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险
icon
搜索文档
保费比油车高63%,新能源车险刺客是怎么来的?
吴晓波频道· 2025-08-29 08:30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 2024 年有 137 个新能源车系赔付率超 100% ,相当于 ' 保一台亏一台 ' 。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年没出险,过去燃油车保费是逐年递减的,新能源险费下一年竟然贵了上千块。" 社交平台上,新能源车主对车险的吐槽屡见不鲜。进入 2025下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已稳定超过50%,但尴尬的是,与同价位燃油车 相比,电车保费始终居高不下,乃至被贴上了"车险刺客"的标签。 行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的车均保费比油车高出 63%,即便扣除车龄等因素,仍比油车贵10 % — 20%。 更 令人 难以接受的是, "连续不出险、保费递减"本是车主对车险的"默认认知",可这一规则在部分新能源车身上似乎失效了。不少车主不得不精 打细算"做减法",甚至无奈弃保。"不是艺高人胆大,是真的不划算。" 一边是渗透率持续走高,一边是不满声浪渐起, "车险刺客"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未来又能否改善? "车险刺客"花式跳涨 社交平台上,有关 "车险刺客"的吐槽几乎涵盖了从投保到理赔的全流程。 图源:小红书 最普遍的,自然是电车与油车的保费差距。有网友总结不同价位的差异: 10 万元 ...
净利润3134万 比亚迪财险上半年扭亏为盈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07:1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134 59万元 其中第二季度净利润2557 76万元 较第一季度576 83万元大幅增长 [1] - 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13 98亿元 车险签单保费13 89亿元 占总签单保费的99% [1][3] - 综合赔付率从2024年的233 9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5 13% 综合成本率从308 81%降至101 23% 接近行业平均水平 [2][3] 业务运营 - 车均保费从2025年一季度的4200元上升至上半年的4300元 接近行业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4395元的水平 [3] - 业务几乎全部通过直销渠道完成 [3] - 2024年5月获批在7个省份开展业务 [4]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易安财险 2023年5月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完成100%股权受让并更名 [4] - 承接自原"明天系"旗下被接管的易安财险 发展轨迹受市场关注 [3] 偿付能力 - 2025年二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62 51% 较上季度下降208 53个百分点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步下滑 [3]
车险直销模式降低费用率 比亚迪财险上半年扭亏为盈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6:27
比亚迪财险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98亿元 同比增长1987% 超2024年全年水平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134.59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全年亏损1.69亿元 [1][2] - 总资产57.77亿元 净资产32.83亿元 [2] 车险业务发展 - 车险签单保费占比99% 2025年上半年达13.89亿元 [2] - 车险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签单保费从6739.39万元增至14.01亿元 [2] - 签单保费全部来自直销渠道 车均保费4300元 低于2024年同期的4900元但仍高于行业水平 [4] 成本与赔付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成本率101.23% 回归行业平均水平 [3] - 综合赔付率95.13% 综合费用率6.11%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新能源车企布局车险优势 - 车企拥有数据、渠道优势 可降低营销费用 提供个性化服务 [1][4]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支撑保险业务 2025年上半年销售214.6万辆 同比增长33.04% [3][4] - 直销模式省去中间成本 直接触达客户 [4] 行业合作与政策环境 - 监管部门发布指导意见 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5] - 车企与险企可共享数据 优化精算模型 实现动态定价 [5][6] - 合作构建购车、保险、维修生态系统 提升竞争力 [6]
车险直销模式降低费用率比亚迪财险上半年扭亏为盈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5:11
比亚迪财险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 98亿元 同比增长1987% 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134 59万元 相比2024年全年亏损1 6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 总资产57 77亿元 净资产32 83亿元 [1] - 车险签单保费占比接近99% 2025年上半年车险签单保费13 89亿元 占签单保费总额14 01亿元的99% [2] 业务发展特点 - 车险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二季度至2025年上半年 车险签单保费从6739 39万元增长至13 89亿元 [2] - 车均保费从2024年上半年的4900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300元 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 综合成本率101 23% 回归行业平均水平 综合赔付率95 13% 综合费用率6 11%低于行业水平 [2] - 所有签单保费均通过直销渠道完成 省去中间成本 [1][3] 行业背景与优势 - 新能源车企布局车险业务具有数据 渠道 成本控制和服务创新优势 [1][3]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25年上半年销量214 6万辆 同比增长33 04% 为财险业务提供稳定客源 [2][3] - 监管部门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3] 行业合作与创新 - 车企与险企可在数据共享 服务整合 产品创新等方面合作 如共享驾驶数据优化精算模型 [4] - 车企入局有助于构建购车 用车 保险 维修的生态系统 提升整体竞争力 [4] - 直销模式可提供个性化保险服务 开发专属产品 同时控制维修成本提高理赔效率 [3][4]
现代财险“将帅”先后就位 押宝高成本网约车车险 如何破解盈利难题
北京商报· 2025-08-07 01:0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洪铃自2024年7月28日起担任现代财险董事长 其韩国籍背景与原董事长一致 曾任职于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多个部门包括非车险理赔部、美国分公司等 [1][2] - 此次人事调整是继2024年12月张宗韬出任总经理后 公司核心管理层的第二次重大变动 标志着治理体系完善 [2][3] - 公司表示新管理层将坚守"新型出行生态风险管理专家"战略定位 深化战略落地 [2] 业务转型与战略聚焦 - 公司自2021年起业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车险、责任险和健康险规模快速扩张 2023年三大险种保费分别达1.99亿、1.9亿和1.4亿元 较2020年前总规模1.5-2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4] - 2024年车险业务占比从29.97%跃升至61.92% 保费收入达5.55亿元 其中网约车险占比99% 新能源车占比超90% [4][5] - 转型源于联想和滴滴入股后资源赋能 公司定位新能源网约车细分市场 认为该领域存在保障缺口和战略机遇 [5][8] 经营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车险保费同比增长15.7% 网约车险同比增长19.2% 但综合成本率高达118.02% 显示承保亏损 [5][6]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1.07亿元和-1.63亿元 2025上半年亏损0.44亿元 [6] - 新能源网约车险被行业视为"高成本中的高成本" 因出险频率高、赔付金额大、维修成本占比高等因素 [6][8] 成本优化措施 - 计划通过数据驱动风控、服务生态创新和政策红利释放 未来三年压缩成本率曲线 [8] - 专家建议打通网约车平台数据 建立UBI动态定价模型 并联合车企制定电池分级标准以降低赔付成本 [9] - 公司提出四大改善路径:坚守合规底线、深化战略落地、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组织能力 [7] 行业竞争格局 - 车险"报行合一"政策加剧行业"马太效应" 中小险企需选择细分领域深耕或退出市场 [8] - 新能源车险市场具有广阔前景但挑战巨大 目前行业内敢大规模涉足网约车险的企业较少 [5][8]
汽车产业变革倒逼车险转型,新老玩家如何破局?
36氪· 2025-07-03 16:00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3.7万辆,环比增长38.7%,同比增长40.2%,渗透率42.4% [1] - 2025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6.3% [1]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年增速超50% [1] 新能源车险市场现状 - 新能源车险呈现"三高"特征:保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 [1] - 2024年保险业承保新能源车系2795个,赔付率超100%的高赔付车系137个 [3] - 2024年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1409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 [3] 保费价格差异 - 同级别家用车新能源车保费比燃油车高30%-50% [6] - 网约车等营运车辆新能源车首年保费超1万元,续保价格仍达8000-9000元 [3][4] - 部分高风险车型或高里程车辆面临投保难或被拒保问题 [4][19] 行业竞争格局 - 人保财险2024年新能源车险保费508.57亿元,太保产险183.17亿元,两家市占率49.1% [10] - 广汽旗下众诚保险2024年新能源车险保费17.8亿元,占车险业务61.02% [23] - 比亚迪财险2024年车险签单保费13.98亿元,综合成本率308.81% [24] 车企布局保险 - 广汽推出"广汽智驾保险"覆盖五大辅助驾驶场景 [23] - 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均已获得保险牌照 [25] - 小米通过四川银米科技参与筹建财险公司并拥有保险经纪牌照 [26] 维修成本分析 - 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体现在外观件造价高、智能化设备昂贵、一体化设计、零配件规模化不足 [17][18] - 动力电池维修或更换费用可能超过车辆残值 [15] - 新能源车运营车辆占比5.5%,显著高于燃油车的0.4% [18][19] 政策监管动态 - 2024年4月监管部门下发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征求意见稿 [14] - 2024年9月国务院文件提出深化新能源车险改革 [14] - 2025年1月四部委联合发布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14] 未来发展趋势 - 预测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达5000亿元,占车险总保费近50% [9] - 车企与险企合作可能成为双赢选项,如Waymo与瑞士再保险的数据合作案例 [28] - 智能化时代保险业可能向风险管理者、价值赋能者角色转变 [29]
小米汽车发文提示假车险!缘何总有用户“上当”
北京商报· 2025-06-08 20:34
假车险现象与识别 - 假车险主要表现为将"保险"表述为"保障"或"服务",且保费明显低于常规车险,由非保险机构提供,合同不受保险法保护 [1][3] - 假车险机构无合法经营资质,无资金储备要求,偿付能力无监管,可能出现大规模赔付时跑路的情况 [3] - 识别正规保险需注意:出单主体为保险公司、保费支付至对公账户、保单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而假保单多为服务公司或物流公司出具 [4] 新能源车险市场现状 - 新能源车险因价格高、续保难问题突出,尤其网约车等高使用频率车辆出险频次高,推高保费 [6] - 车辆统筹服务因门槛低、价格低吸引车主,但存在合同无保障、理赔难、机构跑路等风险 [4][6] - 新能源车企布局保险业务,如比亚迪推出"三电终身质保+充电桩责任险",蔚来整合"保险+服务"模式 [9] 监管与行业应对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拟扩大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至[0.5—1.5],允许更灵活定价以降低费用 [7] - 官方平台"车险好投保"上线3个月承保50.66万辆新能源车,提供4948.12亿元保障,解决投保难问题 [8] - 监管需加强资质审查与联动执法,行业需普及保险知识并优化定价机制 [6][7] 车企保险创新与挑战 - 车企推出智驾相关保险产品,如小米计划提供最高300万元智驾保障,赛力斯覆盖8个智能驾驶场景 [9] - 创新面临责任界定难、数据缺乏、消费者认知低等障碍,部分产品仅为附加服务权益 [10] - 建议加强多方合作共建数据平台,并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险种创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