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业(VEMLY)
icon
搜索文档
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获受理,专注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6-27 09:23
IPO申报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6月26日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IPO申报,保荐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1] - 拟发行不超过9171.5万股,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补充运营资金 [1] 财务表现与增长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9亿元、17.21亿元、21.73亿元,复合增长率87.45%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2.39亿元、2.70亿元 [1]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核心产品为物料智能处理系统及单机设备,锂电业务收入占比超90%(2024年93.82%) [2] - 锂电物料智能处理系统市占率从2023年27%升至2024年43%,居行业首位 [2] -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大众集团等头部企业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从2019年227GWh增至2024年1474GWh,复合增长率45.4% [3] - 中国2024年锂电池出货量1191GWh占全球80%,复合增长率59.1% [3] - 中国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2027年预计达850亿元,2025-2027年复合增长率超20%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82.57%,2024年达7664.16万元 [5] - 拥有专利345项(含发明专利25项)及软件著作权32项 [5] - 自主研发的集成控制系统实现物料处理可视化与自动化操控 [5] 产品与工艺优势 - 锂电物料智能处理系统覆盖配料制浆等核心工序,直接影响后续涂布、辊压质量 [4] - 核心设备DPD系列双行星分散机实现高度分散与成分均匀的浆料制备 [4] - 推出高效分散制浆系统、连续式双螺杆制浆系统等新型装备 [4] 非锂电领域拓展 - 切入精细化工及复合材料领域,客户包括杜邦、汉高、聚和材料等 [3] - 精细化工率仅48%,较发达国家60%以上水平存在提升空间 [3] 发展战略与荣誉 - 采用"锂电纵向深耕+非锂电横向延展"及"国内绑定龙头+海外先发布局"双轮驱动策略 [5] -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5]
光伏“卖铲人”闯关创业板!计划募资超10亿元,两跨界光伏客户埋下6千多万元坏账隐患
华夏时报· 2025-06-27 08:28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 计划募集资金10 53亿元 相当于公司净资产的1 5倍 [1] - 2022年至2024年合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1 95% 91 59%和82 33% 负债率持续高位震荡 [1] - 公司未正面回应高负债问题及2025年上半年订单情况 仅建议查阅招股书 [1] 业务表现与行业风险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 产品覆盖扩散退火 PECVD 湿法制程等工序 [2]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 07亿元 12 37亿元和20 19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 86亿元 1 28亿元和1 87亿元 [2] - 2024年末在手订单下滑 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业绩波动风险 产能利用率不足60%且持续累库存 [2][3] - 2024年1-5月光伏电池企业平均开工率56 45% 4-5月新增装机138GW透支下半年需求 [3] 人力资源变动 - 2022-2024年员工人数分别为995人 1976人和887人 2024年人数较2023年减少近一半 [4] - 2023年因市场需求大增扩员 2024年因行业供需失衡精简人员 [4] 财务风险 - 2024年末存货金额21 46亿元 占资产总额56 26% 其中发出商品19 71亿元 [5] - 下游客户经营风险可能导致订单取消或变动 存货积压及减值风险上升 [5]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 97亿元 4 07亿元和6 01亿元 占营收比重36 86% 32 91%和29 75% [6] - 2024年坏账准备从0 48亿元增至1 37亿元 占比从11 67%升至22 73% [6] - 对炘皓新能源和扬州棒杰计提坏账准备合计超6000万元 两家客户分别存在业务剥离和停产问题 [6][7] 资金流动性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 84亿元 较2023年5 25亿元锐减45 88% [7] - 募资项目中3 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反映公司资金压力加剧 [7]
新股消息 | BBSB International Limited递表港交所创业板 在马来西亚最大桥梁工程分包商中排名第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07:53
公司概况 - BBSB International Limited向港交所创业板递交上市申请,力高企业融资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马来西亚领先的土木工程承包商,拥有16年行业经验,专注于交通基建领域的桥梁工程和防洪工程 [3] - 持有马来西亚建筑工业发展局最高级别G7级承包商执照,可承接不限金额的土木及结构工程项目 [3] 市场地位 - 2024年以桥梁工程营业额计算,公司在马来西亚分包商中排名第十,市场份额约2.5% [3] - 在总部位于雪兰莪州的桥梁工程分包商中排名第三 [3] - 参与过多个重大基建项目,包括东部疏散大道、SUKE高速公路等 [3] 核心项目进展 - **JB27项目**:合约金额2.32亿令吉,2024财年确认收入6540万令吉,剩余1.26亿令吉待确认,预计2027年4月竣工 [4] - **JB28项目**:合约金额1.65亿令吉,2024财年确认收入3370万令吉,剩余1.23亿令吉待确认,预计2027年6月竣工 [4] - **JB29项目**:合约金额1.18亿令吉,2024财年确认收入650万令吉,剩余1.10亿令吉待确认,预计2028年11月竣工 [5] - **JB31项目**:合约金额9600万令吉,2024财年确认收入980万令吉,剩余8400万令吉待确认,预计2027年4月竣工 [5] 财务表现 - 收益从2023财年的7675.7万令吉增长至2024财年的1.33亿令吉,同比增长73.3% [5][6] - 净利润从2023财年亏损1446万令吉转为2024财年盈利2618.9万令吉 [5][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财年的1822千令吉增至2024财年的2362千令吉 [6]
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名称为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场内简称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基金代码159242 [13] - 基金类型为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为交易型开放式,存续期限为不定期 [13][14] - 基金份额初始面值为1.00元人民币,认购价格为1.00元 [14] - 基金已获中国证监会2025年4月21日证监许可[2025]859号文准予注册 [1] 募集安排 - 募集期为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11日,募集规模上限为80亿元人民币 [5][14][19] - 募集对象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投资者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人 [1][14] - 投资者可选择网上现金认购和网下现金认购两种方式,暂不开通网下股票认购 [1][19][20] - 网上现金认购以基金份额申请,每笔认购份额需为1,000份或其整数倍 [10][21] - 网下现金认购通过基金管理人办理的,每笔认购份额须在5万份以上(含5万份) [10][21] 认购程序 - 投资者需具有深圳A股账户或深圳证券投资基金账户 [7][31] - 网上现金认购业务办理时间为交易日9:30-11:30和13:00-15:00 [33] - 网下现金认购通过直销机构办理的业务时间为8:30-17:00 [38] - 认购申请一经提交不可撤销 [37][44] 基金管理与托管 - 基金管理人为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托管人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0] - 登记机构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3][54] - 网上现金发售代理机构包括爱建证券、国投证券等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单位 [51]
同宇新材: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51
公司概况 -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覆铜板生产 [2] - 公司产品包括MDI改性环氧树脂、DOPO改性环氧树脂、高溴环氧树脂、BPA型酚醛环氧树脂、含磷酚醛树脂固化剂等系列 [22] - 公司已与建滔集团、生益科技、南亚新材、华正新材等全球覆铜板行业知名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5] 行业地位 - 公司在无铅无卤覆铜板适用的电子树脂领域打破了国际领先企业的垄断 [25] - 公司在内资企业中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并逐步追赶国际领先企业 [25] - 公司持续提升高性能电子树脂的国产化率 [25] 核心技术 - 公司掌握含磷阻燃改性环氧合成技术、异氰酸酯改性环氧合成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28] - 公司自主设计开发含双键单体骨架结构的苯并噁嗪树脂和马来酰亚胺树脂 [26] - 公司自主开发的高阶碳氢树脂具有极好的介电性能 [26] 产能与扩张 - 公司目前产能紧张,报告期母公司产能利用率为100.04%、105.93%和116.37% [3] - 本次发行上市主要为江西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电子树脂项目(一期)募集资金 [2] - 募投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扩大现有主营业务产品的产能规模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284.77万元、88,624.95万元和95,246.85万元 [34] - 2022-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590.00万元、15,957.83万元和14,033.39万元 [34]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7,640.64万元,同比增长25.60% [42] 行业趋势 - 我国覆铜板行业产品结构升级趋势凸显,无铅无卤、高频高速等中高端覆铜板成为市场主流发展方向 [17] - 国家政策支持高端印制电路板材料等封装与装联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34] - 电子树脂行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33]
离开百川去创业,8个人用2个多月肝出一款热门Agent产品,创始人:Agent技术有些玄学
36氪· 2025-06-26 19:09
公司背景与创始人经历 - 创始人徐文健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大学期间通过参与创业活动克服内向性格,塑造了创业者身份雏形 [4] - 曾就职于滴滴,耗时一年半重构技术架构并获得认可,这段经历使其对大厂"祛魅"并埋下创业种子 [4] - 早期参与两个创业项目:云Coding产品获200万美元投资但最终失败,AI教育产品因战略不清晰仅维持四个月 [5] - 加入百川智能半年后离职,期间接触Agent技术并确立其重要性,2023年底与合伙人冯雷创立火星电波 [6][8] 创业理念与团队管理 - 公司定位为AI Native团队,强调组织文化与价值观统一,创始人认为这是无法复制的护城河 [13][27] - 团队共8人,招聘注重品质而非履历,筛选标准包括成长性、自驱力,成员背景从大专到名校硕士 [12] - 采用扁平化管理,决策基于讨论与数据分析而非权威,目标导向下团队可实现高度自转 [13] - 计划维持20人以内规模,避免价值观稀释,追求"小而美"模式 [27] 产品与技术路径 - 核心产品ListenHub为AI音频生成工具,聚焦内容消费赛道,分三阶段实现"有人味"、"个性化"、"垂直深度" [10] - 技术架构包含三个引擎:意图分析、内容生成、音频转化,研发周期仅2个月,性能较Demo提升5-6倍 [15][19] - 采用多模型组合策略,参考创始人过往经验,暂未引入反思机制和RAG技术以优先保障核心功能 [16][17] - 产品理念强调轻量化,音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信息过载 [21] 市场表现与商业化 - 发布后注册用户约1万,DAU超1000,首发日DAU达5000但未达预期峰值 [19][20] - 采用订阅制,国内定价70元/月但主攻海外市场,已吸引20+海外大V零成本转发 [23][24] - 商业逻辑不追求全民覆盖,专注服务高价值付费用户,自然流量增长显著 [22][23] - 定位全球化,自评国内领先但逊于谷歌NotebookLM,视大厂为合作伙伴而非竞对 [24][25] 行业洞察与竞争策略 - 创始人认为大模型与应用公司存在本质差异,模型公司做基建而应用公司深耕垂直领域 [26] - 应对大厂竞争的关键在于产品理念差异化,如豆包发布类似功能后仍坚持自身特色 [25] - Agent技术被视为与大模型同等重要,但行业尚无统一标准,各团队实践差异显著 [15] - 音频Agent赛道面临质疑,被指可能沦为"高级摘要工具",但团队认为用户使用即证明价值 [21][22]
2025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新加坡分站赛来了!
36氪· 2025-06-26 18:55
大赛背景与目的 -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将举办2025国际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新加坡分站赛,旨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打造协同创新生态 [1] - 大赛以项目落地对接为导向,搭建中外产业技术对接平台,帮助中小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国际市场,助力地方招才引智 [1] - 大赛由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主办,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杭州)承办,并得到多家机构支持,包括One Horizon Consulting PTE LTD、顺为资本、马来西亚摇篮基金等 [1] 参赛条件 - 企业组:参赛企业需合法注册且为非上市公司,项目主要负责人为新加坡籍、新加坡高校留学生或毕业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 - 企业组需拥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有较高成长潜力,有意落地中国市场或与中国企业开展技术、人才合作 [2] - 创客组:参赛团队核心成员为新加坡籍或来自新加坡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生、教授、毕业生等,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团队核心成员 [2] 赛事安排 - 大赛分为项目报名征集、线上初赛、决赛及颁奖活动三个阶段 [3] - 项目报名征集时间为2025年6月至8月,线上初选在2025年9月,分站赛决赛路演及颁奖在2025年10月上旬 [4] 征集产业方向 - 智能制造:包含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检测设备、3D打印、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 [4] - 人工智能:包含机器学习、边缘计算与AI、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细分领域 [4] - 医疗器械:包含医疗设备、脑机接口、康复器械等细分领域 [4] 报名方式 - 符合条件的参赛者可点击报名链接进行线上报名,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中心等合作机构推荐可直接联系赛事主办方 [4] - 大赛不向参赛者收取任何费用,同一企业或团队的同一项目或相似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加其他区域赛 [4] 奖项设置 - 分站赛决赛将评选出冠、亚、季军各一名,并直接推荐至"创客中国"国际赛决赛,排名前十的其他项目可优先参加决赛相关对接活动 [6] 服务支持 - 宣传推广:通过大赛官方合作媒体对参赛项目和对接成果进行展览展示、宣传报道和服务推介 [7] - 融资对接:联合相关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组织融资对接活动,提供全流程信贷融资支持并给予利率优惠 [7] - 创业扶持:帮助企业获取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孵化服务,支持项目落地入园,境外企业(团队)获奖并落地中国大陆的将提供落地对接服务 [7] - 成果转化:对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提供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技术服务,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 [7] - 市场开拓:组织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性及国际化展览展示活动,与专精特新企业展开深度交流与合作对接 [7]
蔡崇信吴泳铭致股东信:AI时代,阿里将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和行动
快讯· 2025-06-26 18:52
阿里巴巴2025财年年报核心观点 - 公司强调全球AI技术浪潮开启全新时代,必须像创业公司一样思考和行动以捕捉机遇 [1] - 公司表示其基因中没有守成只有创造,正以创业者姿态开启AI时代新征程 [1] 管理层战略方向 - 蔡崇信、吴泳铭在股东信中提出需从零开始的心态应对AI技术变革 [1] - 公司通过"阿里日"向投资者传递创新决心,强调持续创造而非守成 [1] 行业技术趋势 - AI技术浪潮被定义为开启全新时代的关键驱动力 [1]
10亿港元!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成立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8:40
香港高才创业投资基金 - 首期规模为10亿港元 聚焦科技、医疗、消费等前沿领域 [1] - 首批3亿港元已确认投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高端制造业以及Web3等领域 [2] - 基金由高才通人才服务协会创始会长尚海龙及多位创始合伙人共同发起 旨在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 [2] -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期望基金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原则 [2]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 截至2024年底共收到约11.6万份申请 近9.2万份获批 超过7.5万名高端人才与家人抵港 [3] - 超过一半通过该计划到香港的人才完成本地就业 主要从事管理及专业工作 [3] - 高端人才月收入中位数约为5万港元 约四分之一月收入达10万港元或以上 [3] - 近一半高才面临就业困境 专业背景与香港产业需求难以匹配 [3] 香港初创企业现状 - 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较2023年增加10%至4694家 雇佣17651人 按年增加7% [4] - 初创企业创办人40%来自内地 [4] - 健康及医疗行业初创企业数量按年增加54% [4] - 可持续/绿色科技行业初创企业数量按年增加82% [4] 香港创业资金资助 - BUD专项基金最高补贴700万港元 用于支持非上市企业提升品牌、转型和拓展市场 [4] - 科技券计划最高补贴60万港元 鼓励企业使用科技服务提升竞争力 [4] - 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最高补贴100万港元 支持本地中小企业市场推广活动 [4]