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MS)
icon
搜索文档
1 Green Flag for Morgan Stanley Stock Right Now
Yahoo Finance· 2025-09-14 01:23
行业复苏趋势 - 投资银行业经历多年低谷后出现复苏迹象 并购和IPO活动正在回升 [1] - 早期并购活动呈现复杂局面 摩根士丹利已完成并购交易总额2990亿美元 同比下滑14% [2] - IPO市场显著回暖 今年已提交188宗IPO申请 同比增长30% 通过IPO募集资金达25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4] 摩根士丹利业务前景 - 公司高管对并购周期持强烈乐观态度 CEO认为并购管线强度达5-10年来最高水平 [3] - 第三季度投资银行管线保持健康状态 积压项目跨行业持续增长 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3] - 美联储降息和关税政策明朗化将推动并购与IPO活动复苏 公司处于有利市场位置 [4] 市场环境变化 - 近年高利率环境和经济不确定性导致交易活动低迷 [6] - 美国贸易政策引发经济不确定性 致使客户推迟交易决策 [2] - 当前被视为强劲并购周期的早期阶段 [6]
【UNFX 课堂】摩根士丹利突发修正预测美联储降息节奏大提速2026 年路径首次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9-13 19:26
摩根士丹利美联储降息预测修正 - 大幅修正美联储降息路径预测 预计2024年剩余三次议息会议(9月 11月 12月)连续各降息25个基点 而非市场普遍预期的仅降息两次 [1] - 首次对2025年后路径给出预测 2026年1月 4月和7月还将分别降息25个基点 预测远比市场主流观点更为激进 [1] 预测转向核心逻辑 - 通胀降温速度超预期 美国CPI PCE等核心通胀指标回落速度加快 住房通胀等顽固分项出现松动迹象 [2] - 劳动力市场显著降温 非农就业 职位空缺及失业率数据表明劳动力市场正从极度紧张回归平衡状态 [3] - 经济衰退风险迫近 多项领先经济指标如制造业PMI 消费者信心指数暗示美国经济动能正在减弱 [4] 与市场预期对比 - 2024年降息次数:市场主流预期为2次(9月 12月) 摩根士丹利新预测为3次(9月 11月 12月) [5] - 2025年降息幅度:市场主流预期为降息2-3次 摩根士丹利新预测为降息4次且节奏更快 [5] - 2026年降息路径:市场极少机构对2026年进行预测 摩根士丹利明确预测3次降息(1月 4月 7月) [5] 对全球市场影响 - 黄金成为最大受益者 降息预期升温导致实际利率下性和美元走弱 提升黄金吸引力和购买力 金价有望突破前高开启新一轮长期牛市 [6][7] - 美股流动性宽松预期推高估值 但对经济衰退担忧可能抑制涨幅 利率敏感科技成长股最为受益 银行股可能因息差收窄承压 [8][9] - 外汇市场美元霸权遭遇挑战 更快降息路径意味着美欧 美日利差将更快收窄 美元指数可能进入长期下行通道 非美货币如欧元 人民币 日元将获得喘息空间 [10] - 加密货币风险偏好回归 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助推高风险资产需求 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可能作为数字黄金和风险资产受双重利好推动 [11][12] 投资者布局策略 - 长期投资者逢低配置降息受益资产 黄金作为资产配置压舱石(5%-10%)利用回调机会分批买入 科技股/成长股精选现金流充沛优质公司长期持有 [13][14] - 短期交易者关注预期差警惕波动 交易重点是利用市场预期与现实差 密切关注CPI 非农等经济数据 若数据强于预期可能证伪激进预测导致市场剧烈反转 [15] - 所有投资者保持灵活性避免单边押注 避免基于单一预测重仓押注 保持资产配置平衡与灵活应对各种可能性 [16]
大摩吹响“买中国”号角: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创2021年新高,资金流入一触即发!
华尔街见闻· 2025-09-13 18:08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激增 -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兴趣达到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超过90%投资者愿意增加对中国市场投资敞口 [1] - 资金重新配置处于起步阶段 预计将带来显著资金流入 [1][6] 投资兴趣驱动因素 - 技术领导地位:中国在人形机器人 AI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全球主导地位成为投资者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2][3] - 政策环境改善:政策制定者采取渐进措施稳定经济并扶持股市 最坏时期可能已过去 [3] - 流动性显著好转:市场流动性改善支撑股市反弹持续时间延长 [4] - 多元化配置需求:美国投资者资产过度集中于本土市场 分散投资需求上升 [5] 投资范围与方式变化 - 投资范围从ADR扩展至A股和港股市场 重点关注AI/半导体 人形机器人和新消费等领域 [6] - 量化基金和宏观基金偏好通过A股ETF和指数期货产品快速参与中国市场 [6] - 美国投资者交易中国股票的市场偏好顺序为:ADR > 港股 > A股 [6] 资金配置现状 - 目前仅亚洲除日本投资组合的低配头寸明显减少 [6] - 全球和全球新兴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配置预计将显著增加 [6]
摩根士丹利建议理想i6定价下探20万元区间,理想暂无回应
财经网· 2025-09-13 15:26
产品定价策略 - 摩根士丹利建议理想汽车将i6车型指导价从25万-30万元下探至20万-25万元区间 [1] - 该车型计划于9月下旬推出 对理想汽车至关重要 [1] 市场反应 - 理想汽车方面对定价建议暂无回应 [1]
摩根士丹利调整美联储降息预期机构分歧凸显市场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9-13 10:09
美联储降息预期调整 - 摩根士丹利预测美联储将在2024年剩余三次会议中每次降息25个基点 较此前仅预期9月和12月降息的预测进一步提前 [1] - 该行预计美联储将从2024年9月会议起连续四次降息至2025年1月 并在2026年4月和7月再降息两次 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降至3.00%-3.25% [1] - 芝商所美联储利率观察工具显示交易员押注2024年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2.7% 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3% [1] 机构政策预期分歧 - 渣打银行因8月就业数据疲软成为唯一预测2024年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机构 与主流预期形成明显分歧 [1] - 美国8月非农就业仅新增2.2万人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 但同期CPI环比上涨0.4% 同比升至2.9% 均高于预期 [1] - 尽管通胀压力仍存 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未受明显影响 摩根士丹利指出劳动力市场风险上升为美联储回归中性政策立场提供了空间 [1] 历史政策背景 - 2023年9月至12月期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 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4.50% [2] - 2024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五次暂停降息 部分原因在于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反弹风险 [2] - 随着经济数据波动加剧 机构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分歧或进一步扩大 [2]
摩根士丹利调整美联储降息预期 机构分歧凸显市场博弈
环球网· 2025-09-13 10:07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摩根士丹利周五发布最新预测,称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三次利率会议中均降息25个基点,较此前仅预期9月和12月降息的 预测进一步提前。该行还预计,美联储将从下周会议起连续四次降息至明年1月,并在2026年4月和7月再降息两次,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 降至3.00%-3.25%。 美国8月非农就业仅新增2.2万,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但同期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同比升至2.9%,均高于预期。尽管通胀 压力仍存,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未受明显影响。摩根士丹利指出,当前劳动力市场风险上升为美联储回归中性政策立场提供了空间,而美联储主席 鲍威尔上月也曾暗示,若就业市场恶化,9月可能采取行动。 去年9月至12月,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4.50%。但今年以来,美联储已连续五次暂停降息,部分原因 在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通胀反弹风险。随着经济数据波动加剧,机构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分歧或进一步扩大。(陈十一) 美联储将于9月16日至17日召开利率会议,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启动降息周期。芝商所美联储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显示,交易员押注 ...
连续降息?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紧急调整美联储利率预测
第一财经· 2025-09-13 08:47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政策重心从防范通胀转向维护就业市场 因就业市场波动风险加剧[1][2]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重启宽松周期已无悬念 降息步伐成为市场关注焦点[1][4] - 7月末两名美联储理事基于就业风险主张降息 成为首批持反对意见官员[2] 经济数据表现 - 8月失业率升至4.3% 6月美国经济经修正后实际减少就业岗位[2] - 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内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比最初报告少了超过91万个[2] - 最新一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大幅攀升 成为劳动力市场降温信号[2] 机构预测调整 - 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调整预测 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0月12月三次会议上各降息25个基点[1][4] - 摩根士丹利预计从下周开始连续四次降息25个基点 降息将持续至2026年1月[5] - 渣打银行是华尔街唯一预测美联储本月将降息50个基点的主要机构[5] 政策预期与市场定价 -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定价显示10月降息预期升至接近80% 年内政策空间指向75个基点降息[4] - 6月发布的季度预测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两次降息25个基点 但19位官员中有7位认为应维持利率不变[3]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月暗示9月可能降息 但同时警告通胀仍是一大威胁[4]
外资对中国市场兴趣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0
外资流入规模 - 8月中国股票(在岸、离岸合计)录得自2024年9月以来最大规模的月度净买入 [1][2] - 高盛Prime账户对中国资产总配置环比上升76个基点至6.4%创近两年新高 净配置增加173个基点至8.6% [2] - 韩国股民对中国股票(A股、港股合计)持仓总额达35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五成 [2] 外资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高股息资产和高端制造成为外资重点布局方向 [1][6] - 北向资金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板块主要流入 金融板块持续受青睐 [5] - 外资对港股市场布局集中在科技、金融及部分消费与制造领域 科技成长、医疗保健及生物技术方向持股集中度较高 [6] 资金流入方式 - 外资通过A股ETF和指数期货快速切入中国股票市场 [3][4] - 1月至9月北向资金对互联互通机制下ETF累计成交额达512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的4640亿元 [4] - 7月北向资金投资互联互通机制下ETF日均成交额达32.82亿元 环比增长近四成 [4] 板块交易活跃度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日均成交额达35.31亿元位居首位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2.08亿元紧随其后 [4] - 南方红利低波50ETF获34.58亿元净流入 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获27.96亿元净流入 [5]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净流入27.56亿元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净流入27.08亿元 [5] 外资配置逻辑变化 - 行业偏好从防御转向进攻 传统消费让位于科技成长与高端制造 [6] - 政策与估值成为驱动因素 低估值的科技龙头与分红稳定的银行股受关注 [6] - 自7月以来科技、医疗与材料等板块成为外资重点加仓对象 尤其是AI产业链相关公司 [6] 外资兴趣提升原因 - 中国在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领先地位使全球资产配置难以回避中国市场 [3] - 稳经济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市场流动性状况显著改善 [1][3] - 超过九成受访美国投资者明确表示将增加对中国市场敞口 比例创2021年初以来新高 [2]
大摩和德银:预计美联储未来数月将以更快步伐降息
搜狐财经· 2025-09-13 00:51
来源:滚动播报 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现预计,美联储未来数月将以更快步伐降息,因通胀放缓和劳动力 市场疲软使其能够更快行动。德意志银行周五将2025年剩余时间的降息预期增至三次。该行此前预计, 由主席鲍威尔领导的美联储官员将在本月降息,随后暂停,直至12月再次行动。而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 目前则预期,美联储将有连续四次会议的降息行动,直至明年1月。 ...
Morgan Stanley, Deutsche Bank Boost Forecasts for Fed Cuts
Yahoo Finance· 2025-09-13 00:00
美联储降息预期调整 - 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加速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呼吁 因通胀放缓和劳动力市场疲软为央行加快宽松步伐创造条件[1]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周会议宣布首次25个基点降息 交易员押注10月和12月会议将追加降息[1] - 德意志银行在2025年剩余时间预测中增加第三次降息 此前预期为本月降息后等待至12月再次宽松[1] 机构具体预测差异 - 摩根士丹利现预期美联储将通过1月进行连续四次会议降息 使目标区间上限降至3.5%[1][2] - 市场定价显示多数投资者预期12月后暂停降息 2026年首次降息在4月 与摩根士丹利的连续降息观点形成对比[2] - 德意志银行维持2026年全年暂停降息的预期 与摩根士丹利2026年4月及7月进一步降息的预测存在分歧[4][6] 政策调整依据 - 更温和的通胀和疲软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为美联储更快转向中性政策立场提供空间[3] - 就业形势软化促使央行更果断地趋向中性利率 当前联邦基金利率距中性水平已缩小100个基点[3][6] - 经济学家反对本月50个基点大幅降息 因失业率仍相对较低且政策利率已更接近中性水平[6] 预测路径变化 - 摩根士丹利此前预测从本月至2026年12月每季度降息25个基点 使利率低于3% 现预期降息节奏大幅加快但维持终端利率预测不变[5] - 经济学家预计1月后暂停降息以评估一季度通常抬头的通胀影响 待噪音清除后随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继续降息[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