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明阳智能(601615)
icon
搜索文档
风机:国内盈利能力修复,出海打开成长天花板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09:08
行业需求前景 - 全球风能协会预测2025-2030年全球除中国陆风合计新增装机367GW,复合增长率12.4%,海风复合增长率15.8% [1][4] - 欧洲、亚太除中国、拉美等市场均展现出强劲的风电需求增长动力 [1][4] - 国内风电需求基本盘稳固,2025年前三季度整机中标量同比增加5%,维持高位 [2] 国内市场动态 - 行业自律公约签订及开发商优化招标规则后,行业告别恶性竞争,2025年1-8月陆风含塔筒中标价较2024年均价提升13% [2] - 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风电因出力与负荷曲线更匹配而上网电价较高,辽宁、湖北等地区风电指标远超光伏,业主开发偏好向风电倾斜 [3] - 国内海风项目储备丰富,“十五五”期间国内风电装机有望维持高位 [3] 企业出海与订单表现 - 国内风机企业加速出海,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7家整机商合计海外中标订单同比大增187.8%,达19.28GW [2][4] - 企业通过在巴西、欧洲、中亚等地投资建厂,从单纯产品出口转为深度属地化布局 [1][4] - 海外订单单价更高、盈利能力更好,随着海外订单进入集中交付期,将直接驱动盈利能力提升 [4] 企业盈利展望 - 2023-2024年受价格战影响,风机企业盈利能力承压,2024年第四季度行业自律后中标价止跌回升 [3] - 招标通常前置于装机1年,价格回升订单将从2025年第四季度陆续交付,有望对风机企业利润形成修复 [3] - 国内中标价格止跌回升叠加盈利能力更好的海外订单放量,风电整机企业将迎来利润拐点 [2][4]
中企计划投资海外风电基地引英方舆论担忧?外交部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0-23 20:10
投资计划概述 - 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42.10亿元)建设风机厂,该项目将是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 [4] - 投资将用于建设海上与漂浮式风电机组制造工厂 [4] 项目实施阶段 - 第一期计划在2028年底实现首批投产,建设先进的风电机舱与叶片制造厂 [4] - 第二期将扩建生产线,加速英国漂浮式风电技术的规模化生产 [4] - 第三期将进一步扩展至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他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 [4] 投资环境与政治风险 - 英国舆论担心该项目将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1] - 英国政府自2022年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出台以来,已对10余起中国企业投资做出禁止收购或附条件批准的决定 [1] - 英国政府曾主动接管中国民企收购的英国钢铁公司运营,并通过追溯审查要求中国企业出售已收购的英国半导体企业股份 [1] 官方立场与潜在影响 -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坚持互惠互利、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开展国际合作 [1] - 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1] - 若英国国内一些人不断翻炒中国威胁谬论,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环境的评估并慎重决策 [1] 项目不确定性 - 此次对外投资事项存在不确定性,不排除因无法获得批准导致投资项目终止 [5] - 欧洲与中国在法律制度、地缘政治、政策体系、商业环境、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5] - 项目未来经营可能面临海外市场竞争、人才团队建设、内部运营管理等诸多挑战 [5]
外交部: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环球网· 2025-10-23 17:38
投资计划 - 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风机厂 [1] 中方官方立场 -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互惠互利、遵循市场化原则基础上依法依规开展国际合作 [1] - 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1] 英国投资环境现状 - 2022年英国《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出台后,英国政府已对十余起中企投资作出禁止收购或附条件批准的决定 [1] - 英国政府曾主动接管中国民企收购的英钢公司运营 [1] - 英国政府通过追溯审查要求中国企业出售已收购的英国半导体企业股份 [1]
中企计划在英投资建设风机厂引舆论担忧?中方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10-23 17:29
投资计划与舆论反应 - 中国风电设备生产企业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风机厂 [1] - 该投资计划引发英国舆论担忧,认为可能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1] 中方官方立场 -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坚持互惠互利、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开展国际合作 [1] - 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1] - 中方指出中国企业的投资安全是否有保障是重要考量因素 [1] 对英国投资环境的评估 - 近年来正常经贸项目在英国被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冲击的例子屡见不鲜 [1] - 自2022年英国《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出台以来,英国政府已对十余起中企投资作出禁止收购或附条件批准的决定 [1] - 英国政府曾主动接管中国民企收购的英钢公司运营,并通过追溯审查要求中国企业出售已收购的英国半导体企业股份 [1] - 中方认为若此风泛滥,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环境的评估并慎重决策 [1]
外交部:中方反对英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新浪财经· 2025-10-23 15:50
投资计划与背景 - 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风机厂[1] - 该投资计划受到英国舆论关注 部分舆论担心项目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1] 中方官方立场 - 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在坚持互惠互利 遵循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开展国际合作[1] - 中方将投资安全是否有保障作为重要考量因素[1] - 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做法[1] 英国投资环境现状 - 近年来正常经贸项目在英国被泛政治化 泛安全化冲击的例子屡见不鲜[1] - 2022年英国国家安全与投资法出台以来 英国政府已对10余起中国企业投资做出禁止收购或附条件批准的决定[1] - 英国政府曾主动接管中国民企收购的英国钢铁公司运营 并通过追溯审查要求中国企业出售已收购的英国半导体企业股份[1] 潜在影响 - 英国国内一些人不断翻炒中国威胁谬论 若此风泛滥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对英国投资环境的评估并慎重决策[1]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关于向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 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
股票期权授予的核心信息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0月22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向260名激励对象授予2,000万份股票期权的议案 [2][7][13] - 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14.03元/份,股票来源为定向发行A股普通股和/或从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 [13] - 本次授予议案的表决结果为同意票9票,反对票0票,弃权票0票,关联董事王利民先生、樊元峰先生已回避表决 [3][4] 激励计划的决策程序与合规性 - 该激励计划已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包括董事会审议、内部公示、临时股东会审议等环节 [8][9] - 董事会经核查认为,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未发生不得授予股票期权的情形,授予条件已经成就 [10][11][12] - 法律意见书结论认为,本次授予事项已履行现阶段必要的批准和授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的规定 [25] 激励计划的关键条款 - 激励计划有效期为自授予日起最长不超过36个月,授予的股票期权自授权日起满12个月后可以开始行权 [14][15] - 行权需满足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未发生特定负面情形等条件,未满足条件则已获授但尚未行权的期权将由公司注销 [16][17] - 任何一名激励对象通过本计划获授的公司股票均未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0%,全部有效的激励计划所涉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00% [17][18] 激励计划的财务影响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模型测算期权公允价值,授予日标的股价为15.37元/股,参数包括历史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和股息率等 [20] - 激励计划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将在等待期内摊销并计入各期成本费用,对有效期内的年度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21][22][24] - 公司预计该激励计划对经营发展的正向作用将显著高于因此增加的成本费用,从而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24]
风能展解读及十五五风电展望
2025-10-22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风电行业,包括风电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海上风电、设备出口等细分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整机企业(如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三一重工)、零部件企业(如中材科技、时代新材、大金重工、天能重工)以及已退出的企业(联合动力、许继泰动)[2][5][13][14][24][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阶段与竞争格局 * 风电整机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策略趋于稳健,不再大规模展示大部件 [1][2] * 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联合动力、许继泰动等企业退出后,短期内市场不会出现大规模淘汰 [1][5] 风机价格与成本 * 风机价格稳步增长,国家电投中标结果显示,6-8兆瓦产品同比涨幅200-300元/千瓦 [1][5] * 受原材料上涨和大型化影响,大幅降价可能性小 [1][5] * 6.25兆瓦混塔风机价格约2,100-2,200元/千瓦,钢塔约1,900-2,000元/千瓦,裸机价约1,600元/千瓦 [11] * 10兆瓦风机裸机价约1,200元/千瓦 [11] * 12-16兆瓦海上风机价格约2,800元/千瓦 [12] 装机量预测 * 预计2025年吊装交付规模120-130GW,海上约10GW [1][9] * 预计2026年整体交付水平可能调整至100-110GW,海上约12-15GW [1][9] * 明年陆地装机会下降,主要受三北大基地项目遗留及部分地区(如山东、东北、河北)竞配规模较高影响 [10] 设备出口前景 * 预计2026年中国风电设备出口将迎来显著增长,设备交付量将大幅增加 [1][6] * 中国陆上风电设备出口售价约为国内两倍,每千瓦净利润可达1,000元 [12] * 海上风电定价策略相对保守,项目周期长(3-5年),风险较高 [12] 海外市场策略与挑战 * 中国企业采取本地化制造应对贸易壁垒,虽人工成本增加,但毛利率仍可保持20%-30% [13] * 大型零部件(如叶片)未来将更倾向于本地化制造以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 [14] * 技术要求高且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零部件(如齿轮箱、轴承)不太可能进行本地化生产 [14] 海上风电发展 * 浙江、山东海上风电发展领先,广东、辽宁、河北等地将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15] * 预计沿海省份10%电力需求将来自海上风电 [16] * 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底前实现大风机和漂浮式风机商业化应用,2028年达到大规模开发水平 [18] * 军事和航道问题是主要限制因素,但示范项目(如阳江)正逐步解决 [19] * 增值税退税对企业现金流影响大,相当于变相提升电价,有助于企业优化技术、扩大规模 [20][21] 技术创新与零部件 * 关键部件(叶片、齿轮箱、轴承)质量问题逐步解决,推动12-15兆瓦及以上海上风机应用 [7][8] * 技术创新集中在滑动轴承、新材料应用(如碳纤维)及国产化轴承等方面 [23] * 高塔架技术(如钢管混凝土格构塔)备受关注 [23]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呈现"源网荷储、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产业战略趋势 [3] * 国内大兆瓦风机及零部件(塔筒、管桩)产能充足,不会出现短缺 [25] * 国内导管架价格约1.1万-1.5万元/吨,单桩约1.2万-1.3万元/吨 [26] * 零碳工厂可满足ESG要求、获得预证补贴并降低运营成本,商业模式可带来可观收益 [30] * 漂浮式风电的竞争力取决于系泊系统,预计2028年可进入小规模商业化应用 [31] * 明阳智能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经验丰富,技术成熟度最高;金风科技相对保守 [32]
明阳重磅发布“新领军计划”:推出新一代中速紧凑半直驱产品及50MW漂浮式风电机组,定义深远海主流技术路线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8:14
产品发布核心事件 - 公司于10月21日举行新产品发布会,主题为“新技术 新场景 新生态” [1] - 正式发布全新一代中速紧凑半直驱平台和Ocean X天成平台 [1] - 推出全球首款50MW超大型漂浮式风电机组 [1] - 此次发布标志着漂浮式风电进入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新时代 [1] Ocean X漂浮式风电机组技术特点 - 采用创新性Y系列平台设计,通过“双机头”设计,由两台25MW主机单元以“V”型塔架结构协同构成整体机组 [4] - 机组采用漂浮式基础,专为水深超过40米的深远海环境设计,具备强大抗台风能力 [4] - 为开拓深远海风电市场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4] MCD中速紧凑半直驱技术优势 - 新一代中速紧凑半直驱技术产品开启风电发展新纪元,具备五大特性 [6] - 更可靠:通过柔性销均载技术等降低关键部位载荷,提升机组使用寿命,保障极端工况稳定运行 [8] - 更高效:继承中速紧凑传动链高效率基因,搭载高性能叶片和先进控制算法,实现发电量显著提升 [9] - 更友好:具备强大构网能力,适应不同电网环境和送出方式,保证风电场稳定运行 [10] - 更经济: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减少零部件数量,缩短机舱尺寸,降低大部件故障率,实现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 [11] - 更智慧:依托机理+AI智慧风场运营平台,实现提前预测和全息感知 [12] 产品应用场景与市场覆盖 - MCD技术产品可覆盖陆上与海上的完整产品线 [14] - 陆上应用场景包括沙戈荒大基地、中低风速区域和高原区域 [14] - 海上应用覆盖渤海海域、江苏、上海、北部湾海域、粤西、浙南深远海海域以及粤东、福建海域 [14] - 风机黑启动和构网设计可支撑DRU直流输电技术,有效降低海上直流换流站建设成本,同时大幅提升输电可靠性 [14] - 技术尤其适合离岸远、独立电网、孤岛运行的极端场景,为规模化开发海洋能源提供保障 [14]
CWP2025新品首发引领全球风电新风潮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8:14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示了中国风电全产业链的技术实力,近千家企业参展,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风电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大功率、智能化、场景化三大方向 [1] - 整机及核心部件企业发布了多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创新产品,推动行业向高效、高价值发展 [1] 整机企业技术突破 - 金风科技发布交易型风机,可从被动发电升级为根据电价波动主动调节发电模式,设计运行寿命延长5年,预计使项目全生命周期收益率提升2%—2.5% [3] - 远景能源发布全球首个伽利略AI风储一体机,深度融合风机、储能与AI能源大模型,以集成投入实现协同价值 [5] - 明阳智能发布全球首款50MW风电机组,采用双机头设计,风轮直径290米,适用于大于40米的深远海并具备抗台风能力 [7] - 运达股份展示16—18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鹰",样机已实现近一年平稳并网运行 [7] - 三一重能发布SI-242系列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功率横跨5.6MW—12.5MW,可承受极限风速高达63m/s,覆盖超低风速到高风速全场域 [8] - 东方电气新一代风电产品获设计认证,陆上平台适配6.X-10兆瓦,海上平台适配12-18兆瓦功率等级 [9] - 中国中车展示"风光储氢"绿色多元技术及AI+风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高效智慧能源生态 [11] - 电气风电展示多个标杆示范案例,包括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及漂浮式风渔融合示范项目 [13] - 中船科技发布H220平台陆上风电机组与H305-20MW海上风电机组,并发布全球最高200米级钢混塔筒 [15] - 华锐风电发布SL6250/230新机型,具备高可靠性、高智能性、高收益性特点,获权威认证 [17] - 兴蓝风电签署协议推进"双机头一浮体"漂浮式风电解决方案,旨在以更低单位成本服务深远海规模化部署 [19] 核心部件创新 - 禾望电气全球首发全碳化硅功率柜,为行业首款All SiC产品,功率密度提升38%,开关频率达6 kHz,单个功率单元1.1MW/1.26MW [20] - 洛轴展示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主轴承及适配18MW机组的轴承,采用自主研发表面无软带淬火技术 [23] - 盘古智能全球首发液压马达偏航系统,以液压马达驱动替代传统电机传动,解决偏航减速机断齿故障 [25] - 特变电工新能源发布TSVG6.0产品,设备容错率提升50%,整机各功率模块温差小于5℃,满足55℃极热环境下满载运行 [27][28] - 万勋科技发布风机运维「洗·测·涂」多合一迅捷作业平台,基于大疆无人机实现一机多能,覆盖清洗、检测、喷涂等四大场景 [30]
明阳智能:10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18:09
公司治理与激励 - 公司于2025年10月22日召开第三届第二十五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向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产品销售收入占比92.08%,发电及售电收入占比4.42%,风电场发电占比2.7%,其他业务占比0.8% [1]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349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