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宏科技(300476)

搜索文档
高端PCB产能军备赛催生赴港IPO,胜宏科技8个月急抛两份融资计划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20:55
公司融资动态 - 账面货币资金从2023年末21.41亿元下降至2024年一季度末13.3亿元 [4][5] - 8个月内连续推出定增募资19亿元和H股发行计划 合计融资规模近90亿元 超过上市以来累计融资总额76.7亿元 [1][3] - H股发行规模或达10亿美元 发行股数不超过总股本10% [3] 资金状况与负债结构 - 短期借款从30.14亿元下降至4.68亿元 长期借款从17.77亿元增长至28.54亿元 [5] - 有息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达41.29亿元 处于近四年高位 [6] - 越南和泰国生产基地总投资额32.17亿元 其中越南项目18.15亿元 泰国项目14.02亿元 [1][6] 业绩表现与客户结构 - 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机构预测2025年营收达194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境外收入33.8亿元 占比主营业务收入82.95% [7] - 背靠英伟达等客户 一季度营收43.1亿元逼近去年上半年48.5亿元 [7] 行业扩产趋势 - AI产业催生PCB需求 沪电股份上半年净利润预增44.63% 生益科技和广合科技预增超50% [7] - 东山精密投资10亿美元建设高端PCB项目 沪电股份投资43亿元建设AI芯片配套项目 [8] - 深南电路泰国工厂总投资12.74亿元 鹏鼎控股2025年资本开支50亿元同比增51.5% [8] 竞争格局与风险因素 - 行业进入高端PCB产能"军备竞赛" 多家厂商扩产可能导致集中度变化 [2][8] - 销售毛利率达33.37%为上市以来最高 但友商扩产可能对毛利率维持形成压力 [2][9] - PCB行业具有明显周期性 产能扩张滞后于需求可能引发价格竞争 [8][9]
胜宏科技:董事高管完成237.12万股减持计划
华尔街见闻· 2025-08-04 20:22
减持计划执行情况 - 减持时间区间为2025年7月31日至8月1日 [1] - 合计减持股数达237.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28% [1] - 减持价格区间为每股190.16元至195.91元 [1] - 减持方式包括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 [1] 参与人员及减持规模 - 董事刘春兰减持98.03万股,占总股本0.11% [1] - 董事兼总裁赵启祥减持42.86万股,占总股本0.05% [1] - 董事兼副总裁陈勇减持54.83万股,占总股本0.06% [1] - 执行副总裁王辉减持6万股,占总股本0.007% [1] - 财务总监朱国强减持32.75万股,占总股本0.04% [1] 计划执行合规性 - 实际减持规模未超过预披露方案设定的249.06万股上限 [1] - 减持行为严格遵循7月5日披露的既定计划 [1] - 减持后相关人员仍持有公司股份,且多数为限售股份 [1] 公司治理影响 - 本次减持未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1] - 对公司现有治理结构未产生重大影响 [1]
胜宏科技:减持主体共减持公司股份约237万股 减持计划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9:32
股东减持 - 公司股东刘春兰、赵启祥、陈勇、王辉、朱国强完成减持计划,共减持约237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2766%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中PCB制造业占比93.66%,其他业务占比6.34% [2]
胜宏科技(300476) - 关于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计划完成的公告
2025-08-04 19:08
减持计划 - 2025年7 - 10月部分董事和高管计划减持不超2490609股,不超0.29%[1] - 实际减持2371246股,占0.2765%[3] 减持前后情况 - 减持前合计持股4158505股,占0.4849%;后剩3151642股,占0.3675%[4] - 各董事减持后持股及占比情况[2][3][4] 影响说明 - 减持完成不导致控制权变更,不影响治理和经营[6]
A股午评:沪指涨0.2%,军工板块集体爆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3:3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早盘收涨0.20%,深成指下跌0.28%,创业板指下跌0.49% [1] -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呈现涨多跌少格局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9208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41亿元 [3] 板块热点表现 - 军工板块集体爆发,爱乐达等个股涨停,长城军工创历史新高 [2] - AI智能体概念再度活跃,华盛昌等个股涨停 [2] - 机器人及减速器概念延续强势,中马传动涨停 [2] - 大消费概念展开调整,大连友谊跌停 [2] 个股成交活跃度 - 东芯股份成交额48.01亿元居首,股价上涨14.49% [4] - 中际旭创成交额43.46亿元,股价下跌2.63% [4] - 胜宏科技成交额42.37亿元,股价下跌3.97% [4] - 江淮汽车成交额39.90亿元,股价下跌4.33% [4] - 长城军工成交额34.36亿元,股价涨停涨幅10.00% [4]
这些股票,融资客大幅加仓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4 12:44
A股融资融券市场动态 - 截至8月1日A股两融余额达19798.5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9662.74亿元,7月以来增加1281.25亿元,创逾10年新高 [1][2] - 融券余额135.83亿元,7月增加12.79亿元,融券余量28.72亿股 [6] 行业融资情况 - 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30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仅石油石化行业净卖出11.88亿元 [3] - 医药生物行业获最大净买入156.33亿元,电子(137.49亿元)、电力设备(107.98亿元)、计算机(超100亿元)紧随其后 [3] 个股融资动向 - 新易盛获最大单股净买入31.80亿元,北方稀土(21.76亿元)、胜宏科技(14.91亿元)位列融资加仓前三 [3] - 融资加仓前十股中菲利华涨幅最高达60%,多数个股呈现上涨 [3] - 中信证券遭最大净卖出11.11亿元,阳光电源(7.67亿元)、五粮液(6.27亿元)位列融资减仓前三 [5] 融券市场特征 - 贵州茅台融券余额最高达0.97亿元,招商银行(0.68亿元)、中国平安(0.68亿元)次之 [6] - 长江电力(1811.83万元)、比亚迪(1771.87万元)、中国平安(1585.69万元)为融券净卖出前三 [6]
主力资金监控:中际旭创净卖出超4亿





新浪财经· 2025-08-04 11:14
行业资金流向 - 国防军工、银行、机械设备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医药、计算机、通信板块遭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医药板块净流出超35亿元 [1] 个股资金动向 - 长城军工涨停 主力资金净买入5.09亿元位居首位 [1] - 海光信息、山河智能、航天电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 [1] - 中际旭创遭净卖出超4亿元 [1] - 海康威视、胜宏科技、天府文旅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居前 [1]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中际旭创流出4.43亿元、海康威视流出3.53亿元





金融界· 2025-08-04 10:52
主力资金流出情况 - 截至8月4日开盘一小时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20只股票累计流出金额达45.29亿元 其中中际旭创以4.43亿元净流出居首[1] - 海康威视主力资金净流出3.53亿元位列第二 胜宏科技净流出2.73亿元位列第三[1] - 西藏天路净流出2.59亿元 天府文旅净流出2.50亿元 药明康德净流出2.41亿元 分列第四至第六位[1] 个股资金流出分布 - 比亚迪净流出2.34亿元 步步高净流出2.32亿元 捷佳伟创净流出2.29亿元 东芯股份净流出2.25亿元[1] - 上海电影净流出2.11亿元 安科生物净流出2.02亿元 新易盛净流出1.85亿元[1] - 深桑达A与东山精密均净流出1.78亿元 天孚通信净流出1.77亿元 中国电影净流出1.58亿元[1] - 万兴科技净流出1.57亿元 昆仑万维净流出1.56亿元 通威股份以1.43亿元净流出位列第二十名[1]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升温,港股成全球化重要跳板
环球网· 2025-08-03 09:56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 - 2025年7月以来已有2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包括芯海科技、华恒生物、滨化股份、山金国际、首创证券等 [1] - 胜宏科技、云天励飞、立讯精密等企业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1] - 港股市场成为内地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跳板 [1] 行业龙头主导赴港上市 - PCB领域龙头胜宏科技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0%的H股,其24层6阶HDI及32层高多层板已实现大批量出货,客户包括英伟达、AMD [3] - 胜宏科技股价自1月低点累计涨幅达402% [3] - 立讯精密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5%的H股,并授予承销商15%超额配售权,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3] - 欣旺达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募资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及国际业务拓展 [3] 监管协作机制优化 - 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2024年以来推出政策支持:先A后H企业备案程序简化(宁德时代递表到获准仅44天) [4] - 港交所对市值超百亿港元的A股公司承诺30天内完成审核 [4] - 允许企业通过"闪电配售"机制快速融资(宁德时代H股国际配售占比92.5%) [4] 中资企业赴港上市趋势 - 近两年赴港中资企业呈现"市值提升""含科量提高""出海加速"三大趋势 [4]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超410亿港元用于海外电池工厂建设,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5% [4] - 业内人士预计A股公司赴港上市潮将持续至2026年 [4]
最新动向曝光!7月份机构调研逾700家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8-02 12:40
7月A股市场表现及机构调研概况 - 7月A股市场整体上行,上证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3.74%,涨幅较6月和5月进一步扩大 [2] - 机构调研热度高,当月合计逾700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2] - 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公司接受调研次数居前 [6] 重点公司调研情况 冰轮环境 - 7月接受机构调研次数超10次,涉及公募基金、券商、私募基金等多种机构 [3] - 公司在海洋经济领域布局广泛,产品包括船舶制冷系统、BOG再液化装置、碳捕集系统等,并为超深水科考船提供设备 [3][4] - 致力于船海绿色能源系统智慧解决方案,实施国产化替代,共建"船—港—岸"一体化低碳能源生态 [3] 北方稀土 - 7月接受机构调研次数超10次,对稀土行业下游需求增长持乐观态度 [5] - 磁材行业需求量最大且增速最快,年增幅约10%,预计2025年保持这一趋势 [5] - 风电、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为需求增长提供支撑 [5] 大族激光 - 7月调研次数居前,外资机构如摩根资产管理、摩根士丹利等参与调研 [6] - 公司正扩充海外团队,抓住东南亚设备需求上升及供应链多元化的市场机会 [6] 热门股调研动态 - 新易盛7月16日超100家机构参与电话会议,800G产品出货量持续提升,近年股价最大涨幅超10倍 [8] - 胜宏科技7月多次接受外资机构调研,近年股价最大涨幅超10倍 [8] - 长盛轴承、招金黄金等多只近年涨幅超10倍股票也接受机构调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