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工(601989)

搜索文档
千亿元级央企合并迎重要进展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交易 - 中国证监会同意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中国船舶承继其全部资产及负债 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总资产或超4000亿元 成为全球最大船舶上市公司 [1] - 中国船舶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 中国重工交易均价为5.05元/股 换股比例为1:0.1335 经2024年度利润分配调整后分别为37.59元/股和5.032元/股 换股比例调整为1:0.1339 [2] - 交易为A股史上规模最大吸收合并案例 存续公司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船舶制造企业 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及手持订单量均领跑全球 [2] 协同效应与产业整合 - 合并有利于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整合修造业务实现优势互补 发挥协同效应提升经营效益和品牌溢价 [3] - 专业化整合有助于消除同业竞争 通过核心资源协调聚焦价值创造 打造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3] 央企并购重组整体趋势 - 2024年以来央企并购重组步伐加快 近一年A股新增18起重大资产重组 数十起央企下属上市公司并购案加速推进 [1][4] - 央企重组以横向整合和战略合作为主 占比约95% 同时加速剥离"两非""两资"资产以优化盈利能力 [4][5] - 机械设备行业成为重组重点领域 近一年发生7起重大重组 涉及检测服务、橡机装备及核工业装备制造等细分领域 [5] 新兴领域布局战略 - 央企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 例如电投产融收购电投核能布局核电产业 海峡股份收购中远海运客运实现南北运力协同 [4][5] - 新兴领域央企加速崛起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成立 中国数联物流成为首家数据科技央企 兵器装备集团分立推动汽车行业新央企诞生 [6] - 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通过多样化手段向新产业新业态发力趋势明显 [6]
中国重工因被换股吸收合并将终止上市,此前被处罚正面临股民索赔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23
公司上市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8月13日起连续停牌并终止上市 因被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换股吸收合并[2] - 最后一个交易日为2025年8月12日 换股后原股东持股将按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于上交所流通[2] - 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申报时间为2025年8月13日 随后进入行权申报及清算交收阶段[2] 财务违规与处罚 - 公司因未准确计提子公司存货减值被处罚 导致2018年多计利润7181.24万元 2019年多计利润10711.29万元 2020年少计利润12200万元[2] - 北京证监局对公司处以150万元罚款 对王良和姚祖辉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并给予警告[3] - 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可依法索赔 凡2019年4月28日至2023年7月12日期间买入且期末持有者均可参与[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18日 注册资本228.02亿元 法定代表人王永良 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3][4] - 主营业务涵盖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五大板块[3] - 员工人数27681人 参股公司91家 包括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3][4] 近期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55亿元、466.94亿元和554.36亿元 同比增长11.67%、5.75%和18.70%[4]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2亿元、-7.82亿元和13.11亿元 同比增长-1106.06%、64.64%和266.60%[4] - 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 从2022年55.49%升至2024年62.04%[4] 公司风险状况 - 天眼查显示公司自身风险314条 周边风险5906条 预警提醒风险725条[5]
国泰海通|机械:南北船重组加速推进,行业景气改善支撑成长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07 22:15
南北船重组进展 - 南北船重组进入落地阶段,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证监会核准[2] - 合并将实现管理体系统一、资源协同及产业链整合,解决同业竞争,强化全球竞争力[2] - 股票自8月13日起连续停牌,直至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申报结果公告后复牌[2] 行业景气度分析 - 7月全球新接船舶订单612万DWT,同比降幅收窄至-39.94%,中国新签订单505万DWT,同比-18.16%[3] - 2025年7月全球新船价格指数186.65,环比仅-0.25%,价格韧性显现[3] - 8月5日BDI运价指数达1921点,同比+14.55%,运价回升支撑盈利改善[3] 重组协同效应 - 合并后规模效应有望放大高景气周期下的盈利弹性[1] - 资源协同与产业链整合将加速推进,提升综合盈利能力[2] - 当前订单降幅收窄、船价企稳、运价回升三重因素共同改善行业盈利条件[2][3]
沪指叒新高,“旗手”行情加速?国防军工、创AI短线回调,资金跑步吸筹
新浪基金· 2025-08-07 20: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沪指四连阳并创阶段新高3645.12点 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收跌 两市成交额1.83万亿元 环比放量 [1] - 市场热度持续升温 沪指频创年内新高 融资余额自2015年后首次重返2万亿元 [3] 行业ETF表现 - 有色龙头ETF(159876)上涨1.53%至0.664元 地产ETF(159707)上涨1.27%至0.640元 电子ETF(515260)上涨0.62%至0.975元 [2] - 银行ETF(512800)上涨0.46%至0.874元 医疗ETF(512170)上涨0.27%至0.369元 [2] -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板块走强 电子ETF场内价格一度上涨1.8% 受美国拟对芯片半导体征收100%关税影响 [2] - 地产板块午后拉升 地产ETF收涨逾1% 上海宣布明年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 2027年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 [2] 银行板块 - 国有六大行集体走强 农业银行涨超1%再创新高 银行ETF(512800)规模超150亿元 近5日资金净流入6.9亿元 [3] - 银行ETF向上收复20日线 [3] 券商板块 - 券商ETF(512000)连续4日吸金 合计净流入3.6亿元 早盘场内价格一度上涨逾1% [3][6] - 财达证券上涨7.16% 西部证券上涨2.69% 东方证券上涨1.57% 南京证券上涨1.09% [7][9] - 31家上市券商中期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13家实现同比翻番 [8] - 华西证券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1025.19%-1353.90% 国联证券增长1183% 国盛金投增长236.85%-394.05% [10] - 两融余额超过2万亿元 创近十年新高 市场交投活跃度保持高位 [7][11] 国防军工板块 - 国防军工ETF(512810)收跌0.69% 成交额1.54亿元 连续5日超1亿元 尾盘溢价飙升 或有大量买盘介入 [3][11][12] - 近期资金净申购 10日累计增仓1.6亿元 规模首次突破10亿元 [12] - 融资余额升至3380万元历史新高 [16] - 长城军工斩获6天5板 上涨10% 中国船舶成交94.39亿元创历史天量 中国重工成交60.93亿元创10年新高 [14][15] - 际华集团 七一二逆市涨停 [14] 人工智能板块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363)下跌1.11% 早盘一度下挫3% 全天成交额2.04亿元 获净申购4600万份 [3][19] - 太辰光 富瀚微逆市上涨超6% 航宇微 万兴科技 拓尔思上涨超2% [19] - 海外云厂商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超3300亿美元 [22] - 政策层面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即将举办 [2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规模超19亿元 年内日均成交超1.5亿元 [23]
南北船重组加速推进,行业景气改善支撑成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7 19:12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南北船重组进入落地阶段,管理体系统一、资源协同及产业链整合有望加速推进 [2] - 行业盈利条件边际改善,表现为订单降幅收窄、船价韧性显现及运价回升 [2] - 重组协同效应有望放大公司在高景气周期下的盈利弹性 [2] 行业与公司分析 南北船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获证监会核准,股票自8月13日起连续停牌 [4] - 合并将实现管理体系统一、资源协同及产业链整合,解决同业竞争,释放规模效应 [4] 公司业绩表现 - 中国船舶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98.25%至+119.49% [4]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181.09%至+237.30% [4] 行业景气度 - 订单端:7月全球新接船舶订单612万DWT,同比-39.94%,中国新签订单505万DWT,同比-18.16%,降幅收窄 [4] - 价格端:2025年7月全球新船价格指数为186.65,环比-0.25%,跌幅收窄 [4] - 运价端:8月5日BDI达1921点,同比+14.55%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重组落地后管理整合及规模效应的兑现,相关标的:中国船舶、中船防务、振华重工 [4]
主力资金丨6股尾盘获主力资金大幅抢筹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9:1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盘中创今年以来新高[1]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67.48亿元[1] -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17.71亿元[5] 行业资金流向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8.46亿元 远超其他行业[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6.55亿元[1] - 交通运输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3.36亿元[1] - 美容护理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96亿元[1] - 商贸零售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52亿元[1] - 机械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2.61亿元 金额居首[1]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亿元[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亿元[1] - 计算机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0亿元[1] - 传媒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6亿元[5] - 有色金属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超6亿元[5] - 医药生物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3.34亿元[5] - 通信行业尾盘获主力资金抢筹1.4亿元[5] 个股资金流向 - 7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2] - 1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3亿元[2] - 天娱数科主力资金净流入6.43亿元 居首[2] - 硕贝德主力资金净流入6.23亿元 居次席[3] - 115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均超1亿元[4] - 天娱数科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6] - 大族激光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6] - 创新医疗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6] - 东信和平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6] - 双林股份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6] - 岩山科技尾盘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6] ETF资金流向 - 食品饮料ETF最新份额60.0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38.2万元[9] - 游戏ETF最新份额61.5亿份 减少2.9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5228.9万元[9] - 科创半导体ETF最新份额3.9亿份 增加6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691.9万元[9] - 云计算50ETF最新份额3.9亿份 减少2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90.1万元[10] 公司动态 - 天娱数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未被立案调查 生产经营秩序正常[2] - 硕贝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消费电子市场回暖将带来更多市场机遇[3] - 大族激光持续推进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锂电行业主流客户合作[6] - 大族激光与主流电池厂家合作取得主制程设备批量订单[6] - 大族激光与极电光能、协鑫光电等行业头部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6]
中国重工:公司A股股票将自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9:02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工业占比98.32% [1] - 同期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1.68% [1] 重大资本运作事项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 [3] - 停牌原因为实施现金选择权行权申报及清算交收 [3] - 现金选择权针对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换股吸收合并交易的异议股东 [3] - 公司股票停牌后将不再交易直至终止上市 [3] - 现金选择权通过网下申报方式实施 [3] - 实施依据为公司2025年8月5日发布的现金选择权实施公告 [3]
中国重工(601989) - 中国重工关于公司股票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07 18:17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方[3] 未来展望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12日为最后交易日,8月13日起停牌直至终止上市[3][5] - 现金选择权实施完成及终止上市后,股东A股按比例换为中国船舶股票流通[4]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向全体异议股东实施现金选择权[3] - 中国重工换股股东取得中国船舶股票应为整数,非整数时按规则分配[4]
航海装备行业CFO薪酬观察:亚星锚链收入、净利润双增 CFO王桂琴年薪39.95万元行业垫底 同比下降1.2%
新浪证券· 2025-08-07 17:16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额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航海装备行业CFO薪酬总额384.30万元 平均薪酬64.05万元 同比增长19.06% [2] 航海装备行业CFO特征 - 行业CFO学历以本科为主 大专及硕士学历各仅1人 [3] - 所有CFO年龄均超过40岁 最大为中国重工CFO姚祖辉(59岁) [3] - 2024年行业无CFO受到行政监管或行政处罚 [3] 个体薪酬表现 - 中国重工CFO姚祖辉薪酬90.19万元 高出行业平均40.81% 同比增7.7%为行业最高涨幅 [3] - 亚星锚链CFO王桂琴薪酬39.95万元 低于行业平均37.63% 同比降1.2%为唯一下降案例 [3] - 海兰信CFO董中新年薪59.33万元 同比增长5% [3] - 国瑞科技CFO绳家强2024年薪酬53.10万元 [3] 公司经营业绩关联 - 海兰信2024年营收3.84亿元同比下降49.1% 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07.1% [3] - 国瑞科技2024年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64.6% 营收2.78亿元同比增长41.5% [3]
国防军工行业资金流出榜:中国重工等15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6:5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7日上涨0.16% [1] - 申万行业中有18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有色金属(1.20%)和美容护理(0.99%) [1] - 跌幅居前行业为医药生物(-0.92%)和电力设备(-0.74%)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78.24亿元 [1]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31.24亿元(上涨0.45%) 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入6.50亿元(上涨1.20%) [1] - 23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63.21亿元居首 [1] 国防军工行业表现 - 国防军工行业下跌0.39%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71亿元 在净流出行业中排名第二 [1][2] - 行业139只个股中44只上涨 93只下跌 3只涨停 [2] - 资金净流入个股42只 净流出个股97只 [2] 国防军工资金流入个股 - 8只个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 [2] - 七一二净流入3.57亿元居首(涨停10.00% 换手率7.43%) [2] - 高德红外净流入1.16亿元(上涨5.29% 换手率6.66%) [2] - 陕西华达净流入1.02亿元(上涨3.88% 换手率28.99%) [2] - 光启技术净流入9034.18万元(上涨1.58% 换手率1.76%) [2] - 上海瀚讯净流入8621.31万元(上涨4.64% 换手率10.82%) [2] 国防军工资金流出个股 - 15只个股净流出资金超亿元 [3] - 中国重工净流出11.61亿元居首(上涨1.17% 换手率5.05%) [3] - 中国船舶净流出8.81亿元(上涨0.23% 换手率5.41%) [3] - 长城军工净流出5.65亿元(涨停10.00% 换手率18.30%) [3] - 内蒙一机净流出5.45亿元(下跌0.04% 换手率11.74%) [3] - 北方导航净流出2.61亿元(下跌3.04% 换手率7.1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