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000661)

搜索文档
 激素茅冲击A+H上市,市值5年缩水157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21:06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开启"A+H"双平台上市征程[2] - 赴港上市被视为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H股发行可带来三重价值:资金支持研发管线加速兑现、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和优化股东结构[2] - 公司海外收入规模仍然很小,2024年仅为1.30亿元人民币,计划通过扩大出口产品品类和拓展海外活动来发展国际化业务[1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市值从2021年5月超过2100亿元人民币的高点,缩水至2025年9月30日的530亿元人民币,累计缩水约1570亿元人民币[4] - 2024年公司营收为134.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5%,净利润为2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滑43.01%[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32亿元人民币,同比再下降42.85%[5]   核心业务挑战 - 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在于公司过度依赖生长激素业务,该业务面临集采政策带来的价格压力[7] - 旗下疫苗业务同样受挫,2025年第一季度子公司百克生物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9.96%至1.62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98.24%至106.43万元[9] - 生长激素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市场总规模从2018年的40亿元人民币激增至2023年的11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23.9%[7]   行业市场环境 - 在生长激素市场,公司旗下金赛药业占据74%的市场份额,但市场结构正在变化,长效制剂正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抢占市场[8] - 生长激素销售严重依赖院外市场,占比超过60%,构建差异化的DTP药房和互联网医疗渠道成为应对集采的关键[8] - 2024年9月,约有2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显示A+H上市成为趋势[13][14]
 【IPO前哨】从暴利到承压: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为何长不动了?
 搜狐财经· 2025-10-02 15:57
 A股药企赴港上市趋势 - 9月份新增27家A股公司向港交所递表,今年以来累计有78家A股公司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包括12家千亿市值白马股 [2] - 生物科技板块领跑港股大市,板块内14只个股年初至今全线大涨,其中荣昌生物、科伦博泰生物和复宏汉霖涨幅分别高达约741%、240%及223% [2] - 长春高新于9月29日正式递交招股书,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其A股年初至今涨幅为34% [2][3]   长春高新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少数在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均实现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 [4] - 核心产品赛增水针剂注射液在短效hGH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高达68.4% [4] - 公司的hGH产品组合2024年实现收入约96亿元人民币,连续10年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增长前景 - 中国hGH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为12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降至4.7%,远低于2019年至2024年17.6%的增速 [6] - 公司在长效生长激素市场的垄断格局已被打破,特宝生物同类产品已于今年5月获批上市,诺和诺德、天境生物等多家企业的产品也已进入审批流程 [8]   公司产品管线与业务多元化 - 公司已上市销售超过45种商业化药品,包括20多种全球及中国同类首创产品 [9] - 公司拥有超过40个临床管线及已递交IND申请的管线,其中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新药上市申请阶段,另有15种为1类创新药 [9] - 业务由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及华康药业主导,分别负责各自产品组合的销售与推广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下降7.55%至134.66亿元人民币,为自2005年有业绩记录以来首次下滑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继续承压,小幅下降至66.03亿元人民币 [10]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3.3%至27.08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同比下降48.1%至9.32亿元人民币 [12] - 子公司百克生物核心产品带状疱疹疫苗上半年收入骤降53.93%,并由盈转亏,亏损7300余万元 [12]   收入结构与研发投入 - 公司逾90%的收入来自有限的几类产品,2025年上半年前六大药品销售额约占药品销售总收入的89.4% [14]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同比激增30.2%至11.5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比重17.5%,显著高于中国制药企业8.4%的平均值 [14]   股息政策 - 公司派息总金额由2023年的4.05亿元人民币猛增至2024年的18.1亿元人民币 [15] - 2025年上半年仍派息10.44亿元人民币 [15]
 递表港交所!“东北药茅”长春高新拟“A+H”上市
 经济观察网· 2025-10-01 05:38
经济观察网 被称为"东北药茅"的长春高新9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相关业内人士表 示,长春高新赴港上市,有助于其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国际化进程,增强在境外的融资能力,深 入挖掘公司价值,推动公司创新管线成果持续兑现和国际化布局深入推进,打开新增长空间。Wind数 据显示,截至9月30日上午收盘,长春高新涨0.87%,报130.02元/股,最新市值为530亿元。 ...
 长春高新:向港交所递交发行上市申请,“A+H”创新药企行列将再添一员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4:45
 H股上市进展 - 公司已于9月2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上市进程正稳步推进 [1] - 2024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加速,已有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在内的10家企业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1] - 恒瑞医药H股上市后获得境外投资者认可,其H股市场市值相对A股获得了超过10%的溢价 [1]   募资用途与战略规划 - 本次H股发行的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发行数量及价格暂未确定 [2] - 募集资金初步计划用于:创新管线的临床试验及临床前项目开发、潜在全球合作及海外市场拓展、加强销售及营销能力、以及用作营运资金 [2] - 公司战略旨在建立领先的创新型全球制药公司,其增长框架由创新药物的海外市场、创新药物的国内商业化、巩固旗舰产品市场领导地位三大支柱驱动 [2] - 公司计划通过推进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探索对外授权及合作机会来加快全球化布局 [3] - 在国内市场,公司将加快创新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动力 [3] - 公司将维持生长激素系列产品、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产品、疫苗和中成药等已建立的产品特许经营权,作为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3]   核心产品与市场前景 - 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1类创新生物制剂“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已于2024年6月获批上市 [4] - 关键临床研究显示,单次皮下注射金蓓欣可在6至72小时内提供与皮质类固醇相当的疼痛缓解效果,12周和24周的复发风险较基线分别降低90%和87% [4] - 2024年中国痛风患者约253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4060万人 [4] - 中国痛风抗炎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人民币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3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6% [4] - 约40.2%的痛风患者在接受常规抗炎治疗后仍未能充分控制痛风发作 [4]   研发与合作进展 - 公司系统地将AI技术应用于药物发现(如靶点识别、分子筛选)、工艺开发(优化蛋白质产量、纯度)及企业级数字平台 [5] - 2024年9月,公司与丹麦ALK公司达成合作,将在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其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并获得3款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益 [5] - 中国是尘螨过敏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但市场渗透率显著偏低,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尤其在儿童人群中 [6] - 与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公司ALK合作,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构筑在儿科新领域的竞争优势 [6]
 递表港交所!“东北药茅”拟“A+H”上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9-30 12:37
 公司上市申请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9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挖掘公司价值并推动创新管线国际化 [1] - 截至9月30日上午收盘,公司股价报130.02元/股,上涨0.87%,最新市值为530亿元 [1]   业务与产品组合 - 公司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是国内少数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 [3] - 公司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拥有多元化产品组合,上市销售逾45种商业化药品,包括20多种全球及/或中国同类首创产品 [4] - 公司拥有超过40个临床管线,其中14个处于III期临床试验或新药上市申请阶段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制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27亿元,连续四年实现100亿元以上规模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26.27亿元、145.66亿元、134.66亿元、66.03亿元 [4]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88%、86%、85.7%、83.4% [4]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9.32亿元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自201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以30.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6]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8%、11.8%、16.1%及17.5% [6]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进度 [6]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11715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9505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9% [8] - 中国医药企业正凭借创新优势和高附加值产品参与全球竞争,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8]
 长春高新:子公司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在境内获批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1:47
 公司产品获批 - 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金赛佳®)药品注册证书,该产品已在境内获批上市 [1] - 获批适应症为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联合使用,用于控制性卵巢刺激,以诱导多个卵泡发育 [1] - 该产品1次皮下注射即可代替7天促卵泡激素的使用 [1]   产品技术特点与优势 - 金赛佳®通过基因融合技术实现长效化,达到延长半衰期的目的,单次注射即可维持7天的有效作用 [2] - 相较短效制剂,金赛佳®显著降低给药频率,并根据年龄和体重定制化确定用药剂量 [2] - 每个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仅需单次注射,可降低因每日给药导致的注射错误风险,提升治疗依从性 [2] - 根据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金赛佳®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优异 [2]   产品组合与市场影响 - 金赛佳®的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女性健康领域的产品布局 [2] - 公司形成了FSH粉剂(金赛恒®)、短效水剂、长效水剂(金赛佳®)的完整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产品组合 [2] - 完整的产品线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便捷的促排产品,增强公司在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需求持续增长 [1] - 金赛药业曾于2015年上市中国首个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金赛恒®,为每日注射的短效制剂 [1] - 全球首个长效促卵泡激素Elonva于2010年在欧盟获批,但国内患者长期面临"每日注射"的治疗负担 [1] - 长效化促排药物成为辅助生殖治疗技术的关键突破方向 [1]
 长春高新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贝壳财经· 2025-09-30 11:12
 公司重大资本运作 - 公司于9月29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上市申请资料已于同日刊登在香港联交所网站 [1] - 本次计划为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1]
 长春高新赴港上市,“激素茅”加速寻求突围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9:11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长春高新于2025年9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开启"A+H"双平台上市征程 [1] - 公司推进赴港上市速度迅捷,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通过相关议案,仅三个月后便递交申请 [8] - 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8]   赴港上市的潜在价值 - 赴港上市可带来三重价值:为研发管线加速兑现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以吸引跨国合作;优化股东结构,引入国际机构投资者 [2] - 港股作为全球资金配置平台,有助于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截至2025年9月29日,公司A股总市值为人民币525.83亿元 [1][2] - 港股市场已有77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第18A章上市,合计首发募资约1298.22亿港元,总市值约1.70万亿港元 [8]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26.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45.66亿元,但2024年下降至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 [3] - 公司利润从2022年的42.1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76亿元,但2024年大幅下滑至27.08亿元,同比下降43.01%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66.03亿元,净利润为9.32亿元 [3]   核心业务挑战:生长激素 -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在于过度依赖生长激素业务,该业务面临集采政策压力,例如2022年广东联盟集采中粉针降价约13% [4] - 中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0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9%,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4] - 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在生长激素市场占据74%份额,但竞争加剧,长效制剂正以超过50%的速度抢占市场 [5]   疫苗业务表现 - 公司旗下长春百克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0亿元减少39.96% [6] - 长春百克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06.4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056.51万元大幅减少98.24% [6] - 疫苗业务业绩下滑主因是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及销售费用增加 [6]   国际化现状与挑战 - 公司海外收入规模很小,2024年仅为1.30亿元,缺乏重磅产品支撑 [8] - 赴港上市面临港股流动性与估值压力,生物科技板块情绪偏谨慎,新股破发率较高,H股发行可能面临"AH折价" [9] - 创新药研发存在高风险,III期临床结果、监管审批及商业化放量节奏可能影响业绩预期 [10]
 公告精选︱九丰能源:拟投资建设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31.13%–1672.97%





 格隆汇· 2025-09-30 08:23
 业绩预告 - 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531.13%至1672.97% [1] - 大连重工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91%至28.52% [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沃顿科技拟投资建设膜用材料及膜组件能力提升项目 [1] - 九丰能源拟投资建设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 [1]   合同中标与签约 - 侨银股份预中标约5.12亿元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城区环卫一体化合作运营项目 [1] - 达实智能签约1.13亿元智慧医院项目 [1]   股权收购 - 海螺新材拟收购华北塑料51%股权 [1] - 索辰科技拟收购力控科技60%股权 [1] - 景业智能拟以1.08亿元收购合肥盛文51%股权 [1] - 朗迪集团拟以1.21亿元收购聚嘉科技20.1667%的股权 [1]   股份回购 - 汉朔科技拟回购1.5亿元至3亿元公司股份 [1][2] - 优刻得拟斥资800万元至1000万元回购股份 [2]   H股发行上市 - 晶合集成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2] - 领益智造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2] - 长春高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2]   股东增减持 - 森霸传感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09%股份 [3] - 尔康制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04%股份 [1][3] - 安德利BVI东华拟减持不超过1.00%股份 [3] - 智洋创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22.5万股 [3] - 西子洁能董事长拟增持3000万元至5000万元公司股份 [3]   再融资与项目募资 - 罗欣药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42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等 [1][3] - 金埔园林拟向南京丽森定增募资不超过1.29亿元 [1][3]   其他公司动态 - 华安鑫创收到江汽集团项目定点通知 [3]
 长春高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36氪· 2025-09-29 22:14
36氪获悉,长春高新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 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上市") 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本次发行上市事项的相关申请资 料为公司按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香港联交所的要求编制和刊发,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 料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及修订,投资者不应根据其中的资料作出任何投资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