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04333)
搜索文档
思科第一财季营收148.8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05:49
第一财季业绩表现 - 第一财季总营收为148.8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47.7亿美元 [1] - 第一财季产品收入为110.8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09.7亿美元 [1] - 第一财季服务营收为38.1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7.9亿美元 [1] 全年业绩展望 - 预计全年营收范围为602亿至610亿美元,高于公司先前预测的590亿至600亿美元 [1] - 预计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EPS)范围为4.08至4.14美元,高于公司先前预测的4.00至4.06美元 [1] 第二财季业绩展望 - 预计第二财季营收范围为150亿至15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47.2亿美元 [1] - 预计第二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EPS)范围为1.01至1.03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0.99美元 [1]
朗思科技许可:香港创科企业可在本地完成产品验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1 23:00
香港创科生态演变 - 香港创科地位从“锦上添花”转变为至关重要的核心发展方向 [2] - 全民关注创科,资本日趋活跃,投资阶段从集中于中后期大幅前移至早期天使轮 [2] - 科技创新成为香港发展的核心引擎,硬科技领域崭露头角,项目数量增多,大众关注度提升 [6] 企业运营模式与挑战 - 朗思科技采用“香港研发、深圳生产”模式,大湾区供应链在早期对成本控制起决定性作用 [2] - 香港本地生产人力及供应链成本较高,但智能工厂数量显著增长,传统工厂成功改造,精密仪器领域奠定产能根基 [9] - 香港创科主要短板在于本地产业配套不足,缺乏本地应用场景和相关产业链 [3][7] 政府政策与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设立“产学研1+计划”,获得100亿港元拨款,以配对形式资助不少于100家潜力初创企业 [3] - 每个获批项目可获1000万港元至1亿港元不等资助,政策为市场提供示范,降低早期投资风险 [3][4] - 政策从科技领先度、未来市场空间和服务社会三维度评判项目,为投资人提供参考依据,留住高校科研成果 [8] 全球化与未来发展 - 香港创科企业出海核心挑战是必须有产业化落地的样品,可利用香港作为绝佳试验田完成本地验证后推广至全球 [3] - 利用香港与国际无缝衔接的法律和金融体系,迅速将成果推广至全球 [3] - 获得政策支持后,朗思科技计划调整部分高端产品产能回香港生产,实现高端精密仪器“香港制造” [8] 深港融合与基础设施 - 深港在资本跨境流动和人员互动方面存在挑战,如跨境法律法规差异和境外直接投资流程 [10] - 香港需要提升创科土地利用率,利用北区未开发土地供创科企业使用,并提高土地批复效率 [11] - 香港是700万人口大城市,可作为创科产业绝佳试验田 [11]
思科(CSCO.US)Q1财报公布在即 AI叙事与高估值面临现实检验
智通财经· 2025-11-10 12:13
业绩预期 - 公司将于美东时间11月12日公布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 [1] - 华尔街普遍预计第一财季营收将同比增长6.8%至147.8亿美元 [1] - 预计每股收益将同比增长7.7%至0.87美元 [1] - 网络业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8.7%至73.4亿美元 [1] - 服务业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2%至38亿美元 [1] 近期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中累计上涨近40% [1] - 推动股价表现的关键因素包括销售优于预期、毛利率稳健以及人工智能市场热潮 [1] 投资者关注焦点与增长动力 - 投资者关注公司能否在财报中延续当前增长势头 [1] - 公司股价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体股市周期的影响 [1] - 超大规模客户资本支出大幅上升并计划在2026年进一步扩大预算 [2] - 公司需在网络业务上实现超预期增长或显示其“剩余履约义务”明显回升,股价才可能正面反应 [2] 估值水平 - 公司当前市盈率接近30倍,处于高位 [1] - 估值上升与标普500指数的周期性调整市盈率走势一致 [1] - 若业绩不及预期,当前估值可能导致公司股价面临回调风险 [2]
财报前瞻 | 思科(CSCO.US)Q1财报公布在即 AI叙事与高估值面临现实检验
智通财经网· 2025-11-10 12:11
即将公布的财报预期 - 公司将于美东时间11月12日公布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 [1] - 华尔街普遍预计第一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6.8%至147.8亿美元 [1] - 预计第一季度每股收益将同比增长7.7%至0.87美元 [1] 分业务增长预期 - 网络业务预计将同比增长8.7%至73.4亿美元 [1] - 服务业务预计将同比增长2%至38亿美元 [1] 近期股价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公司股价在过去12个月中累计上涨近40% [1] - 推动股价表现的关键因素包括销售优于预期、毛利率稳健以及人工智能市场热潮 [1] 投资者关注焦点与估值水平 - 投资者关注公司能否延续当前增长势头 [1] - 公司当前市盈率接近30倍处于高位 [1] - 估值上升与标普500指数的周期性调整市盈率走势一致 [1] 行业背景与财报关键指标 - 过去一年超大规模客户资本支出大幅上升并计划在2026年进一步扩大预算 [2] - 财报需显示网络业务超预期增长或剩余履约义务明显回升股价才可能正面反应 [2]
思科推出新产品Unified Edge 抢攻边缘AI商机
格隆汇APP· 2025-11-04 14:45
公司动态 - 思科推出新产品Unified Edge,旨在帮助商店、医院和工厂客户更简单地导入AI应用 [1] - 该设备整合了芯片、资料储存、网络连线和资安防护,并能监控系统运作状况 [1] - 设备的网络和资安部分使用思科自家产品,但客户可自行选择使用英伟达或英特尔的芯片 [1] 行业趋势与战略 - 目前大部分AI运算(包括训练AI模型和AI推论)主要在大型数据中心进行 [1] - 思科认为,企业未来将需要在自己的店面或工厂里直接运行AI程序 [1] - 公司此举意在抢攻边缘AI领域的商机 [1]
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栋明确认出席大会
搜狐财经· 2025-11-03 10:12
大会概况 - 2025科学家(国际)大会主题为“生命科技新纪元:重塑人类健康未来”,将于2025年11月7-9日在湖南长沙举办 [1] - 大会预计将吸引超3000人现场参会 [8] - 大会将设置10大平行论坛,涵盖酶科技、细胞科技、人工智能与健康管理、健康产业与创新投资等关键领域 [13] 核心人物与议题 - 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栋明将担任大会“人工智能与健康数据管理论坛”主席 [1] - 山栋明拟从数据交易所运营实践出发,探讨在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释放医疗健康数据价值的路径 [7] - 其见解旨在为理解数据要素驱动医疗健康产业变革提供启示,并助力构建健康数据创新应用体系 [7]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山栋明深度参与了上海市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上海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重大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 [5] - 由其主持编制的长三角5G协同发展白皮书等文件为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5] 大会预期影响 - 大会将推动“酶基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与落地,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13] - 通过汇聚国际资源,大会有望提升中国在生命科技领域的全球话语权,为行业生态繁荣注入根基 [13]
蓝思科技-2025 年三季度营业利润超预期;目标价上调至人民币 38.0 元 港币 32.0 元
2025-10-30 10:01
好的,我将仔细研读这份电话会议记录,并按照您的要求进行总结。以下是我的分析: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蓝思科技(Lens Technology),A股代码300433 SZ,H股代码6613 HK [1][10] * 公司业务涉及智能手机、汽车、人形机器人、服务器、XR(扩展现实)设备等多个行业 [3][24]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20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0%,同比增长19% [2] * 第三季度毛利率18.6%,环比提升3.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2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11%,同比增长8%,超出花旗预期4% [2] * 第三季度净利润17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13%,因非经营性项目低于花旗预期7% [2] * 部分第三季度订单被推迟至第四季度交付 [2] 各业务板块进展与展望 智能手机业务 * 9月至10月期间新增约3000万部2025年下半年新机型订单 [1][3] * 将为2026年下半年的关键折叠手机型号供应UTG、PET、玻璃支撑板、铰链轴和盖板玻璃 [3] * 管理层对2026年下半年该型号的出货量持乐观态度 [3] * 预计2026年下半年产品线中2/4的型号将使用3D玻璃,2027年下半年产品线将全部使用 [3] 汽车业务 * 2025年玻璃产能可支持35万辆汽车,2026年将提升至支持160万辆汽车 [1][3] * 计划新建一个产能为现有工厂4倍的新工厂,预计产能于2027年释放 [1][3] 人形机器人业务 * 2025年将供应3000台人形机器人和20000只机器狗的组装,预计收入为3亿至5亿元人民币 [3] * 当年产量超过10万台人形机器人时可实现盈亏平衡 [3] 服务器业务 * 第三季度已向国内客户发货用于机箱的金属结构件 [1][3] * 2026年将扩展至液冷模块和SSD模块组装 [3] XR业务 * 与美国XR客户有深度合作,首条眼镜组装线将于11月进行客户验收 [1][3] * 公司在AR眼镜中的单机价值可达1000美元 [3] 投资评级与估值 * 花旗维持对蓝思科技A股和H股的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至A股38.0元人民币/H股32.0港元 [1][5][11] * 目标价基于30.0倍/23.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11][26][30] * 估值支撑来自31%的三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 [11][26] * 看好公司处于上行周期,驱动力包括金属外壳份额增长、折叠手机升级、新能源汽车和机器人新机遇 [11][25][26] 潜在风险 * 折叠屏iOS手机发布延迟 [27][32] * 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XR和AI智能眼镜增长低于预期 [27][32] * 电子设备关税豁免政策逆转 [27][32] * 盖板玻璃平均售价低于预期 [27][32] * 汽车需求低于预期 [27][32] * 宏观不确定性导致汇率波动 [27][32] 其他重要信息 * 花旗将2026/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4%/6%,2025年预测基本不变 [11] * 花旗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预测普遍低于彭博共识 [14]
蓝思科技20251028
2025-10-28 23:3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蓝思科技,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结构件、功能模组及整机组装[1] * 行业涉及智能手机与电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智能头显与穿戴设备、AI服务器、机器人、机械硬盘、AR眼镜等[2][4][15][18][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07.0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9.25%[2][3] * 2025年第三季度规模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2.62%;扣非归母净利润17.01亿元,同比增长22.67%[2][3]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9%[3]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19.09%,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受毛利率较低的整机组装业务增长影响[2][3][10] * 资产负债率降至35.4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8.44亿元[3] * 研发费用24.4亿元,同比增长24.46%[3] 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 * 收入占总营收超过80%,保持较快增长[2][4] * 北美手机大客户自9月起加单约3,000万台,公司正扩招生产人员并提高设备稼动率以满足交付,员工总数接近17万人[2][5][6] * 预计2026年将独家供应大客户新品UTG屏、PET贴膜及玻璃支撑板,并提供折叠机玻璃前后盖,后盖价值量相比普通后盖提升两三倍[7] * 创新型3D玻璃设计机型预计将从2025年的一款扩展到2027年的四款[7][17] 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座舱业务 * 收入稳步增长,中控模组、智能B柱、C柱充电桩及无线充电模组等核心产品线放量[2][4] * 超薄夹胶汽车玻璃已通过多项认证,第一条产线预计年产35万辆车玻璃,年底至明年初量产[3][9] * 计划明年一季度新增三条产线,总产能达160万辆车[9] 智能头显及穿戴设备业务 * 收入保持增长,具备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已实现AI眼镜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2][4] * 计划从明年开始量产光波导镜片,目前供应北美M客户的组件总价值约200元人民币,若加上光波芯片可达1,000元人民币[19][20] * 国内第一条全自动AR眼镜组装线预计11月通过验收,明年正式量产[20] 机器人业务 * 2025年预计出货至少3,000台人形机器人和2万台四足机器狗,营收预计3-5亿元[2][8] * 目标成为全球最大巨生智能机器人制造平台,提供整机组装及关键功能模组[11][12] * 预计行业达到10万台以上规模可实现盈亏平衡,有希望在明年达到此数量[13] * 新的机器人工厂总部及创新中心将于11月18日在湖南省启用[12] AI服务器及其他新业务 * 已开始向国内头部客户出货机箱结构件,计划明年逐步拓展至液冷模组、固态硬盘等组装领域,最终目标是整机组装[3][15] * 正在配合全球两大北美机械硬盘客户开发机械硬盘衬底玻璃,预计2030年前所有机械硬盘将转成玻璃基板[18]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对第四季度及全年高质量增长充满信心,北美大客户加单效应将逐步体现[14] * 整机组装业务定位为搭配结构件及功能模组,以提高整体毛利收益,随着新产品推向市场,毛利率预计将进一步改善[10] * 在机器人业务上,将通过整机与关键组件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提高整体毛利水平[11][12] * 明年一季度机器人产品定型后将参与北美客户招标,有望成为主要供应商[8]
蓝思科技:香港投资者会议核心要点
2025-10-19 23:58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蓝思科技 (Lens Technology),港股代码6613.HK,A股代码300433.SZ [1][6][11] * 行业:消费电子(智能手机、PC)、人形机器人、服务器、汽车电子、XR(扩展现实)设备 [1][2][3][4][5][8] **核心业务进展与财务预测** * **人形机器人业务**:工厂将于11月投产,设计产能为每日20,000台 [2] 2025年将供应3,000台人形机器人和20,000台机器狗组装,2026年至少供应20,000台人形机器人组装 [1][2] 公司是灵巧手出货量最大的供应商,并为美国某电动汽车客户供应头部模块并送样灵巧手 [2] 盈亏平衡点为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0,000台 [2] * **服务器业务**:单服务器金属结构件价值量为3,000-8,000美元,液冷模块(每托盘2个模块)价值量为800-1,000美元 [3] SSD产品正在验证中,预计未来几个月完成 [3] 2025年该业务收入预计为数千万人民币,2026年大幅增长至50亿人民币 [1][3] * **智能手机与PC业务**:在2026年下半年一款关键折叠屏手机中的单机价值量预计为150美元,管理层对其出货量持乐观态度 [1][4] 随着iOS笔记本采用触控面板,公司有望通过供应盖板玻璃和触控传感器受益 [4] * **汽车业务**:2026年玻璃产能可支持150万辆汽车,并继续为美国电动汽车客户的上海工厂扩产 [5] 2026年汽车业务预计新增收入:玻璃、通信模块和域控制器贡献100亿人民币,智能座舱贡献20亿人民币 [1][5] * **XR业务**:2025年可支持300,000台Rokid AI眼镜,2026年支持100-200万台 [8] 与美国XR客户深度合作,首条眼镜组装线将于11月进行客户验收 [1][8] **投资观点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买入”,港股目标价31.00港元,较当前价格有16.8%的上涨空间,预期总回报为18.7%(含1.9%股息率) [6] * 港股目标价基于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的23倍市盈率,较A股目标市盈率有25%的折价 [9] A股目标价37.00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的30倍市盈率,理由是其预计三年盈利复合年增长率为30% [11] * 驱动因素包括在iOS折叠设备中盖板玻璃价值量提升带来的关键升级周期,以及在金属机壳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份额增长和利润率改善 [9][11] **潜在风险因素** * iOS折叠屏智能手机发布延迟 [10][12] * 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XR和AI智能眼镜增长低于预期 [10][12] * 电子设备关税豁免政策逆转 [10][12] * 盖板玻璃平均售价低于预期 [10][12] * 汽车需求低于预期 [10][12] * 宏观不确定性导致的外汇波动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