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化解

搜索文档
2025年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精准施策,稳中求进
联合资信· 2025-08-03 15:36
政策组合拳 -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强调协同配合以稳定预期和激发活力[8] - 下半年预计进一步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缓解企业资金成本压力,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领域[8] - 2025年初财政预算安排8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9] 内需驱动 - 深入挖掘服务消费潜力,培育养老、育幼、文旅等新增长点,同时稳住商品消费基本盘[9]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有效投资,聚焦补短板、强功能、增后劲的领域[10]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两重"建设预计下半年对投资起关键支撑作用[9] 改革动能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11] - 扩大高水平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优化出口退税和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11] 风险化解 -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13] -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13]
政治局会议内容及回顾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31 10: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对2024年12月9日、2025年4月25日和2025年7月30日三次政治局会议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各阶段经济工作情况、面临困难及后续工作部署,强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实施积极财政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扩大内需、防范风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十五五”开局打基础。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工作总结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称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表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求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 [2] 面临困难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2] 工作要求 - 2025年7月30日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提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 宏观政策总基调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表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称明年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2] 财政政策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要求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表明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 [2] 货币政策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称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2] 内需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要求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国提质实施“两新”政策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 风险化解 - 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 [2] - 2025年4月25日会议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 [2] - 2024年12月9日会议要求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2] 其他重点领域政策 - 改革: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2025年4月25日会议称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2024年12月9日会议表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2] - 开放: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2025年4月25日会议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2024年12月9日会议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 [2] - 三农: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夯实“三农”基础;2025年4月25日会议加强农业生产;2024年12月9日会议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2] - 就业:2025年7月30日会议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2025年4月25日会议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 [2] - 民生: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2025年4月25日会议着力保民生;2024年12月9日会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2] 房地产与资本市场 - 房地产: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2025年4月25日会议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资本市场:2025年7月30日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2025年4月25日会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2]
证监会:3个确定性为保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基础和条件|资本市场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6 17:38
资本市场政策与改革 - 证监会系统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打好政策组合拳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2]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科创板"1+6"政策措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2] - 强化监管从严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控增量并妥处存量风险 [2] 市场稳定与发展方向 - 未来资本市场将聚焦"市场要稳、监管要严、功能要强、队伍要过硬"四大着力点,服务经济回升向好 [4][5] - 健全稳市机制增强监测前瞻性,加强预期引导以巩固回稳向好态势 [5] - 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包括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及债券期货创新 [5] 上市公司与资金端优化 -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防利益输送 [5] - 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及公募基金改革,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循环 [5] 风险防控与对外开放 - 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市场化转型,打击私募违法违规活动 [6] -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完善对外开放布局并拓展跨境合作空间 [6] 监管效能与执法强化 - 提升科技监管能力,突出打击重点违法行为,强调严而有度、严而有效的精准施策 [5] - 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专项治理,加强公权力监督制约以铲除腐败土壤 [9] 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 - 加强证监会系统政治建设,巩固中央巡视整改成效,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9] - 统筹领导班子建设,严管厚爱结合以锻造"三个过硬"监管铁军 [10]
巩固回稳向好态势!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5 16:34
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 - 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重点包括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 协同各方打好政策"组合拳"以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2] - 标志性改革取得突破 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改革 科创板"1+6"政策措施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2] - 强化监管执法 从严打击财务造假 操纵市场 内幕交易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并稳步推进债券违约 私募基金 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2] 市场稳定与发展 - 会议认为资本市场经受住超预期外部冲击 市场韧性增强 预期改善 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2] - 未来将把握市场要稳 监管要严 功能要强 队伍要过硬四个着力点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3] - 提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健全稳市机制 增强市场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的前瞻性 [3] 多层次市场改革 - 将深化改革激发多层次市场活力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 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一揽子举措 持续推进债券 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3] - 从资产端 资金端固本培元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 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同时严防利益输送 [3] - 更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3] 风险防控与开放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 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3]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研究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稳妥有序落实自主开放重点举措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3] - 增强资本市场重大问题研究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监管需要 [3]
奉旨吹牛 | 东方主题精选十年还没回本!重仓证券真的可行吗?
搜狐财经· 2025-07-17 01:04
基金产品分析 - 东方主题精选混合基金(400032)成立10年累计收益-0.22%,累计净值0.9978元,尚未回本[2] - 基金成立于2015年3月23日杠杆牛市后期,经历市场暴跌后净值长期处于水下[2] - 现任基金经理周思越2023年11月13日接管,任期回报-9.02%,前任基金经理蒋茜五年任期回报122.18%[2] - 周思越从业近5年,管理规模7.9亿元,年化回报3.72%,择时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一般[2] 市场研判 - 2025年一季度A股温和上涨,中小市值板块表现突出,TMT/汽车/机械板块受AI创新催化显著上涨[3] - 3月下旬成长板块调整,周期与红利资产轮动表现,宏观经济回升基础仍不稳固[3] - 政府将通过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手段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稳定股市[3] - 基金维持非银金融板块为核心配置,看好政策落地后的经济复苏[3] 业绩表现 - 近1月涨幅8.7%超越同类平均3.89%,排名前9.6%[7] - 近3月涨幅14.35%远超同类7.45%,排名前13%[7] - 近1年涨幅14.51%略低于同类平均15.96%,排名前43%[7][12] - 近3年跌幅34.42%显著差于同类平均跌幅6.32%,排名后9%[7] 规模变动 - 份额从2022Q2的12.41亿份持续下降至2025Q1的6.88亿份,缩减44%[10][13] - 2022Q3单季度净赎回5.84亿份,2022Q4净赎回8.2亿份[10] 持仓结构 - 股票仓位94.75%,前十大重仓股集中于非银金融板块[11] - 东方财富(8.7%)/中国银河(8.39%)/同花顺(8.34%)为前三大持仓,券商股合计占比超60%[11] - 2025Q1新增新华保险持仓(5.6%),中国平安持仓下降0.9%[11]
风险化解经营改善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后实现“摘帽”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6 20:41
撤销风险警示公司概况 - 截至5月6日收盘 A股多家公司在披露2024年报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实现"摘帽" [1] - 另有十余家公司已向交易所提出撤销风险警示申请 相关"摘帽"流程正依规推进中 [2] 风险化解途径 - 曙光股份通过司法调解彻底解决前期关联交易事项 完成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使风险彻底出清 [3] - 文投控股通过司法重整系统推进历史风险化解与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集中处置亏损业务和风险资产 全面解决历史债务问题 [3] - 和展能源通过主业转型和重大资产重组使经营质效明显提升 相关风险情形得以消除 [4] - 相关公司通过司法重整 内控整改 资产重组等多种途径有效化解风险 持续经营能力获得审计确认 [4] 经营业绩改善表现 - 曙光股份2024年整车产量同比增长19.24% 销量同比增长66.40% 车桥产量同比增长29.48% 销量同比增长19.57% [4] - 曙光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5亿元 同比增长8.20% 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营运资金均大幅改善 [4] - 和展能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 同比增长1509.40% 净利润同比减亏 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 [5] - 文投控股2025年一季度结束多年亏损状态 净利润同比环比均扭亏为盈 盈利超千万元 [5] 资本运作与战略发展 - 曙光股份实际控制人梁梓拟以现金认购增发股份 稳固控制权的同时为公司注入资金 [4] - 和展能源在混塔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 新能源开发业务实现多点布局快速推进 [5] 市场影响评估 - 撤销风险警示意味着公司基本面发生积极变化 [2] - 有助于提升市场形象与声誉 增强各方信心 增强股票流动性 吸引更多投资者 [5] - 有助于拓宽公司融资渠道 更容易吸引新投资者和合作伙伴 [5]
三家省级农信机构开业强化支农支小与风险化解双主线
证券日报· 2025-04-27 23:48
农村金融改革进展 - 今年以来河南农商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三家省级农信机构先后开业,标志着农村金融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1] - 三家机构改制开业将为"三农"和小微企业带来更优质高效的金融支持,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1] 市场定位与经营策略 - 支农支小是农信系统的根本宗旨,三家机构均明确坚守该定位 [1] - 河南农商银行强调对接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机制,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拓展农村居民和"新市民"综合性金融服务 [1] -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指出支农支小是初心使命、政策要求和市场选择,改革后不改市场定位 [1]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增强"做小做散做本土"战略定力,聚焦金融高质量发展 [2] 服务创新与支持措施 - 专家建议通过绩效考核、信贷额度分配等手段倾斜资源,激发服务"三农"与小微的内生动力 [2] - 建议深化政银校企合作构建全方位服务网络,创新活体抵押贷款、信用村建设等产品模式 [2] -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优化信贷流程,精准防控风险并降低运营成本 [2] 风险防控与金融稳定 - 三家机构将风险防控纳入核心任务,河南农商银行成立有助于集中处置潜在风险 [3] - 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风控能力,支持优质农商行参与村镇银行改革化险 [3]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加强内部治理完善风控机制 [4] - 专家建议通过合并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发行资本补充工具等方式化解辖内机构风险 [5] 改革趋势与未来方向 - 农信系统正从"分散经营"转向"省级统筹+县域深耕"和"统一法人模式" [5] - 未来需将改革红利转化为服务效能,在支持实体与防控风险间实现动态平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