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智能(601615)
搜索文档
锂电行业:行业筑底后向上动能涌现,关注“涨价”行情演绎
国投证券· 2025-11-14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领先大市-A”,并维持该评级 [5] 报告核心观点 - 锂电行业已呈现“底部站稳,趋势向上”态势,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和储能景气度提升推动材料价格进入上行通道,市场将围绕“涨价”核心变量演绎,新的锂电周期正在到来 [1] - 光伏行业处于周期底部回转阶段,政策精准发力推动供需平衡,产业链价格已呈现修复趋势,N型技术迭代有望推动产业降本增效 [2] - 风电行业“十四五”期间累计并网361GW,超额完成目标,“十五五”预计年均新增装机120GW,相比“十四五”年均装机增长66%,行业高景气度可期 [3] 锂电行业总结 - 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保持增长,2025年1-9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渗透率提升至52.2% [16] - 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旺盛,2025年1-8月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691.3GWh,同比增长34.9% [16] - 动力电池产量持续高位,2025年1-9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达1121.9GWh,同比大幅增长51.4% [22] - 锂电材料价格普遍上涨,2025年11月碳酸锂价格涨至8万元/吨,六氟磷酸锂价格从7月初的4.9万元/吨上涨至11月初的11万元/吨 [25] - 储能需求快速增长,2025年1-9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428GWh,同比增长90.7%,源网侧出货占比79.2% [42][47] -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400-500Wh/kg)、高安全性(电解质耐800℃高温)和长循环寿命(超5000次)等核心优势 [56] - 固态电池电解质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大体系,各有优劣,适配不同应用场景 [57][58] - 固态电池制造工艺革新,前道干法电极可节省40%资本支出和20%运营支出,中道叠片工艺是主流装配方案 [60][63] 光伏行业总结 - 中国光伏市场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25年1-9月新增光伏装机240GW,预计全年有望冲击300GW,2030年前年新增装机量有望保持200GW以上 [79] - 全球光伏需求增速放缓,2024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约2200GW,2030年需超过5400GW,新兴市场成为增长新动能 [83] - 光伏出口面临挑战,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组件出口额累计1307亿元,同比下降19.2%,但新兴市场如非洲出口体量达8.9GW,同比增加46% [89][91] - 政策推动供给侧出清,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产业链价格已回暖,10月中旬致密料价格回升至50-53元/kg,硅片价格涨至1.35元/片 [98][99] - BC电池技术加速放量,采用全背交叉电极技术,理论转换效率极限达29.1%,单面效率领跑行业 [105][107] - 技术路径百花齐放,TOPCon、HJT、晶硅-钙钛矿叠层等新技术不断突破,驱动产业降本增效 [109] 风电行业总结 - “十四五”风电目标超额完成,2025年1-9月风电新增装机61.09GW,同比增长56%,预计全年新增并网120GW,累计并网361GW [112] - 风电经济性突出,2024年国内陆风加权LCOE为0.21元/kwh,海风LCOE降至0.40元/kwh,相比2023年下降21% [114] - “十五五”需求旺盛,预计年均新增装机120GW,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GW,2030年累计装机目标1300GW [117][119] - 陆风招标需求旺盛,2025年1-9月公开招标82.8GW,2026年装机需求可期 [122] - 行业反内卷推动风机价格回升,2025年9月风机裸机均价达1691元/KW,较2024年9月低点上涨31% [126] - 海风存量项目储备丰富,深远海开发将打开发展空间,欧洲各国支持政策加码,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3]
风电设备板块11月14日跌0.66%,德力佳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14 16:58
风电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11月14日风电设备板块整体下跌0.66%,表现略优于深证成指(下跌1.93%)但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97%)[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常友科技领涨,涨幅达7.78%,收盘价为110.80元,成交额1.82亿元[1] - 德力佳领跌,跌幅为4.92%,收盘价为62.48元[2] 板块内个股涨跌情况 - 上涨个股中,盘古智能上涨4.20%,成交额2.29亿元;宏德股份上涨1.30%,成交额4681.11万元[1] - 下跌个股中,威力传动下跌2.36%,明阳智能下跌2.03%且成交额达5.60亿元,电气风电下跌2.01%[2] - 金风科技跌幅为0.98%,但成交量最大,达72.03万手,成交额11.03亿元[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风电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57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1.2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626.83万元[2] - 禾望电气主力资金净流入8962.42万元,主力净占比7.39%,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为净流出[3] - 大全重工主力资金净流入5548.94万元,主力净占比10.27%,游资净流入1205.87万元[3] - 部分公司如盘古智能、飞沃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但游资净流出,显示资金分歧[3]
海外华媒海南行:“巨无霸”风机叶片海南造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16:09
公司业务与产能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在海南东方市设有智能制造基地,是海南省唯一具备整机制造能力的风电生产制造基地[1][3] - 基地总投资20亿元,建设200亩的大型海上风电主机和叶片制造中心,项目一期主机厂于2022年11月底竣工[3] - 基地主要生产8-16MW超级紧凑混合驱动大型抗台风型海上风电主机、叶片及关键部件,设计年产能为200万千瓦[5] - 公司生产出全球最长的风机叶片,代号MySE292,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单只叶片长度达143米,风轮总直径达292米[3] 行业发展趋势 - 在双碳目标带动下,海上风电因其就近消纳和成本竞争力成为清洁能源发展方向[4]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4年(2021-2024年)位居全球第一,新增装机容量连续7年(2018-2024年)全球第一[4]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4127万千瓦,占全球累计容量的49.6%[4] - 中国海上风电正逐渐走向深远海,更大容量的海上风电机组频频面世[5] 战略布局与产业链 - 公司致力于构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的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模式[7] - 公司在海南进行全产业链投资,包括在三亚布局深远海能源技术研究院和国际业务总部,在临高布局国家级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在东方布局大型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7] - 海南"十四五"时期在多个沿海市县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规模超过1200万千瓦[5] - 公司从研发、制造、测试到后期海风消纳进行全产业链的能源多级转化[7]
海上风电系列报告(二):海外需求向好,关注整机出海
平安证券· 2025-11-13 16:22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海上风电行业研究报告的关键要点。报告的核心逻辑是全球海上风电需求,特别是欧洲和亚太地区需求强劲,而中国供应链在整机、海缆、管桩等环节具备竞争优势,出海机遇显著。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需求迎来高景气周期,预计2025-2026年将实现翻倍增长 [3][12] - 欧洲是重要的海风市场,规划目标远大,但面临供应链限制等问题,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机遇 [3][25][34] - 中国海风产业链在整机大型化、成本控制及交付能力上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出海逻辑逐渐清晰 [3][87][90] - 投资主线聚焦于竞争格局优良的海缆环节、具备出海和盈利修复潜力的整机环节以及代表未来趋势的漂浮式技术 [3] 分章节内容总结 一、概述:全球海风装机有望迎来翻倍增长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8GW,同比减少25.9% [8][12] - GWEC预测2025年/2026年全球海风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16.3GW/23.4GW,同比增速为104%/44% [3][12] - 2024年中国市场贡献了全球新增海风装机的一半以上,欧洲占比34% [3][12] 二、需求端:欧洲需求强劲,亚太前景可期 - 欧洲风能协会预计2025年/2026年欧洲新增海风并网分别为4.5GW/8.4GW,同比增速分别为76%/86% [3][46] - 欧洲规划到2030年海风累计装机超过160GW,但受拍卖延迟和供应链限制影响,完成目标存在困难 [3][34] - 日韩政策支持下海风发展提速,GWEC预计到2030年/2034年日本海风装机将达5GW/9GW,2025-2034年韩国海风新增装机9GW [3][53][57] - 东南亚、拉美市场在2030年后有望实现海风项目落地 [3][60] 三、供给端(一):海风整机出海逻辑逐渐清晰 - 2024年全球海风整机市场由西门子歌美飒(份额32.5%)、维斯塔斯等海外企业主导,中国企业出海有待突破 [67][68] - 海外竞争对手面临质量缺陷和亏损等问题,例如西门子歌美飒2023年亏损43亿欧元,GE Vernova海上风机发生多起事故 [71][80][86] - 国内整机企业在大型化和成本方面具备优势,已下线或安装16-18MW机组,并推进25MW产品,价格远低于海外 [87][90][92] - 国内整机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如明阳智能在英国、意大利的计划)应对贸易保护,寻求出海突破 [97][98] 四、供给端(二):关注海缆、管桩、漂浮式机遇 - 海缆环节竞争格局较好,由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三家主导,已取得海外订单突破 [3][107][108] - 国内管桩市场竞争激烈,但海外存在供需缺口,部分企业已取得欧洲订单 [3][112] - 漂浮式海风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全球累计装机278MW,2024年有1.9GW项目开展拍卖,产业趋势逐步显现 [3][62][63] 五、投资建议 - 主线一(海缆):推荐东方电缆,建议关注中天科技,因海缆环节竞争格局优良,业绩弹性好 [3] - 主线二(整机):推荐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建议关注运达股份、三一重能,因整机环节受益于出海机遇及国内均价修复带来的盈利改善 [3] - 主线三(漂浮式):推荐亚星锚链、明阳智能,因海外大型漂浮式项目取得进展,产业趋势清晰 [3]
明阳智能跌4.16% 某券商月初上调目标价
中国经济网· 2025-11-12 17:04
公司股价表现 - 明阳智能股票11月12日收盘价为14.73元,单日跌幅为4.16% [1] 券商评级与目标价 - 某券商于11月1日发布研报,维持公司跑赢行业评级 [1] - 该券商上调了明阳智能的目标价 [1] 公司经营业绩 - 研报指出明阳智能第三季度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 - 公司风机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回升 [1]
聚焦合规专业创新 推动北京辖区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北京证监局召开2025年辖区公募REITs监管工作会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0:33
会议概况 - 北京证监局于11月7日组织召开首次辖区公募REITs监管工作会议 [1] - 会议总结市场发展成效,通报突出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1] - 证监会债券司、辖区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及原始权益人代表共30余人参会 [1] 市场发展成效 - 截至2025年10月末,北京已上市15只公募REITs,募集资金规模达380亿元 [1] - 资产覆盖租赁住房、仓储物流、消费基础设施等7种类型 [1] - 上市只数、募资规模和资产多样性均居全国首位 [1] - 已上市产品经营总体稳健,二级市场表现稳中向好 [1] 当前市场问题 - 会议从四个方面通报了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问题涉及基金管理人履职尽责、部分项目运营管理能力、估值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1] 市场参与方讨论 - 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中金基金、中航基金等基金管理人代表参与交流 [2] - 首创集团、京东集团等原始权益人代表围绕运管协作、资产类型拓展等议题提出建议 [2] - 中信建投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金隅集团、明阳智能集团等其他单位也进行了交流发言 [2] 下一阶段发展重点 - 参与各方需围绕“合规、专业、创新”三方面重点发力 [2] - 具体包括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加强尽职调查与投研体系建设,以及研究探索新类型资产 [2] - 推进“首发+扩募”双轮发展,健全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 [2] 市场生态建设要求 - 要求各市场参与方凝聚共识,共同构建辖区REITs市场健康生态 [3] - 基金管理人需切实扛起责任,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3] - 各方需精诚合作,携手打造具有“优质”和“可持续”特色的REITs市场“首都品牌” [3] - 强化与监管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将北京的区位和资产优势转化为市场发展优势 [3]
组件企业加快储能业务布局,风电整机出海动作频频
平安证券· 2025-11-10 11:36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风电整机企业出海动作频繁,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龙头企业盈利能力预期提升 [5][10] - 光伏组件企业面临盈利压力,正加速向储能业务布局延伸,光储一体化成为发展趋势 [5][27] - 国内大储市场10月招标量价向好,需求持续增长,价格逐步改善,独立储能收益模式逐步成型 [6][40][41] 风电板块总结 - 本周风电指数上涨2.29%,跑赢沪深300指数1.47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估值约为26.96倍 [4][11] - 头部风机企业加速海外市场拓展:金风科技签署沙特3GW风电项目协议;明阳智能与菲律宾合作进行2GW海上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运达股份在中美洲落地首个风电项目 [5][10] - 国内风机招标价格企稳回升,2025年前三季度陆上风机招标规模达97.1GW,海上风机招标规模达5GW [17][19] - 产业链方面,本周国内中厚板价格环比下降1.7%,铸造生铁价格环比上涨1.0% [15] 光伏板块总结 - 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上涨6.77%,跑赢沪深300指数5.95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估值约为51.31倍 [4][28] - 细分板块中,光伏电池组件指数上涨9.18%,光伏加工设备指数上涨2.51%,光伏辅材指数上涨2.57% [4] - 头部组件企业加快储能业务布局:天合光能签订5GWh电网级储能系统合作备忘录;隆基绿能聚焦巴基斯坦市场推广户用光储解决方案 [5][27] - 产业链价格方面,N型182mm单晶硅片价格环比持平,TOPCon电池片价格环比下降1.6%,组件价格环比持平 [31][32] 储能与氢能板块总结 - 本周储能指数上涨4.86%,氢能指数上涨3.51%,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4.04和2.69个百分点 [4][42] - 储能板块PE_TTM为32.74倍,氢能板块PE_TTM为37.09倍 [4] - 2025年10月国内储能招标容量为29.4GWh,同比增长116%,环比下降12%;1-10月累计招标容量达345GWh,同比增长180% [6][40] - 价格方面,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628元/Wh,环比略降2.1%;4小时系统平均报价为0.52元/Wh,环比上涨12.1% [6][40] -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428GWh,同比增长90.7% [61] 投资建议 - 风电领域建议关注出海进展顺利的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以及受益于深远海风电发展的东方电缆、亚星锚链等 [6][66] - 光伏领域建议关注BC技术趋势相关的帝尔激光、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 [6][66] - 储能领域推荐全球竞争力领先的阳光电源、国内市场份额领先的海博思创、新兴市场实力领先的德业股份 [6][66] - 氢能领域建议关注在绿氢项目运营环节有重点布局的吉电股份 [6][66]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全球储能需求景气,持续看好AIDC产业链
华西证券· 2025-11-09 22:0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5] 核心观点 - 全球储能需求景气,持续看好AIDC产业链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AI技术突破推动具身智能发展,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 [1][11] - 锂电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部分电芯及材料供给紧张,价格出现上涨,行业有望迎来量利齐升 [2][15] - 全球储能市场进入高景气区间,2025年1-9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428GWh,同比增长90.7% [3][26] - AI发展拉动美国电力需求,凸显电力系统升级与扩建的迫切性,为布局北美市场的国内电力设备企业带来机遇 [4][54] 人形机器人 - 特斯拉股东通过马斯克新薪酬方案,目标包括销售一百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和公司市值达到8.5万亿美元 [11] - 产业链关注头部T链进展、国产链以及Figure&英伟达链,AI能力强的企业具备后发优势 [12] - 重点看好灵巧手(微型丝杠&腱绳复合传动)和轻量化(PEEK材料及MIM工艺应用)环节的技术边际变化 [12][13] - PEEK材料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和四肢,可使骨架减重40% [12] - MIM工艺是生产高精度、高强度复杂金属零件的低成本解决方案,量产优势将凸显 [13] 新能源汽车 - 锂电产业链签订多个供货协议,如天赐材料向中创新航供应72.5万吨电解液,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电解液;嘉元科技向宁德时代供应合计62.6万吨负极集流体材料 [15][16] - 六氟磷酸锂价格显著上涨,截至10月30日日均价达10.6万元/吨,较9月30日的6.33万元/吨上涨67% [19] - 投资逻辑聚焦新技术(如固态电池、大圆柱、复合集流体)、具备α优势的公司、量/价/利改善、设备需求、新应用场景(如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复苏)、二线电池厂机会等 [17][18][19][20][21][22][23][24] - 2025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1.7万辆和16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7%和24.6% [70] - 2025年1-9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493.9GWh,累计同比增长42.5% [75] 新能源 光伏 - 行业处于成长+周期属性,关注库存去化和产能去化带来的拐点机遇 [28][30] - 看好新技术机遇,如颗粒硅凭借能耗和成本优势扩大份额,其生产现金成本为28.17元/kg,建设综合电耗较棒状硅降低80% [29] - 钙钛矿进入GW级规模化量产新纪元,极电光能GW级产线达产后预计年产出约180万片组件 [31] - BC技术成长空间可期,隆基Hi-MO 9组件效率提升至24.8%,双面率可达80% [32][35] - 欧洲户储/工商储需求复苏,截至2024年户储渗透率仅21.5%,工商储渗透率仅2.3%,具备提升空间 [34] - 钨丝金刚线渗透率快速提升,7月市场占比约80%,美畅股份出货占比约85%,28μm钨丝母线价格已降至17.6元/km [37][38] - 组件价格进入底部区间,竞争格局稳固的辅材环节(如胶膜、光伏玻璃)有望率先受益 [40] 风电 - 2025年1-9月风电机组中标容量约103.21GW,项目核准规模约121.61GW [41][43] - 2025年10月第5周,陆上风电含塔筒/不含塔筒主机中标均价分别为2294.64元/kW和1704.33元/kW [43] - 原材料价格下跌,中厚板/螺纹钢/废钢/铸造生铁现货价格较年初分别下跌3.71%/5.37%/2.75%/7.88% [45] - 风机价格企稳回升,行业"反内卷"效果明显,陆上风机不含塔筒价格较最低均价回升5-10% [46][47] - 看好风机主机环节盈利拐点(价格提升+成本下降+海上/海外交付结构优化)以及海外+海上共振环节 [46][48][49][51] - 国内风机出口增长,2024年出口量提升至5.2GW,同比增长42% [50] - 欧洲海风市场前景广阔,英国AR7拍卖固定式海上风电行政指导价升至113英镑/MWh,较AR6上涨54.8% [28][29] 储能 - 2025年9月国内储能招标项目总规模达14.8GW/43.6GWh,容量规模同比增长114% [36] - 海外大储需求旺盛,24/25年欧洲新增大储装机规模分别为8.8GWh/16.3GWh,同比增长79.6%/85.2% [36] - 储能电芯价格触底反弹,主流的280Ah和314Ah规格电芯均价已回升至0.295元/Wh [36] - 国内独立储能收益结构多元(市场化收益、容量补偿、辅助服务),推动需求释放 [36] 电力设备&AIDC - 伊顿25Q3美洲电气业务数据中心订单量增长约70%,在手订单达2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54] - 美国变压器交付周期长(电力变压器128周),价格成本大幅提升(2019-2025年7月配电变压器成本提升78%-95%),进口依赖度高(电力变压器80%依赖进口) [54] - 看好电力设备出海(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AI电气设备(SST、液冷、HVDC)、特高压建设、配网智能化建设等投资主线 [54][56][57][62] - SST(固态变压器)是未来AI基础设施重要趋势,假设2026-2030年AIDC新增装机由20GW增长至60GW,SST渗透率由5%增长至50%,市场空间广阔 [57] - 液冷需求明确,英伟达GB300 AI服务器将全部采用全液冷技术,带动液冷板、快接头用量和价值量提升 [57] - AI发展加快智算数据中心部署,电气系统投资占新建数据中心总投资的40%-45% [56]
电新周报:算力与降碳合力驱动,全球电力源网共振,电新景气开新篇-20251109
国金证券· 2025-11-09 20:4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能源与电力设备板块整体持积极看法,多个子行业景气度被评定为“拐点向上”或“稳健向上”,包括光伏&储能、风电、电网、锂电、氢能与燃料电池等 [71] 核心观点 - 全球缺电逻辑持续发酵,AI算力对电力需求的迫切性叠加全球降碳排放诉求,将合力驱动未来3-5年全球范围内清洁电源、新型电网建设的大周期 [1][5] - 储能是电力系统适应电源结构及负荷特性变化的解决方案交集所在,绿氢氨醇则是在非电领域实现降碳的核心路径 [1][5] - 国内市场主线围绕“十五五”相较“十四五”的变化,以“碳排放双控”为制度基础,加快能源供应与消费端持续降碳,重点行业包括绿氢氨醇、风电、储能、光伏、新型电网设备 [6] 储能 - 北美缺电逻辑继续演绎,中美市场共振,《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进一步确立储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地位 [1][6][7] - 特斯拉与三星SDI达成储能电池供应协议,未来三年累计供应规模达30GWh,合同总价值预计超过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8.6亿元) [8] - 天合储能与Pacific Green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2026年至2028年期间合作交付总规模达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9] 锂电 - 六氟磷酸锂(6F)价格延续强势,再度大幅上涨,市场主流价格达116,500元/吨,较上周上涨12.56% [12][67] - 磷酸铁锂供需两旺,动力电芯需求显著增长,主流企业维持满产满销,磷酸铁锂动力型均价较上周上涨4.19%至37,150元/吨 [12][63] - 天赐材料签订近400亿元大订单,其子公司与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分别签订电解液产品采购合同,合计采购量约159.5万吨 [13] 风电 - 风机量价持续超预期,陆风不含塔筒中标均价较24年已有12%的涨幅,坚定看好本轮盈利修复的幅度及时间长度,重申重点推荐整机环节 [17][18] - 盐城市发布绿电直连工作方案,规划风电35.8GW,其中海风占比超90%(32.6GW),看好“十五五”沿海省份工业脱碳带动海风景气持续向上 [17][20] - 投资建议依次看好整机、两海(海风&出海)、零部件三条主线,重点推荐金风科技、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 [19][21][22] 光伏 - 临近年底产业链排产季节性走弱,但11月各环节排产环比降幅小于前期预测,组件端排产51GW,环比下降4% [23] - 全球缺电逻辑持续发酵、国内降碳目标持续强化,或逐步触发市场对光伏需求端预期修复,建议底部布局光伏板块 [23][25] - 11月硅料产出预计环比下降17.6%至12.24万吨(约64-65GW),硅片、电池片、组件产出预计分别为59GW、59GW、51GW [23] 氢能与燃料电池 - SOFC景气度超预期,行业需求不断上修,行情开始由Bloom Energy向其供应链和资源侧扩散 [26][27] - 重点布局三大方向:短期绿醇供不应求,生产商可获取高额溢价收益;电解槽设备受益下游绿氢需求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场景迎来突破 [27] - 国家能源局支持“煤炭+氢能”耦合发展,新疆6万吨绿氢项目公示涉及128套电解槽,吉林启动全国首个“绿醇—加注—航运”全链条绿色甲醇项目 [4][27] 电网与工控 - 攀西特高压交流工程核准,总投资232亿元,预计2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工期2年;25年特高压已核准2交2直,年内仍有1直2交待核准 [3][32] - 国网输变电设备前五批招标累计787亿元,同比增长20%,主网建设稳步推进 [3][32] - 10月头部工控企业订单增速环比放缓,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符合预期 [3] AIDC液冷 - 海外电气巨头维谛、伊顿均宣布收购液冷业务公司,维谛以约10亿美元现金收购PurgeRite,伊顿支付95亿美元收购Boyd Thermal [28][29] - 液冷技术需求从芯片向电力设备扩散,预计散热系统价值量在数据中心总投资中的占比将呈现通胀趋势 [31] - 看好国内企业在全球液冷市场地位提升,投资建议关注多零部件环节进入海外链、IDC侧整体解决方案商等方向 [31] 新能源车与整车 - 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58.7%;25年累计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23% [35] - 小鹏召开2025科技日,内容广泛程度超预期,涉及智能驾驶、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前沿科技布局 [36] - 零跑Lafa5开启预售,预售价10.58-13.18万元,预计正式上市会大幅调低价格,更适配欧洲市场需求 [38]
从产品到品牌技术输出 上海企业借侨力加速 “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11:55
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以侨为桥 联通共赢”,旨在探讨企业海外合作之道 [1] - 会议设置海外投资信息交流、企业出海案例分享、高质量金融服务、侨商解码中国双循环四个环节 [1] - 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商代表参会 [1] 海外市场机遇与案例 - 巴西被描述为“世界粮仓”与“资源宝库”,当地侨界可为中国企业提供政策导航、资源对接、文化融通等帮助 [3]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近两年海外项目聚焦高端化、差异化,市场拓展至俄罗斯、中东、北非、东南亚、日韩等地 [3] - 亨睿碳纤维集团通过参与进博会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国内外市场资源高效循环 [3] 企业出海战略与支持 - 上海企业全球化发展正从“产品输出”转向“品牌输出”“技术输出”“模式输出” [4] - 侨领侨商侨企具有联通中外、融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可深化侨企联动,强化双向赋能 [4] - 会议主办方包括上海市侨办、上海市侨联、上海市总商会和致公党上海市委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