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600011)

搜索文档
中国华能、中国中化!迁驻雄安
券商中国· 2025-10-09 11:43
"中国中化深刻认识到此次迁驻雄安,对公司发展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是公司全面融入国家战略 大局、深度参与雄安新区建设的关键一步。"中国中化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中化将以雄安为新 的战略支点,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等领域的优势,为"千年大计"注入强大的"中 化动能",与雄安新区同频共进、共生共荣。 据河北日报客户端消息,10月9日上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控股有限 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在雄安新区举行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在中国华能总部大 楼和中国中化总部大楼前缓缓升起, 这标志着作为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的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正式迁驻 雄安。 责编:王璐璐 校 对:王锦程 作为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和中国中化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紧紧把握 党中央关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使命任务和原则要求,践行"国之大者"的使命,积极全面融入雄安新区 规划建设中来。 目前,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的1000余名员工已在雄安新区进入常态化办公状态。中 国中化总部已步入常态化办公阶段,近1000名总部及相关配套单元的员工已在新办公场 ...
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中国能源报· 2025-10-09 10:50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首批落户雄安新区的疏解央企中,除中国华能、中国中化外,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10月入驻雄安总部大楼办公;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正在建设中,已进入精 装修施工阶段。 来源: 人民雄安网 李雪晴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 ne n e rgy) 编辑丨闫志强 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今天上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分别举办升旗仪 式,这标志着中国华能、中国中化作为首批落户雄安新区的中央企业全面迁驻。 中国华能总部大楼、中国中化大厦均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总部区,相距仅300多米。目前,中国华能总部及直属单位的1000余名员工 已在雄安新区进入常态化办公状态。中国中化总部已步入常态化办公阶段,近1000名总部及相关配套单元的员工已在新办公场地有序 开展工作。 ▲ 近期拍摄的中国中化大厦(左)和中国华能总部大楼(右)。胡忠/摄 中国华能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注册资本200亿元人民 ...
电力 电改深化,电价体系的复盘与展望
2025-10-09 10:00
【电力】 电改深化,电价体系的复盘与展望 20251008 摘要 中国电力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上网侧市场化改革已取得显著进展,火电 竞价全面入市,核电竞价入市比例达 50%,2025 年新能源项目也将全 面入市,发电竞价普遍趋向市场化。 电力改革旨在通过市场机制反映各环节真实价值,包括能量价值、绿色 价值、输配电费和系统运行费用,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并促进资源优 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电价机制下,各环节损益通过明确公式确定,容量电价政策明确了 新型储能等领域的合理回报形式,如煤电容量电价确立,即使不发电, 容量价值仍能得到认可和补偿。 中国发电市场化进程显著,至 2025 年,火力发电占比约 65%,新能源 占比近 20%,水力发电占比约 13%-15%,核力发电占比约 5%,约 85%的发电已脱离政府定价,通过市场竞争定价。 未来电改方向在于反映各环节真实价值,通过科学合理定价机制确保每 个环节合理回报,促进新型高效清洁能源体系发展,并可能推动用电脱 离政府定价,实现全面市场化。 Q&A 电力市场改革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在于电力行业作为国家民 生和工业相关的基础行业,用电量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
电力行业2025年三季报前瞻:火电经营持续改善,清洁能源延续分化
长江证券· 2025-10-09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并维持该评级 [1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火电经营持续改善 清洁能源延续分化 [1][2][6] - 火电方面 虽然电价及电量同比回落 但煤价显著下降驱动经营改善 尤其北方及部分华东 华中电厂业绩积极 [2][6] - 水电方面 7-8月主汛期电量明显偏弱限制主要水电公司三季度业绩表现 [2][7] - 核电方面 电量稳健增长但受市场化电价影响 中国核电与中国广核业绩预计分化 [2][7] - 绿电方面 全国利用小时数回落且电价偏弱致业绩整体承压 但福建 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利用小时修复 区域性运营商表现优异 [2][8] 火电经营持续改善 - 影响火电盈利的三大核心因素是煤价 电价和电量 [6][17] - 电价维度:三季度各地区代理购电电价普遍同比回落 青海 广西 重庆表现相对强势 例如青海同比上涨0.0401元/千瓦时至0.2626元/千瓦时 [6][17][18] - 煤价维度:三季度秦港Q5500大卡煤价中枢为672.46元/吨 同比降低175.63元/吨 年度长协煤价均值同比下降29.33元/吨 按长协与现货煤各占一半假设 燃料成本同比下降约0.035元/千瓦时 [6][20] - 电量维度:7-8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96% 较二季度0.02%的增速环比改善2.94个百分点 但各省利用小时分化明显 湖北 河南等华中地区表现较好 [6][23][30] - 综合来看 煤炭价格显著回落是主导因素 预计火电经营业绩维持同比改善 [6][32] 水电业绩受电量偏弱限制 - 7-8月我国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9.95% 主因去年同期基数偏高及降雨分布不均 [7][35] - 9月来水显著改善 三峡入库和出库流量均值同比分别增长93.73%和142.58% 但7-8月主汛期电量偏弱仍将限制主要水电公司三季度业绩 [7][35] 核电业绩预计分化 - 7-8月核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09% 利用小时数为1395小时 同比提升17小时 [7][36] - 中国核电受市场化电价影响较小 但新能源板块承压 预计三季度整体业绩增长有限 [7][36] - 中国广核受市场化电价冲击面偏大且无新增机组 三季度业绩或将延续承压 [7][36] 绿电表现偏弱且区域分化 - 装机增长:1-8月风电及光伏新增装机分别为5784万千瓦和23061万千瓦 同比分别增长72.1%和64.7% [43] - 电量增长:7-8月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分别同比增长11.85%和22.09% [8][43] - 利用小时:7-8月全国风电和光伏利用小时分别为261小时和225小时 同比分别下降12小时和11小时 [8][43] - 区域分化:福建 上海 广东 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及宁夏 青海等西北地区风电利用小时明显提升 例如福建风电利用小时同比提升36.59%至405小时 而湖南 湖北 四川等华中及西南地区则明显回落 [8][43][52] - 整体业绩受新增装机带来的折旧成本增长及电价偏弱影响预计承压 但东部沿海如中闽能源 福能股份等运营商因区域来风改善有望实现优异表现 [8][43] 投资建议 - 火电板块推荐关注华能国际 大唐发电 国电电力 华电国际 中国电力 华润电力 福能股份及部分广东地区火电运营商 [9][54] - 水电板块推荐长江电力 国投电力和华能水电 [9][54] - 新能源板块推荐龙源电力H 新天绿色能源H 中国核电和中闽能源 [9][54] - 报告提供了部分主要电力公司三季度业绩前瞻 例如华能国际乐观情景下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43.31亿元 同比增长46.35% [55]
华能国际在洛阳成立综合智慧能源公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8 11:47
| 法定代表人 | E 曲志忠 猛 关联企业 2 | 登记状态 2 | 存续 | | --- | --- | --- | --- | | | | 成立日期 | 2025-09-30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② | 91410311MAG0KBM3XW | 注册资本 2 | 100万人民币 | | 工商注册号 | 410311000469785 | 纳税人识别号 2 | 91410311MAG0KBM3XW | | 营业期限 | 2025-09-30 至 无固定期限 | 纳税人资质 | - | | 华业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 法人独资) | 行业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 参保人数 | | 英文名称 | | | 登记机关 | 洛阳市洛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注册地址 ② | 洛阳市洛龙区龙鳞路501号1幢 | 南方财经10月8日电,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华能(洛阳)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志忠,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 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水力发电,供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发电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 ...
能源局推进,14家央企加入,“AI+光伏”大有可为!
搜狐财经· 2025-10-08 11:26
光伏资讯 | PV-info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文件特别提出,人工智能+新能源典型应用场景。 针对新能源出力波动性与间歇性的问题,加快在高精度功率预测、电力市场、场站智慧运营、新能源规划、项目后评 价等方向的人工智能应用,持续推动新能源关键材料及产品不断迭代和创新,推动复杂场景及转折性天气下功率预测 大模型在更小尺度、更高精准度方向发展,支撑广域新能源资源协同优化,促进偏远地区新能源场站智能运维发展, 打造"气象预测+功率预测+智慧交易+智能运维"一体化新能源智能生产模式,全力支撑新能源稳定供给。 DeepSeek-R1具备多模态处理与动态注意力机制,可高效整合文本、代码、图像等多类型数据,龙源电力结合新能源 数字化平台构建垂直领域智能体,配合RAG(检索增强生成)架构,利用平台全量汇聚的生产业务数据、专业技术文 档,形成龙源电力专属知识库,为龙源电力新能源生产运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以来,以DeepSeek系列为首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互联网、能源、制造等核心产业领域。 能源央企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3 16:40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3日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902 | 說明 | 香港聯交所上市 H 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4,700,383,440 RMB | | | 1 RMB | | 4,700,383,44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RMB | | | | 本月底結存 | | | 4,700,383,440 RMB | | | 1 RMB | ...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售电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30 23:53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华能国际 国电电力 广州发展 粤电力A 桂东电力 内蒙华电 科陆电子 西昌电力等 [1] 电力行业改革 - 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 推行输配分离 [2] - 改革初步打破电力市场垄断 在发电侧引入市场竞争 打破国家电力公司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 [2] - 改革后电网企业同时从事售电业务 在输配售环节依旧处于垄断地位 存在售电模式单一 用户选择权低 用电成本较高 输配售成本不清等问题 [2] 全社会用电需求 - 2011至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逐年增长 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 [4] - 202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8312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3% 两年平均增长7.1% [4] - 2022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10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9% 其中一 二季度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0%和0.8% 二季度增速回落主要因4 5月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用电量连续两月负增长 [4] 售电公司区域分布 - 售电公司产业链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及南方省份 如广东 浙江 安徽等地 [6] - 这些地区经济活跃 电力需求旺盛 企业多深耕本地市场并辐射周边 [6] 售电公司竞争态势 - 2021年售电市场领导者为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 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 营收超过千亿且增速超10% [8] - 挑战者为广东电力 广州发展和内蒙华电 营收超百亿且增速为20%以上 [8] - 追随者为西昌电力 科陆电子和桂东电力 [8]
大行评级丨花旗:对华能国际电力开启30日下行催化剂观察 目标价6.2港元
格隆汇· 2025-09-30 11:51
公司业绩与股息 - 花旗对华能国际电力开启30日下行催化剂观察 [1] - 预期公司第三季净利润将按季下降18.4%至35亿元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减值损失拖累 [1] - 减值损失属非现金项目但影响基于净利润的固定派息比率分红 [1] - 公司2025年预测派息比率为60% [1] - 股息对具高息特性的华能至关重要 [1] 成本与电价影响 - 燃料成本降幅足以抵消火电电价按年降3%的影响 [1] - 2025年8月后因竞争加剧将导致可再生能源电价进一步下调 [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花旗予公司"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为6.2港元 [1]
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项目在华能正宁电厂投运,年捕集二氧化碳150万吨实现全链路国产化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16:30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推进,CCUS技术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成功投运将带动碳 捕集装备制造、碳运输服务、封存监测等新兴产业链发展,为能源央企绿色转型提供新增长点。 我国碳捕集技术产业化应用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华能甘肃正 宁电厂CCUS项目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 术迈入工业化应用新阶段。 该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年捕集二氧化碳规模达150万吨,相当于种植近1300万棵树,且首 次实现从捕集、压缩到封存全链条技术装备100%国产化。业内人士指出,这对推动煤电行业低碳转 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双重意义。 技术创新方面,项目实现三大核心突破。首先,捕集环节采用复合式吸收塔"二塔合一"设计,结合自主 研发新型吸收溶剂,捕集率超90%,纯度超99%,有效降低能耗;其次,压缩环节首创国产八级整体齿 轮式二氧化碳压缩机,每吨二氧化碳压缩耗电降低10度,输送效率提升10%;封存环节建成国内最深咸 水层封存工程,单井年封存能力20万吨,配套"空-天-地-井"立体监测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创新构建了"煤电+碳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