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000661)
搜索文档
长春高新:子公司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在境内获批上市
证券日报网· 2025-09-30 11:47
公司产品获批 - 子公司金赛药业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金赛佳®)药品注册证书,该产品已在境内获批上市 [1] - 获批适应症为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联合使用,用于控制性卵巢刺激,以诱导多个卵泡发育 [1] - 该产品1次皮下注射即可代替7天促卵泡激素的使用 [1] 产品技术特点与优势 - 金赛佳®通过基因融合技术实现长效化,达到延长半衰期的目的,单次注射即可维持7天的有效作用 [2] - 相较短效制剂,金赛佳®显著降低给药频率,并根据年龄和体重定制化确定用药剂量 [2] - 每个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仅需单次注射,可降低因每日给药导致的注射错误风险,提升治疗依从性 [2] - 根据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金赛佳®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优异 [2] 产品组合与市场影响 - 金赛佳®的获批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女性健康领域的产品布局 [2] - 公司形成了FSH粉剂(金赛恒®)、短效水剂、长效水剂(金赛佳®)的完整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产品组合 [2] - 完整的产品线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便捷的促排产品,增强公司在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2] 行业背景与需求 - 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需求持续增长 [1] - 金赛药业曾于2015年上市中国首个国产重组人促卵泡激素金赛恒®,为每日注射的短效制剂 [1] - 全球首个长效促卵泡激素Elonva于2010年在欧盟获批,但国内患者长期面临"每日注射"的治疗负担 [1] - 长效化促排药物成为辅助生殖治疗技术的关键突破方向 [1]
长春高新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贝壳财经· 2025-09-30 11:12
公司重大资本运作 - 公司于9月29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H股上市申请 [1] - 上市申请资料已于同日刊登在香港联交所网站 [1] - 本次计划为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1]
长春高新赴港上市,“激素茅”加速寻求突围路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9:11
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 长春高新于2025年9月29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开启"A+H"双平台上市征程 [1] - 公司推进赴港上市速度迅捷,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通过相关议案,仅三个月后便递交申请 [8] - 赴港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融资能力、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8] 赴港上市的潜在价值 - 赴港上市可带来三重价值:为研发管线加速兑现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以吸引跨国合作;优化股东结构,引入国际机构投资者 [2] - 港股作为全球资金配置平台,有助于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截至2025年9月29日,公司A股总市值为人民币525.83亿元 [1][2] - 港股市场已有77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第18A章上市,合计首发募资约1298.22亿港元,总市值约1.70万亿港元 [8]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26.2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45.66亿元,但2024年下降至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 [3] - 公司利润从2022年的42.15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76亿元,但2024年大幅下滑至27.08亿元,同比下降43.01%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66.03亿元,净利润为9.32亿元 [3] 核心业务挑战:生长激素 -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在于过度依赖生长激素业务,该业务面临集采政策压力,例如2022年广东联盟集采中粉针降价约13% [4] - 中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40亿元激增至2023年的1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3.9%,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4] - 长春高新旗下金赛药业在生长激素市场占据74%份额,但竞争加剧,长效制剂正以超过50%的速度抢占市场 [5] 疫苗业务表现 - 公司旗下长春百克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0亿元减少39.96% [6] - 长春百克生物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06.4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6056.51万元大幅减少98.24% [6] - 疫苗业务业绩下滑主因是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及销售费用增加 [6] 国际化现状与挑战 - 公司海外收入规模很小,2024年仅为1.30亿元,缺乏重磅产品支撑 [8] - 赴港上市面临港股流动性与估值压力,生物科技板块情绪偏谨慎,新股破发率较高,H股发行可能面临"AH折价" [9] - 创新药研发存在高风险,III期临床结果、监管审批及商业化放量节奏可能影响业绩预期 [10]
公告精选︱九丰能源:拟投资建设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31.13%–1672.97%





格隆汇· 2025-09-30 08:23
业绩预告 - 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531.13%至1672.97% [1] - 大连重工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9.91%至28.52% [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沃顿科技拟投资建设膜用材料及膜组件能力提升项目 [1] - 九丰能源拟投资建设新疆煤制天然气项目 [1] 合同中标与签约 - 侨银股份预中标约5.12亿元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城区环卫一体化合作运营项目 [1] - 达实智能签约1.13亿元智慧医院项目 [1] 股权收购 - 海螺新材拟收购华北塑料51%股权 [1] - 索辰科技拟收购力控科技60%股权 [1] - 景业智能拟以1.08亿元收购合肥盛文51%股权 [1] - 朗迪集团拟以1.21亿元收购聚嘉科技20.1667%的股权 [1] 股份回购 - 汉朔科技拟回购1.5亿元至3亿元公司股份 [1][2] - 优刻得拟斥资800万元至1000万元回购股份 [2] H股发行上市 - 晶合集成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2] - 领益智造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2] - 长春高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2] 股东增减持 - 森霸传感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09%股份 [3] - 尔康制药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04%股份 [1][3] - 安德利BVI东华拟减持不超过1.00%股份 [3] - 智洋创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22.5万股 [3] - 西子洁能董事长拟增持3000万元至5000万元公司股份 [3] 再融资与项目募资 - 罗欣药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42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等 [1][3] - 金埔园林拟向南京丽森定增募资不超过1.29亿元 [1][3] 其他公司动态 - 华安鑫创收到江汽集团项目定点通知 [3]
长春高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上市申请并刊发申请资料
36氪· 2025-09-29 22:14
36氪获悉,长春高新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9月29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 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下简称"本次发行上市") 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本次发行上市事项的相关申请资 料为公司按照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及香港联交所的要求编制和刊发,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 料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及修订,投资者不应根据其中的资料作出任何投资决定。 ...
长春高新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BD授权打开全球空间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20:45
2021年,长春高新推行面向全球市场的战略举措,立足差异化创新,在创新性药物及技术平台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今年 上半年,长春高新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32%,达13.35亿元,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其中相当比例投向 创新药研发管线。 目前,长春高新已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了强大、多元化 和创新的产品组合。截至目前,长春高新上市销售逾45种商业化药品,包括20多种全球及/或中国同类首创产品。拥有超过40 个临床管线和已经递交IND申请的管线(14个处于III期临床试验或NDA阶段)。 在持续丰富产品矩阵的同时,长春高新已完成从"自主研发单轮驱动"到"自主研发+BD(商务拓展)双轮驱动"的战略升 级,通过海外合作与授权、管线引进等多元BD举措拓展全球业务布局,这一转型在核心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金赛药业")体现得尤为鲜明。 本报记者 马宇薇 9月29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平台显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高新")正式递交主板上 市申请,国际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长春高新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 ...
老登控盘!
Datayes· 2025-09-29 19:23
磷酸铁锂排产超预期 - 9月磷酸铁锂实际排产34.5万吨,超出原预计33.5万吨1万吨,10月排产进一步攀升至37万吨以上 [1] - 排产数据超预期直接提振上游锂盐、磷化工、前驱体等环节的景气预期 [1] - 反映出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 [1] 储能电芯供需与价格 - 东吴证券预计储能电芯紧缺将持续至2026年下半年 [2] - 低价订单价格已上涨1-3分/Wh,预计涨势可持续,厂商盈利大幅改善 [2] 主要磷酸铁锂企业产能与排产 - 湖南裕能2026年产能预计达115万吨,2026年新增15万吨,预计在西班牙投产5万吨、马来西亚投产9万吨 [3] - 富临精工2026年产能预计达40万吨,2026年新增10万吨,预计2025年11月投产四川10万吨 [3] - 万润新能2026年产能预计达42万吨,扩产谨慎,鲁北12万吨可快速扩产 [3] - 龙蟠科技2026年产能预计达34万吨,2026年新增9万吨,印尼二期9万吨在建,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 [3] - 德方纳米2026年产能数据暂缺 [3] - 2025年9月主要企业排产:湖南裕能90000吨、富临精工26000吨、万润新能32000吨、龙蟠科技20000吨、德方纳米27000吨 [3] - 2025年9月产能利用率:湖南裕能108%、富临精工104%、万润新能91%、龙蟠科技96%、德方纳米94% [3] 企业单吨净利与盈利预期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吨净利:湖南裕能0.13万元/吨、富临精工0.15万元/吨、万润新能-0.11万元/吨、龙蟠科技-0.15万元/吨、德方纳米-0.29万元/吨 [3] - 2026年预期单吨净利:湖南裕能0.13万元/吨、富临精工0.15万元/吨、万润新能0.08万元/吨、龙蟠科技0.10万元/吨、德方纳米-0.20万元/吨 [3] - 2026年业绩预期(假设涨价500元/吨):湖南裕能22.1亿元、富临精工12.9亿元、万润新能5.3亿元、龙蟠科技5.6亿元、德方纳米-5.4亿元 [3] - 2026年市盈率(假设涨价500元/吨):湖南裕能16倍、富临精工23倍、万润新能13倍、龙蟠科技20倍、德方纳米-20倍 [3]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90%,深证成指涨2.05%,创业板指涨2.74% [10] - 全市场成交额21783.99亿元,较上日放量120.52亿元,超3500只个股上涨 [10]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5.12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达216.12亿元 [18] - 北向资金总成交2946.18亿元,中信证券成交27.23亿元 [19] - 非银金融、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电子、汽车为净流入前五大行业 [18] - 银行、医药生物、煤炭、传媒、交通运输为净流出前五大行业 [18] 行业与政策动态 - 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 [8]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1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力争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3.5%左右,营业收入突破10万亿元 [16] - 中国中车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3.4亿元 [16] - 国家发改委正积极推进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6] 个股与板块热点 - 大金融板块集体爆发,49只券商概念股全线上涨,国盛金控、华泰证券、汇金股份等多股涨停 [10] - 新能源板块强势上涨,固态电池领涨,天际股份两连板,万润新能20cm涨停,天赐材料等多股涨停 [10] - 储能概念迎来反弹,头部电池企业工厂处于满产状态,一些订单已排至明年年初 [11] - 机器人方面,凯旺科技涨超18%,万向钱潮、日盈电子涨停 [11] - 国产芯片持续活跃,华建集团三连板,初灵信息20cm涨停 [11] - 龙虎榜显示,天赐材料获机构净买入18014.77万元,领益智造获机构净买入17198.54万元 [25]
长春高新:关于子公司替勃龙片在境内获批上市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9 18:50
证券日报网讯 9月29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其申报的替勃龙片已在境内获批上市。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长春高新:关于子公司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在境内获批上市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8:48
(编辑 任世碧) 证券日报网讯 9月29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其申报的绒促卵泡激素αN02注射液已在境内获批 上市。 ...
长春高新递表港交所,拟"A+H"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9-29 17:49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于1993年成立 早期专注于长春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开发 1996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1] - 1996年战略转向制药行业 通过投资成立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及华康药业等子公司构建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全面能力[1] - 现已成为中国领先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 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1] 产品组合与商业化能力 - 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多元化创新产品组合[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上市销售商业化药品超过45种 包括20多种全球及/或中国同类首创产品[1] - 是国内少数在生物制剂、化学药、疫苗及中成药均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1] 财务表现与收入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26.3亿元、145.7亿元、134.7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7.5%[2] - 同期利润分别为42.1亿元、47.8亿元、27.1亿元 利润下滑明显[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亿元 期内利润9.3亿元[2] - 超90%药品销售收入来自6款主要产品(包括赛增、金赛增、水痘疫苗等)[2] 近期经营压力 - 2024年营收下降部分因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正常化及赛增水针剂销量下滑[2] - 主要产品面临销量下滑、价格下降或竞争冲击风险 将直接影响整体收入[2] 资本市场动态 - 9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