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泰来(603659)

搜索文档
璞泰来,固态电池签约
DT新材料· 2025-04-29 23:32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合作 - 上海璞泰来与Bolloré集团旗下Blue Solutions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共同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解决方案 [1] - Blue Solutions是欧洲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驱,自2011年起专注于固态电池开发、制造与销售,具备深厚技术积累 [1] - 璞泰来将为Blue Solutions提供粘结剂、活性材料、集流体等关键部件,并定制开发固态电池制造设备 [1] - 双方将联合升级或开发新设备,覆盖固态锂金属电池生产的所有相关工艺 [1] 第四代固态电池技术攻关 - 第四代技术需解决锂枝晶抑制、界面阻抗优化及规模化生产等核心难题 [1] - 璞泰来的高性能粘结剂和复合集流体技术可提升固态电池界面稳定性 [1] - Blue Solutions的固态电解质涂覆工艺和锂金属负极封装经验为量产奠定基础 [1] - 通过"材料创新+工艺适配"双向协同,有望缩短产品验证周期,加速技术落地 [1] 负极材料技术进展 - 新型CVD沉积硅碳负极材料可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 [2] - 针对锂金属负极开展前瞻性研发,通过构建三维骨架结构解决枝晶、体积膨胀及界面问题 [2] 第四届固态电池大会 - 大会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创新 [3][4] - 议题涵盖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现状、固态钠电池/锂金属电池研究进展、固态电解质开发、硅基负极工艺及装备等 [4]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固态电池制造、终端应用需求对接闭门会及新品发布 [4] - 免费参会对象涵盖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每单位限额2名 [3]
直击璞泰来业绩说明会:2025年一季度盈利水平环比改善 硅碳负极产能将于年内投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9:26
行业展望 - 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2025年将保持较好增速 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细分领域价格相对稳定 [1] - 行业持续整合和洗牌环境下 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重新步入盈利增长轨道 [2] - 硅基负极是未来锂电池重要技术方向 消费电子、电动工具、无人机、低空经济及固态电池需求加快硅碳负极投产节奏 [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 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 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 业绩重回增长 [1] - 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贡献主要利润 负极材料业务受海外需求偏弱影响仍面临挑战 [2] 业务进展 - 负极材料业务通过消纳高价库存 石墨化及碳化工艺降本显著 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人造石墨获客户认可 CVD硅碳负极获量产订单 [2] - 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逐步投产 对成本改善和抢占市场形成支撑 [2] - 涂覆隔膜业务2025年目标为90亿㎡涂覆加工出货量+12亿㎡基膜出货量 [3] 产能规划 - 2025年底实现25万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四川紫宸项目) [3] - 安徽芜湖硅碳负极一期项目力争2025年上半年形成批量销售 [3] - 持续推进四川卓勤涂覆隔膜二期项目建设 补齐基膜产能短板 [3] - 探索东南亚布局负极材料/基膜/涂覆加工产能 满足海外客户多元化需求 [4] 技术应用 - 硅碳负极将率先在消费电子/无人机/电动工具领域批量使用 动力电池领域应用相对滞后但会逐步跟进 [4] - 公司持续推进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产品认证 协同上下游落实市场推广 [4]
璞泰来固态电池领域再签合作
高工锂电· 2025-04-29 19:00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合作 -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签署《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的"最优解"[2] - 璞泰来作为国内锂电材料与设备综合服务商,在粘结剂、活性材料、集流体等关键部件领域拥有成熟供应链和技术储备[4] - Blue Solutions自2011年起专注固态电池研发,其锂金属负极技术与固态电解质体系已实现商业化应用[5] 合作细节与技术攻关 - 璞泰来将供应定制化材料并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的专用设备,Blue Solutions提供固态电池工艺经验,目标达到"国际一流制造水平"[5] - 双方针对第四代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核心需求展开攻关,需解决锂枝晶抑制、界面阻抗优化及规模化生产等难题[5] - 璞泰来的高性能粘结剂和复合集流体技术可提升界面稳定性,Blue Solutions的固态电解质涂覆工艺和锂金属负极封装经验为量产奠定基础[5] 璞泰来的技术布局 - 公司已构建多维技术储备:新型CVD沉积硅碳负极适配半固态/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研发通过三维骨架结构解决枝晶和膨胀问题[6] - 具备固态锂金属负极成型方案,可实现锂带减薄、修边及单双面覆锂功能[7] - 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中试产品离子电导率达10-3S/cm,四川基地建成年产200吨中试产线[7] - 干法电极整线解决方案已实现设备出货验收,在多辊转移、分段辊压等工艺路线取得阶段性成果[7] 市场与战略意义 - 合作将强化璞泰来国际项目交付经验,拓展全球高端锂电材料与设备市场[6] - Blue Solutions客户覆盖汽车、储能等领域,绑定合作有助于璞泰来提升海外履约能力并推广"材料+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6] - 2024年璞泰来还与北京恩力动力、溧阳中科固能签订战略协议,共同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创新[8] 行业活动预告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苏州举行,产业链企业将探讨产业化机遇与挑战[9]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举行,聚焦钠电技术发展[14]
每日速递 | 国轩高科西部电池智造基地开工
高工锂电· 2025-04-29 19:00
电池 - 珠海冠宇准固态电池项目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专家组验收 成功突破固体电解质膜卷对卷制备技术、高面容量电极低阻抗界面构筑技术等关键技术 完成准固态动力电池单体和PACK系统开发并实现装车示范应用 [1][2] - 国轩高科西部电池智造基地开工 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 产品为储能领域314Ah大容量方型磷酸铁锂电芯及其系统集成产品 预计10月完成竣工调试后投产运行 [3][4] - 豪鹏科技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5亿元同比增长23.27% 净利润3181.35万元同比增长903.92% [5] 材料 - 振华新材暂缓实施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义龙三期) 原计划投资624,535万元 已完成土地购置和部分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投入 [5] - 湖南金硅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构建"硅-碳"材料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和布局固态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6] - 厦门中科希弗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生产设备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已建成国内首条年产10吨氟化碳材料半自动化生产线并实现吨级量产 [7][8] -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达成固态电池合作 将共同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解决方案 璞泰来将提供粘结剂、活性材料等关键部件并开发定制材料和制造设备 [9][10]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携手合作,共同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的最佳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 2025-04-29 17:30
合作背景 -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Bolloré集团旗下Blue Solutions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共同探索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的最佳解决方案 [2] - Blue Solutions是欧洲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驱,自2011年起便致力于固态电池开发、制造与销售 [2] 合作内容 - 璞泰来将为Blue Solutions提供粘结剂、活性材料、集流体等关键部件 [2] - 璞泰来将根据Blue Solutions的技术需求开发定制材料和固态电池制造设备 [2] - 双方将联合升级现有设备及/或开发新设备,以实现国际一流的固态锂金属电池制造水平 [2] 合作意义 - 璞泰来将进一步强化国际项目交付经验,为拓展全球高端锂电材料与设备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4] - Blue Solutions将受益于璞泰来在电池制造领域的综合布局、领先工艺技术和专业材料知识 [4] - 结合Blue Solutions在锂金属负极和固态电池方面的制造经验,两家公司将快速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4] 战略影响 - 此次合作是璞泰来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在海外市场履约能力的持续提升 [4] - 璞泰来"材料+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已获得国际客户认可 [4] - 合作将增强璞泰来在高端电池材料与设备领域的全球影响力,为未来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4]
负极材料龙头业绩分化,有的陷入上市首亏、有的净利猛增6倍
新浪财经· 2025-04-28 13:31
行业业绩概况 -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2024年业绩分化,六家头部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净利润下滑 [1] - 杉杉股份遭遇上市首亏,净亏损达3.67亿元,同比下滑147.79%,主要因偏光片业务拖累及计提风险拨备 [2] - 贝特瑞净利润9.3亿元,同比减少43.76%,受负极材料价格下降及正极材料价量齐跌影响 [3] - 翔丰华净利润4955万元,同比下降40.23%,因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及财务费用增加 [3] - 璞泰来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滑37.72%,负极材料受产能过剩及海外需求偏弱影响 [3] - 中科电气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大增626.56%,受益于快充车型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增长 [4][5] - 尚太科技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因差异化产品战略及降本增效措施 [5] 产能与利用率 - 负极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接近满产,小企业开工率低 [5] - 中科电气产能利用率最高达95.66%,贝特瑞90.41%,翔丰华83.43% [6] - 璞泰来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约68.35%,因控制低价产品出货导致产量下滑 [6] 扩产动态 - 六家企业中除杉杉股份外,其余在建工程金额均同比增长 [7] - 尚太科技在建工程金额6.87亿元,较年初涨超16倍,因新增北苏二期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 [8] - 翔丰华在建工程金额同比增92.53%,因上海碳峰科创园项目开工 [8] - 中科电气放缓扩产,对安徽海达10万吨项目计提减值,因行业产能过剩 [8] 技术趋势与布局 - 快充负极材料需求增长,中科电气4C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放量,带动超快充电池发展 [8] - 鑫椤资讯预计2025-2026年为快充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期 [9] - 璞泰来快充负极新品满足6C-10C性能要求,已批量出货 [10] - 贝特瑞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已送样客户 [10] - 杉杉股份6C超充负极材料供应头部客户 [10] - 翔丰华推动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批量供货 [10] - 硅基负极材料随半固态/固态电池发展加速,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已获批量订单 [10]
超1.2亿人次享受以旧换新补贴 拆解A股政策红利三部曲
搜狐财经· 2025-04-28 01:43
政策核心落点 - 家电、汽车、消费电子是政策补贴的三大重点领域 [3] - 家电板块补贴力度最大,12类产品最高补贴20%,单件封顶2000元 [3] - 汽车领域新能源车成为最大赢家,置换补贴达2万元 [3] - 消费电子补贴覆盖面最广,覆盖手机、平板等8大类产品 [3] 行业表现 - 家电销售额今年前四个月同比激增23%,美的、格力生产线三班倒运转 [3] - 高端智能家电品类如卡萨帝系列在补贴后销量翻倍 [3] - 比亚迪汉系列四月订单突破8万台 [3] - 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宁德时代、璞泰来同步受益 [3] - 汽车后市场如天奇股份拆解设备订单排到四季度,格林美电池回收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8% [3] - 荣耀90系列通过以旧换新渠道销量占比超40%,爱施德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15天 [3] - VR设备厂商歌尔股份拿到Meta新订单,预计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3] 二级市场布局 - 核心龙头:美的集团(外资持股比例连续12个月提升)、海尔智家(智慧家庭场景市占率38%) [4] - 新能源车:比亚迪(刀片电池成本再降11%)、拓普集团(一体化压铸新产能投产) [4] - 消费电子:立讯精密(苹果MR设备独家供应商)、深南电路(汽车电子PCB订单增长70%) [4] 关键时点 - 6月家电节能补贴细则出台 [4] - 8月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 [4] - 11月消费电子展新品周期 [4] 行业集中度 - 家电行业CR5市占率从2019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79% [4] - 汽车行业前十车企市场份额突破92% [4] 投资原则 - 政策市投资要把握"提前半步"原则,在预期发酵期介入,在政策落地期兑现 [5] - 中长期重点配置现金流稳定、股息率超3%的龙头企业 [4]
璞泰来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增强,现金流显著改善但需关注债务与应收账款
证券之星· 2025-04-27 07:23
盈利能力分析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32.15亿元,同比上升5.96% [1] - 归母净利润为4.88亿元,同比上升9.64% [1] - 扣非净利润为4.74亿元,同比上升13.2% [1] - 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2.16%和16.81%,同比增加2.56%和0.52% [1] 现金流状况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0.25元,同比大幅增长138.97% [2] - 货币资金为63.8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4% [2] 偿债能力 - 有息负债达100.66亿元,同比增加12.56% [3] - 有息资产负债率为23.32% [3] - 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例为65.96% [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比例为10.93% [3]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为36.28亿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0.11% [4] - 应收账款与利润比例高达304.72% [4] 总结 - 公司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显著改善 [5] - 需关注债务水平和应收账款管理 [5]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6:50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多项公告,涉及续聘会计师事务所、召开股东大会通知、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决议、会计政策变更等事项,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15][26][90][117] 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相关 拟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 - 安永华明于1992年9月成立,2012年8月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事务所,总部在北京,截至2024年末有合伙人251人,执业注册会计师逾1700人,2023年度业务总收入59.55亿元,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7家 [2] - 安永华明已计提职业风险基金和购买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超2亿元,近三年无因执业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的民事诉讼 [3] - 安永华明近三年受监督管理措施3次,13名从业人员受行政处罚1次、监督管理措施4次、自律监管措施1次,2名从业人员因个人行为受行政监管措施各1次,不影响承接业务 [5] 项目信息 - 项目合伙人和第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翀、第二签字注册会计师赵璞、项目质量复核人谈朝晖近三年均无不良诚信记录,安永华明及相关人员不存在违反独立性要求的情形 [6][7][8] - 2024年度审计费用254.11万元含税,2025年度收费原则不变 [9] 履行程序 - 审计委员会认为安永华明2024年度审计恪守职责,经验丰富、诚信良好,同意提议续聘 [10] - 董事会认为安永华明及审计成员独立、专业,能胜任工作,以5票同意通过续聘议案 [11][12] - 监事会认为安永华明2024年度审计履职尽责,维护股东权益,以3票同意通过续聘议案 [12] - 续聘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13] 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相关 会议基本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16日召开,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网络投票系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16] - 现场会议于2025年5月16日14点在公司一楼会议室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15 - 15:00 [17]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已在2025年4月26日相关媒体和网站披露,议案9、11为特别决议议案,议案5、11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6、7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 [17][18] 投票注意事项 - 股东可通过交易系统或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首次登陆互联网投票平台需完成身份认证 [19][20]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表决权按名下账户总和计算,重复表决以第一次结果为准,股东对所有议案表决完毕才能提交 [20]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在册股东、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聘请的律师及其他人员 [20][21] 会议登记方法 - 法人和自然人股东及代理人可按规定方式和时间到公司登记,不接受电话登记 [22][23] 其他事项 - 会期半天,与会人员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公布了联系地址、电话、联系人、邮箱和邮编 [24] 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相关 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15日发出,4月25日召开,应到董事5人,实到5人,由董事长梁丰主持,程序合法有效 [27] 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7][30][40]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134.48亿元,利润总额15.17亿元,净利润11.91亿元,总资产421.0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83.87亿元 [3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7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3.58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05% [44][45] 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相关 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通知于2025年4月15日发出,4月25日召开,应到监事3人,实到3人,由监事会主席方祺主持,程序合法有效 [90] 会议审议情况 - 审议通过《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议案》等多项议案,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93][100] - 拟定了2024 - 2025年度公司监事薪酬,因涉及全体监事薪酬,该议案直接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08] 会计政策变更相关 变更概述 - 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进行会计政策变更,2025年4月25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无须提交股东会审议 [118][119] 变更原因及政策 - 变更原因是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变更前按原准则执行,变更后按该解释执行 [120] 变更影响 - 自2024年12月6日起执行,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可比期间财务报表,对公司财务无重大影响,不损害股东利益 [120] 各方意见 - 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认为变更符合规定,能客观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意变更 [121]
璞泰来(603659) - 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5 23:44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合计82,612.25万元,四季度计提50,484.90万元[8]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3,448,428,962.76元,利润总额1,516,736,833.41元,归母净利润1,190,617,983.28元[10]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42,103,555,050.29元,归母所有者权益18,387,096,048.41元[10] - 2024年度累计可供股东分配利润8,490,589,162.54元[12] 分红情况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70元,派现合计357,770,602.69元[12] - 现金红利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30.05%[13] 人员薪酬 - 董事长梁丰2024年度薪酬160万元[18] - 董事陈卫、韩钟伟2024年度薪酬分别为160万、165万元[18] - 独立董事庞金伟和黄勇2024年度薪酬12万元[18] - 副总经理冯苏宁、王晓明、刘芳2024年度薪酬分别为156万、280万、160万元[19] - 副总经理刘勇标2024年任职薪酬232万元[20] - 财务总监熊高权和董秘张小全2024年任职薪酬均为75万元[20] 公司决策 - 续聘安永华明为2025年度审计及内控审计机构,聘期一年[24] - 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25] - 拟修订和重述《公司章程》部分条款[25] - 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等十项制度[26] - 多项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33][34] - 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等多项议案[3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