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MS)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贵金属“完美风暴”已至,黄金今年有望冲击3800!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14:14
核心观点 - 多重宏观催化剂汇集形成对贵金属极为有利的"完美风暴" 包括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美元持续走弱 ETF资金流入及实物需求复苏 为黄金和白银价格提供强劲支撑 [1] - 摩根士丹利设定2025年第四季度黄金目标价为3800美元/盎司 较当前3496美元/盎司存在约8%上涨空间 白银目标价为40.9美元/盎司 并存在超预期上行可能性 [2] 货币政策转向 - 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9月16-17日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 年底前再降息一次 [1][4] -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周期开始后60天内黄金价格平均上涨6% 部分周期涨幅达14% 若历史重演可推动金价至3700美元/盎司 [1][4] - 白银在降息周期开启后平均涨幅为4% 支撑其目标价预期 [6] 美元走势影响 - 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呈现强烈负相关关系 美元进一步走弱将为金属市场提供额外动力 [1][6] ETF资金流动 - 黄金ETF在连续四年资金流出后逆转 今年迄今净流入约440吨 显示市场情绪根本性转变 [1][11] - 机构投资者重新涌入黄金市场 [11] 实物需求动态 - 全球金饰需求第二季度疲软(创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 但印度7月黄金进口显著增强 预示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传统消费旺季需求反弹 [10] - 金条和金币需求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1% [11] - 各国央行今年以来净购买415吨黄金 正朝向连续又一个1000吨级别年份迈进 提供长期稳定支撑 [11] 白银市场展望 - 谨慎态度源于中国太阳能设施建设集中前置及墨西哥产量改善的担忧 [14] - 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出同比增长约40% 工业需求底层强劲 [14] - 墨西哥6月白银产量同比下降7% 供应端走弱 [14] - 供需因素共同作用可能推动银价突破40.9美元/盎司目标价 [14]
情绪突变?A股“吹哨人”,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9-02 12:30
A股市场调整与机构观点分析 市场表现 - 9月2日早盘A股出现显著调整 沪指跌0.79% 深成指跌2.21% 创业板指跌2.9% 上涨个股数量不足1000只 较前日3200只大幅减少[1] - 万得微盘股指数大跌近3% 封板资金明显减少 涨停个股大幅下降[1] - 寒武纪经过两天调整后大幅反弹 成为市场最大亮点[1] 防御性板块表现 - 红利板块启动防御 银行板块大幅走强 红利指数一度成为唯一红盘指数[2] - 黄金板块大幅走强 国际金价冲上3557.1美元/盎司 刷新历史高位[2] - 国内沪金主力合约突破802元/克 单日涨超16元/克 周大福和老凤祥零售金饰报价分别上调至1027元/克和1025元/克 较上周五上调12-14元/克[2] 估值与业绩分析 - A股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5% 非金融板块同比增长1.04% 增速较一季度回落但仍保持正增长[3] - 估值水平与业绩整体匹配 部分行业估值偏高 另一些行业估值偏低但盈利改善明显[3] - A股绝对估值仍低于美股 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美股科技板块市净率分位数普遍超过90%[3] - 金融和交通基础设施等行业仍具估值优势 存在结构性机会[3] 资金流动分析 - 理论上存在6-7万亿元人民币超额定期存款可供重配 但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需依赖市场动能持续和基本面改善[4] - 上半年金融机构特别是保险公司成为股市流动性主要贡献者 规模约6000亿元人民币[5] - 6月和7月家庭定期存款配置减少3000-5000亿元人民币 但2021年入市的基金投资者仍在寻求弥补损失 制约转移速度[5] 市场热度评估 - 成交量和融资融券余额虽提升但未创新高 与历史纪录相比风险可控[5] - 股权质押比例持续下降 散户资金流入虽有增加但未达去年特定时期水平[5] - 市场过热迹象不明显 风险处于可控阶段[5]
情绪,突变!A股“吹哨人”,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9-02 12:07
A股,突然迎来调整。 9月2日早盘,市场情绪突变。与昨天上涨个股达3200只相比,今天早上上涨个股数量不足一千只。截至午间收盘,沪指跌 0.79%,深成指跌2.21%,创业板指跌2.9%,情绪上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那么,火爆的市场是否将迎来调整? 在这个关键时候,一份署名为"摩根士丹利"的深圳投资策略会纪要开始在市场流传。 摩根士丹利曾经有着A股"吹哨人"之称 ,多次较为准确地判断了市场的走向。该纪要认为,股市并未全面过热。 A股"吹哨人"发声 多次准确预判A股的外资大行——摩根士丹利在此关键时刻发声。 与此同时,据追风交易台最新消息,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团队在最新研报中剖析了当前A股市场面临的三大核 心议题:居民存款向股市转移的潜力与限制、监管层面对股市的平衡态度,以及投资者对经济政策催化剂的期待。 来看报道! 情绪突变 与此前的炽热相比,今天的兑现情绪明显浓烈了许多。 早盘,上证指数跌幅虽然不大,但个股杀跌面扩大,上涨个股不足一千只。封板的资金明显减少,涨停个股大幅下降,万得 微盘股指数大跌近3%。盘面上,虽有抵抗和诱多动作,但跟进资金并没有此前那么强。市场上最大的亮点依然是寒武纪。该 股经过 ...
盾博dbg:摩根士丹利认为美联储将会加大降息幅度
搜狐财经· 2025-09-02 10:04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投资策略 - 摩根士丹利利率策略团队预测美联储未来降息幅度可能比市场当前定价更为激进 [1] - 基线预测显示美联储将在本月货币政策会议降息25个基点 并在2026年12月前保持每次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节奏 [3] - 鲍威尔政策立场转向重就业轻通胀 为更大幅度降息做准备 [3] 利率路径情景分析 - 情景一:若劳动力市场加速疲软(非农就业新增连续3个月低于10万人 失业率突破4.5%)且通胀回落至2.5%以下 美联储可能改为每次会议降息且单次幅度或扩大至50个基点 [3] - 情景二:若通胀小幅反弹但劳动力市场温和走弱 美联储维持隔次降息节奏但总降息幅度比基线多50个基点 [3] - 情景三:经济实现软着陆情况下降息路径与基线预测一致 [3] 概率评估与投资建议 - 前两种偏宽松情景的综合概率被上调至65% 第三种中性情景概率为35% [4] - 建议做多美国5年期国债 因中期债券对降息节奏最敏感 [4] - 推荐参与做陡交易(短端多头+长端空头)以赚取短期降息收益并规避长期利率风险 [5] - 建议做多2026年1月到期联邦基金期货 押注2026年初联邦基金利率低于当前市场定价 [5]
存款搬家、监管态度与市场叙事--大摩邢自强解读A股三大焦点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09:01
存款搬家 - 超额定期存款总额达6-7万亿元人民币 主要源于疫情期间封控推高储蓄率、房地产调整迫使家庭配置金融资产及就业市场疲弱导致风险偏好下降[2] - 实际转移规模高度依赖市场动能持续性 上半年金融机构贡献股市流动性约6000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央行再贷款工具和灵活投资评估支撑[5] - 转移进程仅现初步迹象 6-7月家庭定期存款减少3000-5000亿元人民币 但部分基金投资者仍寻求弥补2021年损失制约转移速度[5] 监管态度 - 监管层对股市上涨保持平衡态度 既不过度打压也防范过度投机 证监会主席座谈会释放非过度风险厌恶信号但配合微观管理工具抑制过度冒险[6] - 监管工具精准有效 通过"国家队"和窗口指导适时干预 融资买入占比及认沽认购比接近去年10月水平但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稳定在5%以下[6] - 监管层承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重点推进投融资功能改革 将继续为长期投资提供激励而非简单政策收紧[6] 市场叙事 - 投资者焦点转向潜在政策催化剂和提振内需可持续措施 对出口前景担忧缓解但认同下半年经济增长放缓[7] - 政策层预计出台消费、基建和房地产增量宽松措施 因7月数据及8月PMI显示增长放缓 但财政预算扩张和政策利率下调近期可能性低[7] - 市场期待"十五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改革信号 若在地方激励机制、税制改革和消费结构倾斜方面推出结构性举措将巩固积极叙事[7]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黄敏:联动全球资源 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05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产品创新 -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步推进互联互通ETF扩容 赴境外市场设立基金产品及境外子公司等举措 [2] - 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司推动沪深300ETF、中证红利低波ETF等产品登陆巴西及新加坡市场 宣传中国资产投资价值 [2] - 国内基金公司在欧洲、中东、亚太等多个区域发行近20只互联互通ETF 覆盖科技消费资产、高等级债产及A股龙头企业等优质品类 [2] 跨境投资产品表现与规模 - 沙特首只投资中国股市的ETF产品Ablilad CSOP MSCI Hong Kong China Equity ETF初始规模达12亿美元(约合65亿元人民币) 上市首日开盘半小时成交额达83.47万沙特里亚尔(约158.5万元人民币) [3] - 该产品自去年10月底上市以来规模增长至近14亿美元 成为沙特交易所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 [3] - 273只内地ETF纳入互联互通标的进入香港市场 境外机构持有博时中证500ETF、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等产品 [3] 境外投资者偏好与配置趋势 - 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兴趣浓厚 景顺在欧洲上市挂钩创业板50指数的UCITS ETF覆盖中国高成长科技及新兴产业龙头 [5] - 新加坡等国家私人银行及家族办公室偏爱A股核心资产和离岸人民币债券 马来西亚、泰国等主权基金及企业更青睐中国科技资产 [5] - 东亚地区投资者风险偏好存在差异 日本、韩国机构投资者偏好配置类贸易产品及个人权益类资产 [5] 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 摩根士丹利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 目前已助力中国企业实现股票融资5085亿美元、债权融资7346亿美元 参与中国相关并购交易总额超7085亿美元 [14][15] - 公司通过WFOE设立人民币私募股权业务 全资控股摩根士丹利基金 其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规模合计超75亿元人民币 重点投资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及高端制造行业 [17] - 摩根士丹利基金注册资本从2.5亿元人民币扩充至9.5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与全球团队举办超30场客户交流及投研活动 [18] 南方东英的国际化布局 - 南方东英在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发行45只ETF产品及3只互惠基金 在沙特上市当地首只ETF产品规模近14亿美元 [9] - 公司参与沪港ETF互通、中国-新加坡ETF互挂等项目 将中证太阳能产业ETF、中国国债ETF等特色产品引入全球市场 [10] - 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规模从2024年9月的306.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8月的536.81亿港元 成为香港市场ETF份额首位 [11] 产品创新与战略方向 - 摩根士丹利基金以全球资产配置为特色业务 已落地多只主动管理型QDII私募产品 并关注QFII证券投资服务机会 [19] - 南方东英围绕中国科创主题 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及日韩成熟市场完善跨境投资产品体系 [9][12] - 公司计划开发人民币计价产品 探索与中东主权基金、亚太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合作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2] 科技投资与研究能力 - 摩根士丹利拥有专注颠覆性技术研究超20年的全球团队 亚太研究部深耕中国工业领域及科技板块 [15] - 公司发布机器人全产业链图谱、《中国前沿产业28强》报告及中国AI硬件自给自足率指数等前瞻性研究成果 [15] - 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凭借科技领域投资获2024年公募产品收益冠军 [15]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黄敏 联动全球资源 持续投资中国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2:54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设立首批办事处 次年与合作伙伴成立中金公司 随后逐步实现绝对控股或全资控股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公募基金及QDLP等机构 [1] - 已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股票资本市场融资5085亿美元 债权融资7346亿美元 参与中国相关并购项目交易总额超7085亿美元 [1] - 2023年7月摩根士丹利基金成为由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 目前已完成两次增资 注册资本从2.5亿元人民币扩充至9.5亿元人民币 [4] 全球资源协同与投研能力 - 拥有覆盖全球的投研实力和科技投资基因 全球团队中包含专注研究颠覆性变革技术超过20年的小组 亚太区研究部有钻研中国工业领域的专业团队 [2] - 2025年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研究部发布系列前瞻性成果 包括首份系统化机器人全产业链图谱 《中国前沿产业28强》报告和中国AI硬件自给自足率指数 [2] - 2025年上半年摩根士丹利基金联手研究部及境外团队举办超过30场客户交流会及投研交流活动 平均每周一场 [5] - 新兴市场团队负责人近期带队赴深圳与权益团队深入交流 探讨建立更紧密的投研合作机制 [3] 产品业绩与投资重点 - 摩根士丹利基金旗下大摩数字经济混合投资科技领域 获得2024年年度公募产品基金收益冠军 是外资公募产品首次获得年度冠军 [2] - 将中国科技产业作为投研重点 深度研究人工智能行业 捕捉科技创新投资机会 [2] - 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三期基金 投资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高端制造、新消费等行业 管理规模合计超75亿元人民币 [4]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通过WFOE设立人民币私募股权业务 全资控股摩根士丹利基金 2018年成为QDLP试点企业 [4] - 摩根士丹利基金以全球资产配置为特色化业务 依托深圳优势布局跨境业务 已落地多只QDII私募产品并提供主动管理型QDII策略 [5] - 密切关注QFII证券投资建议服务机会 拟推动与境外团队深度合作 同时深耕本土市场打造多维产品矩阵 [5] 行业观点与市场定位 - 中国股票市场和固定收益市场蓬勃发展 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 [1] - 看好中国科技创新产业趋势 持续向海外投资者讲述中国人工智能及科创领域投资机会 [3] - 中国资本市场有足够深度和广度满足全球投资者需求 看好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机遇 [4]
Morgan Stanley Appeals for Reconsideration of Stress Capital Buffer
ZACKS· 2025-09-02 01:06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正寻求美联储重新评估其压力资本缓冲要求 目前该公司的SCB为6% 是受测试银行中最高的 公司预期SCB将降至51%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要求将从15%降至126% [1][2][3][8] 监管要求 - 美联储通过年度压力测试确定银行的SCB和其他资本水平 为经济下行期间的损失提供缓冲 SCB于每年10月1日生效 有效期为一年 [1][2] - 高盛2024年SCB从64%下调至62% 富国银行SCB从38%降至37% [4] 资本水平变化 - 基于近期测试结果 公司预期普通股权一级资本要求将从当前的135%降至126% [8] - 最终SCB将于9月30日前公布 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市场表现 - 过去六个月摩根士丹利股价上涨165% 略低于行业171%的涨幅 [5] - 公司目前获Zacks第三级持有评级 [6]
大摩:阿里已成中国最佳AI赋能者
华尔街见闻· 2025-09-01 15:25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将阿里巴巴评为中国最佳AI赋能者 并将美股目标价从150美元上调至165美元 主要基于AI驱动阿里云业务加速增长及长期战略价值 [1] - 阿里云被视为捕捉AI机遇的主阵地 AI相关收入占比超20%且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预计第二财季增速将超30% [1][2][3] - 即时电商业务短期亏损预计扩大至350亿元人民币 但管理层承诺未来1-2个月内将单位经济效益亏损减半 并设2028财年GMV达1万亿元目标 [1][4][5] -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 摩根士丹利仍上调阿里云业务估值至每股67美元 维持增持评级并看好长期AI相关需求增长潜力 [1][6] 业务表现与预测 - 阿里云第一财季收入同比增长26% 超出市场预期 [2] - AI相关收入占阿里云总收入20%以上 该比例在全球处于最高水平之列 [1][2] - 预计阿里云第二财季增速将加速至30%以上 驱动因素包括行业需求、产品升级(如通义千问)及战略合作 [2][3] - 即时电商业务第一财季投资约110亿元人民币 8月峰值日订单量达1.2亿单(美团为1.5亿单) [5] 财务影响 - 即时电商业务第二财季亏损预计从200亿元扩大至350亿元人民币 可能标志投资峰值 [1][5] - 全年即时电商投资总额预测从500亿元上调至800亿元 [5] - 因短期投资增加 下调2026和2027财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 [5] 战略与估值 - 阿里云估值从每股60美元上调至67美元 反映AI时代增长潜力 [6] - 公司拥有中国最大云基础设施 被视为捕捉中国AI需求增长的主要渠道 [6] - 长期盈利预测获上调 显示对战略投资回报的信心 [1]
信号、资金流动与关键数据_每周汇总关键跨资产监测指标、数据、动向以及追踪市场情绪、资金流动和持仓情况的模型
2025-09-01 00:21
摩根士丹利全球跨资产研究报告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报告覆盖全球主要资产类别 包括股票 债券 外汇 大宗商品和信用产品[1][2] * 股票市场涵盖发达市场与新兴市场 包括标普500指数 欧洲斯托克指数 日经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等[3] * 外汇分析涉及主要G10货币和新兴市场货币 如美元 欧元 日元 人民币 巴西雷亚尔 墨西哥比索和南非兰特等[3][76] * 大宗商品包括布伦特原油 铜 黄金和白银等[3][10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摩根士丹利对2026年第二季度各类资产设定了熊市 基线和牛市三种情景预测[3] * 股票市场预期回报分化 标普500基线情景预期总回报2.1% 欧洲股市预期3.9% 而日本和新兴市场股市预期负回报分别为-4.4%和-4.2%[3] * 外汇市场看涨日元 预期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48跌至130 涨幅10.5% 看涨欧元和英镑 预期欧元兑美元升至1.25 英镑兑美元升至1.45[3] * 债券市场预期正回报 美国10年期国债预期总回报11.4% 德国10年期国债预期6.4% 英国10年期国债预期9.8%[3] * 信用产品预期超额回报有限 美国投资级信用利差预期从75基点收窄至70基点[3][17] * 大宗商品预期分化 布伦特原油基线预期从68美元跌至60美元 跌幅10.4% 而黄金预期小幅上涨至3500美元[3] 市场动态与关键数据 * 美国2s30s收益率曲线达到2022年以来最陡水平[7][9][10] * 欧元区制造业PMI自2022年以来首次突破50进入扩张区间[7][11][16] * 债券波动率下降 MOVE指数处于近三年低点[12][19] * 美国投资级信用利差异常紧缩 处于历史低位[17][18] * 全球ETF资产规模约7万亿美元 覆盖约5000只ETF[22] * 近期资金流向显示债券资金流入强劲 过去一个月流入566亿美元 而股票资金流出20亿美元[41] 市场情绪与定位 * 市场情绪指标(MSI)显示整体情绪偏负面但近期有所改善[56][66] * 投资者仓位显示资产管理者大幅做多新兴市场股票(42%)和美国股票(29%) 而对美元指数保持净空头(-19%)[68] * 对冲基金做空美国国债各期限品种 2年期国债空头仓位达-45%[68] * 跨资产相关性显示股票与信用产品相关性极高 标普500与美国投资级信用相关性达89% 处于10年区间的高位[76] 风险与机会评估 * 跨资产相关性-估值框架(COVA)识别最佳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 做空美国高收益债(利差)和做空美国投资级债(利差)评分最高 分别为89和87[85] * 最差多元化工具是做多瑞郎兑美元 评分仅34[87] * 复合sigma指标(CSI)显示市场极端波动处于相对低位 表明市场压力较小[93][96][98] * 波动率监测显示股票隐含波动率处于适中水平 标普500的3个月隐含波动率为13.7%[99] 长期资本市场假设 * 股票市场10年名义预期回报率在7.5%-7.8%之间 MSCI全球指数预期回报7.5%[111] * 固定收益产品预期回报分化 美国10年期国债预期回报5.0% 而日本10年期国债仅1.6%[111] * 信用产品中 欧洲高收益公司债(B评级)预期回报3.7% 新兴市场美元主权债预期回报4.9%[111] 其他重要信息 * 报告由摩根士丹利多位策略师共同完成 包括Serena Tang Soham Sen Erika Singh-Cundy和Bradley Tian[4] * 报告包含免责声明 表明摩根士丹利可能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可能存在利益冲突[5][112] * 股票评级分布显示40%为超配(相当于买入) 43%为平配(相当于持有) 16%为低配(相当于卖出)[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