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晶光电(600537)
搜索文档
000969,4连板!A股这个板块大爆发,多股一字封板涨停
证券时报· 2025-10-14 12: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早盘高开震荡,上证指数报3897.56点,上涨0.21%,北证50报1497.09点,上涨0.65%,上证50报2983.56点,上涨0.55% [1][2] - 深证成指报13096.03点,下跌1.02%,创业板指报3009.94点,下跌2.24%,科创50报1431.17点,下跌2.84% [1][2] - 市场下跌个股数量多于上涨个股,成交保持平稳,光伏、有色金属、培育钻石、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通信设备、半导体、消费电子、工业软件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光伏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光伏概念股早间集体走强,光伏设备板块指数一度飙升近7%,半日成交额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 [3] - 龙头企业隆基绿能盘中强势涨停,创年内新高,午盘收涨8.11%,艾能聚上涨12.36%,亿晶光电上涨9.92%,天合光能上涨9.49%,晶澳科技上涨9.11% [3][4] - BC电池、HJT电池、TOPCon电池、钙钛矿电池等细分板块纷纷走强 [4] - 管理层和行业协会持续出台“反内卷”治理政策,严厉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等行为,今年三季度光伏产业链四大主材价格涨幅平均值接近35%,创三年来最好单季成绩 [5] - 分析指出光伏行业在政策、需求、业绩等方面利好催化不断,产业链价格有望上涨带动基本面改善,行业正处于底部区间 [5]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与业绩 - 有色金属股早间继续走强,板块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安泰科技连续第4日涨停,股价创10年来新高,楚江新材开盘一字涨停,创3年半新高 [6] - 截至午间收盘,共有6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5家公司预喜,且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下限均超过100% [9] - 楚江新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5亿元至3.8亿元,同比增长2057.62%至2242.56% [10]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4%至287.34%,有研新材预计增长101%至127%,金力永磁预计增长157%至179%,东阳光预计增长171.08%至199.88% [10] - 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A股有色金属行业业绩维持高增长,结合美联储政策及行业基本面,黄金与稀土磁材板块具备明确投资逻辑 [10]
【大涨解读】光伏:行业预期“反内卷”新动作,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海外降息周期也有王推动需求提升
选股宝· 2025-10-14 11:03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14日光伏板块集体走强,耀皮玻璃、亿晶光电、隆基绿能涨停,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京运通、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等集体大涨 [1] - 耀皮玻璃最新价8.22元,涨跌幅+10.04% [2] - 元利科技最新价25.80元,涨跌幅+10.02% [2] - 亿晶光电最新价4.10元,涨跌幅+9.92%,换手率11.87%,流通市值48.53亿 [2] - 天合光能最新价18.98元,涨跌幅+9.77%,流通市值413.64亿 [2] - 隆基绿能最新价19.83元,涨跌幅+9.38%,流通市值1502.73亿 [2] - 晶澳科技最新价14.10元,涨跌幅+8.88%,流通市值466.11亿 [2] - 通威股份最新价23.33元,涨跌幅+6.53%,流通市值1050.31亿 [2] - 晶科能源最新价5.90元,涨跌幅+5.92%,流通市值590.31亿 [2] 反内卷政策预期 - 多位行业企业人士反馈预计有重要政策将发布,行业反内卷将有新进展 [3] - 相关主管部门或将发布关于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行业权威人士证实政策将出台 [3] -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的具体举措 [3] - 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闻内容涉及"内部保密"以及"六部委联合" [3] 行业影响与机构解读 - 整个光伏产业链对价格自律态度一致,企业认可价格指导以避免低于成本价竞争,预计25年下半年自律动作将持续 [4] - 反内卷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场秩序逐步改善,多晶硅价格回升至完全成本区间,头部硅料企业利润开始修复 [4] - 行业自律意识增强,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 [4] - 技术升级加速,N型硅料、颗粒硅占比持续提升 [4] - 美联储9月会议启动降息周期叠加海外航运降碳,有望提振风光需求 [4] - 国内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政策手段不断完善,或驱动产业链价格持续修复,硅料为光伏反内卷核心环节 [4] - 反内卷政策落地和行业自发去产能等因素影响下,叠加下游组件企业采购询价订单增加,8月份至今光伏玻璃市场明显回暖,价格较7月低点涨幅较为明显 [4] 相关公司业务概况 - 耀皮玻璃控股子公司常熟耀皮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压花玻璃并具有生产超薄光伏压延玻璃的能力 [2] - 元利科技储备项目1000吨/年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光伏银浆上游关键环节 [2] - 亿晶光电主要业务范围集中在电池制备、组件环节,现有5GW电池和5GW组件产能 [2] - 天合光能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光伏产品包括单、多晶的硅基光伏电池和组件 [2] - 隆基绿能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片和组件制造企业 [2] - 晶澳科技为全球领先的一体化光伏龙头,产业覆盖组件及光伏电站,全球市场占有率为10% [2] - 通威股份为全球硅料龙头,电池片出货量连续领先,控股全球第五大电池厂润阳股份 [2] - 晶科能源为全球知名的光伏产品制造商,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 [2]
A股异动丨传闻刺激!光伏股集体走强,隆基绿能、亿晶光电涨停
格隆汇APP· 2025-10-14 10:34
市场表现 - A股光伏板块集体走强,多只个股出现显著上涨,其中隆基绿能和亿晶光电涨停,京运通盘中一度涨停[1] - 东方日升上涨9%,通威股份上涨超过7%,TCL中环上涨超过6%,阳光电源和福斯特均上涨超过4%[1] - 从年初至今涨幅看,阳光电源累计涨幅达103.18%,京运通累计上涨47.21%,亿晶光电累计上涨33.55%,隆基绿能累计上涨26.93%[2] 政策预期 - 市场上涨主要受政策预期驱动,有消息称光伏行业预计将有重要政策发布,旨在推动行业反内卷取得新进展[1] - 相关主管部门可能将发布一份关于加强光伏产能调控的通知文件[1] 公司市值 - 在总市值方面,阳光电源为3058亿元,隆基绿能为1511亿元,通威股份为1063亿元,福斯特为419亿元,TCL中环为389亿元[2] - 亿晶光电总市值为48.53亿元,东方日升总市值为128亿元,京运通总市值为108亿元[2]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36氪· 2025-10-13 11:1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所持股份经司法划转已完成非交易过户,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公司正式进入"无主"状态 [2] - 福田法院对唯之能源持有公司约1.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进行公开拍卖,股份被平均拆分成3批,每批约5000万股,分别被李颜涛、杨昔青、张寿春3名买受人拍得 [3] - 司法拍卖完成后,唯之能源不再持有公司股份,三名受让方各自拍得5000万股,占比均为4.22%,每股股价在3.05元至3.08元之间,总价均在约1.5亿元左右 [3][4]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公司进入"无实控人"状态,股权高度分散,除原控股股东外,前九大股东持股均低于5%,最高仅为4.62% [11] - 公司董事会现有6名非独立董事,其中3人由呼和浩特方面提名,2人由常州金坛区政府平台提名,1人为公司高管,无单一股东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 [13] - 公司股权分散,需要警惕被潜在资本举牌或恶意收购的风险,同时存在决策效率下降的风险 [1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大降57.07%,亏损约20.90亿元,四个季度均未盈利 [8] - 2024年公司总资产约61.51亿元,同比减少46.56%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约11.81亿元,同比减少46.05%,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53亿元,总资产约58.75亿元,同比减少4.49%,负债总计55.50亿,资产负债率高达94.47% [10] 行业环境分析 - 光伏行业竞争愈发激烈,行业亏损持续扩大,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境 [9][14] - 申万光伏设备行业在2023至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有息负债率分别为17.2%、21.6%、23.3%,企业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14] - 同期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4.7%、-5.4%、-0.6%,2024年由盈转亏,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 [14] 资本市场融资状况 - 2023至2025年上半年,申万光伏设备行业的再融资规模分别为187.9亿元、82.2亿元、1.9亿元,降幅达99% [15] - 成功实现再融资的光伏企业数量由6家锐减至1家,同期A股上市公司整体再融资规模增长33.4%,光伏企业融资显著遇冷 [15] - 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现金流总额的比重为-220%,行业整体出现严重的经营性资金缺口 [14]
遭遇法拍猎手?“光伏第一股”亿晶光电实控人缺位,公司回应|能见派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34
买家中有人颇有来历。张寿春在网上被冠以"牛散"称号,在法拍圈被称为"捡漏专家"。自2020年首次试水法拍以来,他在三年内出手65次,累计投入49亿元,专注通过法拍低价获得上市公司股 国资接盘成泡影? 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亿晶光电亏损1.53亿元,比上年同期4.7亿元的亏损额有所减少。 但从2019年至2024年,亿晶光电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3亿元、-6.52亿元、-6.03亿元、1.27亿元、0.68亿元、-20.9亿元,累计亏损金额已超30亿元。据悉,亿晶光电的电池产能已经 从上市以来,亿晶光电几经转手、命运多舛,可能源头就是当初那一纸对赌协议。 A股市场曾经的"光伏第一股"亿晶光电,突然变成一家没有控股股东和实控人的公司。 亿晶光电近日发布公告称,深圳福田区法院对其最大股东唯之能源持有的1.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公开拍卖,被3人拍得,唯之能源完全退出。而此前唯之能源曾提名3位国资背景人士进入董事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的买家中,买家张寿春被称为"牛散"和"捡漏专家",他自2020年首次试水法拍以来,三年内出手65次,累计投入49亿元,专注通过法拍低价获得上市公司股份。 在2024年,亿晶光电创上 ...
“光伏第一股”亿晶光电实控人缺位,公司回应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30
公司股权变动 - 公司最大股东唯之能源持有的1.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公开拍卖,由3名买家拍得,唯之能源完全退出公司 [1] - 买家之一张寿春被称为“牛散”和“捡漏专家”,自2020年以来三年内出手65次,累计投入49亿元通过法拍低价获得上市公司股份 [1] - 唯之能源此前曾提名3位国资背景人士进入董事会,疑似为地方国资入股铺路,但此次拍卖后该计划或已流产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仅是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没有重大的基本面变化 [1] - 公司电池生产线已停产,组件产能利用率不高 [1] - 公司表示当前全行业开工率普遍不高,行业普遍是组件产能利用率不高的状况 [1]
遭遇法拍猎手? “光伏第一股”亿晶光电实控人缺位,公司回应 | 能见派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20
公司控制权与股权变动 - 原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6.90%)已分四次拍卖完毕,导致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3] - 股份被四位自然人买家拍得,其中张寿春、李颜涛、杨昔青各持股5000万股(占总股本4.22%),张寿春被称为“牛散”和“捡漏专家”,自2020年以来通过65次法拍累计投入49亿元获取上市公司股份[2][3][5] - 截至2025年9月10日,公司前四大股东为深圳禾勤投资(持股4.62%)、张寿春(持股4.22%)、李颜涛(持股4.22%)和杨昔青(持股4.22%)[4]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创上市以来最大亏损额,巨亏20.9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53亿元,较上年同期4.7亿元的亏损额有所收窄[2][5] - 从2019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金额已超30亿元,具体为-3.03亿元、-6.52亿元、-6.03亿元、1.27亿元、0.68亿元、-20.9亿元[5] - 公司电池产能已全线停产,仅剩10GW TOPCon组件产能仍在运行,产能利用率约为44%[2][5] - 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末为92.81%,到二季度末提高至94.47%[7] 公司治理与战略动向 - 2025年1月,原控股股东唯之能源曾提名三位呼和浩特国资背景人士进入董事会,被视为地方国资入股的铺垫,但随着股份被拍卖及34岁的证券事务代表陈江明在4月当选董事长,国资入场概率已微乎其微[2][6][7]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11年借壳海通集团上市,并与原壳公司签有对赌协议,后因业绩不达承诺及行业环境变化导致控制权几经转手[5][6]
原控股股东1.5亿股法拍过户 亿晶光电进入“无主”时代
犀牛财经· 2025-09-30 16:31
9月26日晚间,亿晶光电(600537.SH)发布公告称,原控股股东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唯之能源")持有的1.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已全部完成司法 拍卖过户,唯之能源不再持有亿晶光电股份。 亿晶光电董事会共有9名成员,包括3名独立董事、1名由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的董事。值得注意的是,董事会中有2名来自常州市金坛区政府下属投资平台的董 事,以及3名由唯之能源提名的拥有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或其下属平台任职背景的董事。 根据亿晶光电章程,董事会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目前唯之能源提名的董事只能控制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表决权,不足半数,无法单独控制董事 会决议。 针对决策机制可能面临的挑战,亿晶光电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将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相关监管规章制度,在重大事项上严格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目前董事会成员结构合理,董事相关履历具备较强的履职能力,能够科学决策,加强对经营管理的指导。" | | 是否发生变更 | 变更前姓名/名称 | 变更后姓名/名称 | | --- | --- | --- | --- | | 控股股东 | ☑是 □否 | 深圳市唯之能源有限公司 | | | 实际控制人 | 四是 □否 | ...
亏损泥潭难自拔,实控人6年终退场,亿晶光电陷“无主”状态
36氪· 2025-09-28 11:29
控股股东变更 - 控股股东唯之能源通过司法拍卖方式退出 所持1.5亿股(占股本12.67%)被拆分为三批各5000万股进行拍卖 [1] - 李颜涛 杨昔青 张寿春三名自然人分别以3.08元/股 3.05元/股 3.07元/股竞得各5000万股 总价均在1.5亿元左右 各自持股比例均为4.22% [2][3] - 9月27日完成非交易过户后唯之能源不再持有股份 公司进入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1] 股权交易细节 - 司法拍卖股份具体过户情况:李颜涛获5000万股(金额15378万元) 杨昔青获5000万股(金额15228万元) 张寿春获5000万股(金额15328万元) [3] - 公司未知买受人是否存在一致行动关系 已对部分买受人资金来源进行核查 李颜涛资金含自有与拆借 其余两人均为自有资金 均不存在代持 [9] - 股权变更后前九大股东持股均低于5% 最高持股比例仅4.62% [7]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年营收98.76亿元并扭亏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 但2023年营收净利润双降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6.92% [5] - 2024年营收同比大降57.07% 亏损20.90亿元 四个季度均亏损 总资产61.51亿元(同比减少46.56%)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81亿元(同比减少46.05%) 归母净利润亏损1.53亿元 总资产58.75亿元(同比减少4.49%) 负债55.50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94.47% [7] 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现有6名非独立董事 其中3人由呼和浩特方面提名 2人由常州金坛区政府平台提名 1人为公司高管 [10] - 无单一股东持股超5%或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 公司认定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0] - 上交所要求核查控制权归属 公司回复称决策需依靠董事会协商与制衡 存在决策效率下降及被恶意收购风险 [8][10] 行业环境压力 - 光伏行业竞争激烈 2023-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平均有息负债率从17.2%升至23.3% 偿债压力加剧 [11] - 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14.7%降至2024年-5.4% 2025年第一季度为-0.6% 盈利空间被挤压 [11] - 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占现金流总额比重为-220% 出现严重经营性资金缺口 [11] - 光伏行业再融资规模从2023年187.9亿元骤降至2025年上半年1.9亿元(降幅99%) 成功再融资企业数量由6家减至1家 [12]
唯之能源所持股份全部被拍卖过户 亿晶光电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8 10:1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唯之能源持有1.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司法拍卖并完成过户 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1] - 公司由唯之能源控股变更为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状态 董事会无多数席位控制方 [1] - 股权结构分散化 董事背景多元含地方政府投资平台背景成员 [1] 历史股权变动 - 创始人荀建华因业绩对赌失败于2019年将控制权转让予勤诚达投资(唯之能源前身) [2] - 勤诚达投资2022年质押2亿股股份予建信理财 最终导致司法拍卖失去控股权 [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4.78亿元同比下降57.07% 归母净利润亏损20.90亿元同比下滑3192.48%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81亿元同比下降46.05% 亏损收窄至1.53亿元(同期亏损4.7亿元) [3] 业务概况 - 主营光伏电池及组件业务 2011年借壳海通集团上市 被称为A股光伏第一股 [1] - 公司表示将通过生产制造 供应链 销售 融资 技术研发等多端推进降本增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