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保险(601336)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保险跌2.01%,成交额10.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50.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4:04
9月2日,新华保险盘中下跌2.01%,截至13:22,报64.43元/股,成交10.47亿元,换手率0.77%,总市值 2009.92亿元。 分红方面,新华保险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59.3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39.13亿元。 新华保险今年以来股价涨35.05%,近5个交易日跌2.54%,近20日跌1.80%,近60日涨26.31%。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新华保险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 通股东,持股6050.95万股,相比上期增加669.77万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位居第十大流 通股东,持股1490.4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19.14万股。 资料显示,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12号新华保险大厦,成立日期 1996年9月28日,上市日期2011年12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人寿保险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 传统型保险59.47%,分红型保险35.37%,其他业务5.89%。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新华保险所属申万行业为:非银金融-保险Ⅱ-保险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蚂蚁金服概念、H股、高派 息、融资融券、MSC ...
东吴证券:保险业分红转型缓解利差压力 增配OCI股票提升投资韧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14:01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负债端和资产端持续改善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有较大向上空间 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1] 盈利表现 - A股和H股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长4.4% 其中第二季度增速环比改善 主要受投资收益提升带动 [1] - 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 主要由于权益投资弹性更大 [1] - A股5家险企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1% 内含价值(EV)较年初增长5.7% [1] - 中期分红普遍较快增长 分红率基本稳定 新华保险分红同比增长24% 增幅高于同业 [1] 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NBV)保持快速增长 上市险企合计NBV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1% 所有公司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人保寿险和新华保险NBV增速领先 分别同比增长72%和58% [2] - NBV利润率提升是主要驱动因素 上市险企价值率可比口径下平均提升4.3个百分点 [2] - 银保渠道迎来爆发式增长 新华和国寿上半年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速超过100% [2] - 上市险企银保渠道NBV占比平均为38.9% 同比提升8.4个百分点 [2] - 个险渠道人力合计较年初下降3.5% 但人均产能继续提升 [2] 财产保险业务 - 上市险企财险保费同比增长4% 平安财险同比增长7% 增速最高 [3] - 非车险保费占比平均提升0.5个百分点 [3] - 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 上市险企平均值为96.1% 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 [3] - 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5.3% 创近十年同期最好水平 [3] - 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改善最明显 [3] 投资表现 - A股五家险企投资资产规模合计较年初增长7.5% [4] - 上市险企净投资收益率平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总投资收益率(不含太平)平均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4] - 大幅增配股票投资 股票加基金平均占比较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 [4] - 人保和平安股票投资规模分别较年初增长57%和49% [4] - FVOCI股票占比进一步提升 上市险企加权平均占比约41% 较年初上升7.2个百分点 [4] - 国寿OCI股票规模较年初增长133% 增幅最大 [4]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8月29日 A股保险板块估值2025年预测0.65-0.99倍PEV 1.12-2.45倍PB 处于历史低位 [1] 利率环境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1.83%左右 [1] - 伴随经济复苏长端利率继续修复上行 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 [1]
上市银行半年报“成绩” 亮眼 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稳步提升
央视网· 2025-09-02 13:57
上市银行业绩与信贷投向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 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同比增长0.8%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元 六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低位 [1] - 中国银行制造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 消费品"以旧换新"贷款较上年全年增长近3倍 [1] 科技领域信贷支持 - 工商银行科技贷款余额6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超1万亿元 [2] - 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5.1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81% [2]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 增速超20% [2] 消费贷款增长 - 邮储银行房贷车贷以外的消费贷款同比增长超100% [3] - 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3] 下半年信贷投放方向 - 大型银行将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普惠、绿色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 [5] - 股份制及中小银行将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及三农领域信贷投放 [5] - 多家银行将加快数字化转型 提高AI等技术应用以优化金融服务 [5] 保险资金股市配置 - 五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接近1.8万亿元 较去年末增加4053.56亿元 [7]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总额比年初提升48.5% 上半年增加股票投资超280亿元 [7] - 新华保险增加股票等资产长期投资 保险公司计划围绕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大资产配置 [7]
日赚9.84亿元!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成绩亮眼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40
核心观点 - A股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合计归母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增长3.7%,日均盈利9.84亿元,负债端新业务价值普遍增长超20%,资产端投资规模达19.73万亿元,财产险综合成本率优化,未来投资策略聚焦高股息股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 [1][2][7][8] 归母净利润表现 - 五家险企净利润增速呈"四升一降"格局: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3.5%至147.99亿元,中国人保增长16.9%至265.3亿元,中国太保增长11.0%至278.85亿元,中国人寿增长6.9%至409.31亿元,中国平安下降8.8%至680.47亿元 [2] - 合计净利润1781.9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17.99亿元增长3.7% [2] 负债端新业务价值 - 新业务价值反映公司经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五家险企普遍实现20%以上增长:新华保险同比增长58.4%至61.82亿元,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增长39.8%,太保寿险增长32.3%至95.44亿元,中国人寿提升20.3%至285.46亿元,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提升4个百分点 [3] - 价值提升主因包括优化业务结构(如人保寿险首年期交保费增长25.5%)和降本增效措施(如下调产品预定利率、压降费用成本) [3] 财产险综合成本率 - "老三家"财产险公司综合成本率下降:人保财险为95.3%(近十年同期最优),平安产险为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为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5] - 优化原因包括大灾损失净额下降(人保财险同比降38.3%至25.1亿元,降低赔付率1个百分点)、费用控制及科技应用(如AI),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2025年四季度落地,2026年将改善行业盈利 [5][6] 资产端投资表现 - 五家险企投资资产总规模19.73万亿元,同比增长7.52% [7] - 总投资收益率分化:太保和国寿分别下降0.4和0.3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和人保分别上升1.1和1.0个百分点,主因FVTPL债券波动损失 [7] - 净投资收益率普遍微降0.1-0.25个百分点,综合投资收益率中平安上升0.3个百分点,太保和新华分别下降0.6和0.2个百分点 [7] 未来投资策略 - 多家险企计划加大权益配置,聚焦高股息股票和新质生产力领域:中国平安关注成长股和价值股,中国人寿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等板块轮动,新华保险强调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可提供稳定现金流并平滑利润波动 [7][8]
新华保险(601336)2025年半年报点评:分红险转型进程加速 NBV和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02 08:29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00.41亿元 同比增长26.0% [1] - 归母净利润147.99亿元 同比增长33.5%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2.62亿元 同比增长22.7% [2] 新业务价值与产品转型 - 新业务价值61.82亿元 同比增长58.4% [2] - 长期险首年保费396.22亿元 同比增长113.1% [2] - 分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4.9% 新单规模同比增长231250.0% [2] - 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64.95% 趸交保费同比增长353.3% [2] 渠道发展成效 - 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31.05亿元 同比增长11.69% [3] - 个险长期险首年保费145.06亿元 同比增长70.8% [3] - 个险新增人力近2万人 同比增长182% 人均产能提升74% [3]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32.67亿元 同比增长137.08% [3] - 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150.3% 期交保费同比增长55.4% [3] 投资资产配置 - 债券投资占比50.6% 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 [4] - 股票投资占比11.6% 较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 [4] - 高股息OCI权益工具投资374.66亿元 较年初增长68.26亿元 [4] - 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 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0% [4] 股东回报 - 拟派发中期现金股利每股0.67元 合计20.90亿元 [4] - 中期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4.1% [4]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分红险产品“挑大梁”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8:01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预定利率正式下调 普通型保险产品降至2.0% 分红型保险产品降至1.75% [1][2] - 旧产品8月31日全部下架 新产品陆续上架但数量不多 [1][2]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首次触发 研究值为1.99% [2] 产品结构变化 - 分红险优势凸显 成为险企销售重点产品 [1][3] - 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储蓄型产品收益率降低 重疾险等保障型产品保费上涨 [2] - 分红险对业绩贡献加大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占比超50% [3] 销售策略调整 - 多家险企加强分红险销售培训 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 [4][5] - 成立分红险转型专项工作组 建立资负联动机制 [5] - 通过技术/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多维度变革适应市场需求 [5] 市场反应 - 利率调整前出现投保高峰 银行网点出现夜间线上投保 [2] - 阳光保险推出预定利率2.0%的增额终身寿险新产品 [2] - 中银三星人寿/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多家公司产品已完成利率调整 [2]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 分红险产品“挑大梁”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7:20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预定利率正式下调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2.0% 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1.75% [1][2] - 旧产品已全部停售 新产品将陆续上架 部分银行网点仅有一款预定利率1.75%的分红险在售 [1][2] - 此次为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的首次下调 7月25日研究值为1.99%触发调整机制 [2] 新产品结构变化 - 储蓄型产品收益率降低 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收益率下降 [2] - 保障型产品保费上涨 重疾险等产品价格有所提升 [2] - 分红险产品优势凸显 预定利率差距缩小使分红险竞争力提升 [3] 险企战略调整 - 多家险企将销售重心转向分红险 加强分红险销售成为重要举措 [3] - 分红险业绩贡献显著提升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中超50%来自分红险 [3] - 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转型 包括分红险转型领导小组和销售推动专班等 [5] 销售渠道应对 - 渠道加强分红险产品培训 因产品形态复杂需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 [4] - 利用产品切换契机开展培训 帮助代理人更专业地向客户解读产品 [4] - 行业面临转型挑战 需在技术、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变革以适应市场 [5]
“黑马”新华保险净利润增长33.53%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07:10
业绩表现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81.93亿元,同比增长3.7% [2][4] - 五大险企营收合计13338.62亿元,中国平安以5000.76亿元居首,中国人保3240.14亿元次之 [4] - 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化明显,新华保险同比增长33.53%,中国平安同比下降8.8% [3][4] - 营收增速方面,新华保险以25.99%的同比增幅领先,中国人保以10.83%的增速位居第二 [4] 新业务价值 - 五大险企寿险新业务价值合计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速普遍超20% [6] - 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 [6]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20.3%,个险渠道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302.80亿元 [6] - 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同比飙升58%至61.82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7%至1213亿元 [7]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达50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幅高达71.7% [7] 投资策略 - 五大险企总投资收益合计达3673.77亿元,同比增长近9% [9] - 合计增持股票4119亿元,股票余额达1.85万亿元,占投资资产比重由7.3%提升至9.4% [8][9]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占比为10.5%,较上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占比为8.7%,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 [9] - 新华保险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9%,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6.3%,投资规模17125.22亿元 [10] - 中国人保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9] 行业动态 - 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首次突破36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稳定增长,赔付支出节奏加快 [5] - 人身险保费增长可能受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影响较大;财产险领域预计延续"非车险保费增速高于车险"格局 [5] - 代理人队伍提质增效、银保渠道深度合作及分红险产品热销驱动新业务价值率提升 [7]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共同出资设立和投资三期试点基金,累计规模近千亿元,专注投资二级市场优质上市公司 [10]
人身险预定利率今起下调!险企或主推这类产品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23:13
行业产品调整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自9月1日起正式下调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2.0% 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降至1.75% [1][3] - 多家险企陆续推出新产品 包括预定利率2.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但整体新产品数量还不多 [2][3] - 险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新产品培训 借助产品切换契机开展分红险相关培训 [3] 产品销售变化 - 预定利率下调前出现投保高峰 8月31日有客户持续投保至晚间九点多 旧产品已全部停售 [1][3] - 预定利率下调导致储蓄型产品收益降低 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收益减少 保障型产品如重疾险保费上涨 [3] - 多家银行网点代销产品调整 浙商银行仅剩一款预定利率1.75%的分红险在售 其他产品将陆续上新 [1] 险企战略重点 - 分红险产品成为险企发力重点 预定利率下调使分红险相对优势更加凸显 [4][5] - 中国太保表示预定利率调整缩小了分红险与传统险利率差距 长期有利于利差损风险管控和业务高质量发展 [5] - 多家上市险企加强分红险销售 新华保险称其为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中国人保加快分红险产品转型防范利差损风险 [6]
科技赛道秀“肌肉”,头部险企还将打造这些硬实力
北京商报· 2025-09-01 22:43
行业科技转型趋势 - 保险业加速AI战略部署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进入新阶段 [1] - AI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 从营销到服务的全流程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1] - 行业从人力驱动转向数据与算法驱动 科技领先的头部险企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1] 中国平安科技应用 - 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 涵盖金融库、医疗库、公司经营库等世界领先梯队 [2]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多元场景应用数超650个 [2] - 实施"五智"战略(智能化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经营) 核心逻辑为AI IN ALL全价值链覆盖 [6] 中国人寿科技布局 - 以寿险App为核心构建数字化运营服务矩阵 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 [2] - 明确下半年深化内涵式发展方向 加大科技赋能力度 [6] 中国太保AI建设 - 大模型应用于销售、运营、风控等重点领域 形成多个解决方案 [2] - 基本建成稳定高效AI基础设施 预计年底建成2700个数字等效劳动力 [2] - 未来将在客户经营、产业风险等六大方面通过AI驱动流程重塑和模式升级 [6] 中国人保数字化进展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AI能力调用次数较2024年底提升27.2% [3] - 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2.7万家 科技保险分中心实现国家科创中心城市全覆盖 [3] - 启动西部数据中心一期建设 强化自主研发能力和科技基础能力 [7] 新华保险技术推进 - 智能客户服务占比提升至78% 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 [3] - 自有算力规模快速提升 坚定"数字新华、智能新华、创新新华"发展理念 [7] 科技驱动因素 - 行业同质化竞争倒逼差异化突围 客户行为线上化催生即时响应需求 [4] - 监管对科技赋能风险管理的要求升级 [4] 发展挑战与应对 - 科技人才短缺且复合型人才匮乏 需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及高校合作 [7] -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压力大 需建立管理制度和应用技术手段 [7] - 技术投入与成本效益平衡难 应优先投入高回报项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