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807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25-08-07 16:09
新股发行及权益提示 - 中国重工(601989)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8月13日[1] - 中国船舶(600150)收购请求权申报期为2025年8月13日至15日[1] - 申科股份(002633)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8月27日[1] - ST凯利(300326)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17日至8月15日[1] - 抚顺特钢(600399)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异常波动及风险提示 - *ST苏吴(600200)可能终止上市[4] - *ST高鸿(000851)可能暂停上市[6] - *ST广道(839680)存在退市风险[6] - *ST云创(835305)面临退市风险[6] 可转债及基金动态 - 志特转债(123186)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7日[6] - 英科转债(123029)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8月15日[6] - 晶瑞转债(123031)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25日[6]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份额拆分日为2025年8月8日[6] - 通用航空ETF华宝(159231)份额拆分日为2025年8月8日[6]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国重工流出10.74亿元、中际旭创流出7.83亿元





金融界· 2025-08-07 14:19
资金流向 - 截至8月7日午后一小时,主力资金净流出前20只股票合计流出金额达104.87亿元,其中中国重工以10.74亿元净流出居首 [1] - 高端制造业板块资金流出显著,中国重工(-10.74亿元)、中国船舶(-7.49亿元)、山河智能(-6.30亿元)、内蒙一机(-5.22亿元)合计净流出29.75亿元 [1] - 科技硬件板块遭遇资金撤离,中际旭创(-7.83亿元)、新易盛(-7.11亿元)、胜宏科技(-5.29亿元)、机器人(-3.77亿元)、沪电股份(-3.44亿元)、华工科技(-3.27亿元)、英维克(-3.09亿元)、麦格米特(-2.97亿元)八只个股合计流出43.77亿元 [1] - 医药生物领域出现资金分化,药明康德(-6.39亿元)与恒瑞医药(-3.88亿元)合计净流出10.27亿元 [1] - 资源类个股资金表现疲弱,北方稀土(-4.59亿元)与陕西煤业(-3.47亿元)合计流出8.06亿元 [1] - 国防军工板块资金承压,长城军工(-6.45亿元)与湖南天雁(-3.25亿元)合计净流出9.7亿元 [1] - 消费品行业倍加洁出现2.74亿元资金流出 [1]

中国船舶重工合并,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横空出世!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合并交易方案 - 中国船舶通过发行A股股票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2]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定为每股37.84元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为每股5.05元 [2] - 换股比例调整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换得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2] 合并后规模指标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2] -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船舶订单322艘价值2169.62亿元 [2] -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16艘同比增长53.2% 在手订单总额2337.68亿元 [2] 业务背景与动因 - 两家公司同属中国船舶集团 存在造船/维修等领域业务高度重合 [1] - 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集团承诺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整合 [1] - 中国船舶业务覆盖造船/修船/海洋工程/机电设备 拥有江南造船等子公司 [1] - 中国重工专注舰船研发设计制造 涵盖海洋防务/深海装备/舰船配套等领域 [1] 行业影响 - 合并后新公司将成为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 [4] - 显著提升中国在全球船舶工业领域的竞争力 [4] - 推动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国重工流出10.01亿元、中际旭创流出7.22亿元





金融界· 2025-08-07 12:14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中国重工主力资金流出10.01亿元 为当日最高流出额 [1] - 中际旭创主力资金流出7.22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二位 [1] - 新易盛主力资金流出6.61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三位 [1]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流出6.14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四位 [1]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流出5.93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五位 [1] - 长城军工主力资金流出5.10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六位 [1] - 胜宏科技主力资金流出5.06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七位 [1]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流出4.76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八位 [1] - 内蒙一机主力资金流出4.61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九位 [1] - 山河智能主力资金流出4.41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位 [1] - 东方精工主力资金流出4.39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一位 [1] - 东方国信主力资金流出4.12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二位 [1] - 机器人主力资金流出3.58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三位 [1] - 华工科技主力资金流出3.12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四位 [1]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流出2.82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五位 [1] - 陕西煤业主力资金流出2.68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六位 [1]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流出2.60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七位 [1] - 恒瑞医药主力资金流出2.58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八位 [1] - 沪电股份主力资金流出2.57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十九位 [1] - 湖南天雁主力资金流出2.54亿元 位列流出榜第二十位 [1] 行业分布特征 - 国防军工行业有多家公司出现大额资金流出 包括中国重工 中国船舶 长城军工 内蒙一机 山河智能 湖南天雁 [1] - 通信设备行业有显著资金流出 包括中际旭创 新易盛 华工科技 [1] - 医药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药明康德 恒瑞医药 [1] - 新能源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宁德时代 [1] - 稀土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北方稀土 [1] - 煤炭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陕西煤业 [1] - 证券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东方财富 [1] - 电子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胜宏科技 沪电股份 [1] - 工业机械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东方精工 机器人 [1] - 软件服务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包括东方国信 [1] 资金流出规模 - 前20只股票单日主力资金流出总额达95.02亿元 [1] - 前10只股票单日主力资金流出总额达61.05亿元 [1] - 单只股票最大流出额超过10亿元 [1] - 单只股票最小流出额为2.54亿元 [1] - 有6只股票单日流出额超过5亿元 [1] - 有14只股票单日流出额超过3亿元 [1]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诞生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8-07 11:24
交易背景与动因 - 中国船舶将以发行A股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 - 两家公司均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 在船舶制造维修领域业务重合度高 [1] - 此次合并为履行集团2026年6月30日前解决同业竞争的承诺 [2] 交易方案细节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37.84元/股 中国重工换股价格5.05元/股 [2] - 初始换股比例1:0.1335 调整后为每1股中国重工换0.1339股中国船舶 [2] -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合并后规模与订单情况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营业收入超1300亿元 [3] - 中国船舶手持民品订单322艘(2461.07万载重吨) 价值2169.62亿元 [3] - 中国重工手持订单216艘(3030.97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53.2% [3] - 所有业务板块在手订单合计金额2337.68亿元 [3] 行业地位影响 - 整合后公司将跃居全球造船企业首位 成为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 [4]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国重工流出9.68亿元、中国船舶流出6.88亿元
金融界· 2025-08-07 11:10
主力资金流向 - 中国重工主力资金流出9.68亿元,位列榜首,股价上涨2.52% [1][2] - 中国船舶主力资金流出6.88亿元,股价微涨0.78% [1][2] - 长城军工主力资金流出4.77亿元,股价大幅上涨7.32% [1][2] - 内蒙一机主力资金流出4.38亿元,股价下跌2.07% [1][2] - 东方精工主力资金流出4.38亿元,股价上涨6.39% [1][2]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流出4.29亿元,股价下跌2.65% [1][2] - 胜宏科技主力资金流出3.80亿元,股价下跌4.63% [1][2] - 机器人主力资金流出3.74亿元,股价下跌5.57% [1][2] - 山河智能主力资金流出3.73亿元,股价下跌6.51% [1][2] - 中际旭创主力资金流出3.52亿元,股价下跌3.07% [1][2] - 新易盛主力资金流出3.51亿元 [1] - 东方国信主力资金流出3.30亿元,股价下跌2.05% [1][3] - 包钢股份主力资金流出2.47亿元,股价下跌3.56% [1][3]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流出2.43亿元,股价下跌1.02% [1][3] - 药明康德主力资金流出2.36亿元,股价下跌2.56% [1][3] - 湖南天雁主力资金流出2.36亿元,股价上涨4.97% [1][3] - 巨轮智能主力资金流出2.22亿元,股价下跌2.94% [1][3]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流出2.13亿元,股价下跌0.72% [1][3] - 华工科技主力资金流出1.94亿元,股价下跌3.41% [1][3] - 翰宇药业主力资金流出1.93亿元,股价微涨0.47% [1][3] 行业分布 - 船舶制造行业有两家公司上榜,中国重工和中国船舶合计流出16.56亿元 [1][2] - 专用设备行业有多家公司上榜,包括长城军工、东方精工和巨轮智能 [2][3] - 电子元件行业有两家公司上榜,胜宏科技和华工科技合计流出5.74亿元 [2][3] - 互联网服务行业有两家公司上榜,东方国信和东方财富合计流出5.43亿元 [2][3] - 小金属行业北方稀土流出4.29亿元 [1][2] - 交运设备行业内蒙一机流出4.38亿元 [1][2] - 工程机械行业山河智能流出3.73亿元 [1][2] - 通信设备行业中际旭创流出3.52亿元 [1][2] - 钢铁行业包钢股份流出2.47亿元 [1][3] - 电池行业宁德时代流出2.43亿元 [1][3] - 医疗服务行业药明康德流出2.36亿元 [1][3] - 汽车零部件行业湖南天雁流出2.36亿元 [1][3] - 化学制药行业翰宇药业流出1.93亿元 [1][3]
“中国神船”要来了!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船+重工”合计权重最高的ETF,军工ETF龙头(512680)斩获3连阳!
新浪财经· 2025-08-07 09:47
公司合并与市场表现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推进吸收合并 中国船舶总资产将超过4000亿元 成为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1] - 中国重工股票将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中国船舶股票于8月13日停牌[1] - 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在合并公告发布后双双涨停[1] 指数与ETF表现 - 中证军工指数8月6日强势上涨3.56%[1] - 军工ETF龙头当日收涨3.56% 实现三连涨[1] - 该ETF最新规模达69.19亿元 份额达54.35亿份 均创历史新高[1] - 近10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7.12亿元 单日最高净流入1.77亿元[2] - 近5年净值上涨3.15%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29.40%[2] 持仓结构与权重 - 军工ETF龙头在全市场ETF中"中船+重工"合计权重最高[1] - 中证军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6.26%[2] - 中国船舶为指数第一大权重股(5.54%) 也是ETF第一大重仓股(5.41%)[3] 行业基本面与催化剂 - 军工板块基本面加速回暖 2025年上半年订单公告持续兑现[3] -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等新领域受商业火箭发射事件推动发展[3] - 2025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进入下半场 业绩拐点或已出现[3]
研判2025!中国球扁钢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产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推动行业产量达到78.62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7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球扁钢行业受益于造船业快速发展及多领域应用扩张 产量从2019年40万吨增长至2024年78.62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达14.5% [1][14] - 行业受国家绿色低碳政策驱动 要求钢铁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 目标2025年底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7][9] - 竞争格局由大型钢铁企业主导 专业生产商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行业向高性能 智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16][22][23][24] 球扁钢行业概述 - 球扁钢为不对称型钢 由扁平腹板和球状球头构成 主要用于造船和造桥 现已成为船用型钢专称 作为船舶加强筋使用 [3] - 材质分为一般强度(A/B/D级)和高强度(AH32/AH36/DH32/DH36) 2009年起高强度球扁钢使用量超越一般强度 [3] - 具有高强度 耐腐蚀 耐磨损 轻量化及成本效益等优势 适用于承受重大荷载的工程结构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碳素钢和钢合金原材料 中游通过熔炼 连铸 轧制等工艺生产 下游应用于船舶制造 建筑和机械工程 [10] - 船舶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主船体需采用与相连板材同材质厚度的球扁钢作骨材 [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 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 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12] 政策环境 - 国家推出多项低碳政策: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2025年底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 [9]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要求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修订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 [9] - 生态环境部支持中部地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9] 竞争格局 - 大型钢铁企业如南钢股份(600282) 山东钢铁(600022)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6] - 专业生产企业包括湖北立晋(船用球扁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常熟龙腾(热轧船用型钢) 河北吉泰(中国最大船用型钢生产商) [16] - 南钢股份2025年Q1营收143.53亿元(同比下降14.93%) 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上升4.42%) 山东钢铁同期营收192.55亿元(同比下降15.66%) 亏损0.14亿元(同比收窄97.74%) [18][20] 发展趋势 - 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环保型钢材和低碳生产工艺成为绿色转型方向 [22]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化生产 优化市场预测和生产管理 [23] - 应用领域从船舶 桥梁向建筑 交通 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扩展 [24]
优化战略布局 国资央企重组整合密集落地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05:09
央企重组整合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两家公司股票将于8月13日停牌 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 标志"南北船"整合正式收官 [1] - 中国神华拟收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持有的13家能源资产股权 覆盖煤炭开采 坑口煤电 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及相关物流运输体系等产业链核心环节 提升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和一体化运营能力 [1] - 中化国际拟收购南通星辰100%股权 布局高性能工程塑料领域 中化装备拟收购益阳橡机和北化机100%股权 强化"化工装备+橡胶机械"主业方向 [2] 地方国资重组整合 - 宁夏国资委对6家区属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 打造宁夏交通建设投资集团 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 宁夏农垦集团三大"新旗舰" 破解"小散弱"困局 [2] - 河南省推动河南国际合作集团与自然资源集团整合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窗口平台 依托中豫港务集团整合省内资源加快国际陆港核心区建设 组建河南港航集团统筹内河航运资源 [3] - 天津发布《天津市支持并购重组若干措施》 推动上市公司及龙头企业围绕绿色石化 汽车装备等优势产业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未来智能 空天深海等未来产业开展战略并购 [3]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央企重组整合将服务于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绿色低碳转型 深化科技创新及数字化转型等更高层次目标 未来将加速向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2] - 地方国资国企重组采取底层收拢 向上整合 功能归位的基本策略方向 需根据每个地区实际情况一区一策设计和落实整合路线图 [3] - 立足主业推进整合有助于在更大范围统筹配置国有资本 强化国企核心竞争力 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将持续增强 [3]
市场乐观情绪延续 A股三大指数放量上攻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2:3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放量上涨 上证指数涨0.45%报3633.99点 深证成指涨0.64%报11177.78点 创业板指涨0.66%报2358.95点[2] - 全市场成交额17592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1434亿元[2] - 超3300只个股上涨 近百股涨幅超过9%[2] 机器人产业链 - 豪森智能 国瑞科技以20%幅度涨停 富恒新材 机器人涨超10% 北纬科技收获3连板[3]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Unitree A2 整机重37千克 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3] - IDC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近50%[3] - 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破10万台 中国厂商出货占比达84.7%[3] - 上海提出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建设不少于4个高质量孵化器[3][4] - 物流分拣 养老陪护 巡检等应用场景成为国产机器人落地重点方向[4] - 建议关注获人形机器人客户定点的机械零部件企业及具备量产能力的上市公司[4] 军工板块 - 长城军工录得5天4板 北方长龙走出3天2板 捷强装备以20%幅度涨停[5]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双双放巨量涨停[5] -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证监会批复 两家公司自8月13日起停牌[5] - 军工板块一季度业绩见底回暖 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加速发展[5] 银行板块 - 农业银行上涨1.22%报6.62元/股 A股流通市值达2.11万亿元[2] - 农业银行流通市值超越工商银行2.09万亿元 成为A股第一[2] 机构观点 - 太平洋证券预计上证指数将震荡上行并突破去年10月高点[6] - 方正证券认为8月市场呈现"轻指数重结构"特征 AI软件应用端成为配置主线[6] - 中原证券建议关注科技成长与周期制造主线 避免追高主题炒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