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春高新(000661)
icon
搜索文档
A股创新药强势回归,长春高新涨停!生物药ETF(159839)放量涨超3%,机构:持续关注创新药催化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08
指数及ETF表现 - 国证生物医药指数强势上涨2.96% 成分股长春高新涨停10.00% 荣昌生物上涨6.10% 药明康德上涨5.99% 其他个股跟涨 [1] - 生物药ETF上涨3.18% 盘中价格创上市以来新高 近1周累计上涨0.99% [1] - 生物药ETF盘中换手率5.11% 成交额3116.99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4147.57万元 [1] 资金流动情况 - 生物药ETF近1周规模增长396.04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前1/3 [3] - 最新资金净流出1220.83万元 但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2270.82万元 日均净流入227.08万元 [3]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最新融资买入额268.72万元 融资余额2178.52万元 [4] 重点公司业绩与战略 - 长春高新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4] - 公司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重点布局内分泌代谢、免疫、肿瘤等领域 [4] - 创新药管线进展显著: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GenSci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PD-1激动剂GenSci120已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 [4]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医药行业整体营收利润增速放缓 但CXO及创新药产业链表现亮眼 CXO板块2025H1收入同比增长14.16% 净利润同比增长64.03% [5] - 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回暖 美元降息预期增强 国内创新药投资热情高涨 CXO行业迎来业绩拐点 [5] - 创新药板块在产品收入和对外授权方面保持高增长 大额BD交易频出 推动板块持续升温 [5] - 机构建议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CXO龙头企业及具备大品种放量预期的创新药企业 [5]
创新药概念一马当先,长春高新、健康元双双涨停!场内唯一药ETF(562050)大涨2%触及上市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9-01 10:44
制药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日早盘制药板块快速崛起 全市场唯一跟踪制药板块的药ETF(562050)拉升涨超2% 场内最高价触及上市新高 [1] - 药ETF(562050)10:32报价1.142元 上涨0.023元 涨幅2.06% 均价1.134元 [2] - 成份股方面 长春高新和健康元双双涨停 华海药业和百济神州涨超7% 博瑞医药 吉林敖东 达仁堂等少数股下跌 [1] 药ETF交易数据 - 药ETF总量14.86万手 换手率15.89% 外盘7.42万手 内盘7.43万手 [2] - T日预估现金差额471.6370元 T-1日单位申赎资产1115603.63元 [2] - 流通盘0.93亿股 流通值1.162亿元 [2] 制药指数成份股 - 药ETF被动跟踪制药指数 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片仔癀 云南白药 科伦药业 华东医药 新和成 长春高新 复星医药 信立泰 百济神州 恒瑞医药 [2] - 长春高新(000661)报价113.37元 涨幅10.00% 总市值462亿元 [2] - 健康元(600380)报价13.66元 涨幅9.98% 总市值250亿元 [2] - 百济神州-U(688235)报价298.98元 涨幅7.55% 总市值2669亿元 [2] - 华海药业(600521)报价25.94元 涨幅7.32% [2] 行业政策与创新动态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 2025年以来已批准医疗器械创新产品52个 [3] - 复星医药自研免疫调节小分子抑制剂实现海外授权 [3] - 河北省披露上半年两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 石药集团普卢格列汀片(糖尿病领域)与轩竹生物吡洛西利片均通过Ⅲ期临床 [3] - 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推动苏州 南京细胞与基因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3] 行业财务表现 - 医药生物行业2025H1呈现边际改善 制药板块复苏明显 [3] - 创新药成为医药板块重要主线 2025H1收入增速6.9% 归母净利润增速56.1% 毛利率提升至77.7% [3] - 医药生物和化学制药行业在2025年呈现结构性机会 [4]
长春高新20250831
2025-09-01 10:01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长春高新及其子公司金赛药业、百克生物[1][3][36] * 生物制药行业 专注于创新药、疫苗、生长激素、女性健康、肿瘤治疗等领域[1][2][3]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自2018年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创新转型 向多元化、差异化、国际化战略目标跨越[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 占收入比例超过20%[4] * 战略目标是从单一生长激素业务驱动 转变为由创新药海外授权、新收入来源及传统生长激素业务构成的“三驾马车”驱动增长[2][6][65] * 核心市场从国内向国际过渡 目标3-5年内海外收入和利润贡献占比超过50%[2][6]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融资 加速创新药研发[3][43] 研发管线与产品进展 * 目标到2027年底有35-36个分子进入IND阶段[3][43] * 2025年有12个创新分子和1个创新制剂进入或即将进入临床[23][26] * 拥有多个差异化技术平台支持研发 包括AI驱动的小分子设计、抗体偶联技术(ADC)、多靶点平台等[31][32][33][34] * 福星700单抗(抗IL-1β抗体)已获批用于痛风治疗 适用范围广(所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病人) 依从性高(六个月打一针) 并具有子宫内膜异位和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等潜在适应症 市场潜力巨大[2][8][9][41] * 白芥万贝塔(福白新基单抗)于2025年6月30日上市 预计2025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2026年通过国谈后预期销售额达6-10亿元 未来峰值可达50亿元[15][40] * 美施亚用于肿瘤恶液质治疗 能替代甲地孕酮且无需高脂饮食 市场反应良好 预计市场价值约250亿元人民币 并有望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2026年Q1完成ED研究)[2][13][14] * 在ADC领域有三款创新产品:全球首款EGFR/HER2双靶点ADC、FR(叶酸受体)双表位ADC(金赛140)、B7-H3/PSMA双靶点ADC(金赛143) 预期每个ADC首付款至少可达2亿美元[29][55] * 生长激素月制剂(每月给药一次)和口服类似药物在研发中 预计2029-2030年上市[26][54] * 百克生物在疫苗研发方面有五个核心技术平台 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剂型)已批准上市 HSV2 MRNA疫苗即将启动一期临床[36][37][38]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女性健康业务2025年首次突破10亿元销售额 预计2026年接近15亿元[10][15][48] * 2025年有四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谈判 包括妇科业务、金贝心、福白新基单抗等[15] * 生长激素业务面临竞争加剧和经济环境挑战 公司主动调整价格以覆盖更广阔市场[2][16][47] * 公司希望到2027年 海外授权和新业务的利润将超过生长激素的贡献[7] * 从2026年开始到2030年 每年的海外授权收入目标是50至80亿元人民币[19] * 销售费用2025年增长较多 为明年国谈做人员储备 预期明年费用下降[52] 市场竞争与应对策略 * 面对生长激素市场竞争(如特保) 公司拥有更多适应症且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竞品 90%的生长激素使用者无法享受医保待遇 未来仍以自费药为主[16][47][59] * 特保产品仅有GHD一个适应症 即使进入医保也只能覆盖不到10%的病人 公司在国内ISS领域首家获得C认证 特保要获得认证还需三年时间[47] * 公司已构建公立医院准入和长效产品竞争优势 通过深度覆盖市场确保持续领先地位和稳定现金流[2][16] * 在辅助生殖领域 公司从第四名提升至第三名[48] 其他重要内容 临床运营能力 * 公司具备卓越的临床运营能力 例如新期单抗三期临床周期比竞争对手三生国健少了四个月[22] * 目标是提高全球平均10%的临床成功率至20%[62] 新适应症与市场拓展 * 生长激素计划拓展至成人生长激素缺乏领域 特别是卒中后康复 这是一个具有10亿级以上潜力的新市场[47][53] * 大约40%的大脑外伤病人会出现生长激素缺乏症 这部分人群约200多万[53] 阿尔茨海默病研发 * 公司正在研发阿尔茨海默病疫苗 采用多肽疫苗形式针对Abeta蛋白 目前已在猴体实验中引起显著的抗体免疫应答[57] * 相比抗体路径 疫苗路径优势是成本低(避免每年约20万元人民币的抗体药物费用)且可能减少副反应[58] BD(商业开发)策略 * 公司不会卖青苗 确保每一个早研分子在IND阶段处于全球领先或前三水平 结合扎实临床数据后再进行BD out[44] * 大多数分子会做到二期甚至美国三期结束后再卖或商业化 以获得较好收益[44] 股权激励 * 公司将围绕创新药、海外授权、新业务等核心人员进行股权激励 包括回购股票后给予激励 并配合港股上市平台给予进一步激励[61]
诺和诺德5.5亿美元引进代谢药;迈威生物重递港股申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08:13
政策动向 - 广州穗新保新增60种创新药械和6家医院 保障范围覆盖港澳药械通及本地创新药械目录[1] - 山东省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出台 对全国前3位通过评价品种给予最高200万元补助[2] 药械审批 - FDA批准赛诺菲共价抑制剂Wayrilz 为首款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BTK抑制剂[2] - 恒瑞医药1类新药泽美妥司他片获批上市 为国内首个国产EZH2抑制剂 适用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3] 财报披露 - 上海莱士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9.52亿元同比下降7.06% 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下降17.00%[3] - 同仁堂上半年营业收入97.69亿元同比微增0.06% 净利润9.45亿元同比下降7.39%[4][8] - 莎普爱思上半年营业收入2.36亿元 净利润2186万元实现扭亏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608.1%[5] - 一心堂上半年营业收入89.14亿元同比下降4.20% 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降11.44%[6][7] - 四环医药上半年总收益11.46亿元同比上升20.7% 医美业务收益5.8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3%[9] - 长春高新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 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10] 资本市场 - 迈威生物重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10] - 欧林生物拟以不超过4500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新诺明生物15%股权[11] - 美年健康子公司与国富量子、京北方签署数字资产业务合作协议 探索健康医疗领域数字资产RWA[12] 行业大事 - 海南乐城与13家头部生物医药企业签约合作 预计总投资不少于30亿元[12] - 诺和诺德投资最高5.5亿美元与Replicate Bioscience合作开发下一代代谢疾病疗法[13]
长春高新(000661):创新转型投入期 静待成果兑现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扣非归母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下降40.55%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4.16% 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下降40.75% 扣非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下降39.3% 收入基本符合预期但利润受费用投入影响略低于预期 [1] 业务分部表现 - 金赛药业营业收入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 归母净利润11.08亿元同比下降37.35% 生长激素保持稳健增长 [2] - 百克生物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 归母净利润-0.74亿元 疫苗业务明显承压 [2] - 华康药业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3.40% 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4.12% [2] - 高新地产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0.76% 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70.34% [2] 费用投入与创新进展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用于人才建设和创新管线布局 [3] - 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用于完善销售团队及合规建设并推进新产品销售 [3] - 伏欣奇拜单抗及小儿黄金止咳颗粒已步入商业化阶段 美适亚获CSCO指南I级推荐 [3]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 亮丙瑞林注射乳剂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处于注册申请阶段 [3] 研发管线布局 - 双靶点ADC药物GenSci143/GenSci139预计2025年8月提交IND申请 [4] - PD-1激动剂GenSci120获4项适应症临床批件 APRIL/BAFF双靶点拮抗剂GenSci136及IL-1α/β双抗GenSciB005布局自免领域 [4] - NK3R拮抗剂GenSci074/GenSci146布局女性健康 双功能分子GenSciP133突破骨质疏松治疗 [4] - SLC6A19抑制剂GenSciP144针对苯丙酮尿症 TSHR拮抗剂GenSci098进入临床 双功能融合蛋白GenSciP148治疗眼底疾病 [4] 业绩展望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至-0.58%/3.62%/4.44%(原预测0.6%/5.6%/5.8%) [5]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至19.71/19.75/20.38亿元(原预测23.4/25.3/28.0亿元) 同比增速-23.69%/0.22%/3.19% [5] - 对应EPS分别为4.83/4.84/5.0元 以2025年8月29日股价计算2025-2027年PE分别为21.33/21.28/20.63倍 [5]
长春高新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42.85%
证券之星· 2025-08-31 07: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1] -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85%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36.05亿元,同比上升4.16%,但归母净利润5.1亿元仍同比下降40.75%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83.3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14.11%,同比大幅下降47.82% [1] - 每股收益2.44元,同比下降42.99% [1] - 扣非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下降40.55%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31.01亿元,三费占营收比46.97%,同比增加28.5% [1] - 管理费用增长31.26%,主要因金赛药业职工薪酬支出增加及折旧摊销增加 [3] - 财务费用增长85.44%,因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导致存款利息收入减少 [3]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2.99元,同比下降38.78%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38.25%,因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3] - 货币资金43.65亿元,同比下降33.46% [1] - 应收账款27.98亿元,占利润比例达108.33%,需关注应收账款状况 [1][4] 投资与筹资活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153.06%,因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增加 [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90.7%,因报告期尚未支付2024年股利 [3] - 有息负债15.35亿元,同比小幅增长2.58% [1] 历史业绩与分析师预期 - 公司近10年ROIC中位数21.21%,2024年ROIC为9.65% [3][4] - 上市以来28份年报中出现2次亏损,显示生意模式存在脆弱性 [4]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23.07亿元,每股收益均值5.66元 [4] 机构持仓情况 - 被大成基金徐彦持有,其现任基金总规模193.67亿元,擅长价值股和成长股挖掘 [4] - 持仓最多的基金为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LOF)C,规模16.58亿元,持有504.04万股 [5] - 多数基金持仓呈现减仓趋势,包括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减仓309.01万股等 [5]
长春高新: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32% 高潜力产品布局加速推进
中证网· 2025-08-30 12: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6.03亿元,归母净利润9.83亿元 [1]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占营收比例提升至20.21% [1] - 研发费用达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 [1] 核心子公司业务 - 金赛药业聚焦儿童及女性健康领域,布局内分泌代谢、免疫呼吸及肿瘤领域 [1] - 重点产品包括生长激素系列、促卵泡激素系列及抗白介素1β单抗金蓓欣(国内首款IL-1β全人源单抗) [1] - 百克生物主营疫苗研发生产,拥有水痘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及带状疱疹疫苗三大产品线 [2] - 百克生物上半年在研项目16项,其中11项处于临床试验或注册申请阶段 [2] 研发创新与管线布局 - 全面应用AI技术驱动创新药研究,聚焦小核酸靶向递送、分子设计及多抗技术 [2] - 依托多模态融合技术(大分子/小分子/小核酸)构建高竞争力药物分子 [2] - 研发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呼吸、皮肤、肾脏、眼科及神经疾病等高潜力领域 [3] - 拥有多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平台,深度融合AI提升研发效率 [3] 战略转型与国际化 - 公司从"单一爆品"向"多元化创新"战略转型,重点布局妇儿健康、免疫呼吸及肿瘤板块 [3] - 通过技术保护壁垒(多项专利申请)强化核心竞争力 [3] - 以"做足存量、做优增量、做强研发"为原则,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4] - 目标成为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集团,推进国际化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3][4]
长春高新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32% 加速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8-30 11:4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2] - 研发投入13.35亿元同比增长17.32%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 [2] 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布局进行战略调整 [2] - 业绩波动是主动强化创新投入的阶段性特征 [2] - 全面应用人工智能驱动创新药研究并搭建7大企业级智能平台 [2] - 坚持以医药产业为主的发展战略并加大前沿产品技术引进 [5] 业务板块表现 - 生长激素业务依托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 [3] - 金赛药业产品获批适应症达12项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3] - 百克生物拥有水痘疫苗、鼻喷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已获批产品 [5] - 在痛风治疗领域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金蓓欣®于6月30日获批上市 [5] 研发创新 - 聚焦儿童及女性健康领域并拓展内分泌代谢、免疫呼吸、肿瘤等关键领域 [4] - 抗白介素1β全人源单抗成功填补国内痛风抗炎领域长效精准靶向治疗空白 [5] - 针对肿瘤厌食-恶病质综合征引进的美适亚®实现技术重大突破 [5] - 通过构建核心技术平台持续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能级 [2] 国际化发展 - 创新药国际化合作形式日趋多元包括技术引进、对外授权、合资公司等多种路径 [3] - 加速国际化转型并为未来成果转化积累坚实基础 [3] - 逐步聚焦中美发病率双高、医疗负担重的大病种 [5]
长春高新: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0 02:35
公司动态 - 公司第十一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议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制药业占比92.83% [1] - 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6.81% [1] - 服务业收入占比0.36% [1] 市场活动 - 近120个品牌、1600辆车参与下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 [1] - 车展聚焦新能源领域发展态势 [1]
长春高新(000661.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智通财经网· 2025-08-30 00:0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6.03亿元 同比下降0.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亿元 同比下降42.8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33亿元 同比下降40.55% [1] - 基本每股收益2.44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