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天味业(03288)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沪港通AH股精明指数半年度指数检讨结果,将加入恒瑞医药(01276.HK)与海天味业(03288.HK);剔除东方证券(03958.HK)、广汽集团(02238.HK)。
快讯· 2025-07-25 16:38
沪港通AH股精明指数半年度检讨结果 - 恒瑞医药(01276 HK)被纳入指数 [1] - 海天味业(03288 HK)被纳入指数 [1] - 东方证券(03958 HK)被剔除出指数 [1] - 广汽集团(02238 HK)被剔除出指数 [1]
海天味业: 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证券之星· 2025-07-22 00:33
職銜: 聯席公司秘書 (董事、秘書或其他獲正式授權的人員) 第 5頁共 5 頁 v 1.3.0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 (股份發行人 |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 | --- | --- | |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 | | 公司名稱: 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 呈交日期: 2025年7月21日 | | |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 | | | 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 | |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 | 第一章節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03288 說明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庫存股份變動 | | | 事件 佔有關事件前的現有已發 每股發行/出售 | | | 價 (註4)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 | | ...
港股基石投资半年图鉴:豪掷452亿、进驻36股、育出10只翻倍牛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1:3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完成42宗IPO,募资总额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700%,募资规模全球第一 [1] - 全球前10大IPO中有4宗来自香港市场 [1] - 基石投资者深度参与是市场活跃的关键因素,其布局反映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判断 [1] 基石投资特点 - 85.71%的IPO企业引入基石投资者(36/42家),合计189家基石投资者参与,总投资额452.02亿港元占募资规模42% [2] - 16家企业引入5家及以上基石投资者,宁德时代以23家基石投资者居首 [2] - 行业龙头企业受青睐,前5名企业(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恒瑞医药/蜜雪集团)合计引入60家基石投资者(占比31.7%),投资额351.4亿港元占基石总额77% [3] 投资回报表现 - 86.1%引入基石投资者的IPO企业股价曾上涨(31/36家),21家最大涨幅超50%,10家涨幅超100% [4] - 映恩生物-B/古茗/蜜雪集团/药捷安康-B/布鲁可/赤峰黄金等表现突出 [4] 参与主体分析 地方国资 - 超过15家地方国资平台参与,来自江苏/广东/河南等6省,江苏省国资最活跃 [5] - 常熟东南投资/苏州高端装备基金/江苏混改基金等投资正力新能,深圳罗湖投资参投周六福 [6] - 国资平台优势在于审核流程短、增强企业信用背书,投资策略侧重战略配售与定向增发 [6] 外资机构 - 科威特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瑞银/橡树资本等频繁现身 [7] - 科威特投资局对宁德时代投资38.76亿港元,GIC投资恒瑞医药20.77亿港元 [7] - 瑞银成为5家公司基石投资者,总投资16.94亿港元 [7] 产业资本 - 中石化/梅赛德斯-奔驰/康方生物/嘉能可等参与投资 [8] - 梅赛德斯-奔驰投资曹操出行1.23亿港元,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战略合作 [9] - 康方生物投资药捷安康-B实现小分子与大分子药物研发互补 [9] 行业分布与市场影响 - 基石投资重点布局新能源/消费/医药生物/先进制造领域,与国家政策导向契合 [10] - 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恒瑞医药/蜜雪集团在各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3] - 基石投资者参与有效稳定新股价格,通过资本背书传递企业长期价值信号 [10]
2025年6月餐饮月报:全国餐饮景气指数稳中有跌,当季水果与山野食材引领新品创新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7-16 13:21
餐饮行业景气指数 - 2025年6月全国餐饮行业景气指数为104 1,较5月微降0 1% [5] - 三线及以下城市景气指数环比下降5 4%,二线城市下降4 6%,新一线城市下降2 1%,一线城市上升1 2% [12] - 小吃快餐品类景气指数环比增长5 4%至103 7,饮品品类下降2 2%至116 5,火锅和烧烤分别下降3 1%和3 6% [16] 红餐指数百强榜 - 百强榜中36个品牌名次上升,33个下降,30个不变,1个新上榜 [18] - 海底捞(941 6分)、肯德基中国(941 0分)、瑞幸咖啡(940 7分)位列前三 [20] - 小吃快餐品类上榜品牌最多(36个),中式正餐(23个)、饮品(13个)、火锅(12个)紧随其后 [27] 品类上新趋势 西式快餐 - 6月推出66款新品,甜品甜点类占比24 2%,现制饮品类占15 2% [30] - 燃熊汉堡推出融合羽衣甘蓝的鸡腿堡,体现健康食材融合趋势 [33] 粉面 - 21个品牌推出65款新品,拌粉/面类与饮品甜点类合计占比超40% [35] - 和府捞面使用内蒙古黄柿子,陈香贵融合黑松露与绣球菌 [38] 茶饮 - 64个品牌推出245款新品,果茶类占比最高 [39] - 荔枝、黄皮、杨梅等当季水果成为创新主力 [42] 咖饮 - 23个品牌推出78款新品,果咖占比31 5% [43] - 库迪咖啡推出苹果美式等复合风味产品 [45] 面包烘焙 - 32个品牌推出263款新品,蛋糕类占57 8% [46] - 85度C推出绿豆奶油蛋糕,巴莉甜甜推出椰子马蹄冰冰薯 [49] 火锅 - 16个品牌推出68款新品,火锅配菜类占54 4% [52] - 七欣天推出云南山野食材,巴奴毛肚火锅推出福建小鲍鱼 [52] 品牌扩张与资本动态 - 海底捞在广州开设鲜切牛肉主题店,瑞幸咖啡美国首批门店开业 [61] - 乐凯撒香港首店开业,紫燕百味鸡海外新增5家门店 [61] - 巴奴毛肚火锅提交港股IPO申请,海天味业港股市值超2100亿港元 [62] - 6月餐饮领域发生10起融资事件,涉及品牌与服务商 [59] 行业政策 - 《餐饮业促进和经营管理办法》实施,新增数字化发展等鼓励条款 [64] - 湖北省推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支持扫码查询 [64]
半年度IPO报告,有机构收获百倍回报
投中网· 2025-07-14 11:09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2025年上半年73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成功IPO,VC/PE机构渗透率为55.73%,中金资本参投7家企业居首,红杉中国参投6家次之,华金资本、君联资本各参投5家并列第三 [5][6] - VC/PE机构IPO账面退出回报总额1,057.61亿元,平均回报倍数3.83倍,6月单月退出金额最高达349亿元,4月平均回报倍数最高达9.11倍 [10] - 先进制造行业获投数量最多(16家),电子信息行业退出回报金额最高(273.97亿元),消费行业回报倍数最大(17.81倍) [10][13] - 港交所主板以582.03亿元成为账面退出回报最高的交易板块,上交所科创板和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VC/PE渗透率均达100% [14][15][16] 重点IPO退出案例 - IDG资本与启明创投投资影石创新十年,上市首日回报率分别达853倍和183倍 [20][22] - IDG资本投资Circle二级市场浮盈数十亿美元,D轮融资成本2.76美元/股对比上市首日回报约数十倍 [20][22] - XVC投资霸王茶姬获超百倍回报,2020年A轮投资62,008万美元对应首日回报率47,009.76% [20][22] 中国企业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131家中企IPO募资1,301亿元,数量同比增35.05%,金额同比增1.69倍,港交所以40家IPO和867.30亿元募资居首 [23][25][27][29] - 北交所涨幅38.72%领跑A股,江南新材首日涨幅606.83%为上半年最高,港交所主板与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包揽首日跌幅前五 [32][33][35] - A股募资TOP5合计120.74亿元同比增27.13%,中策橡胶(40.66亿元)、天有为(37.40亿元)居前 [42][44] 行业与地域分布 - 先进制造(26家)、消费(20家)为IPO数量前二行业,能源及矿业(336.95亿元)、消费(174.32亿元)募资增幅最高 [59][63][64] - 浙江地区以24家IPO数量居首,福建地区因宁德时代336.86亿元募资夺冠,浙江(250.64亿元)、广东(179.33亿元)紧随其后 [69][72] - 消费行业IPO数量同比增1.22倍,福建地区募资同比增20.85倍,香港地区IPO数量增8家 [73][74] 热门IPO企业 - 宁德时代以327.84亿元募资和12,778.27亿元市值双冠,海天味业(92.56亿元)、恒瑞医药(90.85亿元)分列募资二三位 [80][82] - 市值TOP10中消费行业占4席,包括海天味业(1,947.69亿元)、蜜雪集团(1,008.75亿元)和霸王茶姬(429.22亿元) [82] IPO政策动态 - 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企业 [37][89][90] - 香港推出"科企专线"便利特专生科企业上市,6月港股发行加速至14家 [45][88] - SEC批准纳斯达克IPO流动性新规,要求实际募资额满足25%流动性指标 [86]
数据速递:2025年6月港美股上市情况汇总
搜狐财经· 2025-07-14 09:45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亮眼,截至6月30日完成44宗IPO项目,同比增加14家,累计募资超1050亿港元,位列全球第一 [2] - 6月港股IPO热潮显著,单月15家企业上市,创年内阶段性高峰,反映市场向"硬科技+新消费"进阶的逻辑 [3] - 6月港股IPO募资总额738.7亿港元,头部集中特征明显,三花智能(247.4亿港元)和海天调味食品(200.7亿港元)贡献超六成 [4] 港股IPO企业分析 - 6月上市企业行业分布多元,涵盖数据智能(MetaLight)、生物科技(药捷安康-B)、人工智能(云知声)、消费(周六福珠宝)等领域 [4] - 发行价差异显著,最高为云知声205港元,最低为香江电器2.86港元 [4] - 通过上市聆讯企业3家,包括生物医药(维立志博)、口腔医疗(大众口腔)和碳科技(首钢朗泽)企业 [5][6] 港股递表企业动态 - 6月77家企业递表港股主板,覆盖生物医药(22家)、半导体(6家)、智能汽车(4家)等高增长领域 [7][8][9] - 递表企业包括细分龙头如石头世纪(智能家居)、四维智联(车联网),以及跨市场玩家如蓝色光标(A+H营销) [7][8] - 生物医药企业占比近30%,凸显港股对创新医疗板块的包容性 [8][9] 美股中概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45家中概股赴美上市,纳斯达克为主要上市地,一季度23家,二季度22家 [10] - 6月6家中概股上市,4家传统IPO(募资超千万美元2家),2家SPAC模式,地域以香港(3家)为主 [11][12] - 行业分布包括生物科技(健永生技)、信息技术(巨龙控股)和消费服务(Happy City) [12] 美股递表与募资特点 - 6月9家企业向SEC递表,8家IPO+1家SPAC,覆盖农业B2B(一面出集团)、机器人(OTSAW)等赛道 [13][14] - 募资格局呈现SPAC托举头部、IPO分化显著的特点,生物科技和消费赛道持续受关注 [15] - 香港企业活跃度突出,但多数IPO募资规模偏小,反映市场估值谨慎态度 [15] 市场趋势总结 - 港股通过优化上市机制吸引硬科技和生物医药企业,6月递表量达77家显示资本窗口效应 [7][9] - 美股中概股结构优化,SPAC模式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医疗/科技/消费为核心赛道 [18] - 双市场联动趋势明显,下半年或迎来更活跃的双向资本布局 [18]
在港IPO:海天味业近期如何?海天金标生抽市场占有率高
搜狐财经· 2025-06-30 14:59
公司概况 - 海天味业是中国最大的调味品企业,连续28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1]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海天金标生抽、蚝油、调味酱等,其中酱油品类全球市占率达13.2% [3] - 公司正在推进港股IPO,代码03288 HK,属于食品与饮料行业 [2] IPO细节 - 招股日期为6月11日-16日,计划发行2 63亿股(10%公开发售,90%国际配售) [2] - 招股价区间35-36 3港元,对应市值2038 34-2114 05亿港元,市盈率31倍 [2] - 8家基石投资者认购占比49 75%,锁定46 7亿港元 [2][6] - 预计募资95 6亿港元(按上限计算),上市首日涨幅可能达20%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56 10亿、245 59亿、269 01亿元,净利润62 03亿、56 42亿、63 56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3 15亿元(同比+8 08%),净利润22 02亿元(同比+14 77%) [3] - A股市值2320亿人民币(35倍估值),高于行业竞品(23倍估值) [5] 产品与市场 - 海天金标生抽1998年推出,氨基酸态氮含量稳定≥1 1g/100ml,采用AI电子鼻监测风味 [3] - 零添加酱油和有机系列2024年收入增长33 6%,薄盐版成为新增长点 [5] - 产品出口90国,东南亚基地已落地,目标3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15% [5] 竞争优势 - 港股招股价较A股折价20%-23%,低于A+H股普遍10%的折价率 [5] - 招股首日孖展达175倍,预计最终超购500倍 [5] - 通过智能生产和供应链优化降低成本,规模化效应显著 [3]
酱油女王敲钟,身价335亿
盐财经· 2025-06-20 17:53
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于6月19日登陆港股 上市首日盘初一度上涨近5% 但随后股价回落跌破发行价 截至发稿港股跌0.55% A股跌超3% [2][3] - 公司全球发售约2.79亿股H股 香港公开发售占19.81% 国际发售占80.19% 最终发售价为每股36.30港元 全球发售净筹约100.096亿港元 [5] - 香港公开发售获918.15倍认购 国际发售获22.93倍认购 [5] 打新热度 - 港股打新热度高涨 超39万人认购 富途平台融资认购倍数近700倍 融资申购额超4000亿港元 认购人数突破10万人 创今年港股IPO认购人数新高 [6][7] - 中签率极低 有投资者认购7000股未中签 80手才中签一手的情况 [7] 战略布局 - 赴港二次上市剑指全球化发展 旨在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9] - 2023年在香港设立海天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2024年成立三家国际贸易公司 [10] - 募资用途中约18.54亿港元(占20%)将专项用于建立全球品牌形象 拓展销售渠道及提升海外供应链能力 [11] - 具体计划包括15%资金用于东南亚及欧洲拓展经销渠道 5%用于海外市场品牌打造 [11] 财务表现 - 2011-2021年营收净利持续双增 2021年营收250.04亿元(同比+9.71%) 净利66.71亿元(同比+4.18%) [15] - 2022年受"双标门"影响 营收256.10亿元(同比+2.42%) 净利61.98亿元(同比-7.09%) 为2011年来首次净利下滑 [16] - 2023年营收245.59亿元(同比-4.10%) 净利56.27亿元(同比-9.21%) 首次出现年度营收净利双降 [17] - 2024年业绩逆转 营收269.01亿元(同比+9.53%) 净利63.44亿元(同比+12.75%) [24] - 2024年一季度营收83.15亿元(同比+8.08%) 净利22.02亿元(同比+14.77%) 延续增长势头 [24] 公司治理 - 2024年9月完成管理层交接 董事长庞康退居二线 程雪接棒 [18] - 程雪1970年出生 1992年进入公司从普通员工做起 现持股约13% 仅次于实控人庞康 [20][22] - 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程雪身家335亿元 2021年巅峰期曾达750亿元 [23] 市场地位 - 被称为"酱油茅" 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4] - 港股上市受资本热捧 反映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 [13] - 引入8家基石投资者 包括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等知名机构 [8]
调味品龙头,港股上市第一天盘中破发!
第一财经· 2025-06-20 00:38
港股上市表现 -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盘中一度破发,最终微涨0.55%报收36.5港元 [1][2] - H股相比A股折价近14%,A股在港股招股期间持续下跌,上市当天大跌3.83%报收38.69元 [1] - 本次港股发行净筹约100亿港元,为2025年至今全球消费行业最大IPO [2] 公司基本面 - 2024年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4981亿元,公司市场份额4.8%,酱油产品中国市场占有率13.2%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3.15亿元(同比+8%),净利润22亿元(同比+14.77%) [4] - 近三年增长乏力,主要由于成本控制不善和非核心业务扩张导致 [4] 行业比较 - 调味品行业增长稳定但增速较慢,新能源行业景气度更高 [6][7] - 港股调味品板块平均市盈率低于20倍,公司A股市盈率(TTM)超过34倍 [4] - 宁德时代H股上市后获较高溢价,反映市场对不同行业增长潜力的预期差异 [6][7] 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工艺升级、产能扩张、供应链数字化及全球品牌建设 [2] - 共引入8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5.95亿美元,中金公司引入金额占比超80% [2]
海天味业港股上市首日开盘即涨,成全球市值最高的调味品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6-19 17:56
上市概况 - 公司成为首家实现"A+H"双上市平台的调味品企业 [1] - 上市首日股价开盘高开超3%,总市值超4000亿人民币,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调味品企业 [1] - IPO发行价36.3港元/股,发行2.79亿股,发行规模达14.8亿美元,创近25年全球调味品行业融资纪录 [3] 资本市场反应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918.2倍,国际发售超额22.9倍,成为2022年以来港股超10亿美元规模IPO中的"认购王" [3] - 高瓴资本、GIC、瑞银资管等顶级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近47亿港元,包揽近半数发行份额 [3]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健康产品开发、核心发酵技术研发、全球研发体系建设、全球化品牌塑造及销售管道拓展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以1400余个SKU构建调味品行业最完善的产品矩阵,7大核心单品年销售额均突破10亿元 [4] - 在中国市场份额达第二名的两倍以上,连续28年稳居行业第一 [4] - 酱油在中国市场连续28年销量冠军,蚝油连续12年领跑,基础调味酱、料酒收入排名中国市场第一,食醋产品位居第二 [8] - 构建"规模+品牌+渠道"三重护城河,品牌渗透率达80%,覆盖全国100%地级市的销售网络 [8] 业绩与增长潜力 - 2013-2024年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1.2%,是全球头部调味品企业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企业 [9] - 近十年净利率持续保持在20%以上,累计分红290亿元,年均分红率超过60% [9] - 国际投资者看好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市占率4.8%)、智能制造与百年品牌的独特组合及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9] 全球化布局 - 全球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增长至4027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为6.2%,东南亚、拉美市场增速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1%和7.8%) [9] - 公司计划深耕中国市场并加速国际化,预计未来三年海外收入将实现大幅增长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