险以27.04亿港元位居第二 [1] - 汇丰控股以22.21亿港元位居第三 [1] - 药明生物以5.97亿港元位居第四 [1] - 百胜中国以1.38亿港元位居第五 [1] - 前五名公司合计回购金额占7月回购总金额九成以上 [1] 行业分布情况 - 回购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科技行业 [1] - 金融行业公司积极参与回购 [1] - 医疗保健行业公司回购活跃 [1] - 非必须性消费行业公司也有回购动作 [1]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2.51%,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8-01 20:1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0.37%,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2.51%,报3658.84点,成交额245.07亿元 [1]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近一个月上涨24.02%,近三个月上涨47.29%,年初至今上涨85.26% [1] 指数构成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3000.0点 [1]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信达生物(10.25%)、药明生物(9.23%)、百济神州(8.95%)、康方生物(8.12%)、中国生物制药(5.97%)、石药集团(5.77%)、京东健康(4.52%)、三生制药(4.19%)、翰森制药(3.0%)、药明康德(2.85%) [1] - 指数持仓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100.00%)和医药卫生行业(100.00%) [1] 指数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 当港股通证券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互联互通资格时,指数将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港股通医药C的公募基金包括: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联接A/C、平安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联接A/C/ETF、银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 [2]
药明生物申请一次性配液场景中的配液方法等专利,基于多时段注入模式控制出液口注入液体
金融界· 2025-08-01 19:36
公司专利动态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次性配液场景中的配液方法、配液系统、控制设备和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393847A,申请日期为2025年4月 [1] - 专利涉及在液体注入阶段通过多时段注入模式控制出液口,实现精确配液,包括获取期望与实际液体重量、设定阈值条件和注入时段控制 [1] - 专利技术可应用于一次性配液场景,通过分时段控制提高配液精度和效率 [1]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无锡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业务 [2] - 公司注册资本达89157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1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39次 [2] - 公司拥有30条商标信息、128条专利信息和370个行政许可 [2] 数据来源 - 信息源自金融界2025年8月1日的报道 [3]
药明生物取得膜包清洁和使用方法专利
金融界· 2025-08-01 16:45
公司专利动态 - 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膜包清洁和使用方法"专利 授权公告号CN116116230B 申请日期为2023年4月 [1] - 公司专利总数达128条 商标信息30条 行政许可370个 [1] 公司基本信息 - 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 位于无锡市 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1] - 公司注册资本达891577万人民币 [1] 公司投资与业务活动 - 公司对外投资企业12家 参与招投标项目39次 [1]
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1.74%,前十大权重包含恒瑞医药等
金融界· 2025-08-01 16:35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指数下跌1.74%至8507.96点 成交额405.94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7.84% 近三个月上涨24.27% 年初至今上涨34.48% [1]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69% 前三大为药明康德(10.42%)、恒瑞医药(9.97%)、百济神州(9.63%) [1] - 市场分布为香港交易所(37.87%)、上海交易所(33.61%)、深圳交易所(28.52%) [2] - 行业构成以化学药(36.20%)、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18.33%)、生物药品(18.14%)为主 [2] 指数维护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跟踪产品 - 招商中证沪港深500医药卫生ETF跟踪该指数 [3]
药明生物(02269)下跌2.02%,报31.55元/股
金融界· 2025-08-01 13:44
股价表现 - 8月1日盘中下跌2 02%至31 55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9 0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全球领先的生物制剂服务供应商 [1] - 提供从发现、开发到生产生物制剂的全流程服务 [1] - 2016年在中国生物制剂研发市场份额达48% [1] - 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2家建立合作关系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6 75亿元 [2] - 2024年净利润33 56亿元 [2] - 2025财年中报将于8月19日披露 [2]
16只基金年内收益翻番,创新药估值泡沫已至?
搜狐财经· 2025-07-31 09:03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较年初低点涨幅超124% 上证科创板创新药指数涨幅超80% 相关产业链涨幅超30% [2] - 16只重仓创新药基金收益超100%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139%收益领涨 [4][5] - 创新药ETF规模增长显著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规模从6.53亿元跃至78.02亿元 16只基金总规模从111亿元增长至366亿元 增幅超两倍 [5] 指数表现与资金流向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111%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34% [8][9] - 创新药指数获172亿元主动净流入 港股创新药(CNY)指数净主动买入额73.57亿元 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净主动买入额69.96亿元 [6] - 市场上共有七只创新药指数 包括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等 [7] 基金经理观点分歧 - 部分基金经理认为A股创新药估值过高 存在泡沫风险 建议止盈 [2][11][12] - 更多基金经理看好创新药长期逻辑 认为产业处于红利释放前夜 但需关注个股拥挤和估值问题 [2][10] - 交银国际研报认为头部创新药企前瞻市销率与历史均值持平 估值仍具吸引力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创新药经历十年产业升级 临床数据全球影响力扩大 BD授权金额及数量持续攀升 [10] - 头部创新药企业未来2-3年将迎盈利拐点 需重构估值体系 关注产品全球竞争力与盈利前景 [12][13] - 创新药产业趋势类似2018-2019年CXO板块爆发逻辑 是产业长期耕耘后势能的集中释放 [14] 重点持仓与个股表现 - 多只基金重仓信达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 康方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4]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规模从1.71亿元增长至30.43亿元 增幅显著 [4][5] - 创新药ETF成为资金追捧对象 行业内部结构性机会远大于板块趋势性机会 [5][13]
7月30日港股通净买入117.1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9:29
市场表现 - 7月30日恒生指数下跌1.36%至25176.93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117.14亿港元 全天成交总额达1706.84亿港元 [1] 资金流向分布 - 沪市港股通成交1083.15亿港元 净买入64.27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623.69亿港元 净买入52.87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沪市) - 腾讯控股成交额36.08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4.36亿港元 [1][2] - 理想汽车-W成交32.83亿港元 获净买入18.06亿港元但股价下跌12.84% [1][2] - 中芯国际成交31.72亿港元 遭净卖出1.65亿港元且股价下跌5.90% [1][2] -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4.85亿港元 股价下跌1.50%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深市) - 理想汽车-W成交24.04亿港元居首 获净买入2.87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成交21.48亿港元 获净买入1.81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98% [2] - 腾讯控股成交19.03亿港元 遭净卖出2.53亿港元且股价下跌1.08% [2]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64亿港元 股价下跌1.50% [2] 重点公司表现 - 巨星传奇股价逆势大涨17.97% 获净买入1.76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2.33% 沪市深市合计获净买入8.73亿港元 [2] - 美团-W获净买入4.47亿港元 股价微跌0.93% [2] - 小米集团-W深市获净买入3.13亿港元 沪市遭净卖出1.64亿港元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9:20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腾讯控股以36.08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达+4.36亿元 [1] - 理想汽车-W以32.83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二,净买入额显著高达+18.06亿元 [1] - 中芯国际以31.72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但净卖出额为-1.65亿元 [1] 深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理想汽车-W以24.04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为+2.87亿元 [1] - 阿里巴巴-W以21.4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额为+1.81亿元 [1] - 腾讯控股以19.03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但净卖出额为-2.53亿元 [1] 重点公司跨市场交易表现 - 理想汽车-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56.87亿元,合计净买入额超20.93亿元 [1] - 腾讯控股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额达55.11亿元,但净买入表现分化(沪市+4.36亿/深市-2.53亿) [1] - 中芯国际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额达49.46亿元,但净卖出总额达-2.05亿元 [1] 生物医药板块交易活跃 - 信达生物在沪港通成交30.80亿元(净卖出-4.85亿),在深港通成交18.63亿元(净买入+3.64亿) [1] - 石药集团在沪港通成交24.43亿元(净买入+5.30亿),在深港通成交13.20亿元(净买入+3.43亿) [1] - 药明生物在深港通成交11.45亿元,净买入+1.72亿元 [1] 科技及消费板块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在两大市场合计成交49.97亿元,合计净买入+3.57亿元 [1] - 小米集团在沪港通成交23.99亿元(净卖出-1.64亿),在深港通成交15.86亿元(净买入+3.13亿) [1] - 美团-W在沪港通成交20.47亿元(净买入+2.75亿),在深港通成交9.35亿元(净买入+1.72亿) [1]
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 理想i8上市后股价重挫 北水逢低抢筹理想(02015)超20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0 19:01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30日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4.2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2.87亿港元 [2]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理想汽车-W(02015)、石药集团(01093)、美团-W(03690) [2] - 北水净卖出前三名:中芯国际(00981)、信达生物(01801)、国泰君安国际(01788) [2] 个股资金明细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4.36亿港元,买卖总额36.08亿港元 [3] - 理想汽车-W(02015)获净买入18.06亿港元,买卖总额32.83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1.65亿港元,买卖总额31.72亿港元 [3] - 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4.85亿港元,买卖总额30.80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1.76亿港元,买卖总额28.49亿港元 [3] 港股通(沪)活跃股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3.13亿港元,买卖总额15.86亿港元 [5] - 石药集团(01093)获净买入3.43亿港元,买卖总额13.20亿港元 [5] - 药明生物(02269)获净买入1.72亿港元,买卖总额11.45亿港元 [5] - 美团-W(03690)获净买入1.72亿港元,买卖总额9.35亿港元 [5] - 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3084.87万港元,买卖总额9.32亿港元 [5] 行业动态 - 理想汽车-W(02015)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8,售价32.18万元人民币起,花旗预计月销量约6,000辆 [7] - 创新药概念分化,石药集团(01093)和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信达生物(01801)遭净卖出 [7] - 汇丰研报看好创新药领域,预计2026至2029年将有多款新药推出 [7] - 诺和诺德下调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销售额与利润增速大幅下降 [7] 科技与半导体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2.05亿港元,因IC设计大厂砍单成熟制程投片量2-3成 [8] - 摩根大通表示H20解禁对AI数据中心托管企业利好,但对中芯国际市场情绪构成负面影响 [9] - 药明生物(02269)和小米集团-W(01810)分别获净买入1.71亿和1.48亿港元 [9] 其他个股 - 巨星传奇(06683)获净买入1.75亿港元,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消费级机械人产品 [8]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遭净卖出7355万港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