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汽集团(601238)
icon
搜索文档
乘用车板块7月31日跌2.39%,海马汽车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16:37
板块整体表现 - 乘用车板块当日下跌2.39% 领跌个股为海马汽车[1] - 上证指数下跌1.18%至3573.21点 深证成指下跌1.73%至11009.77点[1] 个股价格变动 - 北汽蓝谷收盘8.12元下跌0.25% 成交量192.73万手[1] - 赛力斯收盘126.91元下跌1.44% 成交量18.21万手[1] - 上汽集团收盘17.18元下跌1.60% 成交量42.19万手[1] - 长城汽车收盘21.63元下跌2.22% 成交量20.57万手[1] - 广汽集团收盘7.55元下跌2.58% 成交量31.63万手[1] - 长安汽车收盘12.86元下跌2.72% 成交量150.04万手[1] - 比亚迪收盘105.24元下跌3.18% 成交量59.95万手[1] - 海马汽车收盘4.38元下跌3.52% 成交量54.93万手[1] 资金流向情况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73亿元 游资净流入1.91亿元 散户净流入16.82亿元[1] - 北汽蓝谷主力净流入7013.40万元占比4.39% 散户净流出7525.61万元[2] - 广汽集团主力净流出3547.97万元占比14.73% 散户净流入3682.59万元[2] - 海马汽车主力净流出3687.30万元占比15.16% 散户净流入3570.98万元[2] - 长城汽车主力净流出4411.12万元占比9.83% 游资净流入1730.66万元[2] - 上汽集团主力净流出6075.59万元占比8.33% 游资净流入1824.38万元[2] - 长安汽车主力净流出3.19亿元占比16.38% 散户净流入2.81亿元[2] - 赛力斯主力净流出5.71亿元占比24.56% 游资净流入1.68亿元[2] - 比亚迪主力净流出8.76亿元占比13.81% 散户净流入9.32亿元[2]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1日(周四)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31 11:08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排名 - 小米汽车以1812.78亿美元市值位列榜首[3] - 比亚迪以1346.63亿美元市值位居第二 较前日下跌41.08亿美元[3] - 法拉利以907.83亿美元位列第三 单股市值高达498.79美元[3] 传统车企市值表现 - 宝马汽车市值596.76亿美元 单日下跌11.87亿美元[3] - 梅赛德斯奔驰市值565.72亿美元 单日跌幅达20.03亿美元[3] - 大众汽车市值542.15亿美元 单股价值107.01美元[4] 美系车企市值变动 - 通用汽车市值496.13亿美元 单股52.11美元[4] - 福特汽车市值432.25亿美元 单日下跌8.37亿美元[4] - Rivian市值156.09亿美元 单日微跌0.36亿美元[5] 亚洲车企市值情况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2.59亿美元 单日上涨5.32亿美元[4] - 本田汽车市值434.31亿美元 单日下跌12.83亿美元[4] -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双品牌合计市值550.55亿美元(现代357.12亿+起亚294.17亿)[4] 中国车企市值分布 - 上汽集团市值277.06亿美元 单日下跌4.02亿美元[4] - 吉利汽车市值228.94亿美元 单日下跌6.69亿美元[4] - 长城汽车市值227.73亿美元 单日下跌3.44亿美元[4] 新能源汽车厂商表现 - 理想汽车市值299.04亿美元 单日下跌10.53亿美元[4] - 赛力斯市值290.34亿美元 单日下跌2.16亿美元[4] - 蔚来汽车市值104.39亿美元 单日下跌4.63亿美元[5] 特色汽车品牌市值 - 保时捷市值466.73亿美元 单日上涨7.76亿美元[4] - 斯特兰蒂斯市值263.96亿美元 单日下跌17亿美元[4] - 雷诺市值109.44亿美元 单日下跌3.36亿美元[5]
广汽集团世界500强排名滑落71位,董事长冯兴亚反思:我们对客户把握不精准!
新浪证券· 2025-07-30 18:49
中国130家企业入选《财富》500强 - 中国上榜企业中有68家企业排名下降,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汽车及能源领域 [1] 广汽集团业绩表现 - 2024年广汽集团实现销量200.31万辆,同比减少20.04% [1] - 2024年广汽集团实现营收1067.98亿元,同比减少17.05%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减少81.4% [1]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为755,300辆,同比下降12.48% [1] - 2025年6月汽车销量为150,075辆,同比下降8.22% [1] 广汽集团各品牌表现 - 广汽本田6月销量为30,017辆,同比下滑12.61% [1] - 广汽传祺6月销量为28,832辆,同比下滑12.05% [1] - 广汽埃安6月销量为19,886辆,同比下滑22.60% [1] - 广汽丰田6月销量为71,072辆,同比增长1.43% [1] 广汽集团战略反思 - 公司承认对客户里程焦虑把握不够精准 [2] - 公司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但未抓住其高速发展机遇 [2]
昊铂、传祺新增CMO?广汽营销体系持续调整 冯兴亚:公司已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8:05
人事变动与营销体系调整 - 广汽集团旗下传祺和昊铂品牌新设CMO职位,已任命敖志一和殷爽担任该职,两人均为外部职业经理人,或与广汽集团顾问彭钢存在关联 [1] - 敖志一46岁,曾任华为荣耀市场沟通部部长,后加入小鹏汽车、极越汽车,担任市场营销部负责人;殷爽36岁,同样来自极越汽车,有摩拜和Uber工作经历 [2] - 分析人士认为,具备互联网思维和用户导向的营销人士加入,可助力品牌向新能源和智能化平稳过渡与升级 [2] - 设立专职CMO职位可为营销体系注入专业化管理力量,同时让现有营销负责人更专注于市场开拓 [4] - "空降"管理层融入国企文化及协调现有体系推动变革存在挑战,需足够资源匹配(预算、决策权、跨部门支持)来落地新理念 [5] 营销体系改革 - 广汽集团2025年1月1日起全面推进自主品牌营销领域整合改革,新成立自主品牌营销本部,统筹传祺、埃安、昊铂品牌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建设等工作 [5] - 这是公司历史上首次设立CMO职位,2024年3月24日曾发布全球公开招聘CMO的公告 [5] - 营销领域调整是公司整体改革的重要一环,自2024年底实施"番禺行动"三年计划以来,已进行管理模式转变、研发体系重组、总部搬迁、营销体系整合等多项调整 [6] 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8 20亿元至26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21 20亿元至3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 16亿元和扣非净利润-3 38亿元明显恶化 [6] - 业绩不佳主因上半年推出的重点新能源车型处于爬坡期,未达预期目标 [9] - 公司反思此前战略失误,认为低估了增程和插混技术发展机遇,未来将快速调整布局,持续导入多款增程和插电车型,昊铂HL增程版将于下月上市交付 [9] - 董事长冯兴亚表示公司已进入"战时状态",将打好用户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三场硬仗 [6]
广东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7:31
广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达1.1万亿元(2024年)[1][14]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1200万千瓦(全国首位)[13] - 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13] - 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4000亿元(2024年)[21] - 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22] - 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2024年)[16][17] 产业体系与企业培育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0家[9] - 培育新能源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及省级近30家[15] -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10[23] - 新增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及省级490家[24] - 培育80家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25]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绿色建筑总面积超1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95%)[11] - 建成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10] - 完成千万吨级海上CCUS集群规划及投产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恩平15-1油田)[27][28] - 形成海上风电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条[12] 重点企业布局 - 新能源汽车领域涵盖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17][18] - 动力电池及材料企业包括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18] - 电驱动系统企业含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19] - 智能化企业涉及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19] 未来发展规划 - 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33][34] - 创建绿色低碳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及技术交易中心[36][37] - 建设零碳园区并开展"绿电直供""以绿制绿"试点[42][43][44] - 推动建立粤港澳绿色金融共同市场及国家级绿色期货交易所[50][56] - 完善碳市场、碳普惠和绿电绿证协同交易机制[59] - 加快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66][67]
【乘联会论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汽车企业述评
乘联分会· 2025-07-30 17:06
世界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沃尔玛以2024年度6809.85亿美元营业收入连续12年占据榜首,同比增长5.07% [1] - 2025年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322.49亿美元,较2024年提高0.53%,增幅显著低于去年的3.74% [1] - 中国上榜企业130家,比上一年减少3家,为2019年以来最低;美国上榜138家,中国连续两年少于美国 [1]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业"子榜单企业35家,比2024年减少2家(均为日本企业:斯巴鲁和爱信) [1] - 27家整车企业中17家位次下降,占比超一半;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奇瑞分别上升52位、30位、152位,而5家国有车企集团位次均下降 [5] - 27家企业2024年利润总和比2023年少569亿美元,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加大;雇员人数(剔除比亚迪)减少9.8万人,反映生产布局调整 [6] 大众集团与丰田汽车对比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3.7万辆(下降3.5%),营业收入3247亿欧元(增长0.7%),利润190.6亿欧元(下降15.4%);中国销量下降9.5%至292.81万辆 [7] - 丰田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1082.2万辆(下降3.7%),中国销量177.6万辆(下降6.9%);建立ONE R&D研发体制加速本土化响应 [8][9] - 两家公司均延长中国合资期限并加强电动化布局,大众将MEB工厂落地中国,丰田设立雷克萨斯新能源独资公司 [7][9][13]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全球主要增量 [9] - 内资企业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外资企业普遍负增长;铃木、三菱等已退出中国合资业务 [10][13] - 跨国车企加速产能调整:现代起亚转让工厂,通用汽车通过上汽通用业务重塑实现连续三季度盈利 [13][14] 外部环境与行业挑战 - 美国"解放日"关税行动对日韩欧车企施压,2024年美国进口汽车近600万辆 [15] - 通用汽车在华投资亏损44.1亿美元,主要因第四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美国分析师呼吁传统车企削减内燃机业务成本 [14]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 2025-07-30 14:00
汽车股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12.34%至105.1港元 [1]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5.34%至70.85港元 [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2.65%至3.31港元 [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2.06%至13.3港元 [1] 乘用车市场数据 - 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97.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12% [1] - 7月预计狭义乘用车零售185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下滑11.2%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101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4.6% [1] 行业分析观点 - 汽车整车行业财务健康水平较好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导致的盈利压力 [1] - 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以维护行业竞争环境 [1] - 看好智驾升级产业周期下的强智驾整车机会 [1] - 看好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 [1] - 看好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的结构性机会 [1]
智能化竞争驱动多方合作加强技术研发 汽车产业链深度重构激发创新活力
产业链协同创新 - 自动驾驶技术企业与整车厂联合推进产品量产,芯片厂商深度参与汽车上下游设计,汽车品牌跨界联动科技公司,新能源与智能化驱动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加深协同合作[1] - 东风汽车集团旗下智新科技与产业链上游企业合作研发电机硅钢片等产品,联合研发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相关电驱动产品已搭载岚图、奕派和猛士等多款车型[2] - 德国瓦克公司加深与整车企业合作进行定制化研发,以满足汽车产业对供应链企业的新要求[2] - 小马智行与国内外头部整车厂达成战略合作或成立合资公司,整合全无人驾驶技术能力与整车厂经验,推动Robotaxi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落地[2] - 江汽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在新能源汽车车型/平台技术开发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产业新生态[3] 智能化推动模式变革 - 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深度演变,智能化技术成为汽车产业竞争核心领域,全球市场围绕智能化的竞争全面展开[4] - 中国在智能化功能终端装载率上全球领先,自动泊车等辅助技术渗透率加快提升,新型智驾技术与整车紧密绑定[4] - 汽车企业竞争力重点迁移到智能化领域,推动产业链合作模式变革,大量车企选择与外部科技企业合作解决智能化短板问题[4] - 芯驰科技指出汽车行业对芯片契合度要求提升,芯片厂商深度参与上下游产品设计,与主机厂、一级供应商共同定义产品[4] - 中兴微电子表示集中式算力架构对汽车研发提出更高要求,需聚合整车厂及ICT企业创新,鼓励生态链上下游融合创新[5] - 小鹏汽车强调智能化竞争下半场产业链合作重要性凸显,汽车产业链需要各方更紧密合作推动整体良性发展[5] 产业链协同拓展全球市场 - 产业链协同助推中国汽车产业走向全球市场,小鹏汽车在AI技术领域加深与海外品牌合作以进一步全球化[6] - 广汽零部件与整车厂在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领域强化联合研发,同时加紧全球化布局以支撑中国汽车国际化发展[6] - 中国智能化功能装载率领先带动整车出海规模增长,智能化零部件供应链企业跟随整车企业一同出海[6] - 汽车产业需以更开放模式链接更多智能化能力,与算力、算法公司无缝链接,通过跨界融合提供发展活力[6]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广州6家企业上榜
广州日报· 2025-07-29 20:30
全球500强总体表现 -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约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球GDP超三分之一 [2] - 上榜企业净利润总和约2.9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资产总额和净资产总额均达历史最高峰 [2]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提升至322亿美元 [2] - 沃尔玛连续十二年位居榜首,亚马逊保持第二,中国国家电网位列第三,沙特阿美和中石油分列第四、第五 [3] 中国企业表现 - 130家中国企业上榜,营收总额约10.7万亿美元 [4] - 上榜中国企业平均利润从39亿美元增至42亿美元,同比增长7.4% [4] - 中国工商银行以超508亿美元利润成为唯一进入全球利润榜前十的中国企业 [3] 广东及广州企业表现 - 广东省共18家企业上榜,较去年新增1家 [1][5] -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重回榜单,排名第460位 [5] - 广州市6家企业上榜,包括南方电网、广汽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新控股集团、广州建筑集团、广药集团 [6] 重点企业详细数据 - 广汽集团排名252位,连续13年上榜,2024年汽车产销191.66万辆和200.31万辆,出口12.7万辆,海外销量增长67.6% [6] - 广汽集团自主品牌销售占比提升至40%,自主品牌出口量首次突破10万辆,增速达92.3% [6] - 广汽集团2024年6月销量15万辆,环比增长27.5%,节能车月销43,013辆,同比增长10.99% [6] - 广汽国际2024年上半年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5.8% [6] - 广州工控集团排名第406位,连续三年入围,营业收入38.3446亿美元,利润8510万美元 [6][8] - 广州建筑集团排名第455位,营业收入35.676亿美元,利润1.089亿美元 [8] - 广药集团排名第459位,连续五年上榜,营业收入35.1641亿美元,利润3.165亿美元 [7][8] - 广药集团连续三年入选制药分行业榜单,位列全球第14位,为中国唯一上榜制药企业 [7] 企业战略与成就 - 广州工控集团2019年成立后通过战略重组、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近期在中国500强榜单中首次跻身百强(第97位) [6] - 广药集团建成超100家科研平台,包括15家国家级科研机构,拥有超20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获得4项国家科技奖和超1500项专利 [7] - 广药集团在研项目超200项,涵盖疫苗、抗体药、化学创新药和中药新药等领域 [7]
《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上汽、一汽、北汽、广汽、东风汽车等排名纷纷下降
新浪科技· 2025-07-29 17:37
2025《财富》世界500强中国车企排名变化 - 比亚迪排名大幅提升52位至第91位 首次进入前100强 营收达1080亿美元 [1] - 吉利排名提升30位至第155位 营收从704亿美元增至799亿美元 [1] - 奇瑞排名提升152位至第233名 营收从391亿美元增至597亿美元 [1] - 上汽集团排名下降45位至第138位 [1] - 一汽集团排名下降35位至第164位 [1] - 北汽集团排名下降8位至第201位 [1] - 广汽集团排名下降71位至第252位 [1] - 东风汽车排名下降51位至第291位 [1]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汽车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 产量和销量领先世界 [1] - 与世界其他汽车生产大国相比 中国汽车企业经营效率仍存在不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