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秦科技(688281)
icon
搜索文档
军工材料:为什么隐身材料是真正的“新”材料?(附75页PPT)
材料汇· 2025-07-09 20:34
隐身材料行业核心观点 - 隐身技术已成为现代空战模式的核心竞争力,隐身战斗机在超视距作战中具备压倒性优势[18][19] - 隐身材料行业呈现"四新"特征:新需求(装备渗透率提升)、新市场(前后装市场共振)、新逻辑(短中长期成长路径)、新格局(高行业壁垒)[2][3][4][5] - 隐身材料技术路径呈现三足鼎立格局:红外隐身材料、雷达吸波材料和超材料[46][47][64] 新需求分析 - 隐身空战模式下,F-22对三代机交换比达9:1,隐身性能是关键制胜因素[19][25] - 现代战机隐身技术实现路径中,外形设计贡献90% RCS缩减,材料贡献10%[36] - 飞行器尾部方向特征信号95%来自发动机腔体散射和红外辐射,需多重隐身涂层[46] 市场前景 - F-22维护成本50%来自隐身涂料,凸显后装市场持续性[3] - 前装市场受益四代机列装加速,预计带动特种功能材料需求快速增长[3] - 国内厂商形成差异化布局:华秦科技(中高温)、佳驰科技(常温)、光启技术(超材料)[5] 行业发展逻辑 - 短期逻辑:新型装备加速列装带动材料从0到1突破[4][7] - 中期逻辑:隐身性能提升与军机数量形成共振[4][7] - 长期逻辑:结构隐身材料开辟新增长极[4][7] - 后市场逻辑:耗材属性驱动行业持续高景气[4][7] 技术路径拆解 红外隐身材料 - 采用"粘结层+扩散阻挡层+功能层"三层结构,类比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77][78] - 功能层通过控制发射率(金属填料)和温度实现隐身,铝粉发射率最低(0.478)[86] - 扩散阻挡层主要采用陶瓷材料,高温稳定性优于金属类[82] 雷达吸波材料 - 工作原理是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耗散,需满足宽频带吸收特性[54] - 按形态分为涂敷型和结构型,涂敷型包括Salisbury屏、Jaumann吸收体等[63] - F-35在10GHz频段RCS仿真显示全方位隐身特性[57] 超材料 - 通过人工结构设计实现自然界不存在的电磁特性[64] - 发展历程包括理论验证(1968)、技术突破(2006)和快速应用(2011年后)[71] - 工作频段覆盖声波到光波,结构单元尺度从纳米到米级[69] 产业链格局 - 行业存在三大壁垒:军品资质、先发优势和研发壁垒[5] - 美国主机厂主导隐身材料研发,中国厂商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突破[5] - 上游原材料制备难度大,下游客户集中度高[5] - 2021年起行业进入订单密集落地期,基本面加速兑现[14]
军工材料:陶瓷基复材的投资逻辑——国产替代与产业化进程
材料汇· 2025-07-09 20:34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行业概述 - CMC凭借耐高温(1650℃)和轻量化(重量仅为镍基合金1/4-1/3)特性成为航空发动机等高端领域的关键材料,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2031年CAGR超10% [2][12][99] - SiC纤维(SiCf/SiC)和Al2O3纤维(Al2O3/Al2O3)是两大核心技术路线,前者适用于航发热端部件(1450℃),后者在抗氧化和水蒸气环境下表现优异 [2][8][83] - 国内已实现第二代SiC纤维量产(国防科大/火炬电子等),第三代纤维仅火炬电子突破,Al2O3纤维国产化由上海榕融等企业推动 [5][41][97] 技术发展路径 SiCf/SiC CMC - 核心工艺包括先驱体转化法(PD)制备纤维、多维编织预制体(2D/2.5D/3D)、界面层(PyC/BN)沉积及CVI/PIP/RMI基体增密,多工艺联用是趋势 [34][37][57] - 环境障涂层(EBC)技术解决高温水蒸气腐蚀问题,三代涂层迭代中莫来石+BSAS组合可承受1300℃ [78][79] - 日本碳素/宇部垄断SiC纤维市场,GE通过RMI工艺实现涡轮叶片批量化应用 [40][73] Al2O3/Al2O3 CMC - 料浆浸渗法适合简单部件(周期短),溶胶-凝胶法适用于复杂构件(10次以上循环致密化) [84][89] - 美国CHI公司已将其应用于GE Passport 20发动机核心部件,国内上海榕融建成700吨产能生产线 [93][97] 下游应用需求 航空航天 - 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2200K-2450K,CMC可减少15%-25%冷却气流并减重30%,LEAP-1C发动机已采用SiCf/SiC涡轮外环 [12][105][112] - 航天器热防护系统依赖CMC材料,国内北航已实现2D编织SiCf/SiC导叶应用 [4][23] 其他领域 - 核能领域第四代核电站采用CMC作为包壳材料,耐辐照特性推动需求增长 [4][99] - 刹车领域碳陶刹车盘在高铁/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 [5][99] 国内外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由GE/赛峰/日本碳素主导,GE构建从纤维到零部件的全产业链 [5][10] - 国内形成国防科大(研发)+火炬电子(量产)的SiC纤维产业群,中游企业多依托高校产学研合作 [5][43] - 政策驱动明显,《"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明确支持CMC技术攻关 [26][27] 重点企业布局 - 火炬电子:第二代SiC纤维年产10吨,第三代纤维量产突破 [5][41] - 华秦科技:聚焦航发隐身材料,布局CMC全产业链 [11] - 上海榕融:全球第三家实现Al2O3纤维量产,填补国内空白 [97]
华秦科技: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16
公司治理变更 - 公司于2025年4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2025年5月15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变更注册资本、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1] - 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1] - 变更后注册资本为贰亿柒仟贰佰伍拾柒万零陆佰柒拾伍元人民币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陕西华秦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6100002205420207 [1] -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1] - 法定代表人:折生阳 [1] - 成立日期:1992年12月28日 [1] - 住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西部大道188号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表面功能材料销售、新型陶瓷材料销售、真空镀膜加工等 [1] - 涉及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与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与销售 [1] - 业务涵盖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 [1] - 包括特种陶瓷制品制造与销售、金属结构制造与销售 [1] - 提供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机械零件加工、喷涂加工等服务 [1] - 涉及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1] -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 [1] - 提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及各类技术服务 [1]
华秦科技(688281) -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6-12 17:00
公司治理 - 2025年4月23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1] - 2025年5月15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1] - 审议通过变更注册资本等议案[1] 公司信息 - 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1] - 注册资本为272570675元人民币[1] - 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等业务[1][2]
上周净流入超5亿,国防ETF(512670)盘中涨幅1.67%!
新浪财经· 2025-06-09 14:06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国防指数强势上涨1.52% 成分股中航沈飞上涨7.86% 国睿科技上涨7.22% 中航西飞上涨4.29% 华秦科技和光威复材跟涨 [1] - 国防ETF上涨1.67% 最新价报0.73元 最新规模达51.83亿元创近1年新高 [1] - 国防ETF近4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单日最高净流入3.17亿元 合计净流入5.20亿元 [1] 行业驱动因素 - 印尼考虑采购10架歼-19 巴基斯坦宣布采购40架歼-35战斗机及空警500预警机和红旗19反导系统 [1] - 全球区域政治格局加速演变 外贸有望打开军工行业新增长极 推荐与出口密切相关企业 [1] - 大国博弈加剧背景下加大国防投入成为必选项 内需和外贸驱动行业高景气度及长期向好趋势 [1] 产品结构特征 - 国防ETF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 选取十大军工集团公司及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的上市公司 [2] - 在13只国防军工类ETF中 国防ETF管理费加托管费仅0.40% 为同类最低且唯一 [2] -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航沈飞 中航光电 航发动力等 合计占比44.58% [2]
印尼拟采购中国歼十战机,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开盘大涨1.67%,机构:海外冲突加剧或加快空天装备出口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15
行业指数表现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1.92% [1] - 成分股中航沈飞上涨9.36%、振芯科技上涨7.52%、国睿科技上涨5.58%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上涨1.67%至1.03元 [1] 产品流动性及规模 - 航空航天ETF天弘单日换手率6.33% 成交1229.33万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6323.06万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 [1] - 近4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1881.19万元 [3] 军贸市场动态 - 印尼政府正评估采购中国歼-10战斗机可行性 旨在提升空军现代化能力 [1] - 全球高军费投入与地缘冲突预示军贸市场进入上行周期 [2] - 中国军贸处于净顺差阶段 飞机、舰船、装甲车及导弹为主要出口产品 [2] 行业发展趋势 - 军贸逻辑在中长期维度将强化 推动国防军工市场上限突破 [2] - 国内产能逐步转向外需 叠加国际供应商缺口与政策引导 军贸短期持续增长 [2] - "十四五"末期行业增长从恢复式向供需共振式转变 [2] 产品运作特征 - 航空航天ETF天弘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为可比基金最低 [3]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0.72% 相对基准回撤0.22% [3] - 年内跟踪误差0.316% 跟踪精度居可比基金之首 [3] 指数成分结构 - 国证航天航空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2.51% [3] - 权重股包含光启技术(权重1.13%)、航发动力(0.91%)、中航沈飞(0.83%)等 [3][5] - 中航沈飞当日涨幅9.36% 显著高于其他权重股 [1][5]
华秦科技(688281)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2 16:30
利润分配 - 每股现金红利0.52元,每股转增0.4股[4] - 以194,693,339股为基数,派现101,240,536.28元,转增77,877,336股[8] - 分配后总股本为272,570,675股[8] 时间安排 - 方案于2025年5月15日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股权登记日为2025/5/29,除权(息)等日期为2025/5/30[9] 税负情况 - 不同股东类型税负不同,如持股超1年自然人暂免个税等[13][14][15] 每股收益 - 实施送转股后2024年度每股收益为1.5186元[18]
华秦科技: 关于董事辞任暨选举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9:14
董事会成员变动 - 周万城因内部工作调整辞去非独立董事职务,仍担任首席科学家[1] -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周万城为职工代表董事,任期至第二届董事会届满[1] - 董事会现由3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及1名职工代表董事组成[1] 董事任职资格 - 周万城持有公司20,455,431股股份,曾与折生阳、黄智斌存在已解除的一致行动关系[3] - 周万城无证监会处罚记录及失信被执行记录,符合科创板董事任职资格[3] - 董事会中高管及职工代表董事占比未超半数[2] 董事背景 - 周万城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博士,曾任美国多所高校访问学者及教授[2] - 2016年起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2020年12月起任董事兼首席科学家[2] - 具备35年高校教研经历及10年企业技术管理经验[2]
华秦科技: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9:07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西部大道188号公司会议室召开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107人,持有表决权数量151,641,806股,占公司表决权总数的77.8875% [1] - 会议采取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议案审议结果 - 所有非累积投票议案均获得通过,包括《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等 [1][2] - 普通股股东对各项议案的同意比例均超过99.9%,最高反对比例为0.3369%(《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及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2] - 持股5%以下股东对《2024年度利润分配议案》的同意票数为397,244股(97.4327%),反对票10,467股(2.5673%) [3] 特殊表决情况 - 董事罗发、黄智斌、孙纪洲对部分议案回避表决 [3] -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对会议程序及表决结果出具法律意见,确认其合法有效性 [3] 股东结构特征 - 市值50万以下普通股股东在《2024年度利润分配议案》表决中占比显著,其反对票占该群体总票数的2.5673% [3] - 普通股股东整体表决权集中度较高,前5%股东主导了议案通过结果 [2][3]
华秦科技(688281) - 关于董事辞任暨选举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2025-05-15 19:01
人事变动 - 2025年5月15日公司选举周万城为第二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2] - 周万城辞去第二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职务,仍任首席科学家[1] 股权信息 - 截至公告日,周万城直接持有公司20455431股股份[7] - 周万城与折生阳、黄智斌一致行动关系于2025年3月7日解除[7] 其他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有3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1] - 公告于2025年5月16日发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