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CHVKY)
搜索文档
万科企业(02202) - 海外监管公告-关於為资產交易事项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10-27 20:54
担保情况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同意新增担保总额不超1500亿元,单笔低于50亿可指定高管决策[8] - 本次担保金额10118万元,抵质押期限至支付义务履行完毕[1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担保余额844.40亿元,占2024年末净资产比重41.66%[16] - 本次担保后对外担保总额将为845.42亿元,占比41.71%[16] 资产情况 - 杭州弘望2024年末资产10.23万元,2025年9月末为6795.40万元[11] - 杭州东学2024年末资产6769.47万元,2025年9月末为9682.06万元[12] - 上海万科投资2024年末资产5920892.50万元,2025年9月末为5423597.74万元[14]
万科A(000002) - 关于为资产交易事项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10-27 20:07
担保相关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同意新增担保总额不超1500亿元[1] - 董事会转授权指定高管对单笔低于50亿元对外担保决策[1] - 本次担保金额合计10118万元[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844.40亿元,占比41.66%[9] - 本次担保后,对外担保总额将为845.42亿元,占比41.71%[9] - 公司无逾期担保事项[9] 子公司业绩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杭州弘望资产总额6795.40万元,净利润-5359.36万元[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杭州东学资产总额9682.06万元,净利润-6840.56万元[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海万科投资资产总额5423597.74万元,净利润176115.03万元[7] 诉讼情况 - 上海万科投资涉及诉讼金额约0.24亿元[7]
万科低调补仓,同日内两城底价拿地
新浪财经· 2025-10-24 15:52
公司近期土地收购 - 10月22日公司于成都和徐州以合计约5.3亿元底价成功竞得三宗涉宅用地 [1] - 在成都获取两宗相邻地块 总面积约4.63万平方米 规划建筑面积约6.94万平方米 总成交价3.16亿元 [5] - 在徐州获取一宗住宅用地 建筑面积约5.33万平方米 成交价2.13亿元 [6] 公司投资策略 - 当前投资策略为“量入为出、聚焦核心” 通过项目盘活改善现金流 为优质项目投资奠定基础 [1] - 拿地策略整体审慎 以存量资源去化为主 新增投资高度节制 2024年累计获取新项目13个 权益地价总额约55.6亿元 [7] - 采取“小步快跑”的补仓思路 维持适度土地储备 同时不对现金流构成过大压力 [6] - 具体表现为严控增量项目标准 聚焦客户基础好的区域 并积极推动存量土地资源转化 [7] 公司具体操作与资源支持 - 下半年以来在8个城市共拿地11宗 累计拿地金额约33亿元 [8] - 采取联合开发模式分摊风险 例如联合湖北长投以4.69亿元拿下武汉经开区项目 [8] - 依托经营性物业贷盘活存量资产 为拿地提供流动性支持 [8] 行业土地市场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TOP100房企拿地总额为7278亿元 同比增长36.7% 增长主要来自热点城市核心优质地块的争夺 [9] - 土地市场加速分化 宅地出让金前20城市占全国总金额的61% 核心一二线城市如杭州、北京、上海出让金均突破千亿元 [9] - 四季度通常为推地高峰期 规模可占全年四成左右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将维持 [11] 行业政策环境与企业建议 -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要求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改革 [11] - 建议企业积极对接地方政府 推动存量商办用地及闲置土地资源盘活 例如将存量商办项目转为租赁住房等用途 [12]
董事长辞职,CEO拘留背后:好学生万科的冬天还没结束
搜狐财经· 2025-10-23 21:59
公司核心事件与人事变动 - 万科董事长辛杰在失联23天后因个人原因辞去万科及深圳地铁的董事长职务 [1] - 万科前CEO祝九胜已被拘留 [7][8] - 辛杰自2025年初接任董事长以来,已9次向万科提供借款,总额超过250亿元 [3] 公司财务状况与债务压力 - 2024年万科归母净亏损高达497.78亿元,创历史记录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归母净利润亏损119.47亿元,同比扩大21.25%,为2008年以来最严重的半年度亏损 [9]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总负债规模为8729.88亿元,净负债率升至90.38% [10] - 公司现金流约800亿元,但一年内需偿还的债务超过1000亿元,总债务超过4000亿元 [3] - 现金短债比在0.48至0.83之间,均低于安全阈值1 [10] - 存在872亿元合作项目担保,其中23个项目合作方已出现债务违约 [10] - 综合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4.4%升至5.2% [10] 公司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691.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5.7%和42.6% [12] - 年销售额较巅峰时期下降约80% [5]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16倍 [9] - 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面积同比下降45%,毛利率低至10%的历史低位 [9] 大股东深圳地铁的处境与影响 - 深圳地铁作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18% [12] - 深圳地铁入股万科的综合成本为20.47元/股,截至2025年10月万科股价已跌至不足10元,导致深圳地铁浮亏超过50% [12] - 2024年深圳地铁亏损超过3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又亏损几十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铁营收72.84亿元,同比下降21.67%,净亏损33.61亿元 [12] - 深圳地铁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超过200亿元 [12] 行业背景与未来展望 - 房地产行业进入下行周期,高杠杆模式成为企业负担 [5] - 万科被视为行业转型的缩影,从“好学生”陷入困境 [15] - 公司未来可能面临三种走向:深圳地铁继续输血、部分退出或全面接管 [13] - 公司正通过资产处置、业务转型及科技赋能等方式自救 [15] - 公司能否渡过危机取决于自身自救能力及大股东的决心 [16]
融合发展正式落地!深铁集团与万科泊寓签约,推出首个合作项目
中金在线· 2025-10-23 15:49
合作项目概述 -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万科集团旗下长租公寓品牌泊寓正式签署协议,将深铁前海时代4号地块商务公寓交由泊寓运营[1] - 该项目是双方自2024年4月签订租赁运营合作框架协议后首个正式落地项目,标志着在住房租赁领域的融合发展迈出新一步[1] - 项目将引入泊寓管理的高端公寓品牌富瑞斯,为前海片区高端人才及商务精英提供373套服务式公寓[1] 合作背景与资产基础 - 2024年4月28日,深圳地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泊寓签署深铁项目租赁运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对适配长租公寓业务的深铁项目开展合作运营[3] - 深铁置业总开发规模达1819万平方米,在建体量1104万平方米,连续十年销售额破百亿,为租赁运营合作提供了坚实的资产基础[3] - 战略协议签订后,双方仅用4个月即宣布推出首个合作项目,结合了深铁置业的项目资产优势与泊寓的品牌影响力和运营优势[3] 项目区位与定位 - 合作项目坐落于深铁置业打造的超百万方TOD地标综合体深铁前海时代,涵盖住宅、办公、酒店、商业、公园、学校等多功能业态[3] - 项目占据核心区位优势,邻近地铁1号线鲤鱼门站,紧挨华润万象商圈,休闲、教育等配套优质且步行10分钟即可抵达,"轨交+租赁"优势凸显[3] - 为匹配前海片区高端居住综合区定位,泊寓将以富瑞斯标准打造服务式公寓,为注重品质生活的商务人士提供高品质租住服务[5] 泊寓品牌实力与市场地位 - 万科泊寓已成长为国内长租公寓领域的标杆品牌,于2023年宣布实现业务盈利,规模、效率、纳保量三项关键指标均位列行业第一[6] - 截至稿前,万科长租公寓业务累计管理规模超28万间,其中纳保房源超13万间,出租率近95%,客户满意度长期保持95%以上[6] - 业务服务品质已获超5700家企业客户认可,包括腾讯、比亚迪、大疆等知名企业,并实现了RIETs等不动产基金的突破[6] 合作意义与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是泊寓与深铁集团融合发展的最新落地实践,有助于深铁资产的良性循环和万科长租公寓业务的发展[5] - 合作体现大股东对万科长租公寓业务的充分认可,用实际行动对其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5] - 富瑞斯品牌已进驻深圳、成都、济南、苏州等城市,获评2024中国房地产产品力TOP100发布"全国十佳高端公寓产品系",得到市场和行业认可[5]
万科一日内摘得成都徐州3宗涉宅用地
环球网· 2025-10-23 14:29
公司近期土地获取 - 10月22日公司于成都郫都区以底价3.16亿元获取两宗涉宅用地,在徐州铜山区以底价2.1325亿元获取一宗地块 [1] - 成都两宗地块由成都弘万瑞博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竞得,该公司由公司持股51% [1] - 徐州地块由公司旗下徐州茗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21325万元底价摘得,土地出让面积为35540平方米 [2] 获取地块具体信息 - 成都PD2025-13地块为住宅及商服用地,起始楼面价4550元/平方米,起始价2.34亿元 [1] - 成都PD2025-14地块为住宅用地,起始楼面价4570元/平方米,起始价0.82亿元 [1] - 成都两宗地块均位于郫都区犀浦街道,属于红光板块,地块周边生活配套较为稀少 [2] 公司投资策略与规模 - 公司坚持以存量资源盘活为主导、精准投资为补充的投资策略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取新项目6个,总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权益计容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13.4亿元,新增项目平均地价为4528元/平方米 [2] - 2025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至少在9城进行土地"补货",包括石家庄、大连等地,总土地价款约33亿元 [3] 公司销售业绩 - 2025年前9月公司销售额为1002.9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六 [3] - 2025年前9月公司销售面积为770.5万平方米,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3] 项目周边市场情况 - 成都红光板块目前仅有西宸春天项目有较多房源在售,其高层产品9月均价约1.31万元/平方米 [2] - 板块内蓝光长岛城、菁弘万科樟宜星光等其他项目均处于清盘阶段 [2]
万科,成都徐州拿地!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21:50
近期土地收购活动 - 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成都弘万瑞博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成都郫都区底价竞得2宗涉宅用地,总成交金额为3.16亿元 [1] - 成都所获PD2025-13地块成交价为4550元/平方米,净用地面积34321.59平方米,成交价2.34亿元 [1] - 成都所获PD2025-14地块成交价为4570元/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2017.38平方米,成交价0.82亿元 [1] - 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徐州茗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徐州市以底价摘得万达东C地块,起始总价约2.13亿元,建筑面积约5.33万平方米 [1] 投资策略与资源获取趋势 - 2024年公司累计获取新项目13个,总规划计容建筑面积137.0万平方米,权益地价总额约55.6亿元,新增项目平均地价为6670元/平方米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取新项目6个,总规划计容建筑面积55.8万平方米,权益地价约13.4亿元,新增项目平均地价为4528元/平方米 [2] - 公司投资策略强调以存量资源盘活为主导,2025年上半年通过存量盘活优化和新增产能近百亿元,盘活回款近60亿元 [2] - 公司2023年以来已盘活货值约785亿元,累计实现新增销售超200亿元 [2] - 公司拿地强调资源质量的持续改善,以更高标准挖掘增量投资机会,聚焦客户和市场基础好的片区 [3] 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金额为691亿元,同比降幅较为明显,主要因新盘供应较少,以存量资源去化为主 [2] - 2024年新获取资源中存量盘活项目达11个,成为资源获取的绝对主体,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成都等核心城市 [2]
万科再拿地 房企在热点城市积极寻找“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0-22 21:29
土地市场整体热度 - 前9个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7278亿元,同比增长36.7%,增幅较1至8月扩大8.7个百分点 [2] - 土地市场热点集中在核心区域优质地块,例如杭州一宗地块经过22轮竞价,溢价率达到19.93% [1] - 四季度通常为一年推地高峰,推地规模占全年比例约40%,预计市场供应将增加 [2] 房企投资策略与动态 - 万科下半年以来至少在9个城市土地市场进行“补货”,近期在成都和徐州均有拿地 [1] - 房企继续在重点城市加快“补仓”,央企、国企凭借资金优势仍是绝对拿地主力 [1][2] - 部分房企通过收购形式获取大规模土地,北京、上海、厦门等核心城市高总价地块交易频繁 [2] 土地供应与价值提升 - 市场出现部分“调规再出让”地块,政府通过降低容积率、降低商业比例等方式提升土地价值 [1] - 热点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带动土地出让金同比实现增长 [2] - 多数城市尤其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中,推出、成交指标同比均下降 [2]
万科联合体3.16亿元底价拿下成都2宗涉宅用地
新浪财经· 2025-10-22 11:18
土地交易概况 - 10月22日成都郫都区出让2宗相邻涉宅用地 [1] - 2宗地块总成交金额为3.16亿元 [1] - 2宗地块均由万科和成都润弘投资联合体以底价竞得 [1] 地块交易细节 - 第一宗地块楼面价为4550元/平方米,成交价为2.34亿元 [1] - 第二宗地块楼面价为4570元/平方米,成交价为0.82亿元 [1]
上海25套亿元豪宅数小时售罄,谁在抢购万科“高福云境”?
贝壳财经· 2025-10-21 21:27
项目销售表现 - 上海顶豪项目万科“高福云境”开盘数小时内,25套总价1.3亿至1.7亿元的大平层即告售罄 [1] - 项目首次开盘均价达21万元/平方米,最高单价约27.33万元/平方米,最高总价约1.62亿元 [1] - 项目总销售额超过2024年全年上海同价段豪宅成交总额 [1] 项目定位与稀缺性 - 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板块,地处衡复风貌区核心,被南京西路与淮海路两大繁华商圈包围 [2] - 项目为城市更新地块,在风貌区内打造150米超高层住宅,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 [2][3][4] - 项目是上海第二个平均单价达到21万元/平方米的高层住宅项目 [3] 客户构成分析 - 项目184位有效入围客户中,上海本地客户占比34.78%,浙江客户占比14.13%,江苏客户占比10.87% [1] - 长三角三省一市客户合计占比超60%,成为绝对主力购买人群 [1] - 客群包括上海本地人、江浙沪的老板和海归二代 [2] 项目规划与货值 - 项目由万科和华洲地产合作打造,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 [4] - 项目为万科2021年获取的旧改项目,将保留全部石库门建筑改建为别墅,并新建超高层住宅 [4] - 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预计货值超过200亿元 [4] 对公司的影响 - 高货值项目的入市对处于风波中的公司是“及时雨”和提振业绩的“强心剂” [5] - 项目有助于公司争得上海顶豪市场的一席之地,提高企业整体销售均价,并拉升品牌价值 [6] - 近三年上海总价3000万元及以上新房成交量连续两年突破千套,但公司此前在知名热销豪宅项目中少见身影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