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600050)

搜索文档
28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2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1:30
行业融资净买入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有28个行业获融资净买入 显示市场资金面整体积极 [1] - 电子行业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当日净买入80.94亿元 [1] - 计算机行业获融资净买入40.71亿元 位列第二 [1] - 机械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28.52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获融资净买入27.87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获融资净买入27.13亿元 [1] - 通信行业获融资净买入24.48亿元 [1] - 非银金融行业获融资净买入21.62亿元 [1] - 化工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8.32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获融资净买入14.52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8月18日有2325只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显示市场参与度较高 [1] - 净买入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244股 [1] - 29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2亿元 [1] - 北方稀土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7.36亿元 [1] - 中芯国际获融资净买入6.61亿元 [1] - 中兴通讯获融资净买入6.14亿元 [1] - 指南针获融资净买入4.78亿元 [1] - 招商银行获融资净买入4.64亿元 [1] - 新易盛获融资净买入4.35亿元 [1] - 寒武纪获融资净买入3.98亿元 [1] - 东方财富获融资净买入3.93亿元 [1] - 中国联通获融资净买入3.58亿元 [1]
高盛:中国联通股息增长仍稳健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19 11:21
公司业绩 - 中国联通中期业绩显示收入增长但现金流及盈利受阻 [1] - 上半年每股派息同比增加14.5% [1] - 派息比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1] - 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拨备上升 [1] - 高盛预期下半年坏账拨备情况会改善从而缓解盈利压力 [1] 业务预测 - 高盛轻微下调未来几年预测以反映云业务收入增长放缓 [1] - 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1%至3.6% [1] - 2025至2027年EBITDA预测下调0.9%至2.8% [1] 投资评级 - 高盛维持联通"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从10.4港元升至11.2港元 [1] 行业分析 - 中资电讯股已成为本地投资者主要的高息回报选择 [1] - 中资电讯股的稳定派息能力及增加派息的意愿将成为推动股价的关键因素 [1]
高盛:中国联通(00762)股息增长仍稳健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1:16
业绩表现 - 中期业绩显示收入增长受阻 [1] - 现金流及盈利受阻 [1] - 上半年每股派息同比增加14.5% [1] - 派息比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1] 业务预测 - 上半年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拨备上升的情况会在下半年改善 [1] - 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1%至3.6% [1] - 2025至2027年EBITDA预测下调0.9%至2.8% [1] - 云业务收入增长放缓 [1] 投资价值 - 中资电讯股已成为本地投资者主要的高息回报选择 [1] - 稳定派息能力及增加派息的意愿将成为推动股价的关键因素 [1] - 维持"买入"评级且目标价从10.4港元升至11.2港元 [1]
大行评级|高盛:中国联通股息增长稳健 上调目标价至11.2港元
格隆汇· 2025-08-19 11:03
业绩表现 - 中期业绩显示收入增长、现金流及盈利受阻 [1] - 上半年每股派息按年增加14.5% [1] - 派息比率按年提升5个百分点 [1] 股息与投资价值 - 中资电讯股已成为本地投资者主要的高息回报选择 [1] - 稳定派息能力及增加派息的意愿将成为推动股价的关键因素 [1] 财务预测与调整 - 高盛轻微下调未来几年预测 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1.1%至3.6% [1] - EBITDA预测下调0.9%至2.8% [1] - 预期上半年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坏账拨备上升的情况会在下半年改善 [1] 评级与目标价 - 高盛维持联通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从10.4港元上调至11.2港元 [1]
中国联通股价上涨2.22% 河南公司注册资本增至26.8亿
金融界· 2025-08-19 01:0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15时,中国联通股价报5.5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2元,涨幅2.22% [1] - 当日成交额达42.52亿元,换手率为2.50% [1] 行业与业务 - 公司属于通信服务行业,业务涵盖移动通信、宽带、云计算等领域 [1] - 公司是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综合通信服务 [1] 资本动态 - 中国联通集团旗下河南公司注册资本由12.3亿人民币增至约26.8亿人民币,显示集团在区域市场的持续投入 [1]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12亿元,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3.30亿元 [1]
剑桥科技公布2025半年度分配预案 拟10派0.45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2:1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35亿元 同比增长15.48% [1] - 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51.12% [1]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1% [1] 股息分配情况 - 2025半年度分配方案为10派0.452元(含税) 派现金额合计1211.45万元 [4][5] - 派现额占净利润比例为10.02% 为上市以来第7次派现 [4][5] - 历史派现记录显示2024年末派现最高达10派2.2元 派现金额0.59亿元 [1] 行业分红对比 - 通信行业8家公司公布2025半年度分配方案 派现金额最高为中国移动540.83亿元 [3] - 中国电信派现165.81亿元 中国联通派现34.77亿元 [3] - 公司派现金额1211.45万元在行业中排名末位 股息率0.11%低于行业龙头2%以上水平 [3][5] 资金流向数据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6亿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3亿元 [2] - 融资余额10.94亿元 近5日增加690.04万元 增幅0.63% [3]
从三家运营商半年报来看物联网的价值入口
36氪· 2025-08-18 19:25
核心观点 - AI和物联网成为运营商未来核心增长抓手 运营商在2025半年报中均重点强调AI布局和物联网基座作用 通过物联网连接规模增长撬动信息服务落地[1] 连接规模增长 - 中国移动总连接数达38.15亿 净增1.45亿 其中物联网连接数约24.87亿 净增1.36亿 物联网净增占比总连接净增93.8%[3] - 中国电信总连接数14.48亿 物联网连接6.88亿 净增6000万 物联网净增占比85.8%[3] - 中国联通联接用户规模突破12亿 物联网连接6.9亿 净增超6000万 物联网净增占比84.4%[3] - 物联网成为运营商连接增长绝对主力 因智能手机和宽带用户增长见顶[5] 数字化能力建设 - 全国5G基站达455万个 RedCap基站支撑中速率物联网连接[6] - 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9万个 净增18.7万个 RedCap超73.2万站实现全国县城以上连续覆盖[6] - 中国电信5G中高频基站149万站 低频基站88万站 在超300城市部署5G-A载波聚合10万站和RedCap 60万站[7] - 中国联通5G-A规模部署超330城市 持续升级5G专网产品体系4.0 推出5G工业智联专网一体机[7] 平台与智能化应用 - 中国移动AI+DICT签约项目1485个 "AI化产品"客户近2亿户 AI智能助理月活突破6000万户 家庭物联网设备连接增长17.1%[8] - 中国电信天翼AIoT平台具十亿级规模秒级感知能力 推出车联网/绿色节能/韧性城市/公共服务四大智能体 覆盖4.5亿水务燃气等客户[8] - 中国联通车联网保持行业主导优势 新能源市场份额第一 已建成7500个5G工厂 服务2000多家医疗机构[8] 收入结构演进 - 中国移动将物联网收入细分为连接收入和信息化收入 连接收入增速6.7% 信息化收入增速23.9%[9] - 2024年我国移动物联网综合收入452.71亿元 中国电信50.19亿元 中国移动262.99亿元 中国联通139.53亿元[9] - 物联网连接收入占比价值体系较低 信息化服务收入占比更高且高速增长 通过连接入口可提供更丰富产品[10]
通信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49.04亿元,中兴通讯等16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7:0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8日上涨0.85%,申万行业中有29个上涨,通信行业涨幅居首达4.46%,综合行业涨幅第二为3.43% [1] - 房地产和石油石化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46%和0.10%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60.57亿元,8个行业实现净流入,23个行业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达50.40亿元,行业涨幅2.48% [1]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49.04亿元,涨幅4.46% [1] - 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70.87亿元,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50.90亿元 [1] 通信行业个股表现 - 通信行业125只个股中104只上涨,4只涨停,21只下跌,1只跌停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个股56只,16只净流入超亿元,中兴通讯净流入28.99亿元居首 [2] - 东信和平、中国联通分别净流入5.45亿元和5.12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0只超5000万元,恒宝股份净流出6.01亿元最多 [3] 通信行业资金流入榜 - 中兴通讯涨幅8.80%,换手率9.58%,主力资金流入28.99亿元 [2] - 东信和平涨停,换手率23.04%,资金流入5.45亿元 [2] - 中国移动微跌0.13%,资金流入2.71亿元 [2] 通信行业资金流出榜 - 恒宝股份涨幅5.14%,换手率47.96%,资金流出6.01亿元 [3] - 仕佳光子涨幅16.38%,换手率14.09%,资金流出2.54亿元 [3] - 永鼎股份微涨0.21%,资金流出1.78亿元 [3]
中国AI 50概念涨4.15%,主力资金净流入31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6:37
中国AI 50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18日收盘,中国AI 50概念上涨4.1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6位,板块内47股上涨 [1] - 锐捷网络20%涨停,英维克、智微智能、中恒电气等涨停,恒玄科技、中际旭创、麦格米特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89%、9.22%、9.04% [1] - 跌幅居前的有海光信息、绿的谐波、中国移动等,分别下跌0.81%、0.57%、0.13%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液冷服务器概念涨幅最高达6.31%,华为海思概念股、F5G概念、短剧游戏、共封装光学(CPO)分别上涨4.93%、4.61%、4.61%、4.55% [2] - 金属铅、黄金概念、磷化工等概念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28%、0.24%、0.04% [2] 资金流动情况 - 中国AI 50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4.01亿元,31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中兴通讯主力资金净流入28.99亿元居首,中国联通、用友网络、中际旭创分别净流入5.12亿元、4.95亿元、4.25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中兴通讯、智微智能、用友网络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9.72%、19.70%、16.13% [3] 个股资金流向 - 中兴通讯今日涨8.80%,换手率9.58%,主力资金净流入28.99亿元 [3] - 中国联通涨2.22%,主力资金净流入5.12亿元,净流入率12.05% [3] - 用友网络涨7.33%,主力资金净流入4.95亿元,净流入率16.13% [3] - 中际旭创涨9.22%,主力资金净流入4.25亿元,净流入率3.55% [3] - 浪潮信息涨4.07%,主力资金净流入2.89亿元,净流入率4.13% [3] - 中国移动跌0.13%,主力资金净流入2.71亿元,净流入率14.14% [3] 其他个股表现 - 智微智能涨停,换手率19.41%,主力资金净流入2.64亿元,净流入率19.70% [4] - 麦格米特涨9.04%,主力资金净流入2.23亿元,净流入率4.85% [4] - 恒玄科技涨9.89%,主力资金净流入1.91亿元,净流入率8.00% [4] - 紫光股份涨4.17%,主力资金净流入1.88亿元,净流入率5.31% [4] - 软通动力涨5.41%,主力资金净流入1.77亿元,净流入率4.08% [4] 资金流出个股 - 英维克涨停但主力资金净流出4.54亿元,净流出率6.03% [6] - 中国长城涨1.91%,主力资金净流出3.43亿元,净流出率4.84% [6] - 海光信息跌0.81%,主力资金净流出2.23亿元,净流出率3.39% [5] - 绿的谐波跌0.57%,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净流出率10.94% [5] - 新易盛涨4.76%,主力资金净流出0.87亿元,净流出率0.72% [5]
北方首个新增国际通信枢纽中国联通青岛国际局通信枢纽楼全面封顶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15:50
项目概况 - 青岛国际局通信枢纽楼工程总投资近40亿元 总建筑面积约2.45万平方米 三栋单体全部实现封顶[1] - 项目65天完成197根灌注桩施工 采用全护筒施工及自平衡检测方法 获2025年度青岛市房屋建筑工法[6] - 项目单位面积承载力最高达2吨/平方米 为普通住宅项目的5-10倍 含钢量高达163千克/平方米[6] 战略意义 - 青岛获批成为北方唯一新增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系30年来国家首次设立[3] - 出入口局启用后青岛至韩日美等国通信时延降低10毫秒 无需经北上广中转[3] - 项目将强化青岛市"东北亚-美洲"国家数据枢纽地位 推进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试点[3][7] 施工技术 - 采用钢板桩支护+混凝土上盖工艺保护地下国际海缆 属国家级关键设施[6] - 运用BIM模型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及可视化交底 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7] - 盘扣用量达3000吨 最高月用工量达4500工日 实现支护与主体施工工序穿插[6][7] 工程进展 - 项目现进入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阶段 后续将面临复杂机电安装工程[7] - 施工单位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资源统筹 确保项目按时甚至提前完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