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氏(RHHBY)
icon
搜索文档
新产品、新投资、新合作 罗氏制药八赴进博之约
人民网· 2025-11-08 10:17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作为连续八年深度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罗氏制药当日举办 了"2025罗氏制药第八届进博会开馆仪式"。本届进博会,罗氏制药以"引领创新,守护生命"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了40余款全产品矩阵 和多元创新解决方案,同时首次展示了其在华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布局,以及全新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全景。 展会期间,罗氏制药携手合作伙伴举办十余场发布会,涵盖数字化医疗、医学创新等多领域,集中展示最新临床进展与跨领域 合作成果。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李国清说:"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促进全球合作的关键平台,始终致力于为各国企业搭建高 效对接桥梁。八年来,进博会秉持'包容普惠、开放创新'理念,聚焦高质量展商与高创新展品展示,助力罗氏制药等跨国企业共享中 国发展机遇,秉持共同承诺,相互启发、跨界融合,携手探索创新未来。" 2025罗氏制药第八届进博会开馆仪式。(受访者供图)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说:"作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全球创新成果共享平台,进博会为外资企业搭建了不可替代 的战略舞台。八年间,这里不仅是我们与政府、合作伙伴深化对话的桥梁,更见证了近15款罗氏制 ...
平安健康险、北大医疗与罗氏制药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共创“医药险”融合新生态
第一财经· 2025-11-07 21:27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上,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健康险")、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大 医疗集团")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简称"罗氏制药中国")举行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共同启动2025年"医药险"生态联盟。 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北大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罗氏制药中国全国市场准入副总裁罗丹共同见证签约,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 娟,平安健康险党委委员、平安健康险上海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凤等嘉宾一同出席仪式。 响应"十五五"规划精神 深化"医药险"协同 今年是国家"十五五"规划开局的重要时刻。中国健康医药领域迎来战略机遇期。其中,"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保险业加强对 健康产业的支持。 根据战略协仪,三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通过整合罗氏制药中国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北大医疗的专业医疗服务网络,以及平安健康险的保险保障与健康 管理服务,积极探索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共享,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构建价值医疗新范式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平安健康险和北大医疗集团是中国平安医疗生 ...
“全勤生”罗氏展台揭幕,首展首秀创新产品、新投资、新合作闪耀第八届进博会
搜狐财经· 2025-11-07 20:57
今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期而至。作为最早向商务部表示支持并深度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全勤生"罗氏制药八赴进博之 约。今年,罗氏以"引领创新,守护生命"为主题,通过"生命穹顶"的艺术呈现,沉浸式展示医疗创新与人文关怀的深度交融,诠释罗氏坚持创新、守护生命 的初心和使命。罗氏全方位展示了40余款全产品矩阵和多元创新解决方案。其中,覆盖全疾病领域的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将首次集体亮相, 阵容创历史新高,重磅推出包括首个在狼疮性肾炎随机I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结果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佳罗华®(奥妥珠单抗),以及全球首个、目 前唯一的眼内植入物-眼科突破性解决方案PDS(Port Delivery System港式给药系统)。此外,罗氏也首次展示其在华端到端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布局,及最 新投资20.4亿人民币新建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全景。 借进博会启幕之际,罗氏举办了"2025罗氏制药第八届进博会开馆仪式",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李国清、瑞士驻沪总领事邵凯文(Mr. Sacha Bachmann)、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协调部副主任陈末怡、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及罗氏制药中国管 ...
罗氏旗下血液全产品亮相进博会 点亮血液疾病治愈蓝图
证券日报网· 2025-11-07 14:45
今年展台上,惰性淋巴瘤治疗基石佳罗华 (奥妥珠单抗)展示其未来有望获批的免疫疾病狼疮性肾炎 的新适应症。首次亮相的血友病创新NXT007体现了罗氏继续革新非因子预防治疗,实现A型血友病患 者"零出血"的决心。而FcRH5/CD3双抗Cevostamab的登场表明了未来罗氏助力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生态建 设,会从淋巴瘤领域延展到骨髓瘤领域。 罗氏制药中国肿瘤领域总经理钱巍表示:"罗氏血液入华25年,是见证并参与中国血液腾飞的25年。秉 承'先患者之需而行'理念,在罗氏研发土壤中孕育出的创新疗法已乘'中国速度'惠及患者。罗氏将持续 深耕血液领域,携手生态圈伙伴步履不停探索诊断新生态,笔耕不辍迭代规范化治疗新标准,孜孜不倦 为提升中国科研国际影响力开拓新路径,为提高中国患者可及性与可支付性开创新模式,助力更多中国 血液疾病患者迎来治愈,坚定实践'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 从全国首个单抗美罗华 (利妥昔单抗)2000年进入中国以后,25年来,罗氏研发精进不休,探索前沿 疗法,在最近四年时间里,迎来了覆盖侵袭性淋巴瘤和惰性淋巴瘤一线到后线的全域布局的四款血液肿 瘤创新药,六个适应症的获批。而进博会则成了这些创新药展品 ...
(第八届进博会)跨国企业借进博会携手各方加速合作、打造生态圈
中国新闻网· 2025-11-06 22:26
"临转院"是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旗下专注促进临床创新与转化研究的专门机构。"临转院"副总裁王立 言博士表示:"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将加速更多优秀临床成果惠及患者,为上海乃至中国 医疗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植根中国31年,诺和诺德是中国医药生态系统创新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 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依托上海友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体系化支持,我们 期待通过与'临转院'的合作,扩展应对严重慢性疾病的生态圈,深度融入本土医药创新生态。" 中新网上海11月6日电(记者陈静)进博会不仅是创新产品的秀场,也是行业伙伴彼此赋能、加速合作的 推进器;是打造生态圈、产业链的重要平台,还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6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诺和诺德与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ACITS,以下简称"临 转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上海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和诺和诺德百年创新药物研发经验,双方将围 绕"临床创新成果转化、疾病临床队列建设、真实世界研究和大数据挖掘"三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诺和诺德与上海医疗机构合作十分密切,至2025年8月,共有近20家上海市级医院 ...
细胞与基因治疗“变天了”
格隆汇· 2025-11-06 20:03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一方面,艾伯维、百时美施贵宝(BMS)等MNC巨头纷纷入局体内CAR-T疗法,礼来也在近期宣布收购一家眼科基因治疗公司Adverum;另一方面,武田 制药、诺和诺德却接连宣布彻底退出细胞疗法战场,罗氏、辉瑞、渤健等跨国巨头也在集体逃离AAV基因治疗赛道。 这一进一退之间,CGT领域的"冰火两重天"格局,从未如此清晰过。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CGT市场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01 繁荣下的脆弱 因治疗机制独特、临床疗效显著,CGT领域曾一度掀起热潮。 在今年9月举办的FDA公众听证会上,FDA CBER治疗产品办公室(OTP)代理主任VijayKumar博士表示,在过去十年中,CGT领域发展迅速,目前FDA已 经批准了46个CGT产品,并有约3600个活跃的IND。 不过,受生产工艺、成本、支付和市场准入等多重因素影响,CGT药物的销售表现呈现出鲜明的分化特征,且商业化效率远不及传统药物。 尽管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0款CAR-T疗法获批上市,但诞生的"十亿美元分子"却寥寥无几。其中,吉利德Yescarta(阿基仑赛)在2022年成 ...
抗流感药需求激增,每年全球流感季死亡人数最高达65万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2:03
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流感流行季,有流感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获益最大。基于多病原流行的现状,在启动抗病毒治疗前,建议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以指导治疗。 在流感抗病毒治疗中,药物的选择是关键环节。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 制剂三种。大多数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效。根据相关共识,在国内已上市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作为首选的流感治疗药 物。 多款药物为临床流感治疗提供了丰富选择,但这也使得流感药物市场的竞争迅速进入白热化阶段。从我国市场看,2016年,罗氏的奥司他韦专 利到期后,国内相关仿制药产品呈爆发式增长,目前奥司他韦相关药品批文已近140条;玛巴洛沙韦也有泰丰制药、石药集团产品获批上市。 此外,今年以来,青峰医药、众生药业等多家企业流感创新药获批上市。 记者丨闫硕 编辑丨季媛媛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 球大流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北半球流感高发季。 这 ...
抗流感药需求激增,每年全球流感季死亡人数最高达65万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11:56
以下文章来源于21新健康 ,作者闫硕 在流感抗病毒治疗中,药物的选择是关键环节。我国目前上市的对流感病毒敏感的药物有神经 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种。大多数药物对甲型和乙型流感均有 效。根据相关共识,在国内已上市的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作为首选的流感治疗药 物。 多款药物为临床流感治疗提供了丰富选择,但这也使得流感药物市场的竞争迅速进入白热化阶 段。从我国市场看,2016年,罗氏的奥司他韦专利到期后,国内相关仿制药产品呈爆发式增 长,目前奥司他韦相关药品批文已近140条;玛巴洛沙韦也有泰丰制药、石药集团产品获批上 市。此外,今年以来,青峰医药、众生药业等多家企业流感创新药获批上市。 这场市场角逐又将如何重塑行业格局? 记者丨 闫硕 编辑丨季媛媛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 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北半球流感 高发季。 这一高发季正与我国冬春出境游高峰形成叠加。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持续优化,公众 出境游热度攀升,国际旅行作为流感全球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正进一步加剧流感传 ...
抗流感药需求激增:市场“厮杀”升级 谁能抢占C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5 07:04
流感传播风险与市场需求 - 中国出入境政策优化推动出境游热度攀升,预计2025年出境人次将超1.55亿,与北半球流感高发季(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叠加,加剧流感传播风险[1][5] - 国际旅行是流感全球传播的重要驱动因素,世卫组织预测每年约有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包括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每年全球流感季节性流行可导致约29万至65万人死亡[5] - 流感在家庭中传播风险高,发病3天左右家庭成员感染率为38%,发病10天内感染率高达50%[6] - 专家强调症状出现后48小时是抗病毒治疗黄金窗口,及时服用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可有效治疗并减少病毒传播[7] 抗流感药物市场格局 - 中国抗流感用药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07.4亿元,同比增长197.51%,头豹研究院预测2024-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以年复合增长率20.2%持续增长,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69亿元[11] - 奥司他韦占据抗流感药物市场主导地位,除2020年外,其销售额在抗流感药物中占比均在85%以上[10] - 奥司他韦专利于2016年到期后,国内仿制药产品呈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11月3日,中国奥司他韦相关药品批文已达138条[2][9] - 玛巴洛沙韦作为罗氏第二代流感药物,于2021年在国内获批,市场销售额快速增长,从2021年的30万元和2022年的0.53亿元,增长至2024年突破15亿元大关[10] 主要治疗药物与竞争动态 - 国内已上市流感药物主要分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血凝素抑制剂三类,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被专家共识列为首选治疗药物[1][8] - 玛巴洛沙韦为单剂量口服方案,病毒水平下降更快,在改善乙型流感症状上显著优于奥司他韦,目前国内有5条玛巴洛沙韦批文,除罗氏外,石药集团和泰丰制药产品已获批[2][10] - 2025年多家企业流感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青峰药业的玛舒拉沙韦片、众生药业的昂拉地韦片、济川药业与征祥医药合作开发的玛硒洛沙韦片,其中前两款产品已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初审[2][11] - 奥司他韦部分剂型已被纳入第七批和第八批国家药品集采,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9]
刘小涛会见瑞士罗氏集团高管
新华日报· 2025-11-05 06:29
省政府秘书长赵建军参加会见。 本报讯(记者王拓李嘉豪)11月4日,省长刘小涛在南京会见瑞士罗氏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集团战略负 责人霍恩施。 霍恩施感谢江苏省对企业在华发展的大力支持。她说,得益于中国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 在苏州落地的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进展顺利,体现了集团始终看好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信心决心。罗 氏集团将继续深化本土化创新合作,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刘小涛对霍恩施一行表示欢迎,感谢罗氏集团对江苏发展的支持。刘小涛说,生物医药是江苏重点打造 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罗氏集团创新研发实力强劲,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当前,江苏正深入贯彻落实中共 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 质。希望罗氏集团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抢抓政策机遇,持续深耕江苏,扩大研发创新和生产制造布 局,共同推动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我们将构建为企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强化知识 产权保护,让创新潜力充分释放,让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全球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