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09973)
搜索文档
市值一度超两千亿港元!奇瑞上市,成今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22:59
上市首日表现 - 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首日开盘价34.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1.22% [1] - 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3%收盘价31.92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3.8% [1] - 首日开盘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港元收盘市值达1954亿港元 [1][2] 交易数据 - 首日换手率10.13%总成交量2868万股 [2] - 市盈率11.29市净率6.43 [2] - 盘中最高价34.98港元最低价33.88港元 [2] 投资者认购情况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得308.18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亦获超额认购 [3] - 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高瓴HHLR、上海景林、黄山国资委和地平线等合计认购比例占发售总量相当部分 [3] 财务业绩 - 公司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3]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提升至2024年143.34亿元 [3] 业务优势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达54.6万辆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较高 [3]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车型研发和下一代先进技术如智能驾驶攻关 [3] - 资金将用于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为未来增长注入动力 [3] - 上市为公司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提供重要资本平台 [3]
奇瑞汽车上市首日总市值超1840亿港元,位列港股车企第四
新京报· 2025-09-25 22:31
上市表现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 收盘股价31.92港元 较招股价30.75港元上涨3.80% 盘中最高涨幅超10% [1] - 公司以招股价上限定价 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成为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总市值达1840.9亿港元 [1] 市值排名 - 奇瑞汽车市值在香港上市车企中排名第四 超越小鹏汽车(1648.17亿港元)、长城汽车(1406.91亿港元)和蔚来(1284.03亿港元) [1][2] - 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股份(9864.81亿港元)、理想汽车-W(2183.70亿港元)和吉利汽车(1866.86亿港元) [1][2] - 吉利汽车市值较奇瑞汽车高出约26亿港元 [1] 行业格局 - 港股汽车行业市值呈现明显梯队分化 比亚迪股份以近万亿港元市值居首 是第二名理想汽车-W的4.5倍 [2] - 第二梯队(理想汽车-W、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市值集中在1800-2200亿港元区间 [2] - 第三梯队(小鹏汽车-W至零跑汽车)市值介于900-1650亿港元 [2]
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 港股迎今年以来规模最大车企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3
上市概况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9973 HK 为2025年以来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2] - 全球发售2.97亿股H股 绿鞋前发行价格30.75港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约91.45亿港元 [4] - 上市首日开盘价34.2港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11.22% [4] 资本支持与投资者 - 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 包括高瓴旗下HHLR 景林资产 大家人寿 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 以及国资企业和产业链公司 [4] - 上市为奇瑞提供长期资本补充通道 助力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加快发展 [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 净利润从58.06亿元提升至143.34亿元 [1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 同比增长90.9% [1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2024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9] - 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 燃油车销量 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 [9] -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销量的增速 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9]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10] - 2024年在欧洲 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 在北美及亚洲 中国除外 销量位列第二 [10] 战略规划与资金用途 - 上市募资用途分配 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 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 10%用于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10%用于营运资金 [11] - 战略重点为加大研发投入 尤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 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11] - 公司立志成为创新驱动 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 [9] 公司历史与领导致辞 - 公司1997年成立 致力于引领行业创新和深耕国际市场 [9] - 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上市是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 将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技术创新和深化全球布局 [9]
奇瑞汽车登陆港交所,港股迎今年以来规模最大车企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0
上市基本信息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9973 HK [1][8][9] - 此次IPO为港股202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全球发售2 97亿股H股 绿鞋前 发行价格30 75港元 股 募集资金总额约91 45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34 2港元 股 较发行价上涨11 22% [1] 基石投资者与资本支持 - 引入13家基石投资者 包括高瓴旗下HHLR 景林资产 大家人寿 国轩香港等知名机构 以及国资企业和产业链公司 [1] - 基石投资者的参与显示各方资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1] 战略规划与资金用途 - 募资用途分配 35%用于研发新乘用车车型 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 10%用于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10%用于营运资金 [4] - 公司战略重点为加大研发投入 尤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 并加速全球化布局 [4] - 公司立志成为创新驱动 全球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引领者 并助力其他企业上市 [2] 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926 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 97亿元 [4] - 净利润从2022年58 06亿元提升至2024年143 34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2 23亿元 净利润47 26亿元 同比增长90 9% [4]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优势 - 2024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9 4% 增速位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2] - 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销量 燃油车销量 中国市场销量及海外销量较2023年均增长超过25%的公司 [2] -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销量的增速 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2]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3] - 2024年在欧洲 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 在北美及亚洲 中国除外 销量位列第二 [3] 领导致辞与公司愿景 - 董事长尹同跃表示上市是迈进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 也是全新起点 [2] - 公司未来将追求商业价值成功和社会价值贡献 并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技术创新和全球布局 [2] - 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引领行业创新和深耕国际市场 [2]
每股定价30.75港元,奇瑞上市首日涨3.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42
上市概况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HK09973,收盘股价31.920港元,单日上涨3.80%,市值达1841亿港元 [1] - 公司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股定价,发行2.97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比10%,国际发售占比90%,募资规模91.4亿港元,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1][3] - 此次IPO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包括JSC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und SPC、高瓴HHLRA、上海景林等机构,共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 [8] 募资用途 - 募资净额35%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扩大产品组合 [3] - 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3] - 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3] - 10%用于提升安徽芜湖生产设施,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 [4] - 乘用车平均售价2024年较2022年增长33.5%,其中国内、国外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7.0%和19.4%,奇瑞及捷途品牌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0.9%和39.5% [4]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4]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3.34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7.26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等价物为375亿元 [5] 新能源转型 - 新能源车型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13.2%、2023年4.9%、2024年21.9%,2025年前三个月新能源收入186.65亿元,占比27.3% [7] - 公司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其中风云事业部专注新能源品牌风云 [9] - 与华为合作智界品牌2024年销量3.85万辆,双方签署战略2.0协议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并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 [9] 行业背景与战略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23.0%提升至2030年47.0%,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将显著增长 [6] - 公司通过混改优化股权结构,IPO后前三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瑞创和立讯 [8] - 上市可为研发创新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应对电动化、智能化领域高研发费用及快速迭代需求 [6][12]
每股定价30.75港元 奇瑞上市首日涨3.8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21:25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股票代码HK09973 收盘价31.92港元 市值达1841亿港元 首日股价上涨3.80% [1] - 以招股价上限30.75港元定价 发行2.97亿股H股 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 国际发售占90% 设15%超额配股权 [1] - 募资规模91.4亿港元 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 [1] 募资用途 - 净额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版本以扩大产品组合 [1] - 净额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 [1] - 净额20%用于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1] - 净额10%用于提升芜湖生产设施 [1] - 净额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球累计销量229.5万辆 同比增长49.4% [2] - 乘用车平均售价2024年较2022年增长33.5% 其中国内增长37.0% 国外增长19.4% [2] - 奇瑞品牌平均售价增长30.9% 捷途品牌增长39.5% [2] - 营收从2022年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97亿元 2025年一季度达682.23亿元 [2]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长至2024年143.34亿元 2025年一季度达47.26亿元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75亿元 [2]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车收入占比从2022年13.2%提升至2024年21.9% 2025年前三个月达27.3% [4] - 2025年前三个月新能源车收入186.65亿元 燃油车收入429.74亿元 [4]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23.0%提升至2030年47.0% [3] - 与华为合作智界品牌2024年销量3.85万辆 双方共同投入超100亿元组建5000人研发团队 [6] 战略调整 - 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 下设星途/艾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 分别聚焦高端/经典/新能源/小车产品 [6] - 另设iCAR品牌针对年轻用户 产品为方盒子风格 [6] - 引入13名基石投资者认购5.87亿美元(约45.73亿港元) 包括高瓴/景林/地平线/国轩等机构 [5] - IPO后前三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瑞创/立讯 [5] 上市历程 - 最早上市计划始于2004年 因与上汽股权关系复杂搁置 [7] - 2009年以29亿元出售20%股份为上市准备 [8] - 2016年尝试通过海螺型材借壳上市未成功 [9] - 2019年启动混改 青岛五道口出资144.5亿元完成增资扩股 [9]
奇瑞汽车(09973.HK)拟9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9-25 21:22
公司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阅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中期业绩将载于公司即将刊发的中期报告 [1] 中期业绩披露计划 - 公司计划披露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 [1] - 业绩覆盖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 [1] - 业绩报告将通过中期报告形式发布 [1]
奇瑞汽车(09973)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9-25 21:04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审阅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2名执行董事、7名非执行董事和6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奇瑞港交所挂牌上市,21年长跑终圆梦
雷峰网· 2025-09-25 20:25
IPO上市概况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登陆港交所 股票代码09973 开盘价34.2港元/股 [2] - 此次IPO为2025年港交所规模最大车企IPO项目 [1] - 公司第七次IPO终于成功 历经两次递表后正式挂牌上市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车研发 下一代汽车技术研发 海外市场拓展及芜湖生产设施升级 剩余部分补充营运资金 [2] 股权激励计划 - 奇瑞从54.7亿股中拿出不超过3.69亿股(约占总股份6.74%)用做员工激励 [2] - 员工激励股售价3.4元/股 锁定期为授予日起6年内 [2] 全球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7430万辆 奇瑞以229.5万辆销量跻身全球前二十大车企 [2] - 公司以49.4%同比增速在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中位列第一 [2] - 奇瑞是全球前二十大车企中唯一实现燃油车 新能源车 国内 海外销量四项指标均增长超25%的企业 [2]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奇瑞乘用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56% 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277.3% [3] - 两项增速在国内前十大乘用车企业中均排名第一 [3] - 市场份额从2023年11.8%提升至2024年14.0% 在自主品牌中位列第二 [3] 品牌与产品矩阵 - 公司拥有五大汽车品牌:奇瑞主品牌152万辆 捷途品牌53万辆 星途品牌13万辆 iCAR品牌6万辆 智界品牌3.85万辆 [3] - 瑞虎8系列在2024年全球自主品牌燃油车销量中排名第一 [3] - 捷途X70系列在全球B级SUV销量中排名第四 [3] - 智界R7车型在2025年1月中国纯电中大型SUV销量中位列第一 [3] 海外业务拓展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榜首 [3] - 产品覆盖100余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全球销量超1300万辆 [3]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37.4% [3] - 在欧洲 南美 中东及北非地区的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中排名第一 在北美及中国以外亚洲地区排名第二 [3] - 与西班牙EV MOTORS合作的巴塞罗那工厂已投产 成为首个在欧洲实现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4] - 截至2024年底海外经销商数量共计1075家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 1770.56亿元 2698.97亿元 [4]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 99.49亿元 143.34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23亿元 净利润47.26亿元 [4]
尹同跃身家300亿!有大资金上市当天就跑路,散户被活埋,奇瑞股价将步入“熊关漫道”?
搜狐财经· 2025-09-25 20:17
上市表现与市值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开盘高开13.76% 但全天仅涨3.80% 收盘市值达1841亿港元(约人民币1840.9亿元)[1][5] - 上市首日市值与吉利汽车港股市值(1867亿港元)接近 但新能源业务发展远落后于吉利[3] - 首日买入的散户投资者普遍亏损 部分机构资金在盘中加速抛售[1] 股权结构与控制人财富 - 董事长尹同跃通过持股平台瑞创投资间接持股 上市后个人持股比例约18.25% 对应持股市值约336亿港元(约人民币310亿元)[3][9] - 股权重组后形成"三角支点"结构:芜湖国资持股约20%、立讯精密持股约16%、管理层/员工平台(瑞创)持股约11%[14] - 尹同跃的财富积累主要通过股权下沉与平台化激励实现 而非典型创业路径[11] 业务结构与竞争劣势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燃油车 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及主要竞争对手[18]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仅为5.7% 远低于港股新势力车企[18] - 海外业务占比高 但面临比亚迪、长城等竞争对手的挤压 出口红利快速消退[3][19] 财务表现与风险 - 近三年营收和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 但增长主要依赖燃油车业务[16][18] - 资产负债表压力较大 未来需持续高投入 可能加剧二级市场融资困难[18] - 主力产品价格区间集中在15万元以下 高端品牌星途未充分放量 品牌溢价能力不足[19] 战略与前景挑战 - 公司需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赛道加速转型 但当前股权结构可能导致策略迟滞与估值折价[15] - 海外市场受关税政策波动影响 需通过高毛利产品重建估值安全边际[19] - 上市后估值能否持续取决于利润质量、海外市场表现及再融资能力[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