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诚健华(09969)

搜索文档
港股生物医药概念早盘跌幅居前,荣昌生物(09995.HK)跌超5%,药明合联(02268.HK)、药明生物(02269.HK)双双跌超4%,诺诚健华(09969.HK),药明康德(02359.HK)等个股跟跌;消息面上,美国“大美丽法案”今日凌晨表决通过,法案提出削减医疗保健支出。
快讯· 2025-07-07 10:15
港股生物医药概念早盘表现 - 港股生物医药概念早盘跌幅居前 荣昌生物(09995 HK)跌超5% 药明合联(02268 HK)和药明生物(02269 HK)双双跌超4% 诺诚健华(09969 HK)和药明康德(02359 HK)等个股跟跌 [1] 行业消息面 - 美国"大美丽法案"今日凌晨表决通过 法案提出削减医疗保健支出 [1]
港股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创新药持续上攻,资金或面临“高低切”?
券商中国· 2025-07-05 07:08
港股市场表现 - 年内港股走势亮眼,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8.68%,跑赢纳指、标普、日经等全球主流权益市场指数 [2][3] - 港股主题基金包揽QDII涨幅榜前十,重仓创新药的产品表现尤为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以85.64%的年内收益位居主动权益基金榜首 [2][4] - 港股经历两轮上涨:一季度受国内AI领域突破推动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布局,二季度在中美关税战预期消化及国家队稳市场背景下快速反弹 [3] 创新药板块表现 - 创新药板块成为港股基金主要收益来源,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重仓股年内翻倍 [4] - 基金经理认为医药行业未来2~3年将展现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组合持续聚焦创新药及进口替代率高的设备耗材龙头 [4] -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等QDII基金同样重仓创新药企业,如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等 [5] 港股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1倍,市净率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等高股息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估值显著低于美国市场 [6] - 恒生A/H溢价指数约为130点,显示港股估值优势仍存,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有望收窄A/H价差 [6]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远低于纳斯达克指数,港股通互联网和医疗板块因AI商业化及创新药发展估值快速修复 [6] 资金流向与配置 - 中金测算年内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亿—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港股在分红、新消费、AI科技及创新药领域更具优势 [7] - 国内过剩流动性推动南向资金长期配置需求,港股处于"资金盛+资产荒"的结构性行情中 [6][7] - 华夏基金认为资金可能转向拥挤度较低的板块,恒生科技估值有望持续提升,高弹性特性具备向上动能 [8] 下半年投资主线 - 中欧基金关注三条主线:高确定性低估值资产(如港股央企建筑、保险)、创新敏感型资产(如互联网、电子)、全球通胀型资产(如电解铝、黄金) [8] - 博时基金看好消费领域(宠物、医美、免税)、科技板块(互联网巨头)及红利板块(银行、能源、电信) [9] - 创新药到达高位后,公募认为资金可能转向其他板块,如港股科技、消费细分领域等 [2][8]
诺诚健华(688428) - 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7-03 17:00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香港联交所上市普通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96,284,235股[2] -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普通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66,282,967股[2]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6] 股份激励计划 - 2023年首次授予7,209,000股,预留授予1,737,000股,每股6.95元[4] - 2024年首次授予9,870,200股,每股6.65元[4] - 2023年授予上限8,948,750股,实际授予8,946,000股,2025年6月末633,250股失效[5] - 2024年授予上限12,337,750股,2025年6月末120,000股失效[5]
诺诚健华新型ADC创新药ICP-B794获批临床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1:36
核心观点 - 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靶向B7-H3的新型ADC创新药ICP-B794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研究 [1] - ICP-B794通过精准靶向肿瘤细胞并减少脱靶效应,为多种实体瘤患者提供潜在治疗方法 [1] - 全球尚无B7-H3靶向疗法获批上市,B7-H3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被视为高潜力抗肿瘤靶点 [1] 产品与技术 - ICP-B794由人源化抗B7-H3单抗通过蛋白酶可裂解连接子与公司自主开发的强效有效载荷偶联而成 [1] - 该药物针对肺癌、食道癌、鼻咽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等实体瘤 [1] - 公司依托自主开发的ADC平台,计划建立具备强大肿瘤杀伤功效和治疗窗口显著提升的ADC管线 [1] 公司战略与研发方向 - 诺诚健华致力于通过靶向疗法、免疫肿瘤学方法和尖端ADC技术组合解决实体瘤未被满足的需求 [1] - 公司研发团队专注于发现和开发针对各种实体瘤的新型平台,利用创新技术推进潜在候选药物 [1] - 以TRK抑制剂zurletrectinib(ICP-723)为代表的精准治疗及自有ADC技术平台将增强公司在实体瘤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1] 市场潜力 - B7-H3高表达于多种实体瘤,目前全球尚无相关靶向疗法获批,市场潜力巨大 [1] - 公司计划通过多款差异化ADC候选药物扩展产品管线组合,推进肿瘤学精准医疗发展 [1]
诺诚健华(09969)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7-02 14:34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业收入达到3.81亿元,同比增长129.92%[9] - 药品销售收入为3.11亿元,同比增长89.22%[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0.14亿元[9] - 毛利率提升至90.5%,比上年同期提高5.1个百分点[9] - 现金及现金相关余额约为78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14]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其他多个适应症的NDA在海外递交[9] - 坦昔妥单抗的BLA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9] - Zurletrectinib的NDA于2025年3月底递交并纳入优先审评[9] - 坦昔妥单抗预计于2025年获批上市,BLA已在中国大陆获受理[25] - BTKi + BCL-2i治疗1L CLL/SLL的ORR为100%,CRR为53.4%[29] - Mesutoclax在BTKi经治的r/r MCL中ORR为70.5%,CRR为23.5%[30] - ICP-332在特应性皮炎的2期临床研究中展现最佳疗效,PASI 75反应率为77.3%[39] - ICP-488在银屑病的2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卓越疗效,正在推进3期注册性临床研究[39] - ICP-B794在动物模型中展现出优于其他平台的强大抗肿瘤活性,药物抗体比值(DAR)约为8[50] - 针对NTRK基因融合阳性成人患者的注册性临床试验,总缓解率(ORR)为85.5%,有效反应持续时间最长超过36个月[55] 临床试验与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下半年PPMS和SPMS的全球3期注册性临床将首例患者入组[9] - 2025年第四季度SLE IIb期数据读出完成[9] - 奥布替尼在多发性硬化的2b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完成,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数据读出[36] - 奥布替尼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3期注册性临床研究正在中国加速推进[36] - 预计2026年上半年递交NDA上市申请,针对ITP的3期注册性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36] - 预计2025年全球每年将有超过20万新发多发性硬化患者[36] - 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针对1L CLL/SLL的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56] - Soficitinib (ICP-332) 的特应性皮炎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56] - ICP-189联合EGFR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扩展研究正在进行中[46] - PPMS全球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已启动,首例患者入组[56] - ITP 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完成患者入组,预计2026年上半年递交上市申请[56] - 在临床前研究中,ICP-B794的安全窗口超200倍[51]
诺诚健华(09969) - 2024 FY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7-02 14:33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三季度期间累计收入达到3.1亿美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现金储备为12亿美元[14] - 公司在2015年至2023年期间共筹集资金达13.4亿美元[11] 用户数据 - 公司在中国覆盖超过1000家血液学中心,受益患者超过3万人[26] - 全球有超过5亿患者受到自身免疫疾病影响,其中中国有超过4000万患者[5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3年共进行了30多项临床试验,拥有13个临床产品在管道中[13] - Orelabrutinib在中国的r/r MZL患者中,整体反应率(ORR)为91.0%[34] - Orelabrutinib在r/r MCL患者中的ORR为8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4个月[34] - Orelabrutinib是全球首个在NMOSD中显示积极结果的BTK抑制剂,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底将公布中期结果[58] - ICP-332在AD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EASI 50和EASI 7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8%和72%[75] - ICP-332在4周内的EASI评分变化为-78.2%,与安慰剂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01)[75] - ICP-332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相似,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至41.7%[85] - Orelabrutinib在MS治疗中实现了92.3%的新病灶控制率,80mg QD剂量显示出最佳疗效[62] - ICP-332在临床试验中未出现与Upadacitinib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87] - ICP-332的主要疗效分析显示出显著改善,基线EASI评分的变化为-80%[7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提交Orelabrutinib的NDA申请,针对中国的1L CLL/SLL[102] - Tafasitamab在中国的NDA申请将于2024年上半年提交,针对r/r DLBCL[10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提交Orelabrutinib针对美国r/r MCL的NDA申请[102] - ICP-723的注册试验患者招募将于2024年完成,并计划在中国提交NDA申请[107] - 公司在2024年将进行ICP-488针对银屑病的II期临床试验[102] - Orelabrutinib在中国的1L CLL/SLL、MCL和DLBCL的市场扩展将持续推进[100] - 公司在中国的ICP-192针对胆管癌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100] - 公司在2024年将进行ICP-332针对特应性皮炎的II期临床试验[102] - 公司在2024年将进行ICP-B02的I期数据读取[102]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业务发展、合作和创新推动中长期扩展[99]
创新药“浓度”成基金收益利器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05:04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在政策与产业催化、市场情绪推动下表现强劲,重仓相关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回报率高达85%以上,多只产品回报率超过60% [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自2022年三季度全面转向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持仓中涌现多只"翻倍股",荣昌生物上半年涨幅高达278%,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涨幅均超100%,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涨幅高达90%以上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等基金凭借超60%回报率挺进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前十名 [2] - 港股医药主题ETF包揽上半年涨幅前十名,涨幅均在50%以上,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上半年获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规模由年初6.53亿元增至78亿元以上 [2] 市场分歧与调整 - 随着板块估值来到相对高位,市场对后续行情出现分歧,部分机构认为短期事件性催化告一段落,短线交易型资金可能获利了结 [1] - 创新药板块进入相对高位震荡区间,银华基金认为短期事件性催化告一段落,基本面未现重大改变,股价调整会释放风险,下一轮基本面或政策利好可能带来新行情 [3] -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此前调整是短期涨幅较大后的自然现象,与行业基本面关系不大,大部分涨幅较大公司在特定治疗领域有突破,基本面已现积极变化 [3] 投资逻辑与机会 -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团队表示上半年行情是市场与产业逻辑共振,流动性较好且科技方向资金外溢,跨国药企持续大额商务拓展推动创新药企海外业务价值重估 [2]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认为板块处于估值和基本面双重修复过程,重磅创新药全球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定价,投资者需甄别资产属性,找到"真创新" [3] - 6月30日《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提出加大研发支持、支持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保险、支持临床应用、提高多元支付能力等措施 [3] - 7月1日A股创新药板块再度上涨,博时基金认为政策文件构建了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支持框架,广发基金认为政策将提升研发确定性,加速商业化回报周期 [4] - 东方红资产管理基金经理认为应高度重视产品型公司新成长周期,包括走向全球市场的生物科技创新公司和估值合理期待创新转型的传统药企 [4] 行业趋势与技术突破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关注创新药板块硬科技、高增长、产业趋势三条主线:头部企业自主出海、产品阶段性优势、国内临床资源丰富和研发效率优势 [4][5] -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ADC与双抗技术凭借"成本优势+临床效率+产业链协同"三重优势有望在全球免疫治疗市场占重要份额 [5] - ADC赛道早期项目需警惕同质化竞争,AI在药物研发中仍属辅助工具,长期价值需数据验证,中国创新药产业从"技术跟随"转向"全球协同",有望孕育万亿市值巨头 [5]
6月23日工银医疗保健股票净值增长1.18%,今年来累计上涨13.03%
搜狐财经· 2025-06-23 20:51
基金表现 - 工银医疗保健股票最新净值2.5760元,单日增长1.18% [1] - 近1个月收益率-0.46%,同类排名514/1026;近6个月收益率11.85%,同类排名173/993;年初至今收益率13.03%,同类排名137/997 [1] 投资组合 - 前十大股票持仓合计占比39.79%,重点持仓包括恒瑞医药(8.90%)、药明康德(5.12%)、艾力斯(4.94%)、百济神州-U(3.77%)、泽璟制药-U(3.52%) [1] - 其余重要持仓为新诺威(3.27%)、迈瑞医疗(2.80%)、鱼跃医疗(2.76%)、联影医疗(2.47%)、诺诚健华-U(2.24%)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14年11月18日,截至2025年3月31日规模为27.24亿元 [1] - 现任基金经理为赵蓓和丁洋,赵蓓自基金成立日起担任基金经理,丁洋自2023年5月5日起担任 [1][2] 管理团队 - 赵蓓为研究部副总监兼医疗保健研究团队负责人,管理多只医疗主题基金,包括工银养老产业股票(2015年起)、工银前沿医疗股票(2016年起) [2] - 丁洋曾任博士后研究员,2017年12月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兼基金经理 [2]
诺诚健华(688428) - 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科创板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的公告

2025-06-20 21:03
激励计划概况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894.875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51%[5] - 授予价格为每股6.95元[6] - 首次授予115人,预留授予47人[6] 业绩考核目标 - 2023年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目标A:营收不低于10亿或启动6个新临床试验[8] - 2024年预留授予目标A:2023 - 2024累计营收不低于25亿,启动12个新临床试验[9] - 2025年预留授予目标A:2023 - 2025累计营收不低于45亿,启动20个新临床试验[9] 授予与归属情况 - 2023年6月2日授予720.9万股,授予人数115人[15] - 2024年5月30日授予173.7万股,授予人数47人[15] - 2024年7月18日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1,634,750股[16] - 2025年6月20日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符合归属条件[17] 人员与数量调整 - 首次授予部分剔除10名已离职、2名绩效为BE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26] - 预留授予部分剔除4名已离职、1名绩效为BE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28] - 本次归属涉及138名激励对象,2076750股归属条件成就[33]
诺诚健华(688428) - 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关于诺诚健华医药有限公司2023年科创板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及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20 21:03
激励计划时间线 - 2023年4月26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0] - 2023年6月2日股东周年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1] - 2023年6月2日董事会同意向115名激励对象授予720.90万股限制性股票[12] - 2024年5月30日董事会同意向47名激励对象授予173.70万股限制性股票[12] - 2025年6月20日董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归属期相关议案[13] 归属情况 - 本次可归属股票2,076,750股,为138名激励对象办理归属[14] - 作废346,500股已授予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14] 考核目标 - 首次授予考核年度2023 - 2026年,本次对应2024年目标[22] - 预留授予考核年度2024 - 2027年,本次考核目标未详[22] - 2023 - 2024年度启动新临床试验超12个,达业绩考核目标A[24] 激励对象 - 激励计划合计162名,除21名离职,141名符合任职期限要求[21] - 138名拟归属激励对象无不得参与股权激励情形[19][20] 限制性股票 - 授予价格6.95元/股[12]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2025.6.3 - 2026.6.2[16]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2025.5.30 - 2026.5.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