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动力(60048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动力(60048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归还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3-25 16:00
资金使用 - 2024年3月25日公司同意用不超398,554.25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1] - 截至2025年3月24日,公司及子公司已归还前期补流募集资金[1]
中国动力深海科技&AIDC产业解读及经营近况交流
2025-03-23 23: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深海科技、AIDC、造船业 - **公司**:中国动力、合材重工、风帆公司、上海科技、中国船舶、重工、海防、海防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国家重视深海科技的原因 - 国家将深海矿产开发视为新方向,以应对关键金属和新能源电池原料进口依赖及稀土战略储备需求,深海资源潜力大且多在公海,成本低[1][2] - AI和机器人技术发展使采矿机器人探矿、采矿、选矿经济可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稀有金属价格上涨增加开采经济价值[1][2] - 是中央应对美国301调查对我国造船业影响的对冲措施,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造船国,开辟深海资源开发新赛道是战略选择[2][3] 中国动力在深海科技方面的优势 - 有雄厚造船产业基础和丰富科考船建造经验,如“梦想号”,还有防务装备技术如潜艇技术可用于深海开发[1][4] -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上的应用,使采矿机器人探矿、采矿、选矿成为可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1][4] - 在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装备制造上有很强竞争力,可用于能源和贵金属开采后的运输和储存[4] - 具备成熟的小型局域网电力系统经验,能为孤网运行提供可靠支持[4] - 涉足高性能电池产业,为水下机器人提供核心动力支持,如“蛟龙号”和“奋斗者号”的高性能电池[1][7] 深海科技发展带来的市场机会 - 矿产探索与开采,包括镍、钴、铜等稀有贵金属,市场潜力大[1][6] -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带动相关设备制造业发展[1][6] - 科研投入,促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发展[6] - 国防与领土安全,涉及水下通讯、潜艇及资源维护等领域,提升国防能力[6] - 动力需求,探测设备和浮式生产装置需要可靠动力系统支持,中国动力有优势[6] - 高性能电池,水下机器人广泛应用需要高性能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是重要增长点[1][6] 公司在AIDC产业的业务布局及进展 - 合材重工两兆瓦高速柴油发电机组适合IDC应急电源领域,约半年可取得相关证书,正在探索租赁或回收租赁等商业模式[9] - 风帆品牌工业铅酸电池为数据中心提供应急供电,已获三大运营商大量采购[2][9][10] 集团未来发展方向 - 围绕国家深海科技战略,推进“智领深蓝”计划,通过智慧技术引领深海发展,各上市公司根据自身主业拓展,围绕产业链布局[2][12] 集团船舶发动机交付情况 - 2024年柴油机业务收入规模约200亿元,低速大排量机占比约90%,整体毛利率约20%,双氧料订单占比不到一半,价格上涨对收入和利润率有积极影响[13] - 2025年一季度交付订单价格较去年更高,利润率继续增长,订单主要来自22年底或23年初[13][14] 风帆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 传统业务增长预期不佳,新能源产业发展冲击铅酸电池业务,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业绩[15] - 计划在锂离子电池等新领域扩展应用,如基站空调、储能电池等,IDC机房业务将随AI和数据中心需求扩大成为新增长点[15] 集团高速机产能利用情况 - 合材公司高速机产能约一千多台,产能利用率仅为百分之三四十,以军品为主,兼接民品订单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16] 中国动力少数股东权益销售进展及后续计划 - 16%的少数股东权益销售项目正常推进,审计评估现场工作结束,预计评估备案本月或下月初完成,四月中下旬完成相关审批,若顺利六月份完成资产交割[17] - 中国船舶32%的股权回收在项目完成后,与中国重工吸收合并后再探讨实施方案[17] 集团发动机后市场服务网络布局进展 - 目前规模较小,到27年前由瓦锡兰负责维保工作,服务网点建设有限[18] - 规划全球建二十多个服务网点,27年前完成建设,维保协议到期后具备全面服务能力,将成新增长点[18] 公司全球服务网点布局战略部署 - “1+8+20”全球网络布局,“1”以上海为中心,“8”包括汉堡、韩国福斯、新加坡等主要港口服务站,“20”是与第三方合作的外部服务商,服务团队预计一两百人[19] - 目前因经营协议限制,每年业务规模约10亿元,预计2027年后业务量超百亿元,瓦锡兰低速机全球服务收入超百亿元,毛利率接近50%[19] 301调查对造船业及企业盈利的影响 - 可能对船东公司产生较大冲击,船东可能调整认定标准,选择韩国或日本制造的船舶,长期影响造船业[20] - 短期内中国船厂订单量能满足三年以上生产需求,但近期订单成交量有所观望[20] - 中国具备劳动力充裕、成本优势等天然竞争优势,短期内有明显竞争优势,格局转移需较长时间[21] 一季度短期订单情况 - 一季度短期订单价格较去年有所增长,具体情况将在一季报中详细说明[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科技主要从事船舶动力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发电技术和动力传动装置,涉足水下机器人领域,为“蛟龙号”和“奋斗者号”提供高性能电池[6][7] - 水下机器人设备中,中国动力主要负责电池,水下环境对电池要求高,特种电池成本高、结构与常规不同,价格不能以常规标准衡量[8]
中国动力(60048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3-21 18: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买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16.5136%股权[4] 交易进程 - 2024年10月28日起证券及可转债停牌[5] - 2024年11月8日审议交易预案[5] - 2024年11月11日起股票及可转债复牌[5] - 2024 - 2025年多次披露资产重组进展[6] 后续安排 - 交易尚需内部决策和监管批准[7] - 交易预案披露后至股东大会通知前每30日公告进展[7]
特稿|不负青山不负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动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3-11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创造绿色发展奇迹,以生态实践增益人类可持续发展,秉持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合作,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注入动力 [1] 和谐共生,书写现代化绿色答卷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根本大计,十多年“两会时间”里推进相关工作,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2]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感知到“绿色中国”变化,对中国“绿色行动”“绿色速度”称赞 [2] - 中国取得广泛“绿色实践成就”,源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两山论”指引,实现经济与生态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3] - 美国克利福德·柯布认为“两山论”证明中国可实现保护与经济双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对世界有启迪意义 [3] -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各地生态保护,指示保护好三江源,如今三江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获外国大使认可 [3][4] -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新战略引领中国变革性实践,引发全球共鸣 [5] 务实合作,共促人类可持续发展 - 中哈共建“一带一路”成果的风电机组每年可输送超8亿度清洁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万吨,“两山论”理念深入人心 [5] - 哈萨克斯坦经济学家阿尔马斯·丘金认为中国在光伏和风能领域引领应对全球挑战,相信未来环境更清洁 [6] - 中国科研机构与坦桑尼亚合作恢复湖泊生态,帮助渔民增收,坦桑尼亚学者认为中国方案让非洲长期受益 [6] - 中国技术助力蒙古国保护戈壁熊,中泰建立红树林共同保护示范区,泰国专家认为中国红树林保护经验值得借鉴 [7] 践行多边主义,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 习近平主席在国际场合呼吁携手应对全球生态治理挑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 -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践行多边主义,在多领域展现大国担当 [8] -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提出建设“绿色金砖”主张 [8] - 中国项目在巴西、南非、埃及等国助力绿色发展,为世界提供重要助力 [9] - 习近平主席呼吁上合组织加强绿色发展交流合作,中国携手伙伴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9][10] - 白俄罗斯专家认为中国成为引领全球绿色发展、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力量,作出表率 [10]
中国动力:船周期高景气向上传导,从制造到维保有望开辟第二成长曲线-20250309
申万宏源· 2025-03-09 16: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隶属中船集团,是国内船用低速机龙头,受益于船周期景气度向上传导、环保趋严及技术革新,且有望从制造向维保及设计端延伸开辟第二成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船集团旗下动力业务上市平台,国内船用动力设备龙头 - 历经多次资产整合,动力业务版图逐渐扩张,2016 年注入船用发动机制造业务,2022 年设立中船柴油机整合集团内船用发动机业务 [20][21] - 公司实控人为中船集团,截至 2024 年三季报,前十大股东中受中船集团实际控制的股东合计持股比例达 54.39% [23][24] - 营收及利润持续高增,2024 年预告归母净利润增幅达 50 - 80%;业务分船海、应用、新兴三大板块,柴油动力业务贡献主要营收和毛利 [27][28][32] - 应用产业为业绩基本盘,船海产业贡献增量,新兴产业辅助增长;船海产业中柴油动力是国内龙头,低速机产能渐饱和、市占率提升,绿色船舶装备接单量增,中高速机业务量稳定,船舶配套和综合电力实力强;应用产业陆上市场开拓业绩稳中有升;新兴产业顺应环保趋势拓展市场 [41][56][66] 船周期上涨中继,景气度持续向上传导 - 量:老船替换进程刚过半,替换需求旺盛;船队平均船龄上行,拆船量下降堆积需求,预计 2025 年起拆船量将提升 [69][71][77] - 价:考虑通胀后船价仅恢复至上轮高点的 65%,上涨空间充足;当前船队运力保有量为上轮 2 倍,产能仅为 74%,订单覆盖年数高位,未来供需差仍存在,船价有上行推力 [81][84][88] - 发动机制造处造船上游,受益于船周期景气度向上传导,低速机约占船舶制造成本 15 - 30%,价格自 2021 年上行后持续上涨,产能渐饱和 [93][95] - 船用发动机市场集中度高,供需关系紧张,曲轴国产化率提升扩张利润空间;设计端 MAN ES 和 WinGD 寡头垄断,制造端中日韩瓜分绝大部分市场,行业整合集中度提升,本轮周期鲜有扩产,曲轴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降低成本 [96][100][109] 环保趋严催化周期上行,技术革新打开利润空间 - 环保政策逐步落地,催化发动机订单需求,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发布大量节能减排目标和限制规则,到 2040 - 2050 年全球目标接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111] - 燃料技术持续革新,高附加值的双燃料船型成为订单主力,全球新签订单中非传统燃料占比逐渐提升 [26] 从制造向设计、维保延伸,有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 公司当前聚焦发动机制造端,后续有望向设计及维保端延伸 [29] - 设计端:集团控股 WinGD 专攻低速机设计领域,可为公司拓展上下游业务提供技术和品牌力支撑 [29] - 维保端:借力 WinGD,维保业务有望贡献第二成长曲线,如 100%覆盖自产发动机,初步估测每年可贡献约 195 亿收入、约 13 亿元归母净利润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假设 2025 - 2026 年公司持有中船柴油机股权比例与此前一致,预计 2024E - 2026E 归母净利润 13、19、30 亿元,对应 PE39、26、16 倍 [6][8] - 中性情况:2025 年 PE 低于行业历史均值,上行空间充足,对应 2025 年合理市值约 708 亿元 [8] - 乐观情况:2025 年按预案成功收回少数股权,对应目标价 30.39 - 36.07 元/股 [8]
中国动力(60048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2-21 17: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买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16.5136%股权[4] 交易进展 - 2024年10月28日起停牌,11月11日起复牌[5] - 2024年11月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交易预案[5] - 多次披露资产重组进展公告[6] 交易状态 - 法律尽职调查基本完成,资产评估在履行国资备案程序[6] - 交易尚需履行内部决策并经监管批准[7] - 交易预案披露后每30日公告进展[7]
宁德时代称雄海外市场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加速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2-17 15:51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宁德时代海外市场市占率首次夺冠,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海外表现优于日韩厂商,坚定出海战略落实,国内锂电厂商加强本地化战略并配套海外募资支持 [1][3][4] 宁德时代海外市场表现 - 2024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以27%市占率拿下第一,装车量97.4GWh,同比增幅10.9% [1] - 2023年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装车量相差毫厘,2024年LG新能源装车量同比增幅仅1%让出首位 [1] 日韩厂商装机量情况 - 除SK On外,LG新能源、松下、三星SDI 2024年装车量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松下、三星SDI同比下滑超10% [2] - 三星SDI因客户奥迪Q8 e - Tron销量下降及Rivian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车型发布,电池使用量同比下行 [2] - 松下因特斯拉德国电池工厂4680大圆柱电池批量出货,装车量下滑7.7GWh,而特斯拉装机量增长7.9GWh跻身第七 [2] 中国锂电厂商海外表现 - 比亚迪海外市场装机量同比增速117%,中创新航达294%,分别名列榜单第六、第十位 [3] - 2024年中国电池制造商在亚洲(中国除外)和新兴市场份额扩大,比亚迪积极进军多地增加份额 [3] 行业建议与企业动作 - SNE Research建议锂电厂商针对不同地区制定本地战略,推出产品组合,与当地OEM合作优化供应链并寻找新机会 [3] - 去年12月宁德时代计划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成立合资工厂,总投资约300亿元 [4] - 去年12月国轩高科公布两大海外投资项目,合计投资超190亿元 [4] - 上周宁德时代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为海外项目储备外汇资金,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占比约三成 [4]
中国动力(60048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1-25 00:00
权益变动情况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尚需多程序通过[5] - 变动前中国重工持中国动力454731000股,变动后中国船舶承继[17][22] - 变动前后中国船舶集团控制小计持股比例54.66%不变[25] 公司数据 - 信息披露义务人注册资本为2280203.5324万元[12] 未来展望 - 截至报告签署日,未来12个月暂无增持或减持中国动力股份计划[19] 其他情况 - 截至报告签署日前6个月,无买卖中国动力股票情况[27] - 权益变动所涉中国动力股份无质押等权利限制[25]
中国动力(60048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2025-01-25 00: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购买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16.5136%股权[4] 交易进展 - 2024年10月28日证券及可转债停牌,11月11日复牌[5] - 2024年11月8日召开董事会审议交易预案[5] - 2024年12月7日、2025年1月4日披露资产重组进展公告[6] 后续安排 - 交易尚需内部决策和监管批准[7] - 预案披露后至股东大会通知前每30日公告进展[7]
中国动力(600482)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25 00:00
股权变动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致中国动力股权结构变化[3] - 变动前中国重工持454,731,000股中国动力股票,持股20.19%[3][9] - 变动后中国船舶承继上述股份,持股比例仍为20.19%[3][9] 公司信息 - 中国船舶1998年成立,注册资本447,242.8758万元[6] - 中国重工2008年成立,注册资本2,280,203.5324万元[6] 交易进展 - 交易需经两公司股东大会、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