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春高新(000661)
icon
搜索文档
长春高新(000661) - 关于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的公告
2025-09-29 16: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2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1] - 本次发行上市尚需取得相关监管批准、核准或备案,存在不确定性[2] 其他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3]
长春高新(000661) - 关于子公司替勃龙片在境内获批上市的公告
2025-09-29 16:3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子公司金赛药业替勃龙片在境内获批上市[1] - 替勃龙片获批适应症为治疗妇女绝经低雌激素症状[1] - 替勃龙片是针对未满足需求研发的仿制药[2] 其他 - 替勃龙片获批规格为2.5mg,属化学药品4类口服片剂[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4]
长春高新(000661.SZ)子公司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在境内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6:28
药品获批上市 - 公司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该药品已在境内获批上市 [1] - 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是一款长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CTP融合蛋白注射液(FSH-CTP),属于治疗用生物制品3.2类 [1] 产品技术特点 - 该药品是经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促卵泡激素(hFSH)基因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β亚基羧基末端肽(CTP)基因通过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表达得到 [1] - 产品核心优势为1次皮下注射可代替7天促卵泡激素(FSH)的使用 [1]
长春高新(000661.SZ)子公司替勃龙片在境内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6:28
药品获批上市 - 公司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替勃龙片《药品注册证书》 该药品已在境内获批上市 [1] - 替勃龙片是金赛药业研发的一种组织选择性雌性激素活性调节剂 属于化学药品4类口服片剂 [1] 药品特性与药理 - 该药品用于治疗妇女自然绝经和手术绝经所引起的低雌激素症状 [1] - 替勃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激素 其本身激素活性很弱 主要依赖于组织局部酶的活性和组织的特异性代谢机制在不同组织发挥不同效应 [1] - 替勃龙口服后迅速代谢成三种化合物 其中两个代谢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第三个代谢物具有孕激素和雄激素样活性 进而改善绝经后女性的临床症状如潮热等 [1] 药品研发与市场定位 - 替勃龙片原研由N V Organon研发 金赛药业研发的替勃龙片是针对当前未满足的市场和临床需求研发的一款仿制药 [2] -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与原研药物相比 金赛药业的替勃龙片达到生物等效且安全性良好 可为绝经女性的低雌激素症状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2]
长春高新(000661.SZ):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格隆汇APP· 2025-09-29 16:27
格隆汇9月29日丨长春高新(000661.SZ)公布,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简 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 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本次发行上市事项的相关申请资料为公司按照香港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香港联交所的要求编制和刊发,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料可能会适时作出 更新及修订,投资者不应根据其中的资料作出任何投资决定。 ...
长春高新子公司替勃龙片在境内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6:27
智通财经APP讯,长春高新(000661.SZ)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 简称"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其申报的替勃龙片已在境内 获批上市。 替勃龙片是金赛药业研发的一种组织选择性雌性激素活性调节剂,属于化学药品4类口服片剂,用于治 疗妇女自然绝经和手术绝经所引起的低雌激素症状。替勃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固醇激素,主要成分为 替勃龙。替勃龙本身激素活性很弱,主要依赖于组织局部酶的活性和组织的特异性代谢机制,在不同组 织发挥不同的效应。替勃龙口服后迅速代谢成三种化合物而发挥其药理作用。3α-OH-替勃龙和3β-OH- 替勃龙两个代谢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而第三个代谢物替勃龙的Δ4–异构体具有孕激素和雄激素样活 性,进而改善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潮热等。 替勃龙片原研由N.V.Organon研发。金赛药业研发的替勃龙片是针对当前未满足的市场和临床需求研发 的一款仿制药。根据已完成的一项"中国绝经后健康女性受试者空腹/餐后单次口服替勃龙片和利维爱® 的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
长春高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格隆汇· 2025-09-29 16:27
格隆汇9月29日丨长春高新(000661.SZ)公布,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简 称"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 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本次发行上市事项的相关申请资料为公司按照香港 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香港联交所的要求编制和刊发,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料可能会适时作出 更新及修订,投资者不应根据其中的资料作出任何投资决定。 ...
长春高新:子公司替勃龙片在境内获批上市
格隆汇· 2025-09-29 16:19
格隆汇9月29日|长春高新公告,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 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其申报的替勃龙片已在境内获批上市。替勃龙片是金赛药业研发的一种组织 选择性雌性激素活性调节剂,属于化学药品4类口服片剂,用于治疗妇女自然绝经和手术绝经所引起的 低雌激素症状。 ...
新股消息|长春高新(000661.SZ)冲刺港交所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新浪财经· 2025-09-29 15:32
公司业务概览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 化学药品 疫苗及中成药 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2] - 公司以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女性健康 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 肿瘤 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了强大且多元化产品组合[2] - 公司已成功推出13种新产品 并积极扩大已获批产品的适应症覆盖范围 例如金赛增于2024年获批用于ISS及特纳综合症 成为中国唯一在PGHD以外有获批适应症的LAGH产品[2] 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逾40种处于临床阶段或已提交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候选药物[2] - 研发管线包括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新药上市申请阶段的候选药物及15种1类创新药[2]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126.27亿元 2023年增长至145.66亿元 2024年回落至134.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3亿元[2][4] - 2022年毛利111.12亿元 2023年增长至125.22亿元 2024年回落至115.43亿元 2025年上半年毛利55.04亿元[4] - 2022年净利润42.15亿元 2023年增长至47.76亿元 2024年下降至27.08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9.32亿元[2][4]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2年13.58亿元 2023年17.23亿元 2024年21.6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11.55亿元[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步增长:2022年38.07亿元 2023年39.70亿元 2024年44.39亿元 2025年上半年已达23.86亿元[4]
长春高新冲刺港交所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智通财经· 2025-09-29 14:56
公司上市申请 - 长春高新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000661 SZ)[1]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1] - 是国内少数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1] - 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2017-2024年)[1] 财务表现 - 2024年制药产品销售收入达127亿元人民币 连续四年超100亿元规模[1] - 2022年收入126.27亿元 利润42.15亿元[3] - 2023年收入145.66亿元 利润47.76亿元[3] - 2024年收入134.66亿元 利润27.08亿元[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3亿元 利润9.32亿元[3] 产品组合与研发成果 - 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多元化产品组合[2] - 成功推出13种新药产品 包括:2023年1月获批的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带状疱疹疫苗[2] - 2025年6月获批注射用Firsekibart(金蓓欣) 中国首个1类创新生物药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 - 2024年6月获批黄体酮注射液(II)(金赛欣) 中国首个皮下注射水溶性黄体酮注射液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 - 2025年8月获批液体鼻喷流感疫苗[2] 适应症拓展 - 金赛增2024年获批用于ISS及特纳综合症 成为中国唯一在PGHD以外有获批适应症的LAGH产品[2] - 三项适应症覆盖中国约82.3%的儿童矮小症人群[2] 研发管线 - 拥有逾40种处于临床阶段或已提交IND申请的候选药物[3] - 包括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NDA阶段的候选药物[3] - 包含15种1类创新药[3] - 多种候选药物展示全球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