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股息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神华大并购:13家标的去年营收1259亿
搜狐财经· 2025-08-16 19:35
复牌及港股表现 - 公司A股股票将于2025年8月18日复牌 此前停牌10个交易日 [1] - 停牌期间港股(1088 HK)未停牌 8月4日至15日累计涨幅达10 21% 其中8月4日单日涨幅4 36% [1] 重组交易概况 - 拟通过发行A股及支付现金方式并购13家公司股权 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12家 西部能源持有1家 [1][4] - 13家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1259 96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80 05亿元 剔除减值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98 11亿元 [1][5] - 5家企业营收超百亿 其中国源电力和化工公司营收均超200亿元 [5][6] 标的资产财务亮点 - 国源电力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7 91亿元 剔除减值影响后达35 10亿元 [6] - 化工公司剔除减值影响后扣非归母净利润15 85亿元 神延煤炭扣非归母净利润25 52亿元 [6] - 截至2024年底 13家公司总资产2583 62亿元 归母净资产938 88亿元 [5] 战略协同效应 - 整合后将强化"煤炭-运输-转化"一体化运营模式 提升西煤东运通道效能 [5] - 注入资产包括国内第二大露天煤矿新疆准东矿 核定产能3500万吨/年 可采储量超20亿吨 [8][9] - 同步获得新疆红沙泉一号矿(3000万吨/年) 黑山矿(1600万吨/年)等优质煤矿资源 [9][10] 中期利润分配 - 拟分配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75%-100% 7月刚完成2024年度分红(A股每股2 26元) [2] 运营数据更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236-256亿元 同比下降13 2%-20% [11] - 2025年7月煤炭销售量3780万吨(同比-5 5%) 1-7月累计销量2 43亿吨(同比-10 1%) [11] - 2024年商品煤产量327 1百万吨 销量459 3百万吨 发电装机容量4 63万兆瓦 [10]
国信证券:如何配置高股息资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6:58
高股息策略核心法则 - 配置高股息资产需遵循"坚持长期主义 兼顾质量因子 规避筹码拥挤 重视预期股息"法则 长期持有在风格均衡市场中效果良好 [1] - 策略上可精选指数 构建"高股息+低换手率"组合以降低波动并捕捉超额收益 需规避煤炭等强周期行业的股息率陷阱 [1] 高股息策略收益本质 - 收益包含资本利得和股息收入两部分 本质是投资成熟期企业 这类公司投资回报有限但盈利韧性强 ROE显著更高 现金流保障能力突出 [1] - 分红形成"稳定盈利-持续分红-提升ROE"正向循环 是增厚ROE的重要路径 支撑策略高胜率 [1] 高股息策略工具分类 - 主流高股息指数包括纯红利指数 宽基红利增强和Smart Beta红利策略 在加权方式 选样约束 成分个数和行业分布上差异显著 [1] - 红利低波和中证红利指数挂钩产品规模最大 纯红利策略股息率高 Smart Beta策略长期表现和回撤控制更优但股息率通常低于4% [1] 高股息策略认知偏差 - 不仅是"熊市避风港" 在牛市 震荡市和牛熊转换期均可能跑赢大盘 [2] - 利率上下行对策略整体影响不显著 利率上行期和下行期均存在占优逻辑 [2] - "填权行情"并不显著 除权除息后短期内正收益概率常低于50% 超额收益需更长时间窗口显现 [2] 现金奶牛企业特征 - 需同时关注现金存量和现金流量 本质取决于商业模式 包括资源配置模式(资产负债表)和盈利驱动模式(利润表) [2] - 资源配置模式由固定资产占比等决定 盈利驱动模式包括品牌驱动 产品驱动或渠道驱动 三者共同决定现金流创造能力 [2] 现金奶牛行业范式 - 重资产高负债行业(如煤炭 公用事业)依赖资产规模与质量形成护城河 呈现"赢家通吃" 杠杆周期领先ROE周期1-2年 [3] - 重资产低负债行业更依赖成本管控驱动盈利 轻资产品牌+渠道驱动行业(如食饮 纺服 医药)ROE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3] - 轻资产产品+渠道驱动行业(如计算机 军工)研发销售投入大 竞争格局不稳定 自由现金流更易受压 [3] 现金奶牛投资方法 - 四类范式编制的全收益指数均具防御性 重资产高负债型在下跌周期最抗跌 品牌+渠道驱动型收益斜率稳定 重资产低负债型弹性最大 [4] - 最佳布局时点在产业周期由成长期向出清期切换时 优选基本面龙头 长线投资需在产业成熟时淘汰走弱者 二次成长时淘汰未转型者 [4] - 自由现金流指数存在年报信息滞后 小市值个股权重过高 因子考核周期过短等问题 自下而上甄选效果优于现金流ETF [4]
时隔六年再现!平安举牌太保,保险巨头互买点燃行情
观察者网· 2025-08-14 13:19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以每股平均价32.0655港元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耗资5583万港元,持股比例从4.98%上升至5.04%触发举牌[1] - 此次举牌后中国平安成为中国太保H股重要股东,持股数量达1.4亿股[2] - 险企举牌另一家险企的情况较为罕见,尤其是两家均为行业领军企业[2] 中国太保基本面 - 中国太保2024年营业收入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增长64.9%[3] - 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3] - 2025年1-7月子公司太平洋人寿保费收入1859.62亿元同比增长9%,太平洋财险保费收入1286.28亿元同比增长0.8%[3] 中国平安投资动向 - 近期持续增持港股银行股,重仓持有5只港股银行股且今年以来增持其中4只,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4] - 按7月30日收盘价计算所持港股银行股市值超2600亿港元[4] - 7月还买入中国电信及邮储银行H股[4] 市场反应 - 中国平安H股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8月14日大涨3.87%突破59港元创四年新高,A股涨3.29%报60.53元[6] - 中国太保A股涨5.43%,H股涨6.69%,2025年以来中国太保H股涨幅超42%,中国平安H股涨幅超27%[6] - 保险板块整体走强,新华保险、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均明显上涨[6] 行业背景 - 险资增持上市公司主要考量资本收益、稳定现金流和分红收入[4] - 高股息资产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与险企诉求契合[4] - 监管层鼓励长期资本入市推动险资加大股票配置[4] - 中国平安计划2025年适度加大权益配置,平衡成长板块与高分红价值股权重[5][6]
险资年内完成22次举牌,银行、公用事业成重点布局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10 02:09
险资举牌动态 - 截至8月8日险资共计完成22次举牌 远超去年全年水准 增持标的集中在银行 公用事业 能源 交通运输及环保等领域 [1] - 弘康人寿通过港股通买入港华智慧能源H股 持股比例突破5% 反映险资青睐估值合理 股息回报稳定 经营业绩确定性高的公司 [1] 重点布局行业 - 公用事业领域受险资青睐 港华智慧能源2024年营业收入超213亿港元 净利润及每股收益同比提升 业务现金流稳定 [3] - 银行板块获平安人寿 新华保险等机构增持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 杭州银行等标的因H股股息率优势及低估值水平受关注 [3] - 通过港股通持有银行股可享受税收优惠 与险资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策略契合 [3] 资金运作特点 - 部分举牌标的计入FVOCI资产科目以平滑利润波动 另一些纳入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账面价值 [4] - 配置逻辑聚焦高股息 低波动 可持续经营的优质资产 增强投资组合稳定性 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端压力 [4] 参与机构趋势 - 2023年险资举牌步伐显著加快 参与保险机构数量增加 包括平安人寿 长城人寿 中邮人寿 中国人寿 瑞众人寿等 [3] - 举牌多以收取分红和获取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目的 部分机构在同一标的上持续加码 [3]
红利炼金:高股息资产的增强配置与周期攻守之道
2025-07-19 22:0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红利股、成长股等股票类型,以及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海外市场和中国国内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红利风格投资策略在低利率环境表现**:2021 年以来红利风格表现出色,相对于中证全指能实现超额收益,有稳健收益特征。低利率环境下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偏低,红利股因高股息率、收益稳定性、稳定现金流和较强分红能力,成为稳健型资金替代选择,吸引保险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流入。参考美、英、德、日四国股市,低利率环境下红利和成长风格收益表现均优于高利率环境 [2] - **不同阶段低利率环境中红利与成长风格优势**:将低利率环境分为低位下行、平缓和上行期。低位下行阶段,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推动成长股盈利预期,折现率下降抬升未来股票估值,成长股有明显相对收益;低位震荡和上行期,成长股优势不明显,红利股相比固定收益资产有吸引力。观察美国市场估值表现可验证 [4] - **利用通胀数据分析不同国家市场红利策略**:借助通胀数据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状态,“适当高通胀 + 未来上升”组合状态下,多数海外国家红利策略整体表现优秀,但有例外,如美国 2023 - 2024 年因生成式 AI 爆发,科技类成长股持续占优 [5] - **国内市场红利股配置性价比**:国内红利股有债权属性,是稳健资金重点配置股票资产。通过计算中证红利指数与 10 年期国债差异判断配置性价比,当指数相比国债有更好配置性价比时,整体收益表现优秀 [6] - **微观层面拥挤度体系测试板块情况**:构建的拥挤度体系从收益、交易量、交易结构、估值及情绪五个维度测试。适当拥挤时资金助力板块抬升,极端拥挤需警惕风险。体系含交易结构和情绪维度两个创新指标,结合成交额及换手率等刻画拥挤状态,帮助了解和监测板块潜藏风险及机会 [7] - **高频交易拥挤度指标**:利用机构投资者拆单行为形成的日内周期性成交特点构建,提取周期性强度获取机构投资者在某一标的内成交占比,作为投资拥挤度代理指标。高频拥挤度高反映投资者趋同交易,在不同指数上表现和胜率整体有效 [9] - **资金结构波动指标**:采用万德分类,根据 100 万元、20 万元和 4 万元三个阈值将资金结构划分为超大户、大户、中户和小户四种类型,计算每组资金结构净流入金额过去一个月标准差,反映市场波动情况,能有效捕捉市场资金流动变化 [10] - **利用估值倒数发出拥挤信号**:估值倒数历史分位数偏低时发出拥挤信号,在市场拥挤度框架中,指标过去一年分位数超过 95%(估值倒数为 5%)时,发出单一维度拥挤信号,可识别市场过热情况 [11] - **通过新闻情感得分反映市场情绪**:计算过去一个月与组合成分股相关的重要新闻均值,反映市场情绪是否过度乐观。舆情因子在选股、行业选择和市场拥挤度框架中有效,得分超过一定阈值可作预警信号 [12] - **市场拥挤度综合打分体系**:基于五个维度等权打分,每个维度含两个指标时进一步拆分权重,得到 0 至 5 分信号。得分大于等于 3 时发出拥挤信号,在不同指数上表现良好,自 2015 年以来红利指数多次发出有效信号,预测胜率在 TMT 行业高达 95% [13] - **红利选股策略**:从收益和风险两维度讨论,收益方面细化分析资本利得和股息收益,风险方面考虑安全因素降低组合回撤风险。选择连续两年分红且股息率排名靠前股票,测试未来高股息可持续性,通过盈利收益稳健因子等筛选优质股,剔除公告非标准审计意见后负面效应明显公司,限制市值高于 50 亿元股票降低组合波动 [14] - **优化红利策略并控制行业市值偏离**:构建红利策略使用两年平均股息率、净利润增速稳健因子等核心因子,对标准评分加总,惩罚派息率过高或过低股票。每月筛选排名靠前 30 只股票,控制整体行业市值偏离不超过中证红利指数 5%,个股权重上限设定为 5%,优化后板块整体与中证红利指数相似,绝对与超额收益稳定 [15] - **公司年度及中期分红对事件效应的影响**:公司年度及中期分红是主流,2023 年以来政策引导下半年多次提升,2024 年中期公司预案公告日集中在 3 - 4 月,除权除息日集中在 5 - 7 月。发布预案公告后高股息股票有超额收益,除权除息后可能回调,需纳入投资决策考量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拥挤度体系收益维度指标包括过去一个月超额波动及过去一年累计涨幅,交易量维度指标包括成交金额(绝对水平及占全市比例)以及换手率,交易结构维度反映投资者活跃程度 [8] - 红利选股策略需兼顾收益和风险,选择连续两年分红且股息率靠前的股票,并测试未来高股息的可持续性 [3]
红利国企ETF(510720)昨日净流入超0.5亿,市场关注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7-18 09:50
高股息品种表现分析 - 2018年以来煤炭、银行等高股息品种跑输幅度最小,若考虑股息收益则跑输幅度更小 [1] - 2018-2024年煤炭、银行股息率均值分别为5.8%、4.8%,在中信一级行业中位列前二 [1] - 近一年红利风格内部明显缩圈,银行受益于盈利稳定性强、险资持续增配、公募补仓等因素持续上攻 [1] 新旧动能转换对比 - 以电新、TMT为代表的新动能相比于以地产链为代表的旧动能跑输黄金幅度较小 [1] 红利国企ETF特征 - 红利国企ETF跟踪上国红利指数,主要筛选沪深市场高股息率特征的国有企业证券 [1] - 指数成分股以持续分红能力强、盈利稳定的上市公司为主,覆盖金融、公用事业等现金流稳定行业 [1] - 当前公开资料中关于该指数的具体编制规则和成分股范围尚不明确 [1] 投资产品信息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发起联接A(021701)和联接C(021702) [1]
险资增配高股息,可月月分红的红利ETF国企(530880)又要分红了
搜狐财经· 2025-07-09 14:26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9日13:36盘中,红利ETF国企(530880)上涨0.54%,成分股渝农商行(601077)上涨3.03%,工商银行(601398)上涨2.06%,农业银行(601288)上涨1.80% [1] - 今年以来险资共有17次举牌,其中9次被举牌标的为银行股 [1] - 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股仍有望被险资配置 [1] 分红机制 - 红利ETF国企(530880)计划每十份分红0.036元,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7月8日,除息日是7月9日,现金红利发放日是7月14日 [1] - 该ETF特色是"可月月分红",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下可安排收益分配,每年最多分红12次 [1] - 每月进行月度评估,决定是否将超额收益以现金方式派发给投资者 [1] 指数特征 - 红利ETF国企(530880)跟踪上证国企红利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中银行、煤炭、交通运输等低估值、高股息行业占比最高 [1] - 截至6月20日,上证国企红利指数股息率5.6%,位于同类股息率最高水平 [1] - 近10年PB分位数为52%,位于历史中枢水平 [1] 产品优势 - 红利ETF国企(530880)综合费率是同类指数跟踪产品中最低水平 [1]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通过场外联接基金布局,包括银河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发起式联接A(023162)和C(023163) [1]
港股红利资产表现强劲!港股通红利ETF(513530)发布分红公告
新浪基金· 2025-06-11 11:03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10日港股市场整体震荡,港股红利类资产逆市表现抢眼 [1] - 低利率环境中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受到资金关注 [1] - 港股通红利ETF(513530)自2025/4/24以来连续30个交易日获得资金净流入 [1] - 该ETF最新份额和规模分别达13.18亿份和21.3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 [1] 港股通红利ETF分红情况 - 2025年6月11日发布分红公告,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20元 [1] - 分红权益登记日为6月13日,除息日为6月16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6月19日 [1] - 该ETF及其联接基金可每月进行分红评估,每年最多可分配12次 [1] - 高频次分红评估有望为投资者带来灵活资金支配权 [1] 港股通红利ETF产品特点 - 市场首只通过QDII模式投资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ETF [2] - 税率结构较传统港股通渠道更具优势,长期持有或可有效降低红利税成本 [2] - 华泰柏瑞基金拥有超18年指数投资经验,2006年开始布局红利主题ETF [2] - 该公司打造了覆盖AH两地的"红利全家桶"产品线 [2] 华泰柏瑞基金产品规模 - 红利ETF(510880)规模达198.64亿元 [2] - 红利低波ETF(512890)规模达177.51亿元 [2] - 这两只是A股市场仅有的规模超过150亿元的红利主题ETF [2]
A股万亿“红包雨”即将到账!月月分红好CP又分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0:06
ETF基金分红信息 - 红利国企ETF(510720)宣布第14次分红,分红比例0.35%,权益登记日为6月12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6月18日 [1] - 现金流ETF(159399)宣布第4次分红,分红比例0.20%,权益登记日为6月13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6月18日 [1] A股分红概况 - 2024年A股共有5411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其中3750家拟进行现金分红,占比约70%,合计年度分红总额达2.39万亿元 [3] - 6月、7月A股将迎来年度分红高峰期 [3] 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 - 当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跌破1%,红利国企指数股息率近7%,显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5] - 上证国有企业红利指数股息率为6.74%,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股息率为6.36%,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6.34% [6] 红利策略市场表现 - 在市场震荡调整期,红利风格往往占优,现金流策指数聚焦大中市值央国企,抗风险能力更强 [8] - 富时现金流指数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超18%,累计涨幅达568.15%,显著高于沪深300的114.88%和中证红利的285.62% [11] 政策导向与后市主线 - 新"国九条"等政策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推动一年多次分红,2025年1月1日起执行 [14] - "大中市值+央国企+充裕现金流"有望成为后市投资主线之一 [14] - 现金流ETF和红利国企ETF设定月度评估分红机制,每月有望获得现金流 [14]
红利资产或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港股高股息ETF(159302)逆市上涨。中信银行,东方海外国际,北京控股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5-22 13:55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930914)上涨0.12% [1] - 成分股中信银行(00998)上涨1.82%,东方海外国际(00316)上涨1.46%,北控水务集团(00371)上涨1.14%,北京控股(00392)上涨0.76%,工商银行(01398)上涨0.71% [1] - 港股高股息ETF(159302)上涨0.33%,冲击4连涨,最新价报1.2元 [1] - 近1周港股高股息ETF累计上涨1.96% [1] - 港股高股息ETF盘中换手9.43%,成交1110.32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1478.45万元 [1] - 港股高股息ETF近半年规模增长819.64万元 [1] 险资入市政策及影响 - 会议提出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2] - 若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下降10%,预计释放险企资金约2698亿元 [2] - 2025年保险公司加强分红险销售,为提高浮动收益吸引力,险企长期投资能力更受考验 [2] - 3月保费收入恢复正增长,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配置仍有提升空间 [2] - 银行股仍是险资重要增配方向 [2] 相关产品 - 港股高股息ETF(159302)、高股息ETF(56318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