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电子(600699)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均胜电子-2025 年中国最佳会议反馈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基准市场表现一致),目标价格为人民币20.00元,较目标价格的上涨/下跌幅度为22%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波均胜电子近期获得基于黑芝麻C1296 AD芯片的A - DCU订单,将成为东风2025年内多款车型的独家DCU供应商 [1][4] - 均胜电子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上有潜力,每台人形机器人可提供价值达人民币5万元的产品,包括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和支撑框架,管理层认为其在规模化量产和域控制器技术方面有竞争优势 [2] - 均胜电子全球布局是竞争优势而非地缘政治风险,虽全球有50多家工厂,但美国销售的大部分零部件在墨西哥生产,符合USMCA要求,其全球布局有助于获得寻求在东盟、拉丁美洲和欧洲本地化生产的中国OEM的项目订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为人民币16.46元,52周范围为人民币20.90 - 13.33元,流通股(摊薄)为13.59亿股,市值为人民币223.73亿元,企业价值为人民币447.40亿元,平均每日交易价值为人民币4.02亿元 [5] - 预计2024 - 2027财年每股收益(基于共识方法)分别为0.69元、0.94元、1.13元、1.27元;(共识数据)分别为0.96元、1.08元、1.31元、1.51元;净收入分别为558.64亿元、618.76亿元、670.45亿元、717.23亿元;EBITDA分别为46.20亿元、56.60亿元、62.49亿元、66.64亿元等 [5] 估值方法 - 基于DCF估值的基本情况,关键假设包括12.0%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4.5%的股权成本和6.3%的债务成本)、5%的中期增长率和3%的终端增长率 [7]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徽江淮汽车评级为“E”(Equal - weight,持股观望),价格为人民币35.73元;北汽蓝谷新能源评级为“U”(Underweight,减持),价格为人民币7.46元等 [64][66]
均胜电子: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加速“第二曲线”布局-20250511
国元证券· 2025-05-11 21: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均胜电子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营收145.76亿元同比+9.78%,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11.08% [1] - 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8pcts至16.3%,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全面盈利 [2] - 公司全面布局人形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有望构建产业生态并打造完整产业链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9.99、657.93、705.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1、19.02、23.07亿元 [4]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28、558.64、609.99、657.93、705.87亿元,收入同比分别为11.92%、0.24%、9.19%、7.86%、7.29% [6]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3、9.60、15.91、19.02、23.07亿元,同比分别为174.79%、 - 11.33%、65.63%、19.55%、21.29% [6] - ROE分别为7.98%、7.08%、10.59%、11.48%、12.37%,每股收益分别为0.77、0.68、1.13、1.35、1.64元 [6] - 市盈率分别为21.41、24.14、14.58、12.19、10.05倍 [6]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263.62、300.89、316.51、324.94、331.54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05.24、340.77、360.94、362.60、360.00亿元 [11][12] - 流动负债分别为226.31、257.40、282.19、289.73、285.50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51.30、185.81、178.96、162.47、146.07亿元 [11][12]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28、558.64、609.99、657.93、705.87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473.19、467.99、508.41、547.64、587.20亿元 [11][12] - 营业利润分别为17.71、20.04、26.86、32.10、38.24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17.62、19.96、27.43、32.23、38.45亿元 [11][12] - 净利润分别为12.40、13.26、19.20、22.56、26.9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83、9.60、15.91、19.02、23.07亿元 [11][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9.29、46.02、47.57、64.23、74.2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28.28、 - 19.88、 - 36.86、 - 22.50、 - 22.61亿元 [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26、 - 8.72、 - 4.04、 - 42.08、 - 52.90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4.08、17.26、6.67、 - 0.35、 - 1.31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11.92%、0.24%、9.19%、7.86%、7.29%,营业利润同比分别为507.41%、13.18%、34.00%、19.53%、19.12% [12]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5.09%、16.22%、16.65%、16.76%、16.81%,净利率分别为1.94%、1.72%、2.61%、2.89%、3.27% [12]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6.38%、69.07%、68.07%、65.77%、62.41%,净负债比率分别为52.35%、54.12%、52.75%、47.39%、39.91% [12]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00、0.92、0.92、0.96、1.02,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00、6.57、6.78、7.04、7.27 [12]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7、0.68、1.13、1.35、1.6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79、3.27、3.38、4.56、5.27元 [12] - 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64、9.62、10.66、11.76、13.23元 [12]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21.41、24.14、14.58、12.19、10.05倍,P/B分别为1.71、1.71、1.54、1.40、1.24倍 [12] - EV/EBITDA分别为9.70、7.64、7.37、6.33、5.59倍 [12]
均胜电子(600699):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加速“第二曲线”布局
国元证券· 2025-05-11 19: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均胜电子发布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营收145.76亿元,同比+9.78%,环比-1.04%;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11.08%,环比+1694.71%;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2.79%,环比-6.02% [1] - 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8pcts至16.3%,两大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攀升,国内外区域毛利率均改善,已实现全球四大业务区域全面盈利 [2] - 2025年初公司宣布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进展,全面布局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有望构建产业生态和完整产业链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9.99、657.93、705.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1、19.02、23.07亿元,对应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13、1.35、1.64元,对应PE14.58、12.19、10.05倍 [4] 财务数据总结 盈利预测 |财务数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5728.48|55863.58|60999.16|65793.07|70587.35| |收入同比(%)|11.92|0.24|9.19|7.86|7.2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83.19|960.47|1590.79|1901.85|2306.76| |归母净利润同比(%)|174.79|-11.33|65.63|19.55|21.29| |ROE(%)|7.98|7.08|10.59|11.48|12.37| |每股收益(元)|0.77|0.68|1.13|1.35|1.64| |市盈率(P/E)|21.41|24.14|14.58|12.19|10.05| [6]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涵盖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项目及各年度数据 [11][12] - 利润表包含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项目及各年度数据 [11][12] - 现金流量表涉及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及各年度数据 [12]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及各年度数据 [12] - 每股指标有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及各年度数据 [12] - 估值比率包含P/E、P/B、EV/EBITDA等及各年度数据 [12]
均胜电子:Q1经营稳健盈利趋优,挖掘机器人业务可能性-20250511
华安证券· 2025-05-11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营稳健盈利趋优,2025年Q1营收145.76亿元,汽车安全、电子及香山股份分别实现营收约92亿、40亿、14亿元,全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总金额约157亿元;毛利率17.9%,同比+2.6pct,汽车安全和电子业务毛利率分别约15.6%、21.2%,同比+1.9pct、+2.1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45pct/0.29pct/0.43pct/0.91pct,剔除香山股份并表影响,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93亿元 [5] - 挖掘机器人业务可能性,4月7日与上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上海车展推出全新一代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发布机器人零部件解决方案 [6]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646.69/690.35/737.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47/18.80/21.91亿元,2025 - 2027年对应PE为15.25/12.55/10.76x,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8日,均胜电子发布2025年度一季度报告,2025Q1单季度营业收入145.76亿元,同比+9.78%,环比 - 1.04%;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11.08%,环比+1694.71%;归母扣非净利润3.20亿元,同比+2.79%,环比 - 6.02% [4]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55864|64669|69035|73798| |收入同比(%)|0.2%|15.8%|6.8%|6.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960|1547|1880|2191| |净利润同比(%)|-11.3%|61.0%|21.5%|16.6%| |毛利率(%)|16.2%|17.2%|17.8%|18.3%| |ROE(%)|7.1%|10.7%|12.1%|12.9%| |每股收益(元)|0.69|1.10|1.33|1.56| |P/E|22.71|15.25|12.55|10.76| |P/B|1.63|1.64|1.51|1.39| |EV/EBITDA|6.86|4.73|3.78|2.98| [10]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还给出了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数据 [12]
从上海车展看均胜电子的“智造”突围,技术矩阵驱动更高估值想象
证券之星· 2025-05-08 11:03
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 - 全新沉浸式智能座舱JoySpace+实现从硬件供应商向"体验定义者"转型,集成全球首创多功能飞控旋钮、水晶自定义按键、光场屏技术和UWB数字钥匙等创新交互技术 [1][2] - 推出汽车"超级大脑"nCCU中央计算单元和"超级小脑"nZone区域控制器,支持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多域融合 [2] - 全球首批实现5G+V2X技术量产,车路协同方案包含车路云一体化和LiDAR感知系统 [2] - 智能驾驶域控制器nDrive M/H覆盖L0-L4全场景,差异化定位高端与性价比市场 [3] - 安全技术升级:驾驶员监测系统(DMS)与智能方向盘集成离手检测功能,实时干预分心驾驶行为 [3] - 技术储备深厚:全球专利超5000项,年均研发投入超30亿元,五年累计研发费用占比营收达8% [3] 机器人赛道布局 - 通过车规级技术迁移切入机器人赛道,推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轻量化机甲等核心零部件 [1][4] - 与智元机器人战略合作,联合攻关智能交互决策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2025年实现核心零部件送样 [4] - 汽车与机器人零部件原材料重叠度超60%,复用全球化车企客户资源和供应链体系 [4] - 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战略执行到位或推动公司冲击千亿市值 [4] 全球化与财务表现 - 海外收入占比超60%,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建立"研-产-供-销"全链条本土化能力 [5] - 2024年新增订单800亿元,国际客户贡献60%以上 [5]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激增78%至42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56%为2018年以来最优 [6] - 现金流支撑研发投入与战略扩张:扩建匈牙利/墨西哥工厂,设立机器人产业基金 [6] 估值重塑驱动因素 - 当前PE仅20倍,显著低于智能驾驶(40倍PE)和机器人领域可比公司 [5][6] - 高附加值产品放量:JoySpace+智能座舱、域控制器、5G+V2X等将提升毛利率 [6] - 双重产业周期红利:智能汽车渗透率突破40%+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开启 [7] - 技术协同效应:汽车电子与机器人零部件可降低15%-20%边际成本 [7] 战略定位与增长模型 - 三维增长模型:汽车智能化主航道+机器人新赛道+全球化压舱石 [8] - 800亿元订单逐步兑现将驱动营收规模与毛利率同步提升 [8] - 从"中国制造"向"全球智造"转型,估值体系重构或催生千亿级巨头 [8]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了,均胜电子机器人零部件引发市场关注
全景网· 2025-05-08 10:52
全球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北京国家体育馆和国家速滑馆举办 [1] - 预计约有200家机器人企业集中展示最新研发成果 [1] - 活动将带动机器人的机械机构、人工智能、大模型、传感、材料等多学科技术进步 [1] 行业技术发展 - 机器人与汽车零部件具备技术同源性 车企及零部件企业纷纷入局机器人领域 [1] - 2025上海车展期间人形机器人成为热门话题 [1] 均胜电子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机器人零部件产品 包含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多模态传感器套件、轻量化机甲及高效无线充电系统等 [1] - "星驰"机器人动力电池智能管理系统支持充放1000多次 具备多重保护功能 [3] - 电池组集成IP65防水防尘设计 工作温度范围-20℃到60℃ [3] - 支持1C快充 续航提升30% [3] - 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专为中小型机器人设计 具备高防尘防水等级 [3] - 无线充电系统抗震能力强 可在振动、潮湿、多尘环境中稳定供电 [3] - 支持近场通讯技术 充电全程自动运行 [3]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机器人"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开展合作 [4] - 合作内容包括核心技术攻关、定制化开发、测试验证平台等 [4]
均胜电子(600699) - 均胜电子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5-07 18:32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11月6日[2] - 实施期限为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2月22日[2] - 预计回购金额1.5亿至3亿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126.1080万股,占比0.7994%[2] - 累计已回购金额19041.803456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4.08元/股至20.79元/股[2] 2025年4月情况 - 回购股份数量523.6080万股,占比约0.3717%[5] - 最低成交价14.08元/股,最高成交价15.98元/股[5] - 已支付资金总额7802.789696万元[5] - 截至4月30日已支付资金总额19041.803456万元[5]
车展现场揭秘:均胜电子如何用“汽车基因”切入机器人赛道
江南时报· 2025-05-06 19:16
核心观点 - 均胜电子在2025上海车展推出多款机器人传感器套件及解决方案,计划将机器人业务打造为"第二曲线"[1] - 公司利用汽车电子领域技术积累实现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突破,特别是在电池管理系统和传感器领域[2][3] - 机器人与汽车电子具有高度技术同源性,公司通过技术迁移快速布局机器人领域[6] -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80-2050亿美元,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8] - 公司规划机器人业务分5阶段发展,并已启动港股上市计划重点押注该领域[8][9] 产品技术突破 - 推出"星驰"机器人动力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充电效率提升40%,能量失控风险降低70%[2] - 电池系统实现-20℃至60℃宽温环境适应,具备快充功能[3] - 开发轻量化机甲减少能量消耗,无线充电系统效率达90%以上,续航提升30%[3] - 传感器套件包含六维力传感器、电子皮肤、双目深度相机等产品[1] - 自主研发嗅觉传感器可检测食物氧化、预警燃气泄漏等[9] 技术协同优势 - 将汽车800V高压平台、仿生液冷温控(±1.5℃)等技术迁移至机器人领域[2] - 汽车自动驾驶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可应用于机器人环境感知[4] - 乘员监测系统(OMS)核心算法可用于机器人环境感知[4] - 全电动安全带(DMR)技术与机器人运动平衡调节相似[5] - 智能汽车视觉神经网络算法可应用于机器人路线规划[4] 业务发展规划 - 机器人业务分5阶段:核心零部件研发→工业场景数据空间→商业化应用→产业生态→全球化布局[8] - 2024年营收558.64亿元,过去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65亿元[9] - 已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核心零部件[7] - 与智元机器人合作开发"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共同开拓海内外市场[9] - 下游客户覆盖全球100多个汽车品牌,为业务拓展提供渠道支持[7] 行业前景 - 全球近20家车企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8] - 2025年Q1具身智能赛道投融资达33起[8] - 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3000元/颗,机器人成本有望再降1/3[7] - 汽车产业链成熟度有助于降低机器人生产成本[6] - 人形机器人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9]
汽车安全业务持续向好,均胜电子以本地化经营模式深化全球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3:54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同比增长9.78%,归母净利润约3.4亿元,同比增长逾11% [1] - 汽车安全业务收入约92亿元,汽车电子业务收入约40亿元,并表子公司香山股份收入约14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收约55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2.8亿元,同比增长28%,毛利率提升1.8个百分点至16.3% [2] 业务亮点 - 在上海国际车展展示近百个前沿技术与产品,覆盖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新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1] - 发布沉浸式智能座舱解决方案JoySpace+及机器人能源管理等关键零部件解决方案 [4] - 产品服务全球100多个汽车品牌,2024年海外业务占比超60%,新获订单超800亿元 [4] 全球化战略 - 通过全球资源重组和整合释放协同效应,优化欧洲、北美市场项目提升运营效率 [2][3] - 采用Local for Local模式,建立海外全供应链闭环,涵盖研发、设计、客户服务等环节 [5] - 调整供应链策略,包括原材料垂直整合、供应商深度绑定及China for Global采购策略 [3] 技术研发 - 智能座舱JoySpace+集成多项创新技术,保障驾乘安全 [7] - 聚焦智能驾驶安全,研发飞跃式气囊、零重力座椅、离手感应方向盘等前沿技术 [7] - 严格产品研发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7] 市场机遇 - 中国车企出海为公司带来新机遇,可利用全球化优势帮助客户适应本地法规 [6] - 国家监管对智能驾驶宣传的严格规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引导技术升级 [7]
均胜电子系列十二-一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加速布局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5-01 21: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营收145.76亿元,同比+9.78%,环比-1.04%,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11.08%,环比+1694.71% [3][8] - 2025Q1毛利率17.90%,同比+2.6pct,环比-0.3pct,净利率2.77%,同比-0.1pct,环比+2.3pct [3][11] - 分业务毛利率:汽车电子21.2%(同比+2.1pct),汽车安全15.6%(同比+1.9pct) [3][11] - 四费率13.74%,同比+2.1pct,环比-3.1pct,其中管理费用率环比显著下降3.7pct [15] 订单与业务结构 - 2025Q1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157亿元,2024年全年新获订单839亿元创历史新高 [5][41] - 订单结构:汽车安全574亿元(占比68.4%),汽车电子265亿元(占比31.6%),新能源相关订单超460亿元(占比55%) [5][41] - 国内订单占比超40%(350亿元),覆盖新能源销量TOP10客户 [41] 汽车电子业务突破 - 区域控制器:获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量产订单,2025年快速量产 [7][51] - 智能座舱:推出JoySpace+沉浸式座舱及nGene系列域控制器,支持端侧AI大模型 [56] - 智能驾驶:基于高通/地平线等芯片平台开发L2+/L2++方案,与Momenta合作全场景解决方案 [50] - 车路云协同:nVision3Lite-V2X方案搭载国产BMW5系,推进5G+C-V2X技术 [55] 机器人第二增长曲线 - 定位"汽车+机器人Tier1",布局嗅觉传感器(4mm²芯片集成10,000纳米管,ppb级检测精度)[77][81] - 与智元机器人战略合作,攻关"大小脑"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已量产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产品 [84][85] - 建立工业场景具身智能数据空间,开发机器人域控制器 [77] 全球化与产能优化 - 推动海外产能向东南亚/中国转移,罗马尼亚产能迁至摩洛哥/中国,提升气体发生器自供比例 [67] - 赋能中国车企出海:获广汽埃安全球订单,支持自主品牌东南亚/欧洲扩张 [70][71]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800V高压平台技术领先,开发1000V及以上功率电子 [59] - 自研AI搜索平台(整合非结构化文档)及JAIC编程工具(提升代码效率)[74][75] - 智能安全带系统实现"实时感知-动态适配",集成DMS/OMS生命监测功能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