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保险基本面梳理109:深度复盘保险:慢牛市中的进攻品种-20250814
长江证券· 2025-08-14 12:4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 [12] 核心观点 - 保险行业在牛市中具备较好的弹性、稳定性及持续性,慢牛行情中表现尤为亮眼 [3][6] - 6次上涨周期中有4次跑赢上证指数,超额收益分别为2014 10-2015 06(-5 1pct)、2016 01-2018 01(101 1pct)、2019 01-2019 04(21 2pct)、2020 03-2021 02(-5 6pct)、2024 09-2024 11(10 6pct)、2025 04至今(7 2pct) [6] - 慢牛行情中保险表现突出,如2016 01-2018 01行业表现排序1/32,2025 04至今排序11/32 [8] - 快速上涨或结构性行情中表现平淡,如2014 10-2015 05排序25/32,2020 03-2021 02排序20/32 [8] 个股表现 - 流动性宽松周期中高β寿险股(新华、国寿)表现较优,如2014 10-2015 06(国寿>新华>平安>太保)、2024 09-2024 11(新华>国寿>平安>太保) [9] - 经济改革或结构性牛市中综合保险集团表现较优,如2019 01-2019 04(平安>国寿>新华>太保)、2020 03-2021 02(太保>国寿>新华>平安) [9] - 新华保险在2024 09-2024 11期间A股涨幅56 6%,H股涨幅60 8%,NBV增速57 7%领跑行业 [85] 配置逻辑 - 中长期看好保险行业ROE抬升机会,驱动因素包括负债端成本改善、资产端权益增配及头部险企扩表能力稳定 [10] - 双主线配置逻辑:主线一为受益于利差预期改善的弹性标的(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主线二为经营稳健、分红稳定的个股(中国平安、中国人保) [10] 历史周期表现 - 2014 10-2015 06杠杆牛市中保险指数涨幅111 0%,超额收益-5 1pct,行业排序25/32 [25] - 2016 01-2018 01供给侧改革慢牛中保险指数涨幅129 9%,超额收益101 1pct,行业排序1/32 [39] - 2020 03-2021 02结构性牛市中保险指数涨幅33 4%,超额收益-5 6pct,行业排序20/32 [65] - 2025 04至今慢牛中保险指数涨幅24 6%,超额收益7 2pct,行业排序11/32 [90]
保险板块强势拉升 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涨超5%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11:3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A股涨幅超过5%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A股涨幅超过3% 中国人寿A股涨幅超过2% [1] - 阳光保险港股大涨超过8% 中国太保港股上涨近7%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港股涨幅均超过5% [1] 险资举牌动态 -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以每股均价32.0655港元买入174.14万股中国太保H股 耗资超过5583万港元 [1] - 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比例升至5.04% 触发举牌条件 为六年来首次出现险企举牌险企案例 [1] 行业负债端变化 - 人身险预定利率从2.5%下调至2% 短期内可能引发产品停售潮和新单保费增长压力 [2] - 长期将推动保险公司优化产品结构 加大分红险和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开发力度 [2] 资产端配置策略 - 险资入市政策持续松绑 险企今年以来频繁举牌银行股 [2] - 银行板块强势行情和稳定分红有望增厚险资收益 强化投资端稳健性 [2] 行业中长期展望 - 保险板块有望演绎"资负共振"逻辑 实现估值修复 [2]
保险系私募版图再扩容
北京商报· 2025-08-14 10:28
险资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增至6家 [1][2] -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 其中第二批试点8家公司资金规模1120亿元 第三批试点规模600亿元 [3] - 预计未来监管将支持更多险企参与试点 推动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 [6] 险资投资策略与方向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资金全部落地并实现低风险、高于基准收益 主要投向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及具有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4][5] - 鸿鹄基金三期坚持投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要求公司治理良好、经营稳健、股息稳定且流动性较好 [4] - 投资策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4] 行业影响与生态变革 - 超2000亿元长期资金加速涌向资本市场 短期内注入稳定性 长期助力经济转型 [1][3] - 保险系私募基金专业化运作模式成熟 险资通过自建平台直接参与市场 降低信息不对称并提升投资透明度 [3] - 保险+私募模式拓宽险资业务范围与盈利模式 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增强竞争力与影响力 [5] 企业参与及合作模式 - 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公司 基金管理人由双方资产公司各出资500万元设立 [2] - 中小险企可能通过合作等方式参与布局 头部险企在机构设立层面形成差异化布局 [6] - 太平资产表示将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和符合险资特性的投资策略 加大中长期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 [2]
发挥综合金融优势 广发银行推进养老金融跨越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6:15
养老金融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333战略"并将养老金融作为三大新增长极首位 [2] - 以打造国内一流养老金融账户管理人为目标 制定《推进养老金融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 [2] - 计划推进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生态金融、养老财富管理、养老产业金融五位一体矩阵协同发展 形成"5+1"发展格局 [2]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超过220只 服务个人养老金客户逾332万户 [3] - 全行网点100%完成适老化升级 推出长辈版手机银行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3] - 围绕未老备老养老全生命周期需求搭建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3] 业务规模与成效 - 第一支柱服务社保客户逾635万户 覆盖14个省(直辖市)30家分行 [3]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达19.5亿元 新发放养老产业贷款15.5亿元 [3] - 首发前海开源康悦养老FOF定制基金 增强养老财富管理领域核心竞争力 [3] 产业金融合作案例 - 与普门科技合作始于2016年 2019年调整服务方案支持企业科创板上市后业务扩张 [4] - 2024年为企业及子公司提供总额超亿元综合融资解决方案 [4] - 2025年推动普门科技与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建立合作关系 在医疗行业投资筛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5][6] 数字康养平台建设 - 与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联合开发数字康养平台 支持机构养老和旅居养老企业数字化建设 [1][7] - 平台实现机构、管护人员、老人、家属信息共享 链接定位设备、智能床垫、纳米波监测仪等智能设备 [8] - 平台配备智能驾驶舱统一分析业务与财务信息 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和生活质量 [8] 综合金融服务优势 -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资源 发挥保险+投资+银行的综合金融优势 [3] - 为跨境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通过产品报价和市场动态分享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5] - 通过金融+医疗+养老综合服务模式深化产业合作 [6]
2220亿元险资加速布局A股!保险系私募再添新军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6:5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进展 -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资产获批设立太平(深圳)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成为第6家获批的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 [1] - 试点通过保险公司设立私募基金形式落地 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 [2] 试点规模与参与机构 -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含已批复和拟批复) [2] - 首批试点(2023年10月):中国人寿和新华人寿各出资250亿元设立鸿鹄志远基金 [2] - 第二批试点(2025年1月):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获准参与 规模520亿元 [2] - 第三批试点(2025年5月):人保寿险、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获600亿元额度 [2] - 除太平外 其他5家获批机构包括国丰兴华、泰康稳行、太保致远、恒毅持盈和阳光恒益 [3] 已运作基金产品情况 - 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于2024年3月完成全部投资 实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4]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200亿元)投向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 [4]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1号(225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 [4] - 泰康稳行一期已开始投资 聚焦境内外优质上市公司 [5] - 太保致远1号目标规模200亿元 已于7月投入运行 [5] 政策影响与行业意义 - 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发挥长线机构投资者优势 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广度与深度 [1] - 为资本市场引入中长期增量资金 增强市场稳定性 发挥保险资金"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3][5] - 推动险资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对冲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 [6] - 通过长期股权投资匹配寿险保单长期负债需求 缓解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 [6] - 引导险资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 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5]
保险板块8月13日跌0.19%,中国人寿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46.3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41
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19% 中国人寿领跌板块 [1] - 上证指数上涨0.48%至3683.46点 深证成指上涨1.76%至11551.36点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946.38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77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87亿元 [2]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点评:方案出台刺激消费,利好消费信贷及保险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13:28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 [4] 核心观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出台,旨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消费潜力 [4] - 贴息政策覆盖两类消费场景:单笔5万元以下的一般性消费和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贴息标准为年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4] - 政策实施周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个人在单家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5万元以下消费上限1000元) [4] - 政策利好消费金融和保险板块,消费金融机构业务量和营收预期有望提升,保险板块受益于利率下行趋势或低于预期 [4] 投资建议 - 推荐汽车金融领域头部公司易鑫集团,政策对家用汽车消费的支持将直接带动其业务增长 [4] - 在利率预期边际改善下,推荐保险板块标的新华保险、中国人寿 [4] 推荐公司估值 - 中国人寿(601628 SH):2025E EPS 4 30元,P/B 9 46倍,评级增持 [5] - 新华保险(601336 SH):2025E EPS 8 60元,P/B 7 28倍,评级增持 [5] - 易鑫集团(2858 HK):2025E EPS 0 17元,P/B 13 42倍,评级增持 [5]
中国平安等三家上市险企停发月保费收入数据
贝壳财经· 2025-08-13 13:25
上市险企暂停披露月保费收入 - 中国平安回应停发月保费收入数据 原保险保费收入不能完全反映保险服务收入情况 且非监管强制披露信息 [1] - 公司认为短期保费数据对投资者价值不大 更注重价值指标而非规模指标 [1] - 中国平安最后一次披露保费收入公告为2025年1月14日 内容为2024年全年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1] 行业披露情况变化 - 除中国平安外 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也已停发月度保费收入数据 [1] - 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仍维持月度保费数据披露 [1] 会计准则影响 - 切换新会计准则后 原保险保费收入指标对人身险公司业务反映不全面 [1]
武威监管分局同意撤销中国人寿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营销服务部
金投网· 2025-08-13 11:54
公司运营调整 - 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撤销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营销服务部 [1] - 公司需立即停止该机构一切经营活动并在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 [1] - 公司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撤销手续 [1]
武威监管分局同意撤销中国人寿武威分公司凉州区洪祥镇营销服务部
金投网· 2025-08-13 11:54
公司经营调整 - 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撤销武威分公司凉州区洪祥镇营销服务部 [1] - 公司需立即停止该机构一切经营活动并在15个工作日内缴回许可证 [1] - 公司需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撤销手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