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601117)

搜索文档
上证城镇基建指数上涨0.67%,前十大权重包含海螺水泥等
金融界· 2025-08-23 00:32
指数表现 - 上证城镇基建指数报1272.83点,单日上涨0.67%,成交额206.3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45%,近三个月上涨7.37%,年初至今累计上涨0.56% [1]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12年6月29日,基点1000点,聚焦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城镇化主题 [1]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4.57%,前三大为中国建筑(9.11%)、中国中铁(6.93%)、海螺水泥(6.81%) [1] - 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分布为工业(56.81%)、房地产(32.23%)、原材料(10.95%) [2] 指数维护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定期调整同步变更,特殊情况下实施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并购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8月22日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净值增长0.84%,今年来累计上涨12.73%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04
基金净值表现 - 交银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净值1.9213元 单日增长0.84% [1] - 近1个月收益率2.05% 同类排名1800/2327 [1] - 近6个月收益率12.46% 同类排名982/2295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12.73% 同类排名1308/2284 [1] 投资组合结构 - 前十大股票持仓占比合计44.29% [1] - 顺丰控股为第一大持仓股 占比9.31% [1] - 航发动力为第二大持仓股 占比8.63% [1] - 中国化学持仓占比5.50% [1] - 航发科技持仓占比3.22% [1] - 华电国际持仓占比3.11% [1] - 云路股份持仓占比3.11% [1] - 伊利股份持仓占比3.07% [1] - 龙源电力持仓占比2.85% [1] - 东方电气持仓占比2.77% [1] - 华锦股份持仓占比2.72% [1] 基金基本情况 - 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10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为21.33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沈楠 [1] 基金经理背景 - 沈楠为复旦大学硕士 [2] - 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在长江证券担任高级分析师 [2] - 2011年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自2015年5月5日起管理交银主题优选基金 [2] - 自2015年6月10日起管理交银国企改革基金 [2] - 2020年2月21日起管理交银瑞思三年封闭基金 [2]
中国化学董事长莫鼎革与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举行会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9:50
公司合作动态 - 中国化学与国家能源集团举行会谈并就深化多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合作基础涉及工程项目建设 生态环保 化工新材料等领域 [1] - 合作方向包括新能源与化工耦合 产业链供应链升级 海外项目投资运营 [1] 行业发展重点 - 央企合作聚焦工程项目建设 生态环保 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1] - 新能源与化工耦合 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成为央企合作重点方向 [1] - 海外项目投资运营被列为央企合作拓展的重要领域 [1]
中国化学与国家开发银行交流座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8:38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化学总经理邓兆敬在集团总部会见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鹏一行 [1] - 双方围绕深化战略合作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1] - 双方围绕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1]
中国化学(601117) - 中国化学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1 16:45
报告披露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6日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4] 业绩说明会 - 召开时间为8月26日14:30 - 15:30,方式为网络互动,地点在价值在线[3][4][5] - 投资者可8月26日前会前提问,当天参与互动交流[2][6][7] - 参加人员有总会计师等,联系人是朱祝华[5][9] - 会后可通过价值在线或易董app查看情况及内容[9]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靳高岭:期货工具助力聚酯产业筑牢风险防线
期货日报· 2025-08-20 15:26
聚酯产业链期货工具发展 - 聚酯期货期权品种上市后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且功能有效发挥 在指导企业生产计划 助力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稳定经营及锁定利润方面起积极作用 [1] - 期货工具帮助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产品的风险管理闭环 提升聚酯产业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1] - 郑商所自2006年上市PTA期货后 陆续上市短纤 对二甲苯 瓶片等期货期权品种 实现聚酯产业链主要品种全覆盖 期货工具体系进一步丰富 [2] 聚酯产业现状与竞争力 - 化纤工业是纺织产业链稳定发展与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 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及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1] - 化纤工业在市场份额 生产成本控制及产品质量把控等方面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1] - 聚酯产业正处于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1] 产业挑战与企业实践 - 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际形势复杂严峻 产品价格波动频繁 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不断增加 [1] - 相当比例产业链企业已建立较为系统的期货研究及应用体系 [2] - 产业企业需深化套期保值经验交流与分享 提升期货工具运用能力以筑牢风险管控防线 [2]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化学纤维产量为4235.8万吨 累计增长4.9%
产业信息网· 2025-08-20 11:40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化学纤维产量达736万吨 同比增长4.7%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化学纤维累计产量达4235.8万吨 累计增长4.9%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涉及上市公司包括新乡化纤、恒力石化、华峰超纤、荣盛石化、吉林化纤、桐昆股份、中泰化学、南京化纤、泰和新材、澳洋健康等企业 [1] 数据来源 - 行业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整理 [3]
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粗苯加氢项目中交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11:04
项目概况 -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公司承建的广西自贸区宏坤新材料粗苯加氢项目完成中交 该项目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华南地区唯一的粗苯加氢项目 投产后将填补区域产业链空白并为钦州石化园区提供苯、甲苯等产品[1] - 项目占地8.21万平方米 主要建设20万吨/年粗苯加氢装置 包含20万吨/年粗苯加氢单元和18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1] 技术工艺与资源利用 - 项目利用周边省市焦化企业副产粗苯资源和园区内大型石化企业副产氢气资源 对粗苯进行加氢精制 生产纯苯、甲苯、重芳烃等产品[1] - 产品可供应至园区企业作为原料 驱动苯酚丙酮、己内酰胺等产业的协同发展[1] 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 - 项目部构建"全时域穿透式"安全网格管理体系 划分5个安全责任区 实现人员、设备、工序三重100%覆盖 累计整改隐患320项且整改率达100%[1] - 创新推行"党建+工程"融合机制 设立4个党员责任区、3个党员先锋岗 组建2支党员突击队和1支青年突击队 开展"大干80天"活动攻克技术难题[2] - 项目团队通过144小时连续奋战完成3台大型设备吊装 采用"遮阳棚+雾炮降温"措施保障17.6万吋管道焊接 焊接合格率达98.05% 完成29座储罐安装和20座单体建筑施工[2] 战略意义 - 项目投产后将填补华南地区粗苯精制产业空白 并与园区周边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 延长和完善园区石化产业链[2]
149家储能企业签署“反内卷”倡议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4:49
行业倡议发布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 [1] - 倡议聚焦成本价格行为规范、产品与服务履约、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行业协调机制等方面 [1] - 比亚迪、天合储能、亿纬锂能、华为数字能源、远景能源等149家企业参与签署 [1] 成本价格行为规范 - 鼓励以技术、服务、信誉和履约能力为基础参与市场竞争 [1] - 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成本评估和项目风险进行报价 [1] -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防范"劣币驱逐良币" [1] - 招投标活动应坚持诚信、透明、专业、审慎原则 [1] 产品与服务履约 - 加强对储能系统、电池产品、电芯单体等环节的安全技术管控 [1] - 确保产品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用户要求 [1] - 鼓励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全流程追溯体系 [1] - 投标报价应与履约能力相匹配 中标后应严格按合同执行 [1]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 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核心材料、系统集成、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 [2] - 推动先进技术的自主可控与规模化应用 [2] - 积极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2] - 落实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耗控制与污染防治等环保要求 [2] 行业协同发展 - 强化上下游协同 支持成员单位之间加强协同交流 [2] - 共同维护产业链平稳运行 [2] - 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共建共享的良性协作机制 [2] 行业影响 - 行业将加速出清与技术迭代 [2] - 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具备成本与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的盈利弹性值得期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