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电子(600990)

搜索文档
一图看懂 | 聚变能源公司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3 18:14
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口期。民生 证券分析指出,可控核聚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集期,投资主体涵盖科研机构、国企和民企。 | 作者 | | 小鑫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2025年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沪举行,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 二级单位。 中国核电(601985.SH)公告,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浙能电力(600023.SH)同期投 资7.51亿元(持股5%),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核聚变产业投资全景与核心企业图谱 制图:市值风云APP l 核聚变产业投资背景 2025年7月22日,中国核电(601985) 公告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 有限公司(持股6.65%),浙能电力 (600023)同期投资7.51亿元(持股 5%)、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商业化进程 加速。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 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 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 口期。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可控核聚 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 ...
四创电子(600990) - 四创电子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股票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2025-07-23 17:01
证券代码:600990 证券简称:四创电子 公告编号:临 2025-019 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部分股票回购注销实施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回购注销原因:因首次和预留授予激励对象中 17 名激励对象已离职、退 休,拟回购注销其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 213,105 股;因 2024 年度业绩水平未达到业绩考核目标条件,拟回购注销 316 名激励对象对应的 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 2,001,645 股。 本次注销股份的有关情况 | 回购股份数量 | | 注销股份数量 | | | 注销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2,214,750 | 股 | 2,214,750 | 股 | 2025 | 年 7 28 | 月 | 日 | 一、本次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的决策与信息披露 2025 年 4 月 28 日,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
四创电子(600990) -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关于四创电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未成就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之法律意见书
2025-07-23 17:01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关于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未成就 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之法律意见书 地址:中国合肥濉溪路 278 号财富广场 B 座东 16 楼 电话:(0551)62642792 传真:(0551)62620450 法律意见书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关于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未成就 暨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 之法律意见书 天律意 2025 第 01009 号 致: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接受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四创电子"或"公司")的委托,担任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暨首期实施方 案(以下简称"本激励计划")的专项法律顾问。本所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 "《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 《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 等有关法律、 ...
核聚变加速发展,配套电源迎来新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7-21 16: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核聚变技术取得突破、行业资本支出大幅增长,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世界主要国家出台支持政策、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发展有望迎来拐点 [4] - 聚变三乘积大于一定值才能产生有效功率输出,提供足够能量输入很关键,托卡马克装置脉冲性负荷价值量占比和技术参数要求更高,磁体电源极限参数不断提高,PSM 电源是辅助加热系统主流方案 [8] - 核聚变发展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电源企业深耕多年积累技术经验,中标采购项目建立先发优势,有望受益于核聚变景气赛道 [9] 报告目录总结 核聚变进展积极,商业化渐行渐近 - 核聚变是两个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并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被称为人类社会终极能源,我国核聚变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取得多项成果 [20][23] - 资本市场对核聚变关注度提升,一是技术取得突破,如中国“东方超环”“中国环流三号”、美国 NIF 等成果,以及谷歌与 CFS 签署协议;二是行业资本支出大幅增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标金额同比大增,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启动招标 [7][26] - 世界主要国家出台支持政策,美国发布战略、提供资金,中国支持前沿技术研发,德、英、法、日等国启动项目并资助;核聚变投资 2020 年迎来拐点,美国领先,中国紧随其后,磁约束路线受青睐 [7][30][34] - 核聚变技术路线多样,磁约束是主流方向,托卡马克装置投资大,磁体、真空室、包层、电源等是核心设备,建议关注高价值量设备投资机会 [7][37][47] 提高聚变三乘积,电源重要性凸显 - 实现核聚变需满足足够高温度、一定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聚变三乘积大于一定值才能有效输出功率,托卡马克装置负荷分脉冲性和稳态性负荷,脉冲性负荷价值量占比和技术参数要求更高 [8][53][62] - 磁体电源方面,托卡马克装置发展使电源极限参数提高,我国参与 ITER 磁体电源设计获采购包,晶闸管是磁体电源主流功率器件,超导磁体电源设计有难点 [8][63][73] - 加热电源方面,主流辅助加热手段有高能粒子加热和射频波加热,包括 NBI、ICRH、LHCD、ECRH 四种类型,辅助加热系统对高压电源要求苛刻,PSM 电源是主流方案且已广泛应用 [77][86][90] 配套大科学工程,看好先发优势企业 - 核聚变发展处于探索阶段,部分企业率先开展配套电源研发并中标采购项目,如爱科赛博、许继电气、四创电子、英杰电气等,非上市公司金屹能源、森木磊石也有技术实力 [9][94] - 核聚变电源上市公司通过参与大科学工程积累经验、建立护城河,建议关注后续招标、中标进展及竞争格局变化 [95][97]
机械行业研究:可控核聚变专题:多技术路线共同发展,电源价值量在膨胀
国金证券· 2025-07-15 23: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看好可控核聚变行业在“十五五”期间资本开支进入加速释放周期 建议重点关注FRC装置和Z箍缩装置建设推进带来电源系统价值量膨胀机遇 脉冲电容、快控开关相关公司订单有望释放 其次关注托卡马克装置密集建设带来的磁体电源、辅助加热电源以及无功补偿及滤波系统机遇 关注旭光电子、王子新材、国力股份、四创电子、英杰电气、爱科赛博、新风光 [2][1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电源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生命线”,资本开支扩张有望带动订单陆续释放 - 托卡马克为主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 核聚变技术路线分为磁约束、惯性约束、磁惯性约束三大类 托卡马克占比49.7%为主流,仿星器、激光约束、FRC等多路线共同发展 [12][15] - 电源系统是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分,价值量占比高 可控核聚变电源要求系统容量高、耐高压、大电流、纹波小,相对传统工业电源研发、制造难度更高 ITER电源环节价值量占比近15% 国内推动多个聚变路线发展,FRC、Z箍缩等多领域的电源需求有望陆续释放 [18][21] 二、托卡马克需要长脉冲运行,核心为脉冲功率电源 - 托卡马克脉冲功率电源由磁体电源、辅助加热电源以及无功补偿滤波等组成 电源是支撑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形成、加热、维持,直至聚变结束的关键系统 托卡马克电源系统包括脉冲功率电网、稳态功率电网 [24][27] - 磁体电源:电流大、纹波小、响应快,技术壁垒高 磁体电源是激发、约束、调整等离子体的关键,需要“快、稳、大电流” 托卡马克需要储能电源支撑冲击功率 [30][39] - 无功补偿及谐波抑制系统:实现电源系统与电网兼容,核聚变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 托卡马克无功功率冲击来源于相控电源调节、失超保护、加热电源闪络,功率冲击可达100Mvar,会威胁到聚变装置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降低无功功率对电网、聚变装置的冲击影响,ITER电源系统需要安装大功率无功补偿装置 [41][46] - 辅助加热电源:PSM、HVPS是辅助加热装置电源的理想选择 托卡马克欧姆加热最高仅能达0.3亿度,需要辅助加热系统联合加热至1亿度 脉冲阶梯调制电源、逆变型高压电源能分别满足100kV及以下、MV级别辅助电源的需求 [49][54] 三、FRC、Z箍缩路线电源价值量占比高,关注核心环节快控开关和电容 - 场反位形FRC装置进展迅速,关注开关和电容机遇 FRC装置简单、成本低,有望率先开启商业化 电源系统为FRC装置最核心的系统之一,关注快控开关和电容环节 [57][75] - Z箍缩:驱动器价值量占比达50%,脉冲电容和开关为核心组件 Z箍缩装置原理为依靠等离子体大电流产生向心磁场箍缩力,使等离子体压缩达聚变条件 驱动器价值量占比达50%,脉冲电容和开关为核心组件 [77][91] 四、投资建议 - 旭光电子:深耕高压、大电流开关,有望切入FRC、Z箍缩电源开关 25Q1收入短期承压、利润加速增长 大功率电子管占比低,中远期提升空间大 开关能基本满足Z箍缩、FRC的开关性能需求 [93][104] - 王子新材:已供应磁体电源电容,有望切入FRC、Z箍缩供应链 25Q1营收、利润双增长,整体经营向好 子公司宁波新容实现磁体电源系统电容订单交付,正式切入核聚变核心装备供应链 核聚变领域电容有望切入Z箍缩和FRC装置,实现价值量膨胀 [107][114] - 国力股份:氢闸流管核心供应商,有望切入核聚变领域 25Q1营收、利润双增 直流接触器收入占比超50%,24年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氢闸流管电压、电流参数能基本满足FRC、Z箍缩开关需求 [117][125] - 四创电子:国内雷达龙头之一,子公司华耀电子供应核聚变PSM电源 25Q1短期业绩承压 24年雷达及雷达配套收入占比超50%,短期毛利率承压 持有华耀电子90.83%股份,PSM高压电源已批量应用于EAST装置的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 [128][136] - 英杰电气:核聚变电源积累深厚,覆盖头部核聚变客户 25Q1营收、利润短期承压 深耕特种电源多年,核聚变领域电源覆盖磁场电源、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电源以及辅助系统电源 已进入核聚变多家重点客户,24年公司聚变相关电源订单突破千万元 [141][146] - 爱科赛博:深耕电力电子,切入核聚变磁场电源、加热电源 25Q1业绩短期承压,合同负债位于近5年峰值 核聚变电源产品为磁体电源和辅助加热电源,客户包括中科院EAST、中核环流系列 [149][157] - 新风光:深耕电力电子节能控制技术,切入核聚变磁场电源、加热电源 25Q1收入稳健增长,利润短期承压 等离子体快控电源供应EAST,随着国内实验堆密集建设,有望争取批量订单 [160][167]
24家低空企业披露业绩预告:上工申贝、航天彩虹等预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5 13:31
低空经济企业2025年上半年业绩概况 - 截至7月14日,低空经济指数成分股中24家披露业绩预告,其中12家盈利、12家亏损,呈现两极分化[3] - 具体分类:4家预增、1家扭亏、7家预减、5家由盈转亏、7家续亏[4] - 业绩增长企业多非低空经济主营业务驱动,而预亏企业集中于航空工业及低空主机厂[5] 业绩预增企业分析 - **宗申动力**:净利润4.792亿~5.638亿元(同比+70%~100%),增长源于通用机械/摩托车发动机业务规模扩张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6] - **隆鑫通用**:净利润10.05亿~11.2亿元(同比+70.52%~90.03%),主因摩托车业务规模增长及无极系列产品结构优化[6] - **长源东谷**:净利润1.55亿~1.8亿元(同比+62.65%~88.88%),受益新能源混动缸体缸盖销量提升[6] - **汇嘉时代**:净利润6400万~7200万元(同比+55.25%~74.65%)[4] 盈利但净利润下滑企业 - **航发动力**:净利润8000万~9200万元(同比-86.55%~-84.53%),受营收回落及财务费用增加影响[6] - **中国卫通**:净利润1.8亿元(同比-56%),因2024年确认2.296亿元卫星保险理赔款导致基数较高[7] - **海格通信**:净利润200万~300万元(同比-98.98%~-98.47%),合同签订延缓但持续布局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7] - **北方导航**:扭亏为盈,净利润1.05亿~1.2亿元[7] 由盈转亏企业 - **航天彩虹**:亏损50万~40万元(同比-100.76%~-100.61%),因国内外无人机交付进度延缓[8] - **上工申贝**:亏损7800万~6300万元,主因美国子公司SGIA通用航空业务整合期亏损[8] - **中国卫星**:亏损4120万~2120万元[4] 续亏企业及原因 - **航天动力**:亏损8350万~7000万元,因泵系统收入减少及电机产品存货跌价计提[9] - **川大智胜**:亏损3750万~2885万元,但推进浙江/广西等地低空经济项目[9] - **四创电子**:亏损5000万~4000万元[4]
四创电子(600990) - 2025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07-14 17: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5000万元[3][4]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4200万元至-5300万元[3][4]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200.97万元[5] - 上年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895.39万元[5] - 上年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5857.33万元[5]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448元[5] -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略有增长但未达盈亏平衡点[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去年同期子公司房产处置使非经常性损益增加1293.85万元,本报告期无此事项[6][7] - 预告数据为初步核算,准确数据以2025年半年度报告为准[9]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4]
低空经济行业深度报告:战略升维驱动产业变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生态图谱
国元证券· 2025-07-14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开启,2026 年规模破万亿,飞行器制造与运营服务占比 55%,供应链、消费、交通等占 40%,基础设施潜力待释放,中美引领全球,中国无人机产业全球领先,eVTOL 商业化加速 [1] -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立体化生态加速成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战略,发改委设低空经济司,空域管理改革深化,30 省纳入政府重点,2024 年投融资规模显著扩大 [2] - 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共促商业化落地,核心技术迭代加速,场景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 -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足鼎立、安徽地区健康发展,各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空经济崛起,铸就发展新篇 - 低空经济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综合经济形态,相关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等 [13] - 发展低空经济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提升应急救援和安防监管效率 [16] 立体化生态体系:顶层设计、地方实践与资本赋能 政策赋能与消费牵引,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创新局 - 国家战略深化,2024 年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 年战略升级,相关政策推动其从政策红利期向商业化成熟期跨越 [17] - 管理机构完善,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央空管委、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21] - 立法保障,我国通过多层次立法与政策创新,构建起低空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 [22] 地方突破与多省推动,场景落地助力低空经济全链跃升 - 全国 30 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上海、深圳、合肥等地形成示范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产业化 [27] -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政府展示新进展与新规划,围绕中央战略部署,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发展计划 [30] 专项债扩容与地方基金协同,多维资金赋能低空经济全链攻坚 - 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允许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上限提高至 30% [33] - 产业基金方面,多地成立低空经济专项基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4]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洞察 万亿市场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大 - 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增速 33.8%,预计 2026 年突破万亿元,达 10644.6 亿元 [37] - 2024 年预计可达 6702.5 亿元,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占比近 55%,其他领域贡献近 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环节潜力大,2025 年预计达 8591.7 亿元 [40] 低空经济投融资:资本涌动与趋势洞察 - 资本密集涌入,多企获大额融资,2024 年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41] - 无人机赛道是成熟市场下的资本优化,2019 - 2024 年有 113 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 94.37 亿元,2024 年事件活跃但金额小,天使轮和 A 轮占比大 [48] - eVTOL 赛道是千亿级市场启动期资本抢跑,2024 年投融资金额达 89.7 亿元,同比 +310%,数量达 27 起,同比 +170%,早期项目主导资本流向,16 起项目投资额超 1 亿元 [50] 低空空域改革,二十年推进激活新动能 -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经二十年“三步进阶”,以“国家统筹、地方赋能”为双核驱动,逐步构建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体系 [52]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特征 - 我国低空经济企业增长快,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大,无人机产业领先,eVTOL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相关企业超 8000 家,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 198.7 万架,eVTOL 产业规模 2023 年达 9.8 亿元,预计 2024 年达 32 亿元 [54]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评估 - 中国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下快速发展,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但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程度有限 [59] - 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低空经济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 [59] 中国低空经济竞争格局 - 通用航空领域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排名第一,中航无人机、航天彩虹为军用无人机行业龙头 [62] - 长三角构建城际“空中走廊”,推动交通一体化;珠三角立法突破与商业化探索;成渝经济圈聚焦山地特色与产业协同 [64]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加速布局,发展显著 - 低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区域,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达,中国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领域具备优势,欧洲国家产业链布局领先,亚太地区日本和韩国积极布局 [67]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 政策规划体系加速完善,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71]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支撑 2026 年万亿级市场规模目标 [71] - 基础设施网络全面铺开,实现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保障 [71] - 数据要素赋能智能发展,保障飞行安全与效率,支撑场景智能化升级 [71] - 产业融合拓展多元场景,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培育跨领域增长点 [72] - 人才与创新生态持续夯实,打造梯度化产业创新矩阵 [72] - 安全监管体系筑牢底线,防范低空运行风险 [72] -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全球竞争力 [72] 投资建议 - 核心技术领域,建议关注航空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以及低空安防与空管系统企业如莱斯信息、纳睿雷达等 [5][73] - 整机制造与运营服务方面,建议关注 eVTOL 与无人机企业如亿航智能、绿能慧充,以及低空运营与维护企业如中信海直、海特高新 [5][73] - 基础设施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卫通、四川九洲、深城交、苏交科及华设集团 [5][73]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07





华宝证券· 2025-07-07 18:41
新股发行 - 华电新能(证券代码:730930)于2025年7月7日发行,发行价格为3.18元[1] 要约收购 - 济川药业(证券代码:600566)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6月18日至2025年7月17日[1] - *ST亚振(证券代码:603389)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6月10日至2025年7月9日[1] 退市整理 - 中程退(证券代码:300208)、退市锦港(证券代码:600190)、退市锦B(证券代码:900952)距最后交易日剩余9个交易日[1] - 恒立退(证券代码:000622)距最后交易日剩余6个交易日[1] - 退市九有(证券代码:600462)距最后交易日剩余5个交易日[1] - 工智退(证券代码:000584)距最后交易日剩余3个交易日[1] 异常波动 - 北方长龙(证券代码:301357)等多只股票出现异常波动情况[1] 基金转型 - 东方红睿轩定开(证券代码:169103)转型选择期为2025年6月20日至2025年7月17日[6] 可转债发行 - 中国广核(证券代码:003816)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7月9日[6] 转股价格调整 - 旺能转债(证券代码:128141)等多只可转债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在2025年7月7 - 11日不等[6] 债券赎回 - 精锻转债(证券代码:123174)等多只债券赎回登记日在2025年7 - 8月不等[6] 债券回售 - 22华录01(证券代码:148002)等多只债券回售申报期在2025年7月不同时间段[6] 债券摘牌 - 22大成02(证券代码:149921)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7月8日[6]
四创电子20250703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四创电子及其子公司华耀电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低空领域布局** - 2023 年 11 月支撑安徽省智联编制基础方案,获科技厅 90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发系列产品并在安徽蜀西湖建设示范场景获认可,关注合肥发包时间和产业化路径,跟进市内需求 [4] - 计划向成都、深圳等其他城市拓展,但面临当地政策环境、市场接受度和供应链整合问题 [8] 2. **核聚变领域布局** - 子公司华耀电子参与 IS 和 IT 项目中 PSM 电源研发,中标约 2000 万元 PSM 加热电源批产订单,跟进合肥等离子所改造项目机会,对接上海及成都相关机会 [2][6] 3. **BEST 电源领域** - 凭借地域优势、深厚技术理解和前期案例,占据较大份额,主要竞争对手是安徽金益,需关注外地企业竞争 [7] 4. **传统业务表现** - 包括感知基础、感知产品和感知应用,雷达产品稳定增长,军品表现稳定,子公司中标产品预计下半年或 2026 年批量生产,订单情况良好 [2][10] 5. **反无人机及低空监视领域** - 展出多种集成解决方案,开发近程、中程、超近程和远程雷达及低空安全系统,用于不同距离无人机防侵入监视和飞行安全监管 [3][11][12] 6. **低空产业挑战** - 资金依赖政府规划和支持,虽与多家央企和国企对接,但实施方式未明确,需紧跟政府节奏 [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安徽低空项目节奏**:已进行大量研发和示范试点建设,当前继续推进示范试点工作,与供应链合作实现技术落地 [8] 2. **安徽省或合肥市投资情况**:政府可能发债投资,规模未确定,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有进展 [14][15] 3. **公司财务预算**:主要增长来自感知基础板块,低空经济板块因政府投资进度不确定未充分考虑 [15] 4. **内部关系**:与莱思在电科系统内低空空管系统领域重点是协作,军用反无人机业务四创电子和 38 所都有涉及但形态不同 [16][17] 5. **“十五五”规划**:各地在制定,公司聚焦城市 UIM 试点、中房和低空加应用领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