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牧原股份(002714)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22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今日收盘行情一览:银行股全天走势分化,保险行业午后转涨
快讯· 2025-04-22 15:04
银行股走势分化 - 银行股全天走势分化 [1] 保险行业表现 - 保险行业午后转涨 [1] - 中国人保市值3162.02亿 成交额17.94亿 收盘价50.57元 上涨0.02元(0.28%) [3] - 中国太保市值2979.42亿 成交额3.44亿 收盘价7.15元 上涨0.23元(0.75%) [3] - 中国平安市值9208.92亿 成交额6.94亿 收盘价30.97元 上涨0.29元(0.58%) [3] 白酒行业表现 - 贵州茅台市值19455.99亿 成交额28.58亿 收盘价1548.80元 下跌2.20元(0.14%) [3] - 山西汾酒市值2658.91亿 成交额15.08亿 收盘价217.95元 下跌0.24元(0.18%) [3] - 五粮液市值5049.97亿 成交额12.07亿 收盘价130.10元 上涨3.06元(1.42%) [3]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北方华创市值2465.82亿 成交额27.32亿 收盘价461.85元 上涨5.47元(1.20%) [3] - 寒武纪-U市值2901.24亿 成交额19.87亿 收盘价694.98元 下跌0.02元(0.00%) [3] - 海光信息市值3535.32亿 成交额36.31亿 收盘价152.10元 下跌1.62元(1.05%) [3] 汽车整车行业表现 - 比亚迪市值10783.82亿 成交额4.29亿 收盘价354.84元 上涨6.08元(1.74%) [3] - 长城汽车市值1991.80亿 成交额39.56亿 收盘价23.27元 下跌0.01元(0.17%) [3] 铁路公路行业表现 - 京沪高铁市值2897.28亿 成交额2.87亿 收盘价5.90元 上涨0.02元(0.09%) [3] 航运港口行业表现 - 中远海控市值2247.60亿 成交额8.65亿 收盘价8.01元 上涨0.07元(0.88%) [3] 石油行业表现 - 中国石化市值6900.92亿 成交额5.84亿 收盘价5.69元 下跌0.01元(0.07%) [3] - 中国石油市值14659.98亿 成交额5.67亿 收盘价14.17元 上涨0.03元(0.53%) [3] 煤炭行业表现 - 中国神华市值7677.20亿 成交额6.71亿 收盘价38.64元 上涨3.87元(1.71%) [3] - 陕西煤业市值1966.15亿 成交额4.46亿 收盘价20.28元 下跌0.28元(0.72%) [3] 电池行业表现 - 宁德时代市值10158.19亿 成交额38.86亿 收盘价230.69元 上涨0.13元(0.65%) [3] 电力行业表现 - 长江电力市值1939.56亿 成交额22.70亿 收盘价29.33元 上涨0.02元(0.07%) [4] - 中国核电市值3243.93亿 成交额8.57亿 收盘价9.43元 上涨0.05元(0.53%) [4] - 东方财富市值7176.53亿 成交额34.61亿 收盘价20.55元 下跌0.08元(0.39%) [4] 证券行业表现 - 中信证券市值3716.99亿 成交额11.58亿 收盘价17.06元 下跌0.15元(0.59%) [4] - 国泰海通市值3007.63亿 成交额6.80亿 收盘价42.19元 上涨0.07元(0.41%) [4] 食品饮料行业表现 - 海天味业市值2346.02亿 成交额2.80亿 收盘价25.08元 上涨0.03元(0.07%) [4] 化学制药行业表现 - 恒瑞医药市值3251.38亿 成交额31.40亿 收盘价17.78元 下跌0.03元(0.17%) [4] 消费电子行业表现 - 工业富联市值3530.91亿 成交额8.19亿 收盘价30.30元 下跌0.57元(1.85%) [4] - 立讯精密市值2195.96亿 成交额31.17亿 收盘价50.97元 上涨1.80元(3.66%) [4] 家电行业表现 - 格力电器市值2209.14亿 成交额9.86亿 收盘价24.68元 下跌0.10元(0.40%) [4] - 海尔智家市值2551.44亿 成交额9.66亿 收盘价40.44元 下跌0.06元(0.15%) [4] 农牧饲渔行业表现 - 牧原股份市值2315.70亿 成交额7.67亿 收盘价45.55元 上涨0.36元(0.80%) [4] 医疗器械行业表现 - 迈瑞医疗市值1697.97亿 成交额7.65亿 收盘价219.60元 上涨0.56元(1.31%) [4] 化学制品行业表现 - 万华化学市值2164.64亿 成交额12.66亿 收盘价54.08元 下跌0.18元(0.33%) [4]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 - 紫金矿业市值1688.28亿 成交额47.07亿 收盘价18.50元 下跌0.10元(0.54%) [4] 通信服务行业表现 - 中国联通市值4916.85亿 成交额9.94亿 收盘价5.40元 下跌0.04元(0.74%) [4] 工程建设行业表现 - 中国建筑市值2285.02亿 成交额10.15亿 收盘价5.53元 上涨0.07元(1.28%) [4] 交运设备行业表现 - 中国中车市值2006.05亿 成交额3.67亿 收盘价6.99元 上涨0.01元(0.14%) [5] 电网设备行业表现 - 国电商瑞市值1852.20亿 成交额3.98亿 收盘价23.06元 下跌0.11元(0.47%) [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低温午餐肉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低温成为肉制品行业驱动新引擎,持续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23
行业概况 - 低温午餐肉以新鲜或冷冻畜肉、禽肉为主要原料 经前处理、机械加工、充填成型、热加工、包装和二次杀菌等工艺制成 贮运销售环境温度控制在0℃-4℃[1] - 产品肉含量超过90% 拒绝添加香精和色素 加工过程中水分流失少于5% 能保存更多营养 肉质嫩滑口感细腻[1][3] - 相比常温午餐肉 低温产品采用85℃低温慢煮3小时工艺 而常温产品采用120℃高温高压工艺 水分流失达15%-20%[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低温午餐肉市场规模达162.73亿元 较2015年8.78亿元实现大幅增长[9] -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10亿元 行业前景广阔[9][17] - 2024年消费者调研显示 66.1%认为添加剂少是主要优势 60.7%看重安全健康 57.0%青睐嫩滑口感[3] 消费行为特征 - 43.6%消费者2024年低温午餐肉消费次数较前一年增多[7] - 18-59岁年龄段消费者中 大部分人每周购买1次 其次为2-3周一次[7] - 62.8%消费者因方便快捷购买该产品 食用时段主要集中在中餐和晚餐[9][1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肉类原料、辅料添加剂、生产设备、包装材料和冷链物流服务[4] - 中游为产品生产及品牌运营环节 代表企业包括双汇、光明肉业、王家渡和肉班长等[4] - 下游通过商超、便利店、餐饮机构等线下渠道和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销售至终端消费者[4] 竞争格局 - 双汇发展2024年包装肉制品销售收入247.88亿元 同比下降6.16% 正加速开发低温午餐肉新产品[13] - 王家渡2021-2023年低温午餐肉市场份额分别为13.7%、12.0%和10.8% 连续三年销售额全国第一[15] - 行业知名品牌还包括雨润、紫山、鹰金钱、美宁、北戴河和梅林等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11][20] 发展趋势 - 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关注度提升 推动企业优化配方减少添加剂 采用先进保鲜技术保持产品新鲜度[18][19] - 企业通过推出低脂低盐高蛋白产品 以及针对不同消费场景的个性化产品来提升竞争力[20] - 利用电商和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竞争关键[20]
牧原股份(002714) - 关于公司高管辞任的公告
2025-04-21 17:30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002714,简称为牧原股份[1] - 债券代码127045,简称为牧原转债[1] 人事变动 - 张玉良辞任公司首席智能官职务[3] - 辞任申请送达董事会时生效[3] - 辞任后仍担任其他职务[3]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2日,张玉良直接持股313,559股[3][4] - 所持股份变动遵循规定执行[3]
牧原股份:张玉良辞去首席智能官职务
快讯· 2025-04-21 17:23
文章核心观点 牧原股份首席智能官张玉良因工作变动辞任该职务,辞任生效后仍在公司任职,此次辞任不影响公司工作及经营,其股份变动将依规执行 [1] 分组1 - 张玉良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牧原股份首席智能官职务 [1] - 辞任自送达董事会时生效,辞任后仍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 [1] - 此次辞任不会对公司相关工作及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1] 分组2 - 张玉良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1.36万股,其股份变动将遵循相关规定执行 [1]
牧原推动港股上市计划,“下南洋”养猪可行吗?
新浪财经· 2025-04-21 15:46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牧原股份宣布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H股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8% 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15%的超额配售权[1] - 公司将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状况和监管审批进展选择适当时机完成H股上市[1] - 港股上市是公司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 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可满足业务融资需求[2][4] 海外业务拓展战略 - 公司将越南作为出海首选地 2024年与越南BAF农业股份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 硬件支持和人员培训[2][3] - 越南猪肉消费量全球前五 但受非洲猪瘟影响严重 2023年产能下降20%以上 导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至每公斤25元人民币[2] - 中国猪企在越南养殖利润显著高于国内 单头利润可达1000元人民币 而国内仅约200元[3] 行业出海布局现状 - 新希望为最早布局越南市场的中国企业 1999年进入越南 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达200.79亿元[3] - 海大集团2011年进入越南市场 2024年海外饲料销量同比增长约40%至240万吨 越南成为其最大销售区域[4] - 中国猪企出海主要输出技术和管理经验 而非猪肉产品出口 2024年中国猪肉出口量仅2.77万吨 占国内总需求0.05%[5][7] 国内猪肉市场供需 - 中国为全球第一大猪肉消费国 2024年猪肉进口107.31万吨 同比减少30.81% 进口依存度降至1.16%[6] - 进口减少主因国内鲜冻品猪肉价格处于低位 削弱了进口猪肉的替代优势[6] - 2024年国内生猪年均价格保持每斤8元以上 约九成猪企实现盈利 2025年价格预计维持在每斤7元左右区间[6] 出海战略对行业影响 - 猪企出海业务布局不会对国内生猪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供给 需求和成本层面均未形成联动[6] - 出海意在将国内积累的技术 管理经验和成本控制能力转化为国际市场优势[7] - 行业上市公司海外业务的营业收入与盈利能力值得重点关注[7]
“猪茅”牧原股份拟赴港上市,能否凭借“出海养猪”跳脱周期?
观察者网· 2025-04-20 14:35
文章核心观点 在港股IPO市场活跃、"A+H"上市模式升温背景下,牧原股份拟发行H股在港上市,虽2024年财报表现良好但受猪周期影响大,生猪养殖企业需找新增长模式,牧原出海意图明显,赴港上市或助力其发展 [1][2][5] 公司情况 公司背景 - 牧原股份始创于1992年,2014年在深交所上市,形成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猪肉产业链,居国内养猪上市公司之首,自2014年上市累计净利润735.41亿元 [1] 2024年财报情况 - 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增加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较上年亏损41.68亿元扭亏为盈,增幅519.42%,原因是生猪出栏量、销售均价上升且养殖成本下降 [2] 股价表现 - 亮眼年报发布次日,牧原股份股价高开低走,最终跌幅1.24%,因公司受猪周期影响,对生猪价格无控制力 [2] 利润周期情况 - 牧原股份归母净利润呈"增 - 减"交替规律,2020 - 2024年依次为274.51亿元、69.04亿元、132.66亿元、 - 42.63亿元、178.81亿元,2024年利润低于2020年 [3] 海外布局情况 - 自去年以来出海意图明显,2024年9月与越南农业公司BAF合作提供技术服务,2025年3月子公司在越南胡志明市设全资子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 [5] 港股上市情况 - 4月15日晚公告拟发行上市外资股(H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H股股数不超发行后总股本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发行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 [1] 行业情况 猪周期情况 - 我国猪肉生产与消费整体趋于稳定,猪肉需求量稳定,企业不减产则价格降低致亏损,减产后价格上升,进入新一轮周期 [3] 行业企业表现 - 申银万国分类A股10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2023年第三季度部分企业亏损,2024年第三季度全部扭亏,东瑞股份同比增长138.66%,巨星农牧同比增长5380.2% [4] 行业发展建议 - 生猪企业需找到全新增长模式,而非只做猪肉搬运工 [4]
牧原股份(002714) - 关于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发行结果的公告
2025-04-18 20:33
中期票据发行 - 2025年4月17日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规模5亿,18日资金到账[2] - 期限2年,起息日2025年4月18日,兑付日2027年4月18日[2] - 计划和实际发行总额均为5亿,发行利率2.30%,价格100元/百元面值[2] - 主承销商为华夏银行,联席主承销商含招行、兴业、渤海银行[2]
“赴港上市”队伍再添一员!牧原股份冲刺A+H,一季度赚超45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4-17 18:33
文章核心观点 - 牧原股份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这是其出海战略重要一步,将为公司发展贡献新动能,推进国际化战略,同时公司经营正迈向成本驱动发展阶段 [1][4][7] 出海战略 出海举措 - 4月15日晚公司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董事会、监事会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所得募资将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等用途,发行H股股数不超发行后总股本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发行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具体发行时间待确定 [1][2] - 2024年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合作,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等;今年3月子公司完成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登记,开展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等业务,积累海外运营经验 [5] 出海意义 - 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国际资本,缓解资金压力,助力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国际知名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国际化战略铺路 [1] - 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对国内单一市场依赖,分散经营风险;输出智能化养殖等技术,提升中国生猪养殖技术国际影响力,推动行业进步 [6] 出海挑战 - 不同国家和地区养殖标准、检验检疫、贸易政策等存在差异,需投入精力适应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面对全球各地养殖企业竞争 [6] 成本驱动发展 经营策略与资本开支 - 经营策略转变为稳健增长,2024年资本开支维持较低水平,长期呈下降趋势,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90亿元,包括猪舍升级改造30亿元、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40 - 50亿元,未来将根据市场和经营情况调整 [7] 财务状况 - 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首次超资本开支,迈入现金流收获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5.43亿元,同比增长279.50%;资产负债率下降3.43个百分点至58.68% [7] 成本目标与盈利预期 - 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5元/公斤,2025年目标为全年平均12元/公斤 [8] - 在出栏量、销售均价上升且成本下降情况下,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5 - 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02% - 303.35% [8] 降成本难点与措施 - 饲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及疫病防控、环保要求增加运营成本,猪企需采取多种措施降成本 [8]
A股行业龙头加速赴港上市,“猪茅”牧原股份潜力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4-17 14:58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引领赴港潮,港股市场吸引力增强,牧原股份宣布拟赴港上市,意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其业绩扭亏为盈为港股发行提供基本面支撑,投资者对其赴港上市态度不一但多数认为长期股价有上涨潜力 [1][2][5][8][9] 龙头企业引领赴港潮 - 今年以来超10家A股公司递表或宣布拟赴港IPO,近40家A股公司有相关动作,包括宁德时代、牧原股份等行业龙头 [1][2] - 这些企业规模大、行业地位突出、有国际化发展潜力,覆盖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多领域,多元化布局丰富港股投资标的并提供融资平台 [2] 港股市场吸引力增强 - 2025年第一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金额2427亿港元,同比增长144%,资金流动性改善 [3] - 截至4月16日收盘,151家“A+H”公司中仅1家H股较A股溢价,安德利等多家公司A股较H股溢价率超250% [3] 牧原股份赴港战略升级 - 牧原股份拟发行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 [5] - 公司已形成完整猪肉产业链,2024年与越南公司合作,2025年3月设越南子公司探索东南亚市场 [5] - 此前预计募资金额超10亿美元,董事会聘请毕马威华振为审计机构,发行H股股数不超发行后总股本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15%超额配售权 [5][6] 去年扭亏前景引热议 - 2022年12月牧原股份GDR海外上市计划搁置,此次赴港上市助推进国际化战略、响应支持香港金融中心建设 [8] - 2024年公司业绩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幅超500%,2025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45亿 - 50亿元,同比扭亏 [8] - 投资者对牧原股份赴港上市态度不一,部分看好打开融资渠道,部分担心损害现有股东权益,但多数认为公司基本面稳健、长期股价有上涨潜力 [9]
牧原股份推进国际化拟“A+H”上市 养殖成本下降净利178.8亿增519%
长江商报· 2025-04-17 08:19
文章核心观点 牧原股份拟赴港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公司业绩创新高且成本下降,未来有进一步降本目标,一季度预盈超45亿 [2][5][13] 拟赴港上市 - 4月15日晚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赴港上市相关议案,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目的是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 [4][5]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发行上市,目前正与中介商讨,具体细节未确定 [5] - 此次发行H股股数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 [6] - 越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生猪养殖行业对非瘟防控等需求迫切,成为公司海外业务切入点,2024年与越南BAF合作,未来会根据战略需求制定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2][6] 业绩情况 - 2014年上市当年营收26.05亿元、净利润8019.81万元,此后营收和净利润整体增长,仅2018年净利润下滑 [7] - 2022年营收1248.26亿元、同比增长58.23%,净利润132.66亿元、同比增长92.16% [8] - 2023年营收1108.61亿元、同比下降11.19%,净利润亏损42.63亿元 [9] - 2024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增长519.42%,主要因出栏量、销售均价上升且养殖成本下降 [10][11] - 2024年销售生猪7160.2万头,屠宰生猪1252.44万头,销售猪肉产品141.59万吨 [11]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45亿至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59亿元 [13] - 3月销售商品猪693.5万头、同比变动40.48%,销售均价14.30元/公斤、同比变动0.42%,销售收入127.94亿元、同比变动49.26% [13] 成本情况 - 2024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3元/公斤左右,全年约14元/公斤左右 [11] - 2025年成本目标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2.5元/公斤左右 [3][12][15] - 1至2月商品猪销售均价14.76元/公斤,前3个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低于销售均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