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华创(002371)
icon
搜索文档
北方华创(002371) - 关于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5-03-31 20:16
人员变动 - 独立董事吴汉明、罗毅因工作调整辞职,辞职后不再任职[2] - 辞职报告待股东大会选新独立董事后生效,生效前继续履职[2] - 公司将尽快完成独立董事补选[2] 其他信息 - 截至公告日,二人未持股,无未履行承诺事项[3] - 公告于2025年4月1日发布[4]
北方华创(00237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3-31 20:15
股东大会信息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31日14:00召开,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2] - 出席会议股东及代理人687人,代表股份330,313,483股,占比61.8666%[3] - 现场出席股东及代理人9人,代表股份178,721,312股,占比33.4739%[3] - 网络投票股东678人,代表股份151,592,171股,占比28.3927%[4] 议案表决情况 - 修订《公司章程》同意股数330,263,631股,占比99.9849%[5] - 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同意股数330,262,231股,占比99.9845%[7] - 变更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议案同意股数329,330,715股,占比99.7025%[8] - 公司符合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条件议案同意股数330,258,431股,占比99.9833%[9] - 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同意股数330,259,331股,占比99.9836%[11] - 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方式同意股数330,257,331股,占比99.9830%[12] - 发行对象及向公司股东配售安排表决中,同意330,256,731股,占比99.9828%;中小股东同意73,390,542股,占比99.9227%[15] - 发行时间表决中,同意330,259,031股,占比99.9835%;中小股东同意73,392,842股,占比99.9259%[16] - 债券期限及品种表决中,同意330,258,331股,占比99.9833%;中小股东同意73,392,142股,占比99.9249%[17] - 募集资金用途表决中,同意330,258,031股,占比99.9832%;中小股东同意73,391,842股,占比99.9245%[19] - 发行利率及确定方式表决中,同意330,260,531股,占比99.9840%;中小股东同意73,394,342股,占比99.9279%[20] - 还本付息方式表决中,同意330,259,731股,占比99.9837%;中小股东同意73,393,542股,占比99.9268%[21] - 赎回条款或回售条款表决中,同意330,258,931股,占比99.9835%;中小股东同意73,392,742股,占比99.9257%[23] - 偿债保障措施表决中,同意330,259,631股,占比99.9837%;中小股东同意73,393,442股,占比99.9267%[24] - 担保方式表决中,同意330,259,431股,占比99.9836%;中小股东同意73,393,242股,占比99.9264%[25] - 本次发行决议的有效期表决中,同意330,258,531股,占比99.9834%;中小股东同意73,392,342股,占比99.9252%[28] - 关于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议案,同意330,257,631股,占比99.9831%;反对44,752股,占比0.0135%;弃权11,100股,占比0.0034%;中小股东同意73,391,442股,占比99.9240%;反对44,752股,占比0.0609%;弃权11,100股,占比0.0151%[29][30] 其他信息 - 律师事务所为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31] - 律师为熊孟飞、高鹤怡[31] - 律师认为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等程序合法有效[31]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1日[33]
北方华创(002371)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2025-03-31 20:03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15日公告通知,3月31日下午2点现场召开[4][5] - 网络投票时间为3月31日9:15 - 15:00[7][8] - 出席股东及授权代表687人,代表股份330,313,483股,占比61.8666%[9] - 出席中小股东及授权代表684人,代表股份73,447,294股,占比13.7564%[10] 议案审议情况 - 审议5项议案,含修订章程、变更董事、发行债券等[13][14] - 各议案同意比例超99.7%,如修订《公司章程》同意占比99.9849%[15] - 发行债券各子议案同意比例超99.98%,有少量反对和弃权[24][25][27]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下跌0.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际旭创等
金融界· 2025-03-31 18:24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31日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下跌0.7%,报1209.46点,成交额797.64亿元,介绍其近月、季、年表现、样本选取、持仓等情况 [1] 指数表现 - 3月31日上证指数下跌0.46%,新兴成指下跌0.7%,报1209.46点,成交额797.64亿元 [1] - 新兴成指近一个月下跌0.32%,近三个月上涨0.11%,年至今上涨2.84% [1] 指数样本 - 选取节能环保等领域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日,1000.0点为基点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临时调整,样本退市剔除,收购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 - 十大权重分别为东方财富(8.16%)、比亚迪(6.39%)等 [1] - 持仓市场板块中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96%、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04% [1] - 持仓样本行业中信息技术占比27.54%、工业占比19.46%等 [2] 跟踪基金 - 跟踪新兴成指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联接A、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联接C、华夏战略新兴成指ETF [2]
“硬科技”并购有何关键?北方华创、国科天成、华泰联合证券等联合分享
券商中国· 2025-03-31 17:02
硬科技投资并购的底层逻辑 - 并购是推动半导体等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手段 可加速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 帮助企业追赶全球领先水平 [1] - 并购成功的核心要素包括标的技术合作成熟度 团队稳定性以及创新能力 [1] - 民营产业化路径在国内并购逻辑中效率最高 尤其是拥有上市公司平台的企业 具备资源整合 融资能力和支付便利性优势 [1][8] - 财务投资人角度并购仍面临挑战 但未来可能逐步成熟并形成突破 [1][8] 中关村战新基金 - 规模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正式对外发布 [2] 北方华创并购战略 - 北方华创拟通过受让股份取得对沈阳芯源微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权 [3]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排名中 北方华创从第八跃升至第六 但与第五名相差60亿—70亿美元规模 [3] - 半导体装备产业是技术 资金和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 需通过并购加快产品布局 [3] - 北方华创肩负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发展的责任 需向更先进制程延展 [3] - 公司规划在"十五五"期间向更高台阶迈进 市值需进一步提升 [3] 国科天成并购策略 - 国科天成主要从事光电核心探测器及半导体工艺研发生产 2024年8月上市 [4] - 并购与内生式发展相辅相成 重点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 [4][5] - 并购标的需满足四个维度:技术合作成熟度 团队契合度 创新研发能力 团队稳定性 [5] 新紫光集团整合 - 新紫光集团由原紫光集团更名而来 2022年起开展深度重组 [6] - 深度整合后行业覆盖范围缩小至半导体 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三大领域 [6] - 强调在大制造 大研发 大市场三方面统筹 成立三个总部推动工作 [6] - 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实行股权激励 鼓励内部创业 [6] 并购重组市场现状 - A股市场并购重组热潮中 实际落地项目数量仍太少 [7] - 财务投资人与产业投资人关注重点不同 财务投资人转型并购基金面临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的困境 [8] - 并购基金退出周期长 不确定性高 模式尚未成熟 [8]
华泰证券 SEMICON China反馈
2025-03-31 13: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智能眼镜行业 - **公司**:3M、北方华创、盛美上海、中芯国际、台积电、三星、新凯莱、华丰科技、长川科技、易思伟、互规科技、维尔、戈尔、龙旗、中微电子、上海微电子、非测、精测、华丰测控、雷朋、小米、美迪凯、联发科、高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半导体行业 - **AI驱动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1万亿美元,75%以上需求与AI相关,生成式AI相关需求占72.3%,涵盖算力芯片等多领域,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2][4] - **国产化率提升**:美国出口管制使中国工厂从试用转向商用国产设备和材料,设备商与晶圆厂协同研发取得进展,北方华创成全球第六大设备企业,增强中国全球竞争力[2][5] - **全球资本开支动态**:2025年全球资本开支预计增长8%,中芯国际和台积电上调,三星下调,中国市场基本持平,中国设备商收入因国产设备采用而显著增长[2][7] - **美国实体清单影响**:拜登政府将106家中国公司列入清单,影响供应链,但推动北方华创等企业零部件国产化,提升中芯国际需求和定价能力[2][8][9] - **市场份额变化**:中国国产设备占比从约14%升至25%,美国企业占比从45%降至31%,预计未来国产化率仍有上升空间[2][10] - **设备股估值调整**:中国设备股估值下降,北方华创市盈率约25倍,华丰测控跌至30多倍,成为外资可考虑投资板块,中国市场对海外设备公司业绩影响仍显著[2][18] 智能眼镜行业 - **市场潜力大**:全球高端传统眼镜年出货量约3.2亿部,若转变为智能眼镜,将为芯片和显示公司带来商机,应用场景有望扩展[2][23] - **发展现状与趋势**:2024年雷朋眼镜销量200万套,2025年预计400万套,小米、美迪凯将推出相关产品,功能向智能助理发展,消费者倾向轻便低价产品[20][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兴企业**:新凯莱宣发成功,产品覆盖率高,但能否成平台性企业待观察,华丰科技等公司在前道和后道设备及材料领域表现突出,维尔等与AI应用相关标的值得关注[3][6][11] - **市场品类及国产化率**:中国半导体市场光刻、刻蚀等四大品类收入超100亿美元,刻蚀和薄膜沉积国产化率达20%以上,光刻和量测检测领域中国企业实力较弱[12] - **行业发展趋势**:半导体设备行业有周期性,新技术替代效果需时间显现,日本企业拓展中国市场力度加大,中国公司新产品发布活跃[14][19] - **投资新兴方向**:关注大模型端侧部署、电子取景框叠加显示等方向,以及芯片平台和微显示领域发展前景[24]
中金公司 电子掘金:Semicon
中金· 2025-03-31 13: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半导体设备厂商订单总体上升,新产品开拓补充订单,晶圆厂加工率提高带动材料需求增长,部分产品价格恢复上涨,封装领域部分国内公司有望崛起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展会情况 - 2025年Semicon China展会历时三天,参会公司多、人数众多,国产小公司数量增加,海外大厂展出规模减小,设备公司首次高调展示多种类型设备,IC炉管类、刻蚀类、薄膜类、量测设备等领域展示占比超50%,对市场影响显著 [2] 设备厂商订单及市场需求 - 设备厂商订单同比总体上升,新产品开拓补充订单,晶圆厂加工率提高带动材料需求增长,碳化硅等特殊材料竞争明确,部分产品价格恢复上涨,零部件供应商前道类型逻辑强化,封装领域2.5D/3D/3.5D设备供应商增多,国内部分公司有望崛起 [1][3] 北方华创情况 - 预计2025年一季度营收70 - 80亿元,芯片订单增长约30%,全年芯片订单约380亿元,电路设计与成绩代理商占整体营收30% - 40%,先进和成熟制程逻辑订单旺盛 [1][4] - 积极投入离子注入、电镀等领域研发,计划每年扩张三四千台,发布离子注入和电镀新产品,预计今年获几亿元新签订单 [1][4] - 预计6月前后完成对新耀威控股权收购,全年并表收入可能增加约10亿元,收购技术与北方华创互补,赋能新源微 [1][5] 新源能源情况 - 2024年订单超20亿元,物理清洗设备收入约4亿元,化学清洗剂收入约2亿元,2025年化学清洗剂快速增长,总体收入达12亿元左右 [1][6] - 国内封测新势力布局先进封装带来设备订单与收入增长,第四代涂胶牵引设备产能达每小时400片 [1][6][7] 沈阳工厂情况 - 正在进行设备内部测试,预计2025年9月前后出测试结果,2026年有望对接客户并发布验证 [8] 万业企业情况 - 旗下凯士通目前新鲜订单约54台,累计出货41台左右,客户众多,2025年有望拓展客户 [9] - 正开拓中束流离子注入设备,预计6月前后推出样机,积极布局高能离子注入机和热注入离子注入机技术 [9] 先锋金科公司情况 - 约60%收入来自中微和华创等下游客户,受益于存储客户扩张,晶圆代工业务占收入约30%,客户包括北方华创等 [10] - 正在开拓镀镍工艺产线,扩展其他品类产品,长期规划考虑进入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领域 [10] 新海莱公司情况 - 3月26日发布超30款新设备,产品布局类似北方华创等公司,可能在自身体系内运作,长远可能与国内企业合作替代海外对手 [11] 材料公司情况 - 下游需求旺盛,2025年一季度及全年业绩预计良好,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和逻辑存储领域需求增加,将保持高速增长 [12] 零部件公司情况 - 受益于设备订单增加、国产替代和品类拓展,2025年预计有不错增长,新开源等公司带来弹性机会 [13][14] 中微公司情况 - 2024年收入约91亿元,同比增长30%,订单总额110 - 130亿元,2025年预计保持类似增速并可能超预期,订单增长来自存储扩产及NAND/DRAM需求 [1][15] - 发布针对晶圆制造的新型刻蚀优化设备,反应台精度达0.2微米,应用于先进逻辑与存储制造 [1][15] 存储设备领域情况 - 2025年发展趋势明确,国内企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南染公司开发90比1高深宽比刻蚀设备,能与全球领先公司部分领域竞争,中金公司有望受益于下游扩产 [16] 拓荆科技情况 - 发布3DS先进封装激光玻璃设备、PLD设备及应力感应装置,用于先进逻辑和存储器件制造,PLD适用于ALD原子沉积环节,国产化率约90% [17] - 2025年新产品订单预计显著增长,去年收入约40亿元,今年订单兑现度有望保持七八成 [17] 华海清科情况 - 宣布CMP装备和晶圆抛光一体机等新产品并逐步出货,与下游合作,推进大数据流离子注入机业务,向CMP耗材方向发展 [18] - 2025年预计业绩增长约30%,电镀液及清洗新产品将陆续推出 [18] 江丰电子情况 - 靶材业务占全球约20%市场份额,2025年需求良好,韩国工厂投产有望提高供应链份额 [19] - 2024年零部件业务收入接近9 - 1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翻倍,2025年预计继续快速增长,拓展精密零部件品类,下游订单推动收入和订单增长 [19][20]
“硬科技”并购有何关键?北方华创、国科天成、华泰联合证券等最新分享
证券时报· 2025-03-31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 并购是推动半导体等“硬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手段,能加速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提升企业竞争力,不同企业在并购中有不同考量和策略,财务投资人并购目前面临挑战但未来可能突破 [1] 分组1:论坛总体情况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上,嘉宾就“硬科技投资并购的底层逻辑”展开对话 [1] - 规模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正式对外发布 [1] 分组2:北方华创观点 - 北方华创拟受让股份取得芯源微控制权 [3] -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北方华创虽排名上升但与全球前五企业在规模和产品布局上仍有较大差距,并购整合是加快产品布局的有效手段 [3] - 北方华创作为市属和行业龙头企业,肩负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发展的责任,半导体装备需向更先进制程延展 [3] - 北方华创作为上市公司,为产业发展希望提升市值,“十五五”期间规划向更高台阶迈进 [4] 分组3:国科天成观点 - 国科天成主营业务是光电核心探测器及相关技术研发生产,2024年8月上市 [5] - 外延式增长与内生式发展相辅相成,国科天成通过上下游合作找并购标的,优先选优秀团队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5] - 国科天成关注并购标的四个维度,即技术合作成熟度、团队契合度、创新研发能力和团队稳定性 [6] 分组4:新紫光集团观点 - 新紫光集团2024年由原紫光集团更名而来,2022年起开展大量深度重组 [7] - 深度整合后,行业覆盖范围缩小到半导体、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务于行业三大领域,强调在大制造、大研发、大市场方面统筹 [7] - 集团成立三个总部推动工作,调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行股权激励,鼓励内部创业 [7] 分组5:华泰联合证券观点 - 当前A股市场掀起并购重组热潮,实际落地项目太少,不用担心垄断问题 [9] - 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国资和民营投资人关注重点不同,财务投资人转型并购基金存在困境,模式目前不成熟但未来可能突破 [9] - 国内并购逻辑中民营产业化路径效率最高,有上市公司平台的主体优势显著 [9]
中证工业4.0指数上涨0.02%,前十大权重包含工业富联等
金融界· 2025-03-24 17:51
指数表现 - 中证工业4.0指数当日上涨0.02%报4149.99点 成交额573.38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7.55% 近三个月上涨6.14% 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0.31% [1] 指数构成 - 选取工业4.0相关的控制硬件、控制软件、终端硬件提供商及受益上市公司 [1] - 以2012年6月29日为基日 基点1000点 [1] - 样本每季度调整 时间为3/6/9/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权重分布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85% 立讯精密(5.29%)、工业富联(5.22%)、京东方A(5.14%)位列前三 [1] - 深交所占比56.53% 上交所占比43.47% [2] - 行业分布:信息技术(60.51%)、工业(33.72%)、通信服务(5.76%) [2] 成分股明细 - 十大权重包含兆易创新(5.0%)、北方华创(4.98%)、中科曙光(4.98%)、韦尔股份(4.97%) [1] - 中兴通讯(4.96%)、海康威视(4.94%)、汇川技术(4.77%)位列权重股后三位 [1]
北方华创(002371)3月2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3-24 15:18
股价及资金流向 - 2025年3月24日收盘价429.4元,单日上涨2.53% [1] - 单日成交金额23.44亿元,换手率1.03%,成交量5.48万手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占成交额8.3%,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18亿元(占比5.02%),大单净流入7674.09万元(占比3.27%) [1] - 中单资金净流出1.94亿元(占比8.29%),小单净流出13.86万元(占比0.01%) [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总收入203.53亿元,同比增长39.51% [1] - 归属净利润44.63亿元,同比增长54.72%,扣非净利润42.66亿元,同比增长61.58% [1] - 流动比率2.081,速动比率1.030,资产负债率52.89% [1]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5.30亿人民币,实缴资本5.30亿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赵晋荣 [1] - 对外投资1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46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4条,专利信息502条,行政许可8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