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02601)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板块8月20日涨1.58%,中国太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4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1.58%,领涨股为中国太保,涨幅达3.28% [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 [1] - 板块内个股普涨,新华保险涨2.04%、中国人保涨1.90%、中国平安涨1.72%、中国人寿涨0.79% [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平安成交76.27万手,成交额44.53亿元,居板块首位 [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高达67.61万手,成交额5.72亿元 [1] - 中国太保成交量28.93万手,成交额11.42亿元 [1] - 新华保险成交量13.05万手,成交额8.68亿元,中国人寿成交量12.41万手,成交额5.18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28亿元,游资净流出2.79亿元,散户净流出4850.54万元 [1] - 中国平安获主力净流入1.80亿元(占比4.04%),但遭游资净流出3.12亿元(占比-7.01%)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入8277.17万元(占比9.53%),游资净流入992.29万元(占比1.14%)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3564.93万元(占比6.88%),游资净流出72.35万元(占比-0.14%)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入1861.02万元(占比1.63%),游资净流入2433.56万元(占比2.13%)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入1117.07万元(占比1.95%),游资净流出212.03万元(占比-0.37%) [2]
年内险资举牌28次 权益配置热情或将持续
金融时报· 2025-08-20 11:21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中国平安以平均每股32.07港元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耗资约5583.89万港元,持股比例从4.98%升至5.04%触发举牌 [1]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股至5.04%触发举牌 [2] - 太保寿险举牌东阳光药H股,民生保险增持浙商银行触发举牌 [3] -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举牌次数达28次,远超去年全年的20次 [4] 险企交叉举牌现象 - 中国平安相继增持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为2019年后时隔6年再现险企交叉举牌 [5] - 中国平安回应称此举为"财务性投资,是其权益组合的常规操作" [6] - 市场反应强烈,中国太保A股上涨4.87%、H股上涨4.71%,保险板块整体拉升 [6] 保险资金配置策略 - 权益类资产吸引力上升,保险资金在成长潜力股与稳定分红股之间寻找平衡 [6] - 举牌同行释放积极信号,体现对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的认同 [6] - 今年28次举牌中26次为主动买入,频次大幅升高 [7] 举牌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释放和制度优化激发险资入市热情 [7] - 举牌成为获取稳定收益、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途径 [7] - 新会计准则下权益法核算可平滑利润波动 [7] - 产业布局与生态构建需求推动头部险企举牌 [7] 举牌方式创新 - 除传统二级市场交易外,新增IPO参与、协议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 [8]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 [8] - 中国人寿通过资产置换认购电投产融新发行股份并举牌 [8] 未来趋势展望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支持险资入市 [9] - 市场环境和行业需求推动险资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9] - 新会计准则完善和投资能力提升将使举牌更规范理性 [9]
不再设立监事会 多家险企开启精简高效治理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8-20 10:21
保险公司治理架构调整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职工监事周志文及傅晓亮退任议案,待《公司章程》修订生效后将不设监事会 [1]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月30日公告修订公司章程,明确不设监事会,相应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 [1] -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月30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 [2] - 大家保险集团7月2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监事会各监事已辞任 [2] - 泰康保险6月23日公告不再设立监事会,第三届监事会各监事自动离任 [2] - 日本财险(中国)4月16日最先发布公告撤销公司监事职位,由董事会下的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责 [2] 新公司法实施背景 - 2024年7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实施,允许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会中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监事 [3] - 2024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可按公司章程规定在董事会设置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不设监事会或监事 [3] 审计委员会职能与影响 -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通常由独立董事占多数,承担审核财务信息、监督评估审计工作和内部控制等职责 [4] - 撤销监事会后将监督职能集中到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可减少内部协调复杂性,提高决策效率 [4]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具备财务、法律等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组成,在财务监督和合规审查方面可能比传统监事会更具专业优势 [4] - 独立董事通常不在公司任职,履行监督职能时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时间不充分等问题 [4]
平安举牌太保H股、国寿H股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9:59
中国平安投资动态 - 8月12日买入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 耗资2.13亿港元 [1] - 对中国人寿H股持股达3.75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5.04%触发举牌 [1]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耗资5583.89万港元 [1] - 持有中国太保H股比例达5.04% 同样触发举牌 [1] 险资投资策略 - 今年以来公司及一致行动人多次举牌银行股 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 [1] - 公司表示对保险股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 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常规操作 [1]
时隔六年同业举牌再现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9:59
交易概览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每股作价32.07港元 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 持股比例达5.04%触发举牌 [1] - 此次增持为财务性投资 属于险资权益投资组合常规操作 [1] - 为六年来保险公司再度举牌同业案例 上次为2019年中国人寿及国寿集团合计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5.08% [2] 投资逻辑分析 - 保险股被纳入与银行股同逻辑的高股息配置范畴 中国太保H股股息率达3.5% 显著高于长债收益水平 [1][2] - 行业具备短期保费收入放量 利差损风险收窄 投资收益预期改善等多重催化条件 [1] - 中国太保H股2025年以来涨幅达42.4% 最新P/EV为0.73 估值仍未充分反映长期价值 [2] 行业趋势研判 - 预定利率明确下调将带动"炒停售"保费持续扩张 对负债端持续改善预期提供明确支撑 [1] - 预定利率下调引导行业持续动态下调负债成本 [1] - 银保渠道改善提振基本面 与行业强贝塔属性形成共振 [1]
时刻六年险资举牌同业再现,什么信号?
格隆汇· 2025-08-19 18:42
险资举牌动态 - 8月份以来保险举牌进入密集阶段 两周内举牌次数达6次[1] - 举牌偏向港股 从银行板块扩散至消费及保险板块[1]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和中国人寿(H)触发举牌[1] - 险资时隔六年再度举牌险企[2] 红利投资阶段演变 - 第一阶段(2021Q4-2022Q3):煤炭红利领涨红利指数[2] - 第二阶段(2022Q4-2023Q1):运营商接棒[2] - 第三阶段(2023Q3-2024Q1):煤炭/高速/水电普涨[2] - 第四阶段(2024H2至今):银行行情启动且相对收益持续[2] - 港股红利表现强于A股红利 因待配资金较多且A股高股息资产稀缺[2] 港股红利资产优势 - 港股保险兼顾顺周期弹性和盈利稳健性[3] - 港股建筑类板块静态股息率较高[3] - 港股公用事业(电力/燃气/环保)商业模式稳健[3] - 周期标的(煤炭/油气/航运)较A股具更高估值安全边际[3]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呈现"两低一高"特征:市盈率7.3/市净率0.63/股息率5.81%[6][7] - 近三年指数累计涨幅86.88% 年化收益率23.59%[8] - 指数最大回撤-19.1% 低于恒生指数(-31.49%)和恒生科技(-37.16%)[8] 港股市场资金动向 - 南向资金8月15日单日净买入358亿港元创历史记录[13] - 银行业近一年获南向净流入超2100万元 居行业首位[13] - 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煤炭行业同样获南向资金青睐[13] - 港股红利类ETF总规模超480亿元 2025年年内流入176亿元(增长58.27%)[14] - 南向资金在港股通成交占比突破40%[18] 港股分红及估值状况 - 2024年港股分红现金总额1.38万亿港元 同比增速超10%[9] - 925家公司宣告分红 5-8月为分红高峰期[9][10]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拥挤度0.25 处于历史相对低位[9] - 红利扩散逻辑持续 因传统红利配置仓位与股息性价比矛盾尖锐[19] 港股红利低波ETF特性 - 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 覆盖50只低波动高股息成分股[5] - 成分股分布:工用运输10.8%/煤炭10%/地产9.7%/石油6.6%[3] - 全市场最低综合费率0.2% 每月评估分红[3] - 单一个股权重上限5% 规避股息率陷阱[3]
险资继续横扫,中国平安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18:23
险资增持银行及保险H股 -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累计斥资4.65亿港元增持农业银行H股和中国人寿H股 [2][3] - 8月13日以5.5041港元/股买入2651.5万股农业银行H股(1.46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3.99%增至14.08% [4] - 同日以22.7439港元/股买入1406.7万股中国人寿H股(3.19亿港元),持股比例从4.99%升至5.18% [4] - 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至5.1%,为六年来首次险资举牌险企 [4] 平安系持续加仓金融股 - 年内已举牌邮储银行H股(持股15%)、招商银行H股(超16%)、农业银行H股、中国人寿H股、中国太保H股 [4][5] - 8月8日举牌邮储银行H股,7月29日持有招商银行H股超16% [4] 险资配置趋势 - 年内险资举牌超30次,重点布局低估值、高股息、业绩确定性强的银行/公用事业/能源H股 [7][8] - 邮储银行H股、郑州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分别被举牌3次 [8] - 二季度末保险资金股票配置达3.07万亿元,环比增长8.9%,上半年净买入6400亿元(环比+78%) [8]
邯郸监管分局同意太平洋寿险曲周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19 11:32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曲周支公司获准将营业场所变更至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人民路南侧中兴大街西侧中央国际生活广场写字楼9层20-21室 [1] - 公司需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监管审批进展 - 邯郸金融监管分局于2025年8月14日正式批复同意上述营业场所变更申请 [1] - 批复依据为公司提交的《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关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曲周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的请示》(冀太保寿〔2025〕174号)文件 [1]
险资频频举牌,高股息保险股备受青睐,红利低波100ETF(159307)连续18天获资金净流入,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盘中震荡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34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上涨0.10%,成分股洋河股份上涨4.64%、农业银行上涨2.02%、邮储银行上涨1.98%、天士力上涨1.88%、中粮糖业上涨1.31% [3] - 红利低波100ETF报价1.09元,近2周累计上涨1.02%(排名可比基金2/5),近1月日均成交2094.09万元(居可比基金前2) [3]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海丰国际领涨2.92%、中国海外发展上涨1.84%、农业银行上涨1.68%,信义玻璃领跌2.28%、中国财险下跌2.03%、中国电信下跌1.72% [4] - 港股红利ETF博时报价1.1元,近1周累计上涨1.20%,近1月日均成交2.65亿元 [4] 资金流动与规模 - 红利低波100ETF盘中换手率0.55%,成交676.08万元,近18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73亿元,日均净流入962.60万元,单日最高净流入2175.97万元 [3][9] - 红利低波100ETF规模达12.18亿元(创近1年新高),份额达11.25亿份(创近1年新高) [7][8] - 港股红利ETF博时规模达47.26亿元,盘中换手率0.88%,成交4210.82万元 [4][14] 杠杆与融资活动 - 红利低波100ETF融资买入额109.64万元,融资余额2035.43万元 [10] - 港股红利ETF博时融资买入额271.03万元,融资余额827.73万元 [15] 收益与风险指标 - 红利低波100ETF近1年净值上涨19.26%(排名可比基金第一),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2.91%(排名1/4),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15.11%,最长连涨涨幅5.99%,月盈利百分比60.00%,持有1年盈利概率100.00% [10] - 港股红利ETF博时近3年净值上涨59.83%(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57/1845,前3.09%),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13.67%,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4.18%,最长连涨涨幅15.60% [15] - 红利低波100ETF近1年夏普比率1.19(排名可比基金1/4),今年以来最大回撤6.18%,相对基准回撤0.10%,回撤修复天数36天(可比基金中最快) [10][11] - 港股红利ETF博时近1年夏普比率2.03,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39%,回撤修复天数37天 [16][17] 费率与跟踪精度 - 红利低波100ETF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可比基金中最低),近2月跟踪误差0.055%(可比基金中最高精度) [12][13] - 港股红利ETF博时管理费率0.50%、托管费率0.10%,近1月跟踪误差0.018% [18][19] 指数构成与行业分布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43%,包括山西焦煤、冀中能源、厦门国贸等,行业分布前五为银行(20.6%)、交通运输(13.3%)、煤炭(7.4%)、医药生物(6.2%)、基础化工(5.6%),当前股息率4.35% [13]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9.45%,包括兖矿能源、恒隆地产、中国宏桥等,行业分布前五为房地产(17.6%)、银行(15.3%)、煤炭(10.8%)、交通运输(8.7%)、石油石化(6.9%),当前股息率5.72% [6][20] 机构行为与政策影响 - 中国平安旗下公司举牌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持股比例均达5.04% [4] - 监管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资A股,预计未来三年带来增量资金3788亿元、3933亿元、4085亿元 [5] - 保险资金因长端利率下行和信用风险暴露,转向高股息资产配置,银行股估值合理(近12个月股息率3.97%),且机构持仓筹码有限 [5]
智通港股通持股解析|8月1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08:31
港股通持股比例排行 - 中国电信持股比例最高达74.69%,持股数量为103.67亿股 [1] - 绿色动力环保持股比例69.88%位列第二,持股数量2.83亿股 [1] - 中国神华持股比例68.38%排名第三,持股数量23.10亿股 [1] - 前20名持股比例均超56%,涵盖电信、环保、能源、医药及金融等多个行业 [1] 港股通近期增持情况 - 中国人寿获最大增持24.16亿元,持股数增加9641.40万股 [1] - 南方恒生科技增持12.98亿元,持股数增加23688.72万股 [1] - 信达生物增持9.84亿元,持股数增加965.44万股 [1] - 增持前10名中金融及科技类企业占主导,包括阿里巴巴、友邦保险及小米等 [1] 港股通近期减持情况 - 快手-W遭最大减持27.47亿元,持股数减少3727.86万股 [2] - 盈富基金减持25.56亿元,持股数减少9961.30万股 [2] - 安踏体育减持16.11亿元,持股数减少1728.12万股 [2] - 减持前10名涵盖互联网、消费及金融板块,包括美团、建设银行及腾讯控股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