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000776)

搜索文档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三期)信用评级报告

2025-07-15 19:36
财务数据 - 2022 - 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分别为6172.56亿、6821.82亿、7587.45亿、8146.16亿元[10] - 2022 - 2025年一季度股东权益分别为1247.93亿、1406.76亿、1530.85亿、1557.05亿元[10] - 2022 - 2025年一季度净资本分别为798.47亿、931.66亿、958.60亿、969.45亿元[10] - 202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51.32亿、233.00亿、271.99亿、72.40亿元[10] - 202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为88.98亿、78.63亿、105.45亿、29.70亿元[10] - 2022 - 2024年平均资本回报率分别为7.55%、5.92%、7.18% [10] - 202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费用率分别为54.95%、59.59%、54.38%、48.78% [10] - 2024年公司总资产7587.45亿元、净资本958.60亿元、净利润105.45亿元、平均资本回报率7.18%、风险覆盖率276.22% [1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1.99亿元,经调整后为263.80亿元[26] 股权与增资 - 2015年4月公司完成H股发行17.02亿股,募集资金320.79亿港币[14] - 2025年2月公司注销15,242,153股A股股份,截至3月末注册资本降至76.06亿元[14] - 截至2025年3月末,吉林敖东、辽宁成大、中山公用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分别为20.11%、17.97%和10.57%[14][76][82] - 2025年1月公司向广发控股(香港)增资21.37亿港元,实缴资本增至103.37亿港元[15] 业务情况 - 2024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17.40亿元,占比43.17%;投资管理业务收入76.00亿元,占比27.94%;交易及机构业务收入69.72亿元,占比25.63%;投资银行业务收入7.86亿元,占比2.89%;其他业务收入1.00亿元,占比0.37%[2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26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22%[29] - 2024年公司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量23.95万亿元,同比增长28.98%[29] - 2024年10月公司向广发期货增资1.5亿元,年末注册资本金增至20.50亿元[31] - 2024年广发期货成交量市场份额2.12%,较上年增长0.60个百分点;成交金额市场份额2.08%,较上年增长0.51个百分点[31] - 2024年广发期货营业收入19.93亿元,净利润3.70亿元[3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期末余额增长,市场占有率5.56%[3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担保物公允价值2983.03亿元,境内融出资金减值准备余额1.45亿元[3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余额94.55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担保物公允价值497.42亿元,减值准备余额5.84亿元[33] - 2024年融资融券业务余额为1036.86亿元,较2022年增长24.89%[35] - 2024年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665期,同比增长59.86%,主承销金额2963.22亿元,同比增长21.22%[38] - 2024年公司完成股权融资主承销家数8家,主承销金额86.66亿元[37] - 2024年公司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0.57亿元,同比有所增长[39] - 2024年公司完成境内重大资产重组与财务顾问项目5单,涉及交易总额133.57亿元[39]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作为主办券商持续督导挂牌公司44家,“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84.09%[39] - 2024年公司完成14单境外股权融资项目,发行规模93.22亿美元[40] - 截至2024年末,广发资管管理规模2535.16亿元,较2023年增长23.87%[44] - 截至2024年末,广发基金公募基金规模14655.0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9.93%[44] - 截至2024年末,易方达基金公募基金规模20536.0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2.43%[44] - 截至2024年末,广发信德管理基金总规模超170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净利润0.29亿元[46] - 2024年公司交易及机构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投资总收益4139.03亿元,同比增长76.96%,年末金融资产投资合计3733.91亿元[47] - 截至2024年末,第一、二层次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投资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投资资产总额中占比分别为26.99%和69.82%[47] - 2024年末,债券、公募基金、股权、衍生金融资产在金融投资组合中占比分别为57.51%、15.21%、14.07%、1.04%[49] - 2024年公司通过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和柜台市场发行私募产品84691只,规模9007.44亿元[5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票研究涵盖28个行业、993家A股上市公司、169家香港及海外上市公司[5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托管产品数量3775只,提供基金运营外包服务产品数量4367只,公募基金托管存续规模排名行业第5[53] - 2021年8月公司向广发乾和增资30亿元,2024年末累计投资项目323个,2024年营业收入 - 8.57亿元,净利润 - 6.98亿元[53] - 公司为上交所、深交所800多只基金及全部ETF期权、中金所沪深300和中证1000股指期权、43家新三板企业提供做市服务[51]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期限3年,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到期公司债券[5][17][18] 风险与评级 - 中诚信国际认为公司信用水平未来12 - 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5] - 中诚信国际评定广发证券主体信用等级和2025年第三期次级债券信用等级均为AAA,评级展望稳定[81] 诉讼与处罚 - 美尚生态案12名原告合计诉讼请求金额950,202.89元,2024年末未结诉讼仲裁案1161起,主动起诉涉标约110.42亿元,被诉涉标约41.33亿元,已计提负债约0.11亿元[72] - 2023年因美尚生态保荐业务违规,被没收保荐收入94.34万元、承销违法所得783.02万元,并处相应罚款[73]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三期)募集说明书

2025-07-15 19:36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末公司合并净资产为1557.05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5.92%,母公司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6.62%[9]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归母净利润为81.81亿元(2022 - 2024年分别为79.29亿、69.78亿、96.37亿元)[9] - 2022 - 2025年1 - 3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00.22亿、 - 89.19亿、99.71亿和 - 136.89亿元[11][45] - 2024 - 2025年分别以7,605,845,511股为基数,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0元和4.0元,分别分配760,584,551.10元和3,042,338,204.40元[17][18] - 2022 - 2025年3月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余额合计分别为3024.66亿、3610.66亿、3694.76亿和4350.02亿元,占资产总额比重分别为49.00%、52.93%、48.70%和53.40%[44] - 截至2024年末,发行人受限资产账面价值合计1767.20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23.29%[46]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金额不超过30亿元(含),为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三期)[2][29] - 本期债券票面金额100元,期限3年,按面值平价发行,固定利率,起息日为2025年7月18日[64][65] - 本期债券信用等级为AAA,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为AAA,评级展望稳定[10][40] - 本期债券仅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发行和交易,预计申请在深交所上市[11][13] 股权结构 - 2025年2月25日公司完成注销15,242,153股A股股份,总股本变更为7,605,845,511股[23][9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5,540,199,805股,占比72.85%[95][96] 子公司情况 - 2024年末/度,广发期货总资产607.585649亿元,净资产44.749788亿元,营业总收入19.925269亿元,营业利润4.851826亿元,净利润3.695659亿元[108] - 2024年末/度,广发乾和营业总收入 - 8.571283亿元,营业利润 - 9.376734亿元,净利润 - 6.976153亿元[108] 业务经营 - 2024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117.40亿元,占比43.17%,营业利润64.99亿元,占比56.67%[164] - 2024年公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8单,主承销金额86.66亿元;完成14单境外股权融资项目,发行规模超93亿美元[169] - 2024年公司主承销发行债券665期,主承销金额2963.22亿元[174] - 2024年公司沪深股票基金成交金额23.95万亿元,同比增长28.98%,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26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22%[186] - 2024年广发期货成交量市场份额2.12%,较去年同期增长0.60个百分点;成交金额市场份额2.08%,较去年同期增长0.51个百分点[188]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财务和经营等相关风险,包括流动性、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财务风险和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变化导致盈利波动的经营风险[41][43][48] - 本期债券面临次级性、利率、流动性等投资风险[34][35][36][37][39][40]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4名,设董事长1名,可设副董事长1到2人[111] - 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3名为股东代表监事,2名为公司职工代表监事[113]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次级债券(第三期)发行公告

2025-07-15 19:36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末公司报告期末净资产为1557.05亿元,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75.92%,母公司口径为76.62%[7]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归母净利润为81.81亿元,预计不少于本期债券一年利息的1倍[7] - 2024年以7605845511股为基数,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0元,共分配760584551.10元[15] - 2025年以7605845511股为基数,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4.0元,共分配3042338204.40元[15] 债券发行 - 2024年9月5日获证监会注册公开发行面值不超200亿元次级公司债券[6] - 本期债券简称为“25广发C5”,代码为“524375”,每张面值100元,发行价100元/张[6]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期限3年,起息日为2025年7月18日[23][24][25] - 票面利率为固定利率,预设区间为1.30% - 2.30%[30] - 网下询价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15:00 - 18:00,截止时间可延时一次,不得晚于当日19:00[31] - 每个询价利率上的申购总金额不得少于1000万元,并为1000万元的整数倍[33] - 发行人主体信用等级和本期债券信用等级均为AAA,评级展望为稳定[26] - 2025年7月15日刊登募集说明书等,16日确定并公告最终票面利率[28] - 2025年7月17日为网下认购起始日,18日为截止日并公告发行结果[28]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到期公司债券[25] 股份变动 - 2025年2月25日完成注销15,242,153股A股股份,总股本由7,621,087,664股变更为7,605,845,511股[17] - 2025年1月20日召开董事会会议,2月13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回购A股股份用途并注销议案[17] 涉诉情况 - 公司收到深圳中院2024年12月13日出具的《民事裁定书》,美尚生态案适用特别代表人诉讼程序,最终涉诉金额不确定[16] 投资者相关 - 投资者网下最低申购单位为1000万元,超过部分须为1000万元整数倍[9] - 未开户的专业机构投资者须在2025年7月16日前开立证券账户[41] - 获得配售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应在2025年7月18日17:00前足额缴款[43] - 违约投资者就逾时未划部分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支付违约金[45] - D类投资者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需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64] - E类投资者为发行人董监高及持股比例超5%的股东[64] - 每一份《网下利率询价及申购申请表》最多可填写99个询价利率[68] 假设情况 - 假设询价区间4.30% - 4.60%,票面利率≥4.60%时有效申购金额为23000万元[69] - 假设询价区间4.30% - 4.60%,4.50%≤票面利率<4.60%时有效申购金额为13000万元[69] - 假设询价区间4.30% - 4.60%,4.40%≤票面利率<4.50%时有效申购金额为6000万元[69] - 假设询价区间4.30% - 4.60%,4.30%≤票面利率<4.40%时有效申购金额为2000万元[69] - 假设询价区间4.30% - 4.60%,票面利率<4.30%时询价要约无效[69]
广发证券(000776) - 2025年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5 18:00
公司整体业务布局 - 坚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围绕培育新质竞争力等核心工作锻造各业务板块竞争力 [2] - 深化业务转型,聚焦重点赛道;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全球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 [2] - 持续锻造综合金融服务实力,主要经营指标多年稳居中国券商前列,多项核心业务领先 [2] 财富管理业务 - 紧跟高质量发展主基调和数字化、平台化战略,聚焦“高质量客群和高效率线上运营” [3] - 线上线下并举,推进财富经纪系列改革,向买方投顾转型,严守合规底线 [3] 投资银行业务 - 贯彻国家战略与监管要求,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打造产业投行、科技投行 [4] - 深耕重点区域,推进境内外一体化,加强集团化业务协同,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4] - 聚焦业务增效等,加速投行数智化转型,强化全流程质量管控 [4] 投资管理业务 - 包括资产管理、公募基金管理及私募基金管理业务,构建丰富产品供给体系 [5] - 广发资管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提升主动管理能力,资管规模有所增长 [5] - 截至2025年3月末,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位于行业第3、第1 [5][6]
广发证券(000776) -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2025年付息公告

2025-07-15 17:44
债券发行 - 本期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票面利率2.75%[4][5] - 起息日为2023年7月17日,上市时间为2023年7月24日[5] 债券付息 - 2024 - 2026年每年7月17日付息,遇节假日顺延[5] - 2025年付息每手“23广发06”派息27.50元(含税)[6] - 付息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6日,付息日为2025年7月17日[4][7] 利息税 - 个人(含证券投资基金)利息所得税税率20%[10] - 2021.11.6 - 2025.12.31境外机构暂免所得税和增值税[10]
债券承销费最低仅700元 中国银河兴业银行等6券商被查
中国经济网· 2025-07-14 18:37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涉及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 包括中国银河证券 广发证券 兴业银行 国泰海通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中信证券 [1] - 调查依据为《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 若发现违反自律规则情况将予以自律处理 [1] - 调查背景是交易商协会前期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 旨在强化对低价承销费 低价包销等不合规行为的自律管理 [1]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承销项目情况 - 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规模达350亿元 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选定主承销商 [1] - 6家中选主承销商及对应含税预估服务费分别为:中国银河证券700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兴业银行70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中信建投证券35000元 中信证券21000元 [1] - 项目总承销服务费63448元 提供6%增值税专用发票 [1]
稳定币:数字化新势力与传统金融的最大公约数
华西证券· 2025-07-14 10: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全球两大金融中心相继为稳定币立法定规,是对加密货币认可的里程碑事件,稳定币有望带领虚拟资产从技术实验升级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组件,数字货币将成为全球支付体系的法定组成部分 [2] - 看好《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后稳定币发行、交易、跨境支付等方面的发展前景,认为中国香港有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内资券商在中国香港的子公司通过升级牌照有望实现业务扩容,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有望成为数字化金融新势力与传统金融的共识 - 稳定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与法币固定挂钩,平衡了开放性与稳定性,部署在公链上,与比特币、央行数字货币在锚定方式、价值稳定性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12][13] - 稳定币较比特币出让部分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程度,锚定法币或稳定底层资产,获传统金融和监管机构认可及更多应用场景,可视为链上现金,降低支付成本、提升支付效率 [16][17] - 截至2025年7月12日,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超2690亿美元,超90%为美元稳定币,泰达币和USDC合计约占总市值的83% [17] 美国、欧洲和中国香港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 - 美国《GENIUS法案》于2025年6月17日获最终表决通过,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此前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已于2024年12月30日生效 [19][20] - 三地监管框架在监管主体、货币战略、储备资产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但都对稳定币储备资产充足性有严格要求,要求发行人建立反洗钱制度 [21][23] - 美国稳定币先发优势有助于美元维持国际支付体系主导地位,中国香港积极拥抱数字化金融,可巩固金融中心地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定币还可大幅降低跨境结算成本 [23] 稳定币产业链的参与方 - 中国香港稳定币产业链包括发行、交易所平台、应用场景三个环节,以及储备银行、技术服务商、合规服务商等支持方 [5][25] - 稳定币应用场景包括跨境支付、投资其他加密货币、RWA与稳定币结合、供应链金融等 [25] - ZA银行是中国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众安在线持有其43.43%股份,ZA银行已构建多元Web3业务体系 [26] 中国香港地区虚拟资产相关牌照为内资券商打开经纪业务新“蓝海” - 中国香港证监会积极打造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发布监管路线图,国泰君安证券(香港)获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扩展了中资券商服务边界 [31] - 截至2025年7月,中国香港有10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40家机构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经纪服务 [32] - 中国香港证监会业务资格牌照分类包括证券交易、期货合约交易等多种牌照,不同牌照有不同的业务范围和资金要求 [36]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资金坚定布局,保险证券ETF(515630)近一年份额增长超8000万份
新浪财经· 2025-07-14 10:28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国联民生领涨6.70%,华西证券上涨3.48%,国信证券上涨2.17%,湘财股份领跌 [1] - 保险证券ETF最新报价1.36元,近1年净值上涨49.53%,份额增长8100万份 [1] 政策影响与行业动态 - 证券行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利好券商财富管理、投行及资管业务扩容 [2] - 保险行业:《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或促使险资加大高股息股票、长期国债配置,释放投资端收益弹性 [2] - 《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7号令)或加速非标转标,流动性宽裕背景下带动权益市场,利好券商财富管理、自营、资管及保险投资端 [2] 指数构成与权重 - 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国平安、东方财富、中信证券等,合计占比63.35% [3] - 保险证券ETF紧密跟踪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提供多样化投资标的 [2]
启动自律调查!这几家机构被点名
经济网· 2025-07-14 10:08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包括中国银河证券 广发证券 国泰海通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 中信证券及兴业银行 [1] - 调查起因于广发银行2025-2026年度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引发市场关注 [2] - 交易商协会近期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承销规范的通知》 明确禁止承销机构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率报价参与竞标 [3]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券承销项目详情 - 广发银行通过竞争性磋商采购选定6家主承销商 承销服务费总额63448元 含6%增值税 [4] - 各机构中标金额分别为 中信建投证券35000元 中信证券21000元 国泰海通证券4998元 广发证券1050元 兴业银行和中国银河证券均为700元 [4][6] - 广发银行2025年一季度资本债券余额达1095亿元 其中760亿元为2024年6月后发行 [7] 债券承销低价竞争历史与现状 - 四年前广发银行600亿元金融债券项目中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费率低至0.0001% 对应承销费仅6万元 [8] - 交易商协会2021年已发布规范通知 要求建立承销费率报备机制 督导检查明显低于行业水平的报价 [8] - 当前行业存在通过"综合服务协议"等变相补贴逃避监管的现象 [8] 低价竞争背后的商业逻辑 - 主承销商通过低价包销抢占市场份额 并以短期利益损失换取长期客户绑定 [9] - 该策略导致高技术含量的承销工作异化为通道业务 破坏市场正常竞争秩序 [9] - 债券发行人通常也是承销商其他业务客户 损失可通过其他业务补偿 [9] 低价竞争对行业的影响 - 导致承销能力空心化 技术贬值 行业创新动力衰退 [10] - 过低定价无法覆盖人工 风控 技术等成本 可能埋下风险隐患 [10] - 包销债券若遇市场波动 可能转化为自营持仓亏损 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10] 行业规范建议 - 需制定更严格自律处罚措施 如没收非法所得 严厉处罚灰色商业回扣 [10] - 承销商应强化业务人员道德自律 依靠品牌和专业水平而非灰色手段竞争 [10] - 应鼓励"做强"而非"做大" 强调"质"而非"量" 加固市场健康发展根基 [10]
促进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自律和他律都是重要路径
第一财经· 2025-07-14 09:01
证券业自律管理新规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实施意见》提出7方面28条措施 包括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 引导服务功能发挥 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等 [1] - 交易商协会对6家主承销商启动自律调查 涉及中国银河证券 广发证券等机构 未来可能采取暂停业务 取消资格等处分措施 [1] - 新规显示证券业立规更具体 执行力增强 对违规行为监控更严格 旨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保荐承销业务规范重点 - 《实施意见》将保荐承销业务自律列为首要规范领域 针对财务造假 欺诈发行 操纵市场等严重违规行为 [2] -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承销案例中 6家中标机构总服务费63448元 其中两家预估服务费仅700元 被指"顶风而上" [2] - 新规明确禁止阶梯递增收费 关注不正当竞争 低价承销行为将面临更严厉监管 [3] 投价报告质量提升机制 - 协会拟将投价报告质量纳入投行执业评价体系 督促承销商提升报告质量 减少配合性报告 [3] - 业界建议对不实投价报告实施"终身追责" 司法实践中已出现相关责任认定案例 [3] 自律与他律协同机制 - 2024年证券业协会已对13家公司 53人次从业人员采取纪律处分 新修订《自律措施实施办法》强调违规性质与处罚匹配 [5] - 舆情响应时限压缩至4小时 违规名单动态管理周期缩短至30天 通过舆论监督加速问题整改 [6] - 行业高质量发展需结合自律红线意识与他律措施 包括细化规则 加强惩戒 舆论监督等多维度制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